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守城小能手 司馬昭
重生夏侯,從街亭開始 作者:韓小春偷帶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司馬昭接到命令後,便開始著手城東防務。
別看司馬昭這個樣子,其實他對於如何守城是很有心得的。
當年他隨司馬懿出鎮淮南時,孫權就曾大膽地進攻過壽春。
那一戰,司馬昭在父親的耳濡目染下,多少學會了一些門道。
於是在他來到城東,第一個關注的事情便是守城物資是否充沛。
遺憾的是,先前吳軍遺留下來的物資所剩無幾,沒辦法,司馬昭隻能讓士兵們去現場製作,最起碼的礌石、滾木要有。
司馬昭在城樓上巡視著,忽然餘光掃見那邊跑來一名甲士,不知是不是錯覺,竟然聞到一股惡臭。
“將軍,礌石、已經按照您要求的數量足額備齊了,但是滾木....”
士兵頓了頓,“城中的樹木多半被水浸泡,有的甚至已經腐爛,不堪一用。”
話說這礌石其實就是大石頭,一般沒什麽花頭,在城中或者城外河邊去采集便是。
然而滾木就稍微有些技術含量了,一般會選擇整根的粗木頭,然在上麵釘上尖尖的釘子,類似於狼牙棒。
“嗯.....”司馬昭雙手負在身後,想了想說道:“實在不行就多備些石頭,這些東西隻嫌少,不嫌多的。”
“諾!”士兵一抱拳,欲轉身離去。
“且慢。”司馬昭叫住了他,“胡玄武人在何處?”
士兵眼珠轉了轉,回道:“胡都尉在營中督練。”
“叫他來見我。”司馬昭沉聲道。
“諾!”
士兵再次抱拳,然而卻又被司馬昭叫住了。
“唔~~”司馬昭下意識地捂住口鼻,皺著眉頭問道:“你身上有股什麽味道?”
士兵聞言,伸出手自己嗅了嗅,瞬間麵羞色。
“回將軍,實不相瞞,卑職等在城樓上某個角落發現一大缸糞水。”
說著說著,士兵似乎回憶起了什麽不好的事,表情很是難看,甚至想要幹嘔起來。
“興許是前些日子下雨,那玩意不斷發酵,所以才......卑職幾人想把那玩意處理掉,不料太沉沒搬動,還弄得一身的味道。”
“你若不說,我倒是忘了。”
其實司馬昭聽到這些,也不免產生生理反應,但他還是強忍著不適說道:
“那可是好東西,一定要留著。另外,爾等如廁後的汙穢之物也要集中收集。”
士兵聞言,一臉震驚。
司馬昭心中歎了口氣,這家夥大概是近幾年剛募的兵,但凡參與過一次守城戰,他就會知道這金汁有多珍貴了。
在守城戰中,滾燙的金汁不僅能給敵軍造成燙傷,更因為其中含有大量細菌,從而變成恐怖的生化武器。
“去吧。”司馬昭擺擺手,終於放這名士兵離去。
而後他又開始觀察著城樓上的旗子,以此來辨別風向。
當年司馬懿在壽春便是巧妙利用風力,給了吳軍致命一擊。
捋著短須,眼神深邃地望著城外的河水。
認真起來的司馬昭,像一個真正的將軍。
......
兩三日後的某個清晨。
當司馬昭來到城頭,已經能看到吳軍的身影。
今日天氣晴朗,吳軍的陣勢一目了然,司馬昭目測這股先鋒軍兵力不下六千。
旌旗獵獵,為首的將旗一麵是“陳”,一麵是“聶”。
“陳”乃是無難督陳正,而“聶”則是丹陽太守聶友。
聶友曾與建武校尉陸凱共同討伐珠崖(今海南島),後拜丹陽太守。
吳國都城建鄴就是在丹陽郡,故而丹陽太守相當於魏國的河南尹,可見孫權對其之重視。
今日,精銳無難軍和孫權嫡係丹陽兵作為先鋒,亦可見孫權誌在必得的決心。
“玄武。”
司馬昭忽然看了一眼身旁的胡烈,隨後伸手指著城下的吳軍:
“我給你五百精騎,趁吳軍立足未穩,給他們一記下馬威!”
胡烈出自安定大族,是豫州刺史左將軍胡遵之子。
司馬昭知其悍勇,自打夏侯獻跟他說起曹仁的戰法之後,他便把目光鎖定在自己這位小弟身上。
不知司馬昭是如何給對方洗腦的。
隻見胡烈麵無懼色,當即抱拳領命。
“好!”司馬昭大喜,“我親自為玄武擂鼓!”
