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九四二年三月的一天,史迪威一行不遠萬裏來到中國抗日的首都——重慶。
在史迪威過去的印象中,重慶是座秀美而熱情的南方山城,建築古樸,氣候宜人。每當夜幕降臨,城市萬家燈火倒映在揚子江水中,猶如天上銀河倒懸,讓人賞心悅目流連忘返。
史迪威對中國並不陌生。
當喬(喬是史迪威的昵稱)還是一名年輕英俊的西點軍校畢業生的時候,他就偕新婚妻子威妮一道遊覽過中國,中國古老而神秘的文化傳統和貧窮落後的社會麵貌曾給他們留下過深刻的印象。二十年代,史迪威上校的命運似乎同中國結下了某種不解之緣,他先後三次受命來華擔任軍職,還幫助中國政府在山西和陝西設計過兩條短命的碎石公路。他能說一口流利的漢語,會唱京戲,對中國各省地方風情了如指掌。他的兒女有兩個出生在中國,史迪威給他們各取了一個中國小名,女兒叫“李娜娜”,兒子叫“楊京京”。
但是這樣的和平景象已經一去不複返了。
一千多個日日夜夜的野蠻轟炸已經徹底改變了中國城市的模樣。與史迪威同行的美國《時代周刊》記者埃裏克·塞弗賴德在機場發回的通訊中把中國陪都描繪成:
“一座死城……一座醜陋得難以名狀的燒焦的廢墟……隻剩下一個彈痕累累的門廊。陪都應有的繁華與熱鬧景象煙消雲散,到處都是難民、乞丐和傷兵。醫院人滿為患,饑餓籠罩城市。為了躲避日本人轟炸,人們幹脆把每一幢建築物抹上泥灰,把玻璃塗黑。……入夜,全城沒有一星燈火,連揚子江也死氣沉沉,凝固在無底的黑暗中。中國,這個名字讓人強烈地感受到戰爭散發的恐怖氣息。”(《並非狂熱的夢想》)
埃裏克·塞弗賴德先生的描繪並不誇張。一九四0年前後,日本飛機幾乎天天對中國城市狂轟濫炸,有時一天空襲多達數十次。在重慶,有時空襲不分晝夜,政府隻好委屈求全,把機關搬進防空洞裏辦公。
即使在這樣令人心酸和國難當頭的日子裏,國民黨政府仍然不肯放棄一黨專政的獨裁統治。政府對民眾實行高壓政策,發表不同意見的人被當作“異黨份子”抓進監獄,民主人士受到恐嚇和監視,報紙新聞隱瞞事實真相,專門報喜不報憂。“民可使使之,不可使知之”,重慶大街小巷的茶館都張貼著“莫談國事”的警語。
中國抗戰的希望在於民眾的覺悟,但是中國政治製度的暴虐和黑暗恰恰扼殺了這種覺悟。從這個意義上講,抗戰是沒有多少希望的。作為西方軍人的史迪威不可能深刻認識到中國社會的這種本質特點,他最先注意到的卻是中國豐富而廉價的人力資源。
“……喬治,你知道嗎?這是一個多麽龐大而頑強的家族啊!”他在寫給馬歇爾將軍的信中興奮地說道,“每逢陰雨天或者沒有空襲警報的日子裏,重慶的街道上就擠滿各種各樣黃皮膚的人群。他們好像洪水塞滿河道一樣浩浩蕩蕩在城市和鄉村流動,永無盡頭。他們中大多是衣衫襤褸的苦力和被戰爭奪去土地的農民,還有許多失業者和流落街頭的學生,這些人的住處都是東倒西歪的小棚子,用一兩根木頭支撐著,屋外淌著令人作嘔的汙水和垃圾。我進過幾處這樣的房子,房子裏沒有床,主人和孩子在地上吃飯睡覺,但是他們照樣活著!上帝,中國人的生命力是多麽頑強啊!他們似乎隻需一片菜葉或者一口水就能活下去並且並且成群地繁衍後代。你想想,這樣的人民,你如果把他們武裝起來加以訓練,發給他們最好的武器,吃罐頭食品,他們難道不會成為世界上最優秀的軍隊嗎?”(《史迪威出使中國》)
史迪威將軍不是哲學家,他的軍人的局限性在於他隻看到事物的一個方麵。中國人固然因為貧窮而勤勞,因為吃苦而頑強,同樣也會因為富裕而懶惰,因為愚昧而貪婪。更重要的是沒有文化的民眾永遠也產生不出世界上最優秀的軍隊來。
