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大明戰神
大明:秋後問斬,太子是獄友 作者:霸道總裁胖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瞻基渾身正止不住的顫抖,這是被氣的。
他還記得剛剛林煜說的,那位“堡宗戰神”是叫朱祁鎮。
按照太祖朱元璋定下的取名順序:
燕王係的“高瞻祁見佑,厚載翊常由”。
那朱祁鎮隻能是他的兒子。
好好好!
合著自己鬥蟋蟀把大明江山鬥沒了,問題是出在這裏?
直到幾分鍾前,朱瞻基都還以為是自己未來做了皇帝,然後因為鬥蟋蟀玩物喪誌,出了什麽昏招把國家搞衰敗了。
就在朱瞻基滿腦子想著這個還未出世的坑爹兒子時,於謙卻是忽然間發問。
“我大明天子,竟被草原一小小瓦剌部所俘虜。這瓦剌部莫非在未來的某天,會成為我大明心腹大患?還有,天子既為國家君王,便是禦駕親征,又怎會落得淪為俘虜的下場?再者,‘大明戰神’與‘堡宗’又是何意?”
林煜斜躺在草堆中:“這大明戰神就是字麵意思,咱們這位堡宗皇帝朱祁鎮,那叫一個厲害啊!禦駕親征帶著五十萬大明精銳,去打瓦剌三萬人,一戰就被打了個全軍覆沒。因為戰場在土木堡,就得了個堡宗的雅號。”
“五十萬打三萬都能全軍覆沒?”於謙人都驚呆了。
說句有辱斯文的話,就是五十萬頭豬放出去,也能把這三萬瓦剌人給拱死了吧?
這是正常人能打出來的操作?
於謙都還算比較克製,畢竟不是他兒子,朱瞻基的臉色卻是已經黑的像塊炭一樣了。
他快被這個素未謀麵的“兒子”給氣吐血了。
好一個大明戰神!
好一個明堡宗!
“林先生,關於這個蠢……堡宗戰神,還請能夠細說一二。”
說這話的是朱瞻基,他想要好好看看,自己這個“兒子”,到底是如何做到,五十萬打三萬都打不過,甚至堂堂大明皇帝之尊,還被瓦剌人俘虜到了草原。
“說一說倒是無妨,可我得事先提醒你倆,這位堡宗戰神的離譜程度,堪稱逆天。不做好準備,很容易高血壓的。”
“先生但講無妨,我跟老餘都是有分寸之人,不會將今日之言到處亂傳的。”
朱瞻基還以為林煜是擔心他們亂說,連忙作出保證。
“說到堡宗戰神,那肯定就得先說一說土木堡之變了。”
林煜略微翻身,換了個更舒服的姿勢:“土木堡之變雖然作為大明由盛轉衰的一個重要轉折點,但其本質上從宣德晚年開始,就已經變得不可控,也不可避免。”
“隨著洪熙、宣德兩代皇帝早逝,大明原本正常運轉的中樞權力更迭係統,開始漸漸發生失控。”
“為了將其扶向正軌,以三楊為首……就是楊士奇、楊榮、楊溥三人為主的內閣,開始接過中樞大權,並且扶持年幼的皇長子朱祁鎮登極。”
“如此雖然穩固了大明的中樞最高權力交替,可皇帝畢竟太年幼了,主少國疑之下,內閣必須挑起擔子,而這也就使得本屬於皇帝秘書機構的內閣,開始迅速的侵蝕皇權。”
“當然,這不是三楊的錯,也不是年幼的朱祁鎮的錯,更不是已經去世的皇帝的錯,隻能說時也命也了。”
時也命也!
朱瞻基眉頭緊皺,內閣侵蝕皇權,這他根本沒有想過,也不認為受到嚴重壓製分權的內閣能夠侵蝕得了皇權。
畢竟,決定權握在皇帝手裏,行政權又在底下的六部,內閣虛居高位,卻無決策任免大權。
可,這是建立在皇帝是個正常成年人基礎上的,要是皇帝太年幼了呢?
大明又有祖製,後宮不得幹政。
皇帝太後都指望不上,那國家難道就不運轉了,大家都等皇帝長大再說?
開什麽玩笑!
