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啟問道:“你們查了死者的手機了嗎?”
“一號死者崔東林的手機上沒有外賣訂單,二號死者馬夢的手機被摔壞了,現在正在恢複數據,估計要晚點才能查到消息。”
“這個外賣訂單如果是真的,那凶手就很有可能是通過外賣騙進小區,同樣,也通過外賣騙開死者家門,而後行凶。所以,這個外賣的店鋪、外賣員的注冊信息一定要查到。”
“是!”
白啟問道:“這個人進去了8號樓,也沒有上電梯嗎?”
“沒有,電梯的監控沒有發現,而樓梯是沒有監控的,樓梯上沒有發現可疑的腳印和指紋。不過他在5月19號晚上12點49分離開了8號樓。”
白啟驚訝道:“這個時間,不就是陳法醫推測的死亡時間嗎?”
李廣中道:“沒錯,所以基本上可以斷定這個人就是凶手了!”
蘇顏看著投影儀上的視頻截圖,這個人的身影已經牢牢記在自己的腦海裏。
白啟道:“如果這個外賣員就是凶手的話,說明凶手的反偵查能力很強,也許不是第一次作案。”
眾人紛紛點頭,表示同意。
白啟看向眾人,嚴肅道:“下麵還有一件事,我要說一下。”
蘇顏看向白啟,知道他要說什麽,心裏有些莫名的緊張,手指緊緊抓著自己衣服。
“昨天的這個案子,很像二十年前的519連環殺人案。並且作案細節都很符合,這個案子的很多細節,當時的警方並沒有公布,但是,昨天的案子裏,還是有很多相似之處,比如說凶手留在現場的骰子。”
投影儀屏幕上再次出現了骰子的照片,上麵有些血跡。然後又出來了一張骰子的照片。
“這是20年前的凶手留下來的骰子,而第一張是昨天案子留下來的骰子,大家對比一下吧!”
眾人驚奇地發現,這兩個骰子簡直就是一模一樣。
白啟講解道:“這兩個骰子都是一筆一畫雕刻出來的,你們看這個‘母’字,這裏麵的兩個點是連在一起的,這是凶手的雕刻習慣,或者是他寫字的習慣。”
李廣中震驚道:“簡直就是一模一樣。”
“二十年前,這個凶手一共作案四次,留下四個骰子,而抓捕凶手的時候,在他家裏也搜到了兩個一模一樣的骰子。也就是說當年一共出現了六個骰子,而今天出現的第七個骰子,如果是模仿作案的話,昨天的案子裏,凶手不可能這麽清楚地把每一個細節都控製得這麽完美。”
眾人紛紛點頭:骰子上的每個字都很接近,因為是手工雕刻的原因,會有一些差異,但是一些比畫的寫法卻沒有改變,都是一樣的。
這是人書寫的習慣,很難改變的。
白啟繼續道:“還有當時受害者的傷口,也是被手術刀之類的利器割喉。後來警察在凶手的家中找到了一把手術刀,上麵就有被害人的血跡。”
投影儀屏幕上播放出凶器的照片。
“但是現在的案子中,凶手還是用的一樣的利器,這點當時警察也沒有公布,如果是模仿作案的話,凶手是不可能知道的。”
李廣中問道:“白隊的意思是說,二十年前的519案抓住的凶手也許不是真凶?”
“我隻能說是很有可能,也許是凶手故意栽贓嫁禍的。”
白啟又切換了照片,顯示出一個人的頭像。
“這個人就是519案的凶手,名叫蔡富軍,1967年生,1998年被抓時是30歲,警方找到他的時候,他已經畏罪自殺了。在他家裏發現了凶器手術刀,與案發現場一樣的骰子,沾血的手套,經過dna對比,是受害者的血液,在他家中還發現了死者的頭發和迷藥。”
“當時蔡富軍已經自殺了,雖然有凶器也是死無對證呀!”