很快,江陵城東的吊橋轟然放下,一支騎兵部隊向吳軍殺奔而去。
起初吳軍的兩位將領並沒把胡烈放在眼裏,雖說盡是騎兵,但沒有步騎協同作戰就這麽貿然衝鋒,與送死無異。
“放箭。”
一輪箭雨落下,人馬皆落的場麵屢屢發生,然而留給吳軍沾沾自喜的時間並沒有維持太久。
魏軍騎兵們大多單手持盾,抵擋著箭矢,隻要馬匹健在,便能繼續保持衝鋒。
轉瞬間,騎兵們踏入吳軍的陣地,如同星火落入枯草一般,一下子就炸開了。
兩軍接觸的一瞬間,能清晰地聽到骨頭碎裂的聲音,而這種聲音很快又淹沒在廝殺聲裏。
胡烈一馬當先。
他雖然長相沒有阿父和兄長那般魁梧,甚至還有些清秀,但他骨子裏西涼人的彪悍,在他騎上戰馬衝入敵陣的那一刻便被徹底激發。
隻見胡烈手持一把長刀,在人群中肆意揮舞,身上、臉上濺上的溫熱,更是讓他殺意倍增。
“好!”城樓上的司馬昭大喜過望。
不過,司馬昭的喜悅也並未維持太久。
城下的吳兵並非烏合之眾,也並非是正在撤退而失去指揮的潰兵。
盡管被騎兵衝擊了一波,一時間有點懵圈,但很快便在有序的指揮下,逐漸開始對胡烈和他的幾百騎兵展開包圍。
一旁的部下看到這一幕,歎息道:“唉~果然還是不行啊,終究是寡不敵眾。”
歎息聲又一次傳來,忍痛割愛五百精銳也就罷了,隻是可惜了胡將軍。
形式急轉直下,這讓司馬昭感到有些恐慌。
如今該怎麽辦?
難不成自己要學曹仁,來個十騎解圍?然後被人稱讚:將軍真乃天人也?
不不不,司馬昭素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絕非“天人”,更不想上天。
猶豫良久,司馬昭忽然站定,大喊道:“取我馬來!”
“將軍不可啊!”部將當即勸道,“賊兵勢大,將軍何故親身犯險呢?”
“是啊,將軍,當以大局為重!”
“胡玄武與我情同手足,豈能不救!”司馬昭情緒有些亢奮,“爾等休要在勸!”
最後一句話說出口時,司馬昭著實是有些緊張的。
萬一真不勸,那就不太好了。
所幸這時,有人開口了:“司馬將軍,將士們說得對,您是這裏的主將,這裏需要有人主持大局。”
“舍弟的性命,就由我來搭救!”
別看司馬昭這個樣子,其實他對於如何守城是很有心得的。
當年他隨司馬懿出鎮淮南時,孫權就曾大膽地進攻過壽春。
那一戰,司馬昭在父親的耳濡目染下,多少學會了一些門道。
於是在他來到城東,第一個關注的事情便是守城物資是否充沛。
遺憾的是,先前吳軍遺留下來的物資所剩無幾,沒辦法,司馬昭隻能讓士兵們去現場製作,最起碼的礌石、滾木要有。
司馬昭在城樓上巡視著,忽然餘光掃見那邊跑來一名甲士,不知是不是錯覺,竟然聞到一股惡臭。
“將軍,礌石、已經按照您要求的數量足額備齊了,但是滾木....”
士兵頓了頓,“城中的樹木多半被水浸泡,有的甚至已經腐爛,不堪一用。”
話說這礌石其實就是大石頭,一般沒什麽花頭,在城中或者城外河邊去采集便是。
然而滾木就稍微有些技術含量了,一般會選擇整根的粗木頭,然在上麵釘上尖尖的釘子,類似於狼牙棒。
“嗯.....”司馬昭雙手負在身後,想了想說道:“實在不行就多備些石頭,這些東西隻嫌少,不嫌多的。”
“諾!”士兵一抱拳,欲轉身離去。
“且慢。”司馬昭叫住了他,“胡玄武人在何處?”
士兵眼珠轉了轉,回道:“胡都尉在營中督練。”
“叫他來見我。”司馬昭沉聲道。
“諾!”
士兵再次抱拳,然而卻又被司馬昭叫住了。
“唔~~”司馬昭下意識地捂住口鼻,皺著眉頭問道:“你身上有股什麽味道?”
