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業,秦淮水畔。


    一排排囚徒跪在岸邊。


    他們的身上血漬斑斑,披頭散發,帶著沉重的鐐銬、枷鎖,雙目無神地低著頭。


    忽然,囚徒中有人絕望地大喊:“諸葛恪!你不得好死!你對得起先帝嗎!?”


    “諸葛恪!你這北奴!我呸!老夫就算化作厲鬼,也要找你索命!”


    “午時已到!行刑!”


    劊子手們紛紛舉起手中的大刀,隨後齊齊落下。


    一股股溫熱濺灑在他們的臉頰,漸漸的,秦淮水畔也染上了殷紅。


    .......


    武昌,武昌宮。


    “大王,諸葛恪在建鄴大肆屠戮,凡不順從者,皆被夷三族。”


    “諸葛恪這是要造反不成!?”孫霸豁然睜開眼,怒吼道:


    “本王登基在即,欲還都建業,他卻行此大逆不道之事!怎麽?先皇遺命在他們眼裏就是一張廢紙嗎!?”


    迎著孫霸的盛怒,孫弘怯怯道:“諸葛恪在建業大肆宣揚先皇遺命是為矯詔,欲擁立孫和登基。”


    “此番他不僅屠戮了不少抵抗者,還把京畿之地的各種要害都換上了他自己人。”


    “並且他還派軍隊駐防柴桑,不可不防啊!”


    “哼!”孫霸冷哼一聲。“早知如此,就該當初殺回建鄴。”


    孫霸原本打算帶著孫權留下的軍隊和全琮等人一起殺奔建鄴,屆時手上有先帝遺詔和大軍在手,建鄴城的守軍定會聞風而投,登基便是水到渠成之事。


    可沒曾想卻被大臣們‘以己方大軍新敗,而諸葛恪兵鋒正盛”為由百般阻攔。


    到頭來皇帝沒當成,卻給了諸葛恪時間來肅清建業城中的異己!


    “大王。”


    忽然,身旁的一個女人開了口:


    “我早說過,大王應該早日在武昌登基。如此一來那孫和一黨便是亂臣賊子,屆時可號召各郡共討,豈不比現在這樣處境好得多?”


    “阿姊,話雖如此,可是....”孫霸看向姐姐孫魯班,麵露猶豫。


    孫霸覺得回到建業登基才是上策,畢竟吳國非常依賴江東士族,再準確點便是吳郡士族的力量。


    雖然他們中的一些人就在武昌擁護著自己,但他們祖業都不在此地,長此以往下去他們怎會甘心留在荊州?


    孫霸頭腦很清楚,割據隻會慢性死亡,所以登基之事他才一拖再拖。


    然而,一次兩次可以,他不能次次拒絕孫魯班的請求。


    要知道他上位的底氣,主要來自於全氏,甚至是眼前的這個女人。


    “大王不要再猶豫了。”孫魯班又一次開口:“若是讓孫和搶占了先機,到時名不正言不順的,可就是大王你了。”


    ............


    消息終於傳回了洛陽。


    不過魏國這邊得到的消息相對片麵,碎片化。


    吳國在那次大戰之後加強了對大江的封鎖,平時隻有部分流段可以通行,且要經過嚴格的排查。


    跨江北渡的更是難上加難。


    故而散布在吳國境內的魏國細作一時間行事不便,情報的獲取和傳遞都受到極大阻力。


    不過一些大的動作,終究還是瞞不過,而且是事關重大,細作們就算是冒死也將消息傳遞回洛陽。


    就在十幾天前,孫霸於武昌登基為帝,改元??太元,追諡孫權為吳大帝。


    隨後,拜全琮為左大司馬,孫峻為右大司馬,步騭為上大將軍,朱績為大將軍,孫弘為衛將軍兼領中書令。


    這一刻天下才知孫權駕崩的消息,皆大為震驚。


    而在大江之上,時常能看到吳國的水軍艦隊。


    他們主要分布在武昌到建鄴這一段水域,而柴桑港的駐軍已辨明是諸葛恪的軍隊。


    夏侯獻把這些情報整理後拚湊起來,認真分析了一陣得出一個結論:吳國內訌了。


    看得出來孫權臨終前,定是在心中掙紮了許久。


    但其實他怎麽選都不一定對。


    二宮以來大臣們紛紛下場站隊,勢同水火。


    如今孫權驟然離世,他們隻會全力支持舊主,以免遭到清算。


    除非孫權將二人紛紛罷黜,立一個幼帝,如此吳國朝堂隻會受權臣擺布,而不至於兩方大動幹戈了。


    可惜,沒有如果。


    夏侯獻很快召集心腹們來相府商議此事,同時還有一個平日裏不常見到的身影——大司農桓範。


    有幕僚建議,應當趁此時機發兵攻吳。


    此言一出便是群情激奮,若是能跟著丞相一舉蕩平吳國,這將會是傳至千秋萬代的偉業,他們也能跟著在史書上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鍾會對此也很是認同,他的理想便是輔佐聖王成就功業,良機在前,他甚至懶得去思考過程,而直接展望起了結果。


    反觀杜預卻眉頭緊皺,不置可否。


    大司農桓範痛快地喝著酒,仿佛此事與他無關,他隻是個旁聽者一樣。


    夏侯獻有時候也不太喜歡這種“裝腔作勢”的孤傲,但看在桓範對宗室一片忠誠的份兒上,他也不太會去計較。


    不多時,他笑著向桓範請教:“不知桓公有何高見?”


    桓範放下酒杯,捋了捋他花白的胡須,亦是笑道:“高見不敢當。既然丞相問了,那老夫便說說心裏所想。”


    “請。”


    桓範捋須道:“當年,我太祖武皇帝大敗袁紹於官渡,不久袁紹病亡,他的子嗣們亦是如今日的孫氏這般。”


    “然而,強如太祖,在袁紹死後,我大魏亦用了六年之久才徹底平定河北。”


    “想我大魏步騎驍勇,在廣袤的河北之地尚不能速勝,何談江東乎?”


    “大江天塹猶在,我大魏即便是奪下了江陵,可是水軍何在?戰船何在?這些都非一朝一夕便能速成的。”


    “桓公所言在理。”夏侯獻對此確實認同。


    想當年太祖武皇帝收複河北,威震四海,可轉眼卻在赤壁折戟沉沙。


    桓範是經曆過那個時代的人,他的建議顯得尤為中肯。


    他沉吟片刻,又接著說道:“孫氏兄弟,急之相救,緩之相爭,不如候變而擊,可一舉而定。”


    這時鍾會對此有了異議,開口問道:“桓公的意思是,我大軍若是南下攻之,孫氏兄弟還能齊力抵抗不成?”


    “也不盡然。”桓範道,“但此刻雙方並未真正開戰,此時去攻,事倍功半。若是等到二孫激鬥正酣之時再派兵南下,豈不坐收漁翁之利?”


    “善。”夏侯獻點頭,宣布道:“既如此,就依桓公之言。”


    “另外,士季幫我寫幾封信,快馬送給王昶和郭淮,要他們多加留意邊務,有任何風吹草動即刻傳回洛陽。”


    “唯。”鍾會拱手應道。


    夏侯獻又看向杜預:“元凱今日為何不言?有心事?”


    杜預愣了一下,這才道:“明公,在下是在想,若是二孫在揚州一帶開戰,我軍不如避實就虛,先行奪取西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夏侯,從街亭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韓小春偷帶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韓小春偷帶魚並收藏重生夏侯,從街亭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