這才是事物的本質結論
同市民奄奄一息的悲慘生活相反,重慶的統治階級生活卻依然奢侈,這種鮮明的兩極分化在中國延續了幾千年,從來沒有被改變過。
一周後,史迪威在黃山別墅正式拜會從緬甸歸來的委員長夫婦。陪同史迪威前往的有美國駐華大使高斯先生,史迪威的副手托馬斯·赫恩少將和弗蘭克·多恩準將,還有大名鼎鼎的美國空軍“飛虎隊”司令克萊爾·陳納德上校。
黃山別墅位於重慶南岸,距市區十英裏。這是一座向陽的山坡,視野開闊,草木蔥蘢,站在觀景台上可以鳥瞰重慶市區和兩條夾峙在山穀裏的大江。
蔣委員長夫婦親往別墅大門迎接美國客人。
委員長身著青布長衫,麵帶笑容,顯得輕鬆自然。蔣夫人依然美麗大方,一左一右挽住中將和大使胳膊,用婉轉動聽的英語向他們翻譯委員長的問候。
一大群製服筆挺的中國軍政官員被介紹給美國客人。許多經過特許的記者跑前跑後搶鏡頭,鎂光燈耀眼地閃動。沸沸揚揚的歡迎儀式進行了大約一刻鍾,人們才簇擁著委員長夫婦和貴賓走向會客廳。
隻有陳納德少校落在人群後麵,顯出落落寡歡和垂頭喪氣的樣子。
史迪威注意到空軍司令的反常表現,用眼睛向高斯大使投去不解的一瞥。後者鄙夷一笑,趁落座時小聲說:“你沒看出來嗎?這頭蠢驢在吃你的醋哩!”
史迪威大吃一驚。
他在美國時曾經隱隱約約聽說過陳納德追求蔣夫人的桃色新聞。上校象個癡情的紳士,每天派人給夫人送去一束鮮花。他原以為這不過是逢場作戲,或者傳聞而已,因此一笑置之。沒想到空軍司令果然墮入情網,他對此感到很不安。
“我得警告他。”史迪威低聲對大使說。
“恐怕難以奏效,將軍。不過你不妨試試。”大師不動聲色地回答。
會見純粹是禮節性的。
晚上主人舉行盛大宴會招待美國貴賓。委員長的廚師向客人們奉獻了一道道精美的宮廷菜肴,讓西方客人大開眼界歎為觀止。席間,蔣夫人趁碰杯時向史迪威投去迷人的一笑,用英語說道:
“將軍,您能向我保證,今後一定不拋棄我的英雄陳納德嗎?”
史迪威一本正經回答:“也許不,夫人,就象蔣先生不會拋棄他的夫人一樣。”
蔣夫人不屈不撓地追問:“您是說,您已經向我做出了保證?”
史迪威感到委員長從一旁投來狐疑的眼光,他索性用漢語大聲回答:“您說得對,夫人,我保證讓他回到他該去的位置上。”
據說這件事後來一直成為陳納德怨恨史迪威的原因之一。因為空軍上校認為史迪威不僅幹涉了他的私生活,而且妨礙他成為中國人民心目中唯一受人崇拜的美國英雄。
後來他自始至終同中國人站在一起反對他的頂頭上司史迪威。
經過反複磋商,史迪威帶著蔣委員長的任命信心百倍地登上飛機,開始了他一生中不平凡的緬甸之行。他受命全權指揮正向緬甸南部開進的中國遠征軍。委員長交代給這位美國參謀長的任務有二:第一,擋住日本人進攻,伺機收複仰光。第二,監視狡猾的英國人,不要讓他們出賣了中國人的利益。可惜史迪威隻用心理解了前一項任務而忽略了後者。加上他並不真正了解中國的政治和國情,這就使他在後來緬甸盟軍的勾心鬥角中不可避免地陷入被動和困境。
2
抗戰初期,中國政府名義上宣稱擁有三百萬軍隊,組成大約三百個作戰師,每師編製一萬人左右。但是根據美軍參謀部最樂觀的估計,中國軍隊的兵員最多隻能達到這個數字的百分之六十。
中國軍隊有中央軍和雜牌軍之分。中央軍是正規軍,受命於中央政府;雜牌軍則是地方部隊,為地方軍閥所擁有,自成體係,比如滇軍、川軍、桂軍、黔軍等等。他們一般隻駐守本省,不奉命外調。中央軍裝備優於地方部隊,戰鬥力亦強,但是據統計,抗戰前中央軍隻占全國軍隊的百分之三十五。