所以,內閣開始接過皇帝,把持朝政大權,幾乎是必然的,也是最優解。
因為藩王掌權,隱患問題更大。
如此,就又繞回來了,父皇吃丹藥早逝,自己鬥蟋蟀早逝,留個年幼皇子繼位,很合理。
“內閣一旦掌權,即便三楊不貪戀權勢,那權勢也會漸漸從內閣流入到了文官集團。於是乎,大明原本文武製衡的權力平衡係統,就會開始慢慢失衡,這是必然現象。”
內閣掌權,則文官掌權,這是必然現象。
一旦文官集團掌握更多實權,那就會讓本來好好的文武製衡局麵被打破。
認真聽講的於謙眉頭緊皺,他感覺自己好像已經看出會爆發什麽後果了。
文官得到實權,那就肯定要從武將手中,侵吞更多實權,從而以文統武,徹底將大明朝堂變成文人的朝堂。
而要以文統武,那麽最好的辦法,無非就是……
“本來,就算文武失衡,這個過程也應該是比較漫長的。可隨著三楊中的楊士奇、楊榮一老一死,而堡宗又因為長期壓抑深宮,迫切地渴望權力,開始寵信宦官王振。”
“唯一剩下的楊溥,雖然資曆很高,品性貴重,但能力太差。不僅鬥不過有皇帝庇護的大太監王振,甚至連內閣和文官集團都管不住,坐看宦官、文官黨爭愈演愈烈。”
“再加上文官掌權,致使從洪武、永樂開始,大明對外積極防禦的軍事政策被逐漸放棄,變成一味的遷就與賞賜,以此來換取邊境的安寧。”
於謙聽聞此處,有些耐不住了:“這不是效仿北宋,自甘墮落嗎?難道滿朝文武,就無一人知曉,草原胡部的狼子野心?一味的賞賜遷就,就是在示敵以弱,隻會換來敵人的愈發放肆!”
林煜扯嘴一笑:“老餘你說的沒錯,土木堡之變的導火索就在這裏。因為大明朝廷太過遷就,導致瓦剌太師也先,逐漸看清了明廷的虛實。”
“終於在一次朝貢賞賜下,年輕的朱祁鎮剛剛親政,難得硬氣了一把,拒絕了瓦剌使團的聯姻請求,以及朝貢賞賜,還下旨嗬斥。”
“於是乎,也先就以此為由,召集了三萬瓦剌騎兵叩關大同。朱祁鎮在貼身太監王振的支持下,信心滿滿的認為,以大明的天威和天子的感召,定能頃刻之間將也先擊敗。”
“正統十四年七月十四日,朱祁鎮力排眾議,決定禦駕親征。十五日命弟弟郕王朱祁鈺留守京師,十六日帶著五十萬京軍開拔,順便帶上了張輔、朱勇為首的勳貴大臣……”
“等一下,我剛剛沒聽錯的話……”
於謙忽地開口打斷:“先生是說,十四日決定出征,然後十六日便已經帶著大軍開拔?”
“對,你沒聽錯,堡宗隻用了區區兩天時間,就在京城征召了五十萬大軍。”
他還記得剛剛林煜說的,那位“堡宗戰神”是叫朱祁鎮。
按照太祖朱元璋定下的取名順序:
燕王係的“高瞻祁見佑,厚載翊常由”。
那朱祁鎮隻能是他的兒子。
好好好!
合著自己鬥蟋蟀把大明江山鬥沒了,問題是出在這裏?
直到幾分鍾前,朱瞻基都還以為是自己未來做了皇帝,然後因為鬥蟋蟀玩物喪誌,出了什麽昏招把國家搞衰敗了。
就在朱瞻基滿腦子想著這個還未出世的坑爹兒子時,於謙卻是忽然間發問。
“我大明天子,竟被草原一小小瓦剌部所俘虜。這瓦剌部莫非在未來的某天,會成為我大明心腹大患?還有,天子既為國家君王,便是禦駕親征,又怎會落得淪為俘虜的下場?再者,‘大明戰神’與‘堡宗’又是何意?”
林煜斜躺在草堆中:“這大明戰神就是字麵意思,咱們這位堡宗皇帝朱祁鎮,那叫一個厲害啊!禦駕親征帶著五十萬大明精銳,去打瓦剌三萬人,一戰就被打了個全軍覆沒。因為戰場在土木堡,就得了個堡宗的雅號。”
“五十萬打三萬都能全軍覆沒?”於謙人都驚呆了。
說句有辱斯文的話,就是五十萬頭豬放出去,也能把這三萬瓦剌人給拱死了吧?
這是正常人能打出來的操作?
於謙都還算比較克製,畢竟不是他兒子,朱瞻基的臉色卻是已經黑的像塊炭一樣了。
他快被這個素未謀麵的“兒子”給氣吐血了。
好一個大明戰神!
好一個明堡宗!
