第345章 陸抗的決意
重生夏侯,從街亭開始 作者:韓小春偷帶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當即,全琮的部曲聽到這個動靜後第一反應竟是愣住了,他們躊躇地看了看兩位“大人物”的表情,並未輕動。
“愣著做什麽?”直到全琮再一次催促,幾人才作勢扶刀上前。
陸氏部曲並不是擺設,他們根本不理會什麽大都督,當即便提刀迎上。
“大都督,你這是何意?”陸抗也扶著腰間佩劍走上前,隨後憤怒地質問全琮:“難道僅憑一封莫名其妙的書信就要定罪於我?”
全琮冷笑著看著這個黃口孺子,心中暗自嘲笑他的天真。
他管他是真的假的呢。
想要給一個人定罪,又何須真正的證據呢?
更何況現在這封通敵的書信就在眼前,這可是鐵證如山!
全琮是一個睚眥必報的人。
當年芍陂之戰後,朝廷以駐敵之功大,退敵之功小為準,對張休、顧承封賞頗巨,而對全氏父子有失偏頗。
全琮豈能善罷甘休呢。
隻不過當時丞相顧雍還在世,他不好當場發作。
但等顧雍一走,他便聯合中書令孫弘上疏彈劾,誣陷張休、顧承與典軍陳恂有私下往來,虛報戰功。
沒了顧雍掣肘,孫權順勢將張休和顧承緝拿下獄,終把二人流放。
而今陸遜也死了,你陸抗又算什麽呢?
他麵無表情地看著陸抗說道:
“你有通敵賣國之嫌,本督本可依令將你斬首,但現在卻是留你一條性命,送回武昌交由陛下發落。這已經是我大發慈悲了,勸你不要不識抬舉。”
誰知陸抗根本不懼,反問道:“大都督並沒有奪兵之權吧。”
“你....”全琮一時語塞。
奪兵顧名思義便是奪取兵權。
吳國的世襲領兵製並非完全意義上的私兵製,其實孫權本人可以出手幹預的。
就比如用轉授的方式。
周瑜死後,其部曲沒有被宗族子弟繼承,而是被轉授魯肅....魯肅死後,其部曲則被轉授呂蒙。
而對於一些驕縱不法的將領,孫權也會進行奪兵。
甘寧、潘璋二將,生前驕橫放縱,屢次違抗節度,孫權出於愛才的緣故,未加追究。
二人死後,孫權以甘寧、潘璋子弟犯法為由,奪其所領兵馬。
這種情況不止一例,此乃孫權慣用伎倆,但在吳國也隻有孫權有這種實權。
全琮的表情很難看,五官扭曲在一起,
陸抗不為所動,大聲說道:“除非陛下親自下詔奪兵,否則即便你是大都督也無法對我怎麽樣。”
麵對陸抗的據理力爭,全琮既惱火又無奈。
吳國的大都督又跟魏國的大將軍有很大差別。
它隻是在戰時的一個加官,負責統一指揮吳國例如柴桑督、武昌督、夏口督、江陵督等各類都督。
這些都督都是地方上手握重兵的軍頭,有的來自於朝中大族,有的則是地頭蛇。
當年陸遜在夷陵時加封大都督,孫權都要親前線為陸遜立威,方可使其令行政通。
如今全琮的處境並沒有好到哪裏去,他隻是想在朝堂上擠掉陸氏,而不是和陸氏同歸於盡。
“把刀放下。”全琮發覺陸抗並沒那麽容易拿捏,終於是放棄了。
左右聞令,立馬照做,陸抗的部曲也警惕地慢慢收刀歸鞘。
全琮心裏清楚。
眼前若是對著一個擁有五千餘精銳部曲的人采取強製措施,
不僅會遭受陸氏的反抗,那些與陸遜親善的人說不定也會倒下陸抗一邊。
“陸抗。”全琮的語氣依然不客氣:“你的嫌疑還沒洗除,這裏發生的一切我都將派人如實稟告陛下。”
陸抗聽見對方話語中“如實”兩字念得很重,心裏覺得有些可笑。
但他沒有選擇懟回去,而是說道:“大都督,眼下當務之急是要退敵,還不要醉心於私人恩怨。”