一九三七年日本關東軍報告指出:
“……中央軍士兵每年能領到一雙草鞋,一條幹糧袋,二分之一套灰布軍裝和三分之一條棉被。士兵軍餉約為十六至十八元紙幣,夥食費還須從中扣除一半。上尉和少校月薪各為士兵的八至十倍。”(《日本陸軍經理部》,日本芙蓉書屋一九八一年出版)
由於槍杆子在中國社會有著特殊用途,因此軍官們的實際收入遠不止這些薪餉。他們或者向地方百姓敲詐勒索,或者肆無忌憚地“喝兵血”,克扣士兵薪餉,把缺員士兵的軍餉貪汙起來,攫為己有。
中國軍隊的主要成分是農民,戰爭期間的兵源主要靠農村“抓壯丁”來補充。“壯丁”一詞原指身強力壯的男勞力。後來演繹為那些被強迫押往兵營服役的貧苦農民的代名詞。壯丁們由於並非自願而是被迫離鄉背井當兵打仗,因此通常情況下決無積極性可言,軍隊裏臨陣脫逃和開小差的事件層出不窮。
如此種種,腐敗的社會製度嚴重敗壞了中國軍隊的血液,因此當史迪威作為中國遠征軍最高指揮官出現在緬甸的時候,他吃驚地發現原來中國軍隊的現實比他預料的還要糟糕。
緬甸眉苗。
眉苗是緬甸中北部一處風景優美氣候宜人的避暑勝地,英國人按照自己的藍圖把這座殖民地小城裝點得如同歐洲花園一般。街道兩旁到處都能看到鬱鬱蔥蔥的奇花異木,城市裏為英國官員修建的中世紀風格的樓房別墅鱗次櫛比,相映生輝。
英國總督府臨時遷至眉苗。
在史迪威到達的前一天,另一位英國將軍亞曆山大爵士剛剛飛抵小城。他是來接替因無能而被撤職的赫頓中將擔任英緬軍總司令的。
哈羅德·亞曆山大上將在英倫三島是個家喻戶曉的英雄人物。他曾在法國西海岸創造過一場轟動世界的“敦刻爾克大撤退”的奇跡,從而挽救了三十萬英法聯軍的覆滅命運。但是,英雄的事跡並不是英雄本身,英雄本身依然是個破綻百出的人。因此當美國人史迪威初次對這位英軍總司令做了禮節性拜訪後,就挑剔地評論亞曆山大“充其量是個能幹的撤退專家”。
自然,傲慢自負的亞曆山大爵士同樣有理由蔑視這位不帶一個美國兵的美國將軍。他挑釁地對史迪威說:
“先生,您怎麽甘心聽從這些沒有教養的黃種人的使喚呢?”
史迪威反駁:“先生,您自己不也在一個黃種人的國家當差嗎?”
亞曆山大哈哈大笑:“將軍,那就讓我們為白種人的利益聯合起來吧。我是說,把你的那些中國軍隊統統趕上前線,別讓他們老躲在後方。”
史迪威抑製住怒火:“這麽說,您已經決定放棄緬甸了?”
亞曆山大:“不錯,將軍。你知道,印度對不列顛的利益更為重要。”
史迪威起身告辭:“夠了先生,您想再創造一次敦刻爾克大撤退的奇跡嗎?對不起,我可沒法幫您的忙。”
會晤不歡而散。史迪威電告委員長,稱英國人是“難以合作和不可靠的夥伴”。
無獨有偶,中國人同史迪威的合作關係很快也顯露出棘手的苗頭。
杜聿明、字光亭,中國第五軍軍長兼遠征軍副總司令,史迪威名義上的副手和下級。事實上杜聿明才是這支中國大軍真正的司令官和決策人物。他的軍部設有一部電台直接同重慶保持聯係,並把史迪威的動靜和各種情報隨時匯報給委員長。
同古戰役前夕,史迪威趕到眉苗指揮部走馬上任,初識杜聿明,他對這位中國副手評價頗高:“……兢兢業業,對戰術懂行,隨時準備進攻,是一個優秀的指揮官。……吃苦耐勞,服從命令,從不討價還價和自高自大”。(《史迪威出使中國》)
事實很快證明這是一種美國式的錯覺。
一次亞曆山大邀請,史迪威和杜聿明前往英軍防區進行禮節性視察。在一處陣地上,一名英軍上尉看見中國將軍抽的是美國“駱駝牌”高級香煙,於是便直截了當地質問道:
“請問杜將軍,為什麽你們中國軍官抽高級香煙,而你們的士兵卻隻能穿草鞋打仗?”