士兵聞言,伸出手自己嗅了嗅,瞬間麵羞色。
“回將軍,實不相瞞,卑職等在城樓上某個角落發現一大缸糞水。”
說著說著,士兵似乎回憶起了什麽不好的事,表情很是難看,甚至想要幹嘔起來。
“興許是前些日子下雨,那玩意不斷發酵,所以才......卑職幾人想把那玩意處理掉,不料太沉沒搬動,還弄得一身的味道。”
“你若不說,我倒是忘了。”
其實司馬昭聽到這些,也不免產生生理反應,但他還是強忍著不適說道:
“那可是好東西,一定要留著。另外,爾等如廁後的汙穢之物也要集中收集。”
士兵聞言,一臉震驚。
司馬昭心中歎了口氣,這家夥大概是近幾年剛募的兵,但凡參與過一次守城戰,他就會知道這金汁有多珍貴了。
在守城戰中,滾燙的金汁不僅能給敵軍造成燙傷,更因為其中含有大量細菌,從而變成恐怖的生化武器。
“去吧。”司馬昭擺擺手,終於放這名士兵離去。
而後他又開始觀察著城樓上的旗子,以此來辨別風向。
當年司馬懿在壽春便是巧妙利用風力,給了吳軍致命一擊。
捋著短須,眼神深邃地望著城外的河水。
認真起來的司馬昭,像一個真正的將軍。
......
兩三日後的某個清晨。
當司馬昭來到城頭,已經能看到吳軍的身影。
今日天氣晴朗,吳軍的陣勢一目了然,司馬昭目測這股先鋒軍兵力不下六千。
旌旗獵獵,為首的將旗一麵是“陳”,一麵是“聶”。
“陳”乃是無難督陳正,而“聶”則是丹陽太守聶友。
聶友曾與建武校尉陸凱共同討伐珠崖(今海南島),後拜丹陽太守。
吳國都城建鄴就是在丹陽郡,故而丹陽太守相當於魏國的河南尹,可見孫權對其之重視。
今日,精銳無難軍和孫權嫡係丹陽兵作為先鋒,亦可見孫權誌在必得的決心。
“玄武。”
司馬昭忽然看了一眼身旁的胡烈,隨後伸手指著城下的吳軍:
“我給你五百精騎,趁吳軍立足未穩,給他們一記下馬威!”
胡烈出自安定大族,是豫州刺史左將軍胡遵之子。
司馬昭知其悍勇,自打夏侯獻跟他說起曹仁的戰法之後,他便把目光鎖定在自己這位小弟身上。
不知司馬昭是如何給對方洗腦的。
隻見胡烈麵無懼色,當即抱拳領命。
“好!”司馬昭大喜,“我親自為玄武擂鼓!”
很快,江陵城東的吊橋轟然放下,一支騎兵部隊向吳軍殺奔而去。
起初吳軍的兩位將領並沒把胡烈放在眼裏,雖說盡是騎兵,但沒有步騎協同作戰就這麽貿然衝鋒,與送死無異。
“放箭。”
一輪箭雨落下,人馬皆落的場麵屢屢發生,然而留給吳軍沾沾自喜的時間並沒有維持太久。
魏軍騎兵們大多單手持盾,抵擋著箭矢,隻要馬匹健在,便能繼續保持衝鋒。
轉瞬間,騎兵們踏入吳軍的陣地,如同星火落入枯草一般,一下子就炸開了。
兩軍接觸的一瞬間,能清晰地聽到骨頭碎裂的聲音,而這種聲音很快又淹沒在廝殺聲裏。
胡烈一馬當先。
他雖然長相沒有阿父和兄長那般魁梧,甚至還有些清秀,但他骨子裏西涼人的彪悍,在他騎上戰馬衝入敵陣的那一刻便被徹底激發。
隻見胡烈手持一把長刀,在人群中肆意揮舞,身上、臉上濺上的溫熱,更是讓他殺意倍增。
“好!”城樓上的司馬昭大喜過望。
不過,司馬昭的喜悅也並未維持太久。
城下的吳兵並非烏合之眾,也並非是正在撤退而失去指揮的潰兵。
盡管被騎兵衝擊了一波,一時間有點懵圈,但很快便在有序的指揮下,逐漸開始對胡烈和他的幾百騎兵展開包圍。
一旁的部下看到這一幕,歎息道:“唉~果然還是不行啊,終究是寡不敵眾。”
歎息聲又一次傳來,忍痛割愛五百精銳也就罷了,隻是可惜了胡將軍。
形式急轉直下,這讓司馬昭感到有些恐慌。
如今該怎麽辦?
難不成自己要學曹仁,來個十騎解圍?然後被人稱讚:將軍真乃天人也?
不不不,司馬昭素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絕非“天人”,更不想上天。
猶豫良久,司馬昭忽然站定,大喊道:“取我馬來!”
“將軍不可啊!”部將當即勸道,“賊兵勢大,將軍何故親身犯險呢?”
“是啊,將軍,當以大局為重!”
“胡玄武與我情同手足,豈能不救!”司馬昭情緒有些亢奮,“爾等休要在勸!”
最後一句話說出口時,司馬昭著實是有些緊張的。
萬一真不勸,那就不太好了。
所幸這時,有人開口了:“司馬將軍,將士們說得對,您是這裏的主將,這裏需要有人主持大局。”
“舍弟的性命,就由我來搭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