“那是自然。”全琮捋了捋短須,眼珠轉了轉,說道:“通敵之事暫且不提了,既然本督奉陛下之命前來,你接受本督的調度總歸是應該的。”
陸抗點點頭,“是的。”
“那好。全琮露出滿意的神情,說道:
“實話跟你說吧,陛下已親赴夏口督戰,可見陛下對此次戰事的重視。”
“如今的局麵已然拖不得了,魏軍在我吳國本土作戰,我等竟然跟對方遙遙相望,互不攻擊....這樣太可笑了。”
“這可不符合本督的一貫風格。”
全琮或許在吳國的各任大都督中算是名氣最小的一位。
在防守戰中雖沒有陸遜那樣卓越的全局觀念,但臨陣對戰時的排兵布陣和臨機決策是他所長。
魏國的王淩、郭淮等人就曾在正麵戰場上領教過全琮的本事。
全琮十分熱衷於進攻,這種風格很受孫權喜愛,就像曾經孫權對呂蒙的那種喜愛類似。
這也就是為什麽除了孫權親征以外,合肥方向的大都督一直是全琮的原因之一。
“那大都督打算怎麽做?”陸抗問。
全琮說道:“光是這麽耗著,敵軍就會自退嗎?那樣太被動了!”
“當年本督親率數萬大軍進攻壽春,人家魏軍是如何做的?”
“他們才沒有紮下營盤,徒耗軍糧,而是主動阻擊,不斷地派出兵力來與我軍對拚。”
“而此刻,我吳國將士同樣也要拿出拒敵於國門之外的血性來!”
“不能再這麽拖下去了。我意,明日便向魏軍營地發起進攻。”
陸抗基本已經猜到對方接下來要說什麽,隻見全琮的大手在下一刻便拍在了他的肩頭,道:“就由你來做這個先鋒。”
他沒作任何猶豫,當即便拱手道:“末將遵命。”
如此果斷竟是全琮也沒有預料到,頓了頓他沉聲說道:“好,軍中無戲言!”
這事很快敲定下來,到了第二日陸抗便接到命令,要他帶著部曲先行攻打魏軍的前部營寨。
陸抗帶著兵走後沒多久,全琮的兒子全緒急匆匆地來到了大帳裏。
一進來,他便語速飛快地說道:“阿父,昨日那封信,兒找人認真比對過,確是陸抗親筆無疑!”
“你說什麽?”全琮驚了。
他原本以為這隻不過是魏軍的反間計,打算將計就計把陸抗的部曲給黑掉。
而現在看來,陸抗是真有反意?
仔細想想也不無可能,畢竟陸遜病死他鄉這其中多半原因是來自於孫權的施壓。
聽說孫權還想等此役結束後當麵質問陸抗,讓他來好好盤點盤點他父親生前的所有罪狀呢。
“阿父,就讓陸抗這麽帶兵走了?”全緒有些擔憂地問道。
全琮想了想,笑道:“無礙,如果陸抗真有反誌,他的軍隊遠離我大營才威脅最小。否則與魏軍裏應外合,我軍危矣。”
“說的也是。”全緒點點頭。
全琮冷酷道:“接下來,就看陸抗是否服從本督的調令了。”
說完,他馬上吩咐:“待為父書信一封,你立刻著人交由陛下。”
“唯。”
.......
另一邊,陸抗的軍隊徐徐前行。
馬背上,部曲督劉平猶豫了一路終於還是開口說道:
“公子,全都督讓我等來做先鋒...可回來的遊騎來報,我軍身後壓根沒有援軍,糧草輜重也所帶不多,如今是一支孤軍啊。”
他歎了一口氣,接著說:“全琮分明是想借刀殺人,如果我軍作戰不利,他定然會治罪。我覺得公子一開始就不應該答應他來做這個先鋒。”
陸抗看了一眼天空,口中呼出一口白氣:“不,帶兵出來是對的,因為隻有這樣,命運才能掌握在自己手中。”
說話間,遠處的魏軍營寨已然映入眼簾。
陸抗忽然產生一個了念頭:
不管這個國家如何腐朽,皇帝如何昏聵,他都不會做叛國之臣。
想起了阿父臨終前的那句話——信任也好,不信任也罷。問心無愧,足矣。
陸抗拉著韁繩,沉聲說道:“去叫陣吧!”