杜大窘,繼而惱羞成怒,險些拔出槍要槍斃那個白人上尉。對西方人來說,任何坦率的談話都是成立的,不管對上級還是下級。但是中國人卻不容易做到這一點。那天之後,史迪威一連好幾天都從杜將軍眼睛裏看出一種受了傷害的深深的敵意。起初他並不在意,認為這不過是杜將軍器量狹小而已,但是過了許久之後,他終於認識到造成這種對立和衝突的原因遠非個人品質所致。
同古戰役開始後,史迪威和杜聿明在作戰方針上產生嚴重的分歧。按照史迪威的設想,第二百師的任務應當是“阻止和牽製敵人”,另外,“以新二十二師和九十六師快速跟進,對日軍第五十五師團實行分割包圍,確保全殲或大部消滅敵人”。(摘自《史迪威日記》)
但是這個計劃遭到杜的反對。
在杜聿明看來,史迪威處處都有濫用職權和居心不良的意味。美國佬野心勃勃,好大喜功,一心指望打大仗出風頭。遠征軍是委員長的精銳部隊,也是杜聿明的本錢,拿人家的本錢下賭注當然不會心疼。
杜聿明一麵將敵情電告委員長,一麵製造種種借口搪塞史迪威,陽奉陰違的抵製美國人的進攻命令。
同古大戰在前方打了十二天,史迪威和杜聿明在後方吵了十二天,直吵得昏天黑地不可開交。這場衝突又延續了許多年。四十多年後,一些研究中國抗戰史的學者謹慎地選取了一些材料,試圖解釋史杜衝突的起因及其責任。據《國民黨高級將領列傳·杜聿明傳》(解放軍出版社1988年版)載:
“……就在杜聿明下令第二百師突圍時,史迪威堅決反對,堅持以不足兵力向敵人進攻,並派參謀竇爾登(注:應為副參謀長弗蘭克·多恩準將)監督杜實施。杜以‘保全戰力,這是任何一個指揮官的常識和義務’為由拒絕,並下令實施有計劃的主動撤退……事後第二百師師長戴安瀾深有感觸地說:‘下令衝鋒,原本是步兵打仗的口頭禪;緊要關頭,敢於下命令撤退,才是指揮官的真功夫啊!’”
另據杜聿明本人在回憶錄《中國遠征軍入緬對日作戰述略》中說:
“……我決心令第二百師於二十九日晚突圍,以保全我軍戰力,準備在另一時間,另一地點與敵決戰。
“當時史迪威堅決反對,仍堅持以不足兵力向敵攻擊,雙方爭執甚烈,竟至鬧翻。史迪威堅持不放棄他的錯誤主張(其實是想個人出風頭),竟以服從命令來威脅我,並派他的參謀竇爾登監督我實施他的攻擊命令……我因同古戰鬥和史迪威爭吵,滿肚怨氣,對蔣說:‘如果照史迪威的命令,二百師早已斷送了,他既不了解中國軍隊的情況,也可以說不懂戰術……’”
另一本曆史書《史迪威出使中國》(作者:【美】羅曼納斯和森德蘭)則這樣記載:
“……同古保衛戰之初,史迪威命令第五軍另外兩個師即新二十二師和第九十六師快速跟進,對日軍第五十五師團進行分割包圍,發起攻擊。但是杜聿明堅決拒絕了史迪威的命令。因為這位中國將軍堅持認為進攻是不切合實際和冒險的行動,並懷疑頭腦發熱的美國人想拿他的部隊去出風頭。他在電話中同史迪威有一段很出色的對話:
‘對不起,將軍,我得對我的部隊負責。’
‘你不對我的命令負責嗎?’