白啟道:“不止如此,在他家裏還發現了他的兒子的遺像,經過調查發現他兒子是因為他常年在外打工,而妻子卻對兒子不聞不問,導致煤氣中毒,搶救無效死在醫院。妻子被警察抓住關進監獄。而蔡富軍則是悲痛欲絕。當時警方又調查得知他在幼年時期,父母就去世了,是寄養在舅舅家裏,但是舅舅一家對他很不好,經常家暴他。當時警方認為蔡富軍是因為思念兒子又因為小時候寄養家庭的家暴,導致心理扭曲,從而走向犯罪道路。”
“現在動機也有了。”
“當時的警方又調查了蔡富軍的生活動態,發現他經常在半夜出去,也不與人來往,四次案發時間他都沒有不在場證明。還有鄰居指認,曾經看到他有一次身上有血跡,問了他怎麽回事,他卻罵街。綜上所有證據,警方判斷蔡富軍是519案的真凶。”
白啟停頓一下,然後道:“但是其實蔡富軍的殺人動機雖然有,但也不是那麽強烈。而且他的手術刀和注射的迷藥來源也不確定。這個案子還是存在疑點的。”
宋佳寧問道:“那這個案子跟519案要不要並案偵查?”
“嗯,我會向李局申請,並案偵查的。”
李廣中問道:“那咱們現在該怎麽辦?”
“第一,恢複手機數據,找到外賣訂單與平台核實外賣員信息。第二,找到嫌疑人出去之後的動向。尋找目擊證人。這個廣中負責。”
“是!”
“第三,走訪死者家屬、朋友、鄰居、同事等等,看看有沒有仇人,與同事有沒有恩怨,尋找有動機的嫌疑人。”
李廣中疑惑道:“白隊,如果還是519案的凶手的話,應該是隨機作案吧!”
白啟搖頭:“不一定,如果這個案子與二十年前519案是同一個凶手,那他既然已經沉寂了二十年,突然作案肯定是有原因的,排除自身原因,也許是認識死者一家,遇到某些事情或者某個契機,導致凶手還是想用當年的手法殺死他們。而且凶手如果真的是假扮外賣員趁機殺人,還能躲避小區裏的很多攝像頭的拍攝,說明凶手踩點時間也很長了,對死者一家的生活習慣和小區內部的監控分別都很了解。”
“原來如此!”李廣中等人都點頭,確實如此。
“一號死者崔東林的手機上沒有外賣訂單,二號死者馬夢的手機被摔壞了,現在正在恢複數據,估計要晚點才能查到消息。”
“這個外賣訂單如果是真的,那凶手就很有可能是通過外賣騙進小區,同樣,也通過外賣騙開死者家門,而後行凶。所以,這個外賣的店鋪、外賣員的注冊信息一定要查到。”
“是!”
白啟問道:“這個人進去了8號樓,也沒有上電梯嗎?”
“沒有,電梯的監控沒有發現,而樓梯是沒有監控的,樓梯上沒有發現可疑的腳印和指紋。不過他在5月19號晚上12點49分離開了8號樓。”
白啟驚訝道:“這個時間,不就是陳法醫推測的死亡時間嗎?”
李廣中道:“沒錯,所以基本上可以斷定這個人就是凶手了!”
蘇顏看著投影儀上的視頻截圖,這個人的身影已經牢牢記在自己的腦海裏。
白啟道:“如果這個外賣員就是凶手的話,說明凶手的反偵查能力很強,也許不是第一次作案。”
眾人紛紛點頭,表示同意。
白啟看向眾人,嚴肅道:“下麵還有一件事,我要說一下。”
蘇顏看向白啟,知道他要說什麽,心裏有些莫名的緊張,手指緊緊抓著自己衣服。
“昨天的這個案子,很像二十年前的519連環殺人案。並且作案細節都很符合,這個案子的很多細節,當時的警方並沒有公布,但是,昨天的案子裏,還是有很多相似之處,比如說凶手留在現場的骰子。”
投影儀屏幕上再次出現了骰子的照片,上麵有些血跡。然後又出來了一張骰子的照片。
“這是20年前的凶手留下來的骰子,而第一張是昨天案子留下來的骰子,大家對比一下吧!”