“愣著做什麽?”直到全琮再一次催促,幾人才作勢扶刀上前。
陸氏部曲並不是擺設,他們根本不理會什麽大都督,當即便提刀迎上。
“大都督,你這是何意?”陸抗也扶著腰間佩劍走上前,隨後憤怒地質問全琮:“難道僅憑一封莫名其妙的書信就要定罪於我?”
全琮冷笑著看著這個黃口孺子,心中暗自嘲笑他的天真。
他管他是真的假的呢。
想要給一個人定罪,又何須真正的證據呢?
更何況現在這封通敵的書信就在眼前,這可是鐵證如山!
全琮是一個睚眥必報的人。
當年芍陂之戰後,朝廷以駐敵之功大,退敵之功小為準,對張休、顧承封賞頗巨,而對全氏父子有失偏頗。
全琮豈能善罷甘休呢。
隻不過當時丞相顧雍還在世,他不好當場發作。
但等顧雍一走,他便聯合中書令孫弘上疏彈劾,誣陷張休、顧承與典軍陳恂有私下往來,虛報戰功。
沒了顧雍掣肘,孫權順勢將張休和顧承緝拿下獄,終把二人流放。
而今陸遜也死了,你陸抗又算什麽呢?
他麵無表情地看著陸抗說道:
“你有通敵賣國之嫌,本督本可依令將你斬首,但現在卻是留你一條性命,送回武昌交由陛下發落。這已經是我大發慈悲了,勸你不要不識抬舉。”
誰知陸抗根本不懼,反問道:“大都督並沒有奪兵之權吧。”
“你....”全琮一時語塞。
奪兵顧名思義便是奪取兵權。
吳國的世襲領兵製並非完全意義上的私兵製,其實孫權本人可以出手幹預的。
就比如用轉授的方式。
周瑜死後,其部曲沒有被宗族子弟繼承,而是被轉授魯肅....魯肅死後,其部曲則被轉授呂蒙。
而對於一些驕縱不法的將領,孫權也會進行奪兵。
甘寧、潘璋二將,生前驕橫放縱,屢次違抗節度,孫權出於愛才的緣故,未加追究。
二人死後,孫權以甘寧、潘璋子弟犯法為由,奪其所領兵馬。
這種情況不止一例,此乃孫權慣用伎倆,但在吳國也隻有孫權有這種實權。
全琮的表情很難看,五官扭曲在一起,
陸抗不為所動,大聲說道:“除非陛下親自下詔奪兵,否則即便你是大都督也無法對我怎麽樣。”
麵對陸抗的據理力爭,全琮既惱火又無奈。
吳國的大都督又跟魏國的大將軍有很大差別。
它隻是在戰時的一個加官,負責統一指揮吳國例如柴桑督、武昌督、夏口督、江陵督等各類都督。
這些都督都是地方上手握重兵的軍頭,有的來自於朝中大族,有的則是地頭蛇。
當年陸遜在夷陵時加封大都督,孫權都要親前線為陸遜立威,方可使其令行政通。
如今全琮的處境並沒有好到哪裏去,他隻是想在朝堂上擠掉陸氏,而不是和陸氏同歸於盡。
“把刀放下。”全琮發覺陸抗並沒那麽容易拿捏,終於是放棄了。
左右聞令,立馬照做,陸抗的部曲也警惕地慢慢收刀歸鞘。
全琮心裏清楚。
眼前若是對著一個擁有五千餘精銳部曲的人采取強製措施,
不僅會遭受陸氏的反抗,那些與陸遜親善的人說不定也會倒下陸抗一邊。
“陸抗。”全琮的語氣依然不客氣:“你的嫌疑還沒洗除,這裏發生的一切我都將派人如實稟告陛下。”
陸抗聽見對方話語中“如實”兩字念得很重,心裏覺得有些可笑。
但他沒有選擇懟回去,而是說道:“大都督,眼下當務之急是要退敵,還不要醉心於私人恩怨。”
“那是自然。”全琮捋了捋短須,眼珠轉了轉,說道:“通敵之事暫且不提了,既然本督奉陛下之命前來,你接受本督的調度總歸是應該的。”
陸抗點點頭,“是的。”
“那好。全琮露出滿意的神情,說道:
“實話跟你說吧,陛下已親赴夏口督戰,可見陛下對此次戰事的重視。”
“如今的局麵已然拖不得了,魏軍在我吳國本土作戰,我等竟然跟對方遙遙相望,互不攻擊....這樣太可笑了。”
“這可不符合本督的一貫風格。”
全琮或許在吳國的各任大都督中算是名氣最小的一位。
在防守戰中雖沒有陸遜那樣卓越的全局觀念,但臨陣對戰時的排兵布陣和臨機決策是他所長。
魏國的王淩、郭淮等人就曾在正麵戰場上領教過全琮的本事。
全琮十分熱衷於進攻,這種風格很受孫權喜愛,就像曾經孫權對呂蒙的那種喜愛類似。
這也就是為什麽除了孫權親征以外,合肥方向的大都督一直是全琮的原因之一。
“那大都督打算怎麽做?”陸抗問。
全琮說道:“光是這麽耗著,敵軍就會自退嗎?那樣太被動了!”