‘不,我隻對委員長負責。’”
其實史迪威同杜聿明的矛盾隻是他同蔣介石的矛盾的前奏,我們之所以有興趣重視這段衝突的曆史,是因為它不僅表現了個人不同的性格和氣質,更重要的是,它表現了兩種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在利益原則上的衝突。中國人有理由強調保存實力,因為中國人已經同日本人打了許多年;美國人需要中國人進攻,因為隻有進攻才能打敗敵人。相同的立場並不導致相同的結果,文化背景的不同更導致行為方式的差異,並影響人們正確認識對方。從這個意義上講,東西方之間存在的巨大的曆史鴻溝是很難僅僅用物質援助的方式去填平的。
因此中美兩個大國的軍事同盟注定要出現危機。
同古戰役一結束,史迪威就懷著不可遏止的憤怒飛往重慶,他要把緬甸前線那些亂七八糟的事情當麵向蔣介石講清楚。
3
曼德勒舊稱“瓦城”,坐落在伊洛瓦底江中遊,為古東籲國首都,也是緬甸第二大城市。一九七三年旱季,我從臘戌順江而下,徒步行走了半個月,瓦城就是我緬甸流浪的足跡到的最遠的地方。
有一天,我被寂寞和孤獨驅使,沿著郊區瑞光佛寺外的江邊久久徘徊。我看見下遊有幾根殘破烏黑的橋墩,高高低低插在江心,好像上帝留給過往船隻的一排感歎號。我問幾個過路香客,那些橋墩是怎麽回事?那些人都茫然地搖搖頭。
很多年後我才從書上知道,原來那就是著名的曼德勒大會戰的遺址。
一九四二年四月,緬甸盟軍統帥部決定,以曼德勒為依托,集中中國方麵三個整軍(第五、第六和第六十六軍),英國方麵五個整師,共計二十萬人的優勢兵力與日軍決戰。
曼德勒會戰的宏大構想首先出自重慶蔣委員長對時局的判斷。蔣委員長並非不願意打仗,而是必須在保存實力和有把握的前提下與敵決戰。中國有條著名的軍事原則,叫做“避實就虛,以逸待勞”。現已查明,侵緬日軍共有四個師團,近十萬人,從東西兩路長驅直入。如果以盟軍優勢兵力猛擊其中一路,大獲全勝是有把握的。
曼德勒地勢居高臨下,背靠滇緬公路,進可以出擊,退可以就地防禦。選擇曼德勒作為會戰的理想戰場,確實占盡天時地利人和,也不怕英國佬搗什麽鬼。
曼德勒大會戰的計劃同樣迅速得到英國盟軍的認可。在英國人看來,緬甸遲早要丟給日本人,隻要中國人肯打仗,願意把日本人的注意力吸引開去,那麽無論什麽樣的戰略、計劃、方案、方針他們統統都讚成。他們的目的隻有一個,就是將部隊安全地從容不迫地撤退到印度去。
同盟軍之間這種不牢靠的戰鬥友誼無疑會斷送這場匆匆拚湊起來的大會戰。美國人史迪威由於擔任了名義上的總指揮,因此注定要在這場失敗的戰爭中扮演一個聲名掃地的恥辱角色。
四月三日,日機首次空襲曼德勒,炸死數百平民。許多天後,街道上還能看到許多無人掩埋的屍體和燒毀的車輛。大火同時還燒毀了一座油庫和內河碼頭,致使水陸交通癱瘓了一星期。
八日,委員長夫婦偕史迪威、羅卓英同機到達曼德勒。委員長在重慶親口向史迪威保證說,他將正式授予這位美國將軍提升和罷免遠征軍中任何軍官的權力。盡管這個空頭支票後來完全沒有兌現,但是委員長的安撫還是使史迪威逐漸平息了怒氣。他們還在一起合影留念,蔣夫人站在兩個敵對的男人中間,滿麵笑容地挽著史將軍的胳膊。這幀照片很快被國內一些報紙登在頭版,成為後來人研究這段有爭議的曆史的珍貴資料。
羅卓英,字尤青,二級陸軍上將,保定八期炮科畢業,陳誠係骨幹。羅卓英是這樣一個有非議的人物:軍事上亦無建樹,官場上官運亨通。此次受命出任遠征軍總司令,事先被交代明白,位在史迪威之下,杜聿明之上。委員長認為這樣可以緩衝史杜之間的矛盾衝突。委員長選中羅卓英出馬還有另外一番深意。羅卓英軍事上平庸,因此不交予指揮權,但是羅卓英與杜聿明分別來自對立的陳誠係和何應欽係,可以起到互相牽製和約束的作用。委員長不是信不過杜聿明,而是任何人大權在握都令他不敢放心。