眾人驚奇地發現,這兩個骰子簡直就是一模一樣。
白啟講解道:“這兩個骰子都是一筆一畫雕刻出來的,你們看這個‘母’字,這裏麵的兩個點是連在一起的,這是凶手的雕刻習慣,或者是他寫字的習慣。”
李廣中震驚道:“簡直就是一模一樣。”
“二十年前,這個凶手一共作案四次,留下四個骰子,而抓捕凶手的時候,在他家裏也搜到了兩個一模一樣的骰子。也就是說當年一共出現了六個骰子,而今天出現的第七個骰子,如果是模仿作案的話,昨天的案子裏,凶手不可能這麽清楚地把每一個細節都控製得這麽完美。”
眾人紛紛點頭:骰子上的每個字都很接近,因為是手工雕刻的原因,會有一些差異,但是一些比畫的寫法卻沒有改變,都是一樣的。
這是人書寫的習慣,很難改變的。
白啟繼續道:“還有當時受害者的傷口,也是被手術刀之類的利器割喉。後來警察在凶手的家中找到了一把手術刀,上麵就有被害人的血跡。”
投影儀屏幕上播放出凶器的照片。
“但是現在的案子中,凶手還是用的一樣的利器,這點當時警察也沒有公布,如果是模仿作案的話,凶手是不可能知道的。”
李廣中問道:“白隊的意思是說,二十年前的519案抓住的凶手也許不是真凶?”
“我隻能說是很有可能,也許是凶手故意栽贓嫁禍的。”
白啟又切換了照片,顯示出一個人的頭像。
“這個人就是519案的凶手,名叫蔡富軍,1967年生,1998年被抓時是30歲,警方找到他的時候,他已經畏罪自殺了。在他家裏發現了凶器手術刀,與案發現場一樣的骰子,沾血的手套,經過dna對比,是受害者的血液,在他家中還發現了死者的頭發和迷藥。”
“當時蔡富軍已經自殺了,雖然有凶器也是死無對證呀!”
白啟道:“不止如此,在他家裏還發現了他的兒子的遺像,經過調查發現他兒子是因為他常年在外打工,而妻子卻對兒子不聞不問,導致煤氣中毒,搶救無效死在醫院。妻子被警察抓住關進監獄。而蔡富軍則是悲痛欲絕。當時警方又調查得知他在幼年時期,父母就去世了,是寄養在舅舅家裏,但是舅舅一家對他很不好,經常家暴他。當時警方認為蔡富軍是因為思念兒子又因為小時候寄養家庭的家暴,導致心理扭曲,從而走向犯罪道路。”
“現在動機也有了。”
“當時的警方又調查了蔡富軍的生活動態,發現他經常在半夜出去,也不與人來往,四次案發時間他都沒有不在場證明。還有鄰居指認,曾經看到他有一次身上有血跡,問了他怎麽回事,他卻罵街。綜上所有證據,警方判斷蔡富軍是519案的真凶。”
白啟停頓一下,然後道:“但是其實蔡富軍的殺人動機雖然有,但也不是那麽強烈。而且他的手術刀和注射的迷藥來源也不確定。這個案子還是存在疑點的。”
宋佳寧問道:“那這個案子跟519案要不要並案偵查?”
“嗯,我會向李局申請,並案偵查的。”
李廣中問道:“那咱們現在該怎麽辦?”
“第一,恢複手機數據,找到外賣訂單與平台核實外賣員信息。第二,找到嫌疑人出去之後的動向。尋找目擊證人。這個廣中負責。”
“是!”
“第三,走訪死者家屬、朋友、鄰居、同事等等,看看有沒有仇人,與同事有沒有恩怨,尋找有動機的嫌疑人。”
李廣中疑惑道:“白隊,如果還是519案的凶手的話,應該是隨機作案吧!”
白啟搖頭:“不一定,如果這個案子與二十年前519案是同一個凶手,那他既然已經沉寂了二十年,突然作案肯定是有原因的,排除自身原因,也許是認識死者一家,遇到某些事情或者某個契機,導致凶手還是想用當年的手法殺死他們。而且凶手如果真的是假扮外賣員趁機殺人,還能躲避小區裏的很多攝像頭的拍攝,說明凶手踩點時間也很長了,對死者一家的生活習慣和小區內部的監控分別都很了解。”
“原來如此!”李廣中等人都點頭,確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