“林先生,關於這個蠢……堡宗戰神,還請能夠細說一二。”
說這話的是朱瞻基,他想要好好看看,自己這個“兒子”,到底是如何做到,五十萬打三萬都打不過,甚至堂堂大明皇帝之尊,還被瓦剌人俘虜到了草原。
“說一說倒是無妨,可我得事先提醒你倆,這位堡宗戰神的離譜程度,堪稱逆天。不做好準備,很容易高血壓的。”
“先生但講無妨,我跟老餘都是有分寸之人,不會將今日之言到處亂傳的。”
朱瞻基還以為林煜是擔心他們亂說,連忙作出保證。
“說到堡宗戰神,那肯定就得先說一說土木堡之變了。”
林煜略微翻身,換了個更舒服的姿勢:“土木堡之變雖然作為大明由盛轉衰的一個重要轉折點,但其本質上從宣德晚年開始,就已經變得不可控,也不可避免。”
“隨著洪熙、宣德兩代皇帝早逝,大明原本正常運轉的中樞權力更迭係統,開始漸漸發生失控。”
“為了將其扶向正軌,以三楊為首……就是楊士奇、楊榮、楊溥三人為主的內閣,開始接過中樞大權,並且扶持年幼的皇長子朱祁鎮登極。”
“如此雖然穩固了大明的中樞最高權力交替,可皇帝畢竟太年幼了,主少國疑之下,內閣必須挑起擔子,而這也就使得本屬於皇帝秘書機構的內閣,開始迅速的侵蝕皇權。”
“當然,這不是三楊的錯,也不是年幼的朱祁鎮的錯,更不是已經去世的皇帝的錯,隻能說時也命也了。”
時也命也!
朱瞻基眉頭緊皺,內閣侵蝕皇權,這他根本沒有想過,也不認為受到嚴重壓製分權的內閣能夠侵蝕得了皇權。
畢竟,決定權握在皇帝手裏,行政權又在底下的六部,內閣虛居高位,卻無決策任免大權。
可,這是建立在皇帝是個正常成年人基礎上的,要是皇帝太年幼了呢?
大明又有祖製,後宮不得幹政。
皇帝太後都指望不上,那國家難道就不運轉了,大家都等皇帝長大再說?
開什麽玩笑!
所以,內閣開始接過皇帝,把持朝政大權,幾乎是必然的,也是最優解。
因為藩王掌權,隱患問題更大。
如此,就又繞回來了,父皇吃丹藥早逝,自己鬥蟋蟀早逝,留個年幼皇子繼位,很合理。
“內閣一旦掌權,即便三楊不貪戀權勢,那權勢也會漸漸從內閣流入到了文官集團。於是乎,大明原本文武製衡的權力平衡係統,就會開始慢慢失衡,這是必然現象。”
內閣掌權,則文官掌權,這是必然現象。
一旦文官集團掌握更多實權,那就會讓本來好好的文武製衡局麵被打破。
認真聽講的於謙眉頭緊皺,他感覺自己好像已經看出會爆發什麽後果了。
文官得到實權,那就肯定要從武將手中,侵吞更多實權,從而以文統武,徹底將大明朝堂變成文人的朝堂。
而要以文統武,那麽最好的辦法,無非就是……
“本來,就算文武失衡,這個過程也應該是比較漫長的。可隨著三楊中的楊士奇、楊榮一老一死,而堡宗又因為長期壓抑深宮,迫切地渴望權力,開始寵信宦官王振。”
“唯一剩下的楊溥,雖然資曆很高,品性貴重,但能力太差。不僅鬥不過有皇帝庇護的大太監王振,甚至連內閣和文官集團都管不住,坐看宦官、文官黨爭愈演愈烈。”
“再加上文官掌權,致使從洪武、永樂開始,大明對外積極防禦的軍事政策被逐漸放棄,變成一味的遷就與賞賜,以此來換取邊境的安寧。”
於謙聽聞此處,有些耐不住了:“這不是效仿北宋,自甘墮落嗎?難道滿朝文武,就無一人知曉,草原胡部的狼子野心?一味的賞賜遷就,就是在示敵以弱,隻會換來敵人的愈發放肆!”
林煜扯嘴一笑:“老餘你說的沒錯,土木堡之變的導火索就在這裏。因為大明朝廷太過遷就,導致瓦剌太師也先,逐漸看清了明廷的虛實。”
“終於在一次朝貢賞賜下,年輕的朱祁鎮剛剛親政,難得硬氣了一把,拒絕了瓦剌使團的聯姻請求,以及朝貢賞賜,還下旨嗬斥。”
“於是乎,也先就以此為由,召集了三萬瓦剌騎兵叩關大同。朱祁鎮在貼身太監王振的支持下,信心滿滿的認為,以大明的天威和天子的感召,定能頃刻之間將也先擊敗。”
“正統十四年七月十四日,朱祁鎮力排眾議,決定禦駕親征。十五日命弟弟郕王朱祁鈺留守京師,十六日帶著五十萬京軍開拔,順便帶上了張輔、朱勇為首的勳貴大臣……”
“等一下,我剛剛沒聽錯的話……”
於謙忽地開口打斷:“先生是說,十四日決定出征,然後十六日便已經帶著大軍開拔?”
“對,你沒聽錯,堡宗隻用了區區兩天時間,就在京城征召了五十萬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