對史迪威來說,情況就簡單得多。委員長夫婦隻在曼德勒停留兩日,十日返回重慶,臨行前告訴史迪威,他隻消取得羅卓英的配合,對遠征軍的指揮就不會出現任何障礙。史迪威相信了委員長的話。美國人天真地認為戰區總參謀長理應對遠征軍總司令行使指揮權,並且羅卓英滿口表示服從。這樣,雄心勃勃的史迪威再次全心全意地投入打敗日本人的曼德勒會戰中。
四月十六日,盟軍西路戰線一片混亂。
十二日,日軍第三十三師團一個步兵聯隊在緬甸向導帶領下,采用隱蔽的穿插戰術,神速地穿過英印軍布下的三重防線。日軍好像神話中那隻射開山門的響箭,直直地射中了仁安羌油田西北的濱河大橋,堵住了英緬大軍的退路,將英緬軍主力兩萬多人全部裝進了口袋。
十六日黎明,亞曆山大總司令一覺醒來發現自己已經落入敵人的包圍圈,大為驚慌。他斷定日本人一定使用了空降戰術。總司令一麵命令炸毀油田,一麵匆匆組織突圍。一連兩天,仁安羌油田上空濃煙滾滾,爆炸聲不絕於耳,無數高聳的井架和鑽機在火光和濃煙中倒坍,變成一堆堆焦黑的廢鐵。
突圍完全是徒勞的。軍心大亂的英緬士兵幾乎一觸即潰,他們的進攻在日本人的強大火力麵前被碰得粉碎,留下一片片狼藉的屍體。至十七日傍晚,英緬軍除了在敵人陣地前麵丟棄了大約兩千具屍體外,始終沒能向前移動一步。
入夜,善於夜戰的日本人派出小股隊伍進行夜襲,於是仁安羌到處都是射擊聲和喊殺聲。英緬士兵在黑暗中亂作一團,自相殘殺,第一師師長斯利姆少將在無線電裏絕望地喊道:
“……我們快完蛋了,將軍。沒人能挽救我們,除非上帝能顯示奇跡。”
《太平洋戰爭》載:“……四月十六日,疲憊不堪的英緬軍士兵被切斷退路,仁安羌的井架和儲油罐在爆炸聲中熊熊燃燒,強大的日本兵團紮緊了口袋,他們眼看就要遭到同新加坡和馬尼拉盟軍一樣的悲慘命運……”
然而緬甸畢竟不是新加坡。
午夜剛過,一支滿載中國士兵的車隊在坦克掩護下突然出現在濱河大橋陣地以北。天快亮時,橋頭陣地被收複。一個團的中國士兵在十多輛美製坦克掩護下繼續向日軍進攻,猛烈的炮火把猝不及防的敵人打得紛紛潰敗。
上午十一時,亞曆山大將軍得到報告:日軍陣地被攻克,一個大隊敵人被全殲。
口袋打開了,死裏逃生的英緬敗軍如同決堤的洪水一樣湧過橋去。他們扔棄了不計其數的車輛和武器,然後沒命地向北潰退。中國軍隊在他們身後的仁安羌又堅守了三天,並救出被日軍俘虜的英緬軍官兵、外國傳教士和新聞記者五百餘人,最後主動撤離戰場。
仁安羌之戰是中國遠征軍入緬後第一個勝仗,勝利雖然遠遠夠不上輝煌,但是他們畢竟在關鍵時刻把敵人防線敲開一個小小的缺口,從而拯救盟軍主力免遭覆滅。
這隻中國部隊番號為第六十六軍新三十八師。師長孫立人少將,四十一歲,畢業於美國西點軍校。他因此獲得英國皇室勳章一枚。
仁安羌之戰曆時一周,日軍功虧一簣,僅僅占領一座空城。第三十三師團因此受到軍司令官嚴厲訓斥,聯隊長作間河也大佐受到降級和嚴重警告處分。對一個瘋狂崇拜天皇和戰爭的日本軍官來說,打敗仗不僅意味著失去立功和晉級的機會,而且意味著在軍隊裏永遠抬不起頭來。《緬甸作戰》載:“……該大佐作戰勇猛,具有古典武士的風格……他親自參加掩埋士兵屍體,以表示對失敗的反省……”
《東京審判》(蘇聯軍事出版社1984年版)載:“……在南亞的馬來西亞、緬甸和泰國,日本人同樣慘無人道地對待戰俘,任意槍殺,火燒,活埋……”