“當年本督親率數萬大軍進攻壽春,人家魏軍是如何做的?”
“他們才沒有紮下營盤,徒耗軍糧,而是主動阻擊,不斷地派出兵力來與我軍對拚。”
“而此刻,我吳國將士同樣也要拿出拒敵於國門之外的血性來!”
“不能再這麽拖下去了。我意,明日便向魏軍營地發起進攻。”
陸抗基本已經猜到對方接下來要說什麽,隻見全琮的大手在下一刻便拍在了他的肩頭,道:“就由你來做這個先鋒。”
他沒作任何猶豫,當即便拱手道:“末將遵命。”
如此果斷竟是全琮也沒有預料到,頓了頓他沉聲說道:“好,軍中無戲言!”
這事很快敲定下來,到了第二日陸抗便接到命令,要他帶著部曲先行攻打魏軍的前部營寨。
陸抗帶著兵走後沒多久,全琮的兒子全緒急匆匆地來到了大帳裏。
一進來,他便語速飛快地說道:“阿父,昨日那封信,兒找人認真比對過,確是陸抗親筆無疑!”
“你說什麽?”全琮驚了。
他原本以為這隻不過是魏軍的反間計,打算將計就計把陸抗的部曲給黑掉。
而現在看來,陸抗是真有反意?
仔細想想也不無可能,畢竟陸遜病死他鄉這其中多半原因是來自於孫權的施壓。
聽說孫權還想等此役結束後當麵質問陸抗,讓他來好好盤點盤點他父親生前的所有罪狀呢。
“阿父,就讓陸抗這麽帶兵走了?”全緒有些擔憂地問道。
全琮想了想,笑道:“無礙,如果陸抗真有反誌,他的軍隊遠離我大營才威脅最小。否則與魏軍裏應外合,我軍危矣。”
“說的也是。”全緒點點頭。
全琮冷酷道:“接下來,就看陸抗是否服從本督的調令了。”
說完,他馬上吩咐:“待為父書信一封,你立刻著人交由陛下。”
“唯。”
.......
另一邊,陸抗的軍隊徐徐前行。
馬背上,部曲督劉平猶豫了一路終於還是開口說道:
“公子,全都督讓我等來做先鋒...可回來的遊騎來報,我軍身後壓根沒有援軍,糧草輜重也所帶不多,如今是一支孤軍啊。”
他歎了一口氣,接著說:“全琮分明是想借刀殺人,如果我軍作戰不利,他定然會治罪。我覺得公子一開始就不應該答應他來做這個先鋒。”
陸抗看了一眼天空,口中呼出一口白氣:“不,帶兵出來是對的,因為隻有這樣,命運才能掌握在自己手中。”
說話間,遠處的魏軍營寨已然映入眼簾。
陸抗忽然產生一個了念頭:
不管這個國家如何腐朽,皇帝如何昏聵,他都不會做叛國之臣。
想起了阿父臨終前的那句話——信任也好,不信任也罷。問心無愧,足矣。
陸抗拉著韁繩,沉聲說道:“去叫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