在西方人的觀念中,戰爭是一種殘酷和不人道的行為,具有一切排斥理性和不符合常規的性質。因此當軍人在戰鬥中盡了最大努力仍無法擺脫絕境,他就有權利放下武器向敵人投降。這時他仍然是光明正大的,合乎人道和保持了榮譽的軍人(戰俘)。為了讓他的親屬知道他還活著,根據西方公認的國際慣例,敵國一方還得把他的名字通知中立國。戰俘無論對於自己還是對於家庭成員來說,都不能算作蒙受羞辱。
日本人對此恰恰難以理解。
《昭和天皇史》載:“日本天皇發布的《軍人敕諭》第三條規定:‘軍人必須弘揚軍人精神,為君為國犧牲,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第四條規定:‘軍人須重廉恥,勿辱國,不許敗壞軍人操守……’”
以《軍人敕諭》為依據製定的《軍人手令》第七條規定:“……叛亂、投降、越權、瀆職、抗命和逃跑一律處以死刑……同交戰國媾和後,被敵方遣返的軍人將以投降罪論處……”
太平洋戰爭爆發初期,在巴丹半島、新加坡、菲律賓、香港和印度尼西亞,成師成團的英美軍人放下武器,打著白旗走出戰壕投降。這種意誌薄弱和貪生怕死的景象一度令所有的日本人吃驚。對日本人來說,當他們麵臨同樣的絕境時,軍人隻有一個選擇:即衝鋒或者自殺。士兵們將這種選擇賦予一個崇高而壯烈的名詞,叫作“玉碎”。日本人不能容忍自己被俘,同樣也不能容忍別人做俘虜……正如後來許多英美戰俘描述的那樣,在戰俘營裏,任何人笑一笑都是危險的事,因為那樣會惹惱日本看守並招致喪命的危險。日本人由於鄙視戰俘而肆意虐待和屠殺戰俘的事例在西方廣為流傳。西方人由於不了解他們的對手這種精神至上的人生觀和殘忍的民族性格,因此就注定要在後來的戰俘生涯裏遭受許多難以想像的折磨,甚至無端地送掉性命。
作間聯隊長命令將英國戰俘押上來。
英國俘虜共有十一名。當他們被押到大佐麵前時,並沒有表現出特別的恐懼和驚慌。這些白人軍官由於平時養尊處優,習慣了對有色人種的歧視和高高在上,因此即使做了俘虜也未完全放棄英國人的優越感。他們沉默著站成一排,有的抱著胳膊,作出悉聽尊便的樣子,有的則放肆地打量麵前這些邋裏邋遢的小個子敵人,嘴角掛著譏諷的嘲笑。
作間大佐的尊嚴和獸性被仇恨同時燃燒著,他感到自己好象一頭受傷的野獸那樣渴望嗜血。於是他把手按在長刀上,慢慢逼近他的獵物,喉嚨裏發出呼嚕呼嚕的咆哮。
他嗅到獵物身上散發出來的香甜的血腥味。
第一個受害者是個蓄金黃胡髭的年輕中尉,。他雖然衣冠不整,臉上掛著傷痕,但是發育良好的身軀仍然透出旺盛的生命活力和青春氣息。當日本軍官逼近的時候,他甚至還在猶豫不絕,拿不定主意該用什麽態度對待這個敵人。
大佐猛然拔出長刀。鋒利的鋼刃好像毒蛇在空氣中絲絲地響著,然後化作一道寒光直直地射向俘虜的身體。俘虜來不及叫喊或者躲閃,甚至來不及感到疼痛,就被從肩到胯斜斜地劈成兩段。
大佐聽到敵人的骨骼和心髒在刀刃下呻吟和顫抖。
白人軍官們被這種駭人聽聞的野蠻屠殺嚇呆了。他們抗議,他們叫罵,但是沒有用。殘暴的日本大佐根本不管那一套,隻管發瘋地揮舞長刀,左砍右劈,噴濺的鮮血糊了他一頭一臉。
最後一名在長刀舉起的時候交了好運。師團命令立即送一名英國俘虜去審訊,所以死神在最後一刻擦著他的頭發梢離開了。他是這場屠殺的唯一幸存者。他的名字叫威斯特·豪森,軍階上尉。豪森上尉後來在日本人的戰俘營又度過了三年苦難的歲月,一九四五年被營救回國。戰後神經錯亂,死於一九四八年冬天。
聯隊長命令將剩下的緬甸和印度俘虜就地處決,不留痕跡。於是那種在中國南京和其他地方也發生過的千百次的集體屠殺又在緬甸中部的仁安羌重演。這批俘虜從軍官到士兵共計三百七十一人全部慘遭殺害,並毀屍滅跡。
戰後,經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確認,類似屠殺在緬甸至少發生十一起。
4
自以為大權在握的美國三星將軍約瑟夫·史迪威又一次在緬甸盟軍各軍事集團之間奔忙起來。他被授權在曼德勒組織一場會戰,一場旨在打敗日本人和挽救緬甸的決定性戰役。他期待創造奇跡,把日本人趕下印度洋。中將一生崇拜的偶像隻有一個,就是法國統帥拿破侖。
與上次不同的是,在他身後那些參謀隊伍中,又多出一群穿灰布軍裝的中國人。為首的便是個子矮胖的遠征軍總司令羅卓英。
委員長登機前麵授機宜。他叮囑羅卓英:“我們吃的是美國飯,不是英國飯,你務必牢記。”羅卓英困難地挪動矮胖的身體,開始在亞曆山大、史迪威和杜聿明的三方夾縫中努力起到彈簧墊圈的緩衝作用。
在緬甸盟軍的指揮係統中,亞曆山大居首,史迪威次之,羅卓英名義上排第三。但是無論亞曆山大還是史迪威、羅卓英都約束不了杜聿明。杜聿明直接受命於委員長,握有遠征軍的指揮大權。這樣,中國遠征軍的直接統帥就成了遠在重慶的中國總司令,其他人的命令一概無效。
四月中旬,接應第二百師同古突圍的新二十二師完成掩護任務,回到彬文那既設陣地。史迪威與杜聿明在確定會戰方式上爆發爭吵。杜聿明堅持“逐次抵抗”的方針,步步為營;史迪威鑒於西路英緬軍已有潰退趨勢,決定集中兵力在曼德勒外圍與敵決戰。兩個人相持不下。羅卓英站在史迪威一邊,他很樂意有機會壓一壓自己同胞的威勢,並且不失時機地把爭吵匯報給重慶。
關於曼德勒會戰誰是誰非的爭吵在後來的曆史學家那裏又繼續過一陣,可惜均屬紙上談兵,無從驗證。委員長從重慶發來十個字的方針:“保存實力,切勿輕舉妄動。”
爭吵不了了之。杜聿明繼續“逐次抵抗”,史迪威無可奈何。
四月十六日,仁安羌英軍告急,剛剛入緬的新三十八師師長孫立人奉史迪威之命星夜馳援,解了英緬軍之圍。這個勝利給了迄無建樹的史迪威帶來一點小小的安慰和振奮。
十九日,史杜二人在西進喬克巴當還是防禦裳吉問題上再度爆發爭吵。爭吵的結果是杜聿明拒絕服從西進,擅自率領第五軍三個師退至眉苗裳吉,並擺出隨時準備撤回國門的架勢。西線英緬軍防線已垮,麵對如潮湧來的日軍,隻有新三十八師且戰且退。這一嚴重態勢大大削弱了史迪威對勝利的信心。這天晚上,他起草了一份給美國總統的緊急報告,報告悲觀地指出:英國人其實早就把緬甸一筆勾銷了,中國人同樣不會為了英國人的利益同日本拚死作戰,結論是緬甸的全麵失敗將不可避免。
好像特地為了證實史迪威的預見,四月二十日中午,曼德勒正麵防線的英緬軍再次在沒有通知中國友軍的情況下開始撤退,並在瓦城大橋上裝了炸藥。盟軍的卑鄙舉動徹底動搖了中國人殘存的信心。
蔣委員長當晚從重慶發來急電,命令遠征軍將會戰計劃改為“縱深防禦”,禦敵於國門之外。同時指出“防衛重點是臘戌”。
這樣,中英聯合作戰即曼德勒會戰的宏大計劃就在無休無止的爭吵和指責中流產了。聯合戰線的崩潰標誌著緬甸盟軍不牢靠的戰鬥友誼的結束,兩大軍事集團自此決裂。華軍固守國門,英軍西逃印度。史迪威回天乏術,隻好天天帶著那群參謀到處布置“縱深防禦”。
5
與緬甸盟軍混亂不堪和勾心鬥角的狀況相反,頭戴鋼盔的日本大軍好象一股股強大的鋼鐵洪流,沿著緬甸的公路和鐵路快速推進。在將軍們的作戰地圖上,粗大的黑色箭頭已經指向敵人縱深和後方,將敵人分割包圍,碾得粉碎。天皇士兵懷著必勝的信念宣誓,他們要讓日本帝國的太陽升起在緬甸,升起在中國,升起在亞洲的每一個地方。
四月二十日,西路日軍第三十三師團向喬克巴當做試探性進攻,遭到新三十八師反擊,英緬軍繼續撤退。
二十一日,中路日軍兩個師團在上百架飛機掩護下進攻曼德勒外圍央米丁。中國軍隊逐次抵抗,傷亡較大。
同日,與曼德勒相距一千公裏的東線樂可陷落,守軍第六軍所屬暫五十五師全線敗退,致使東部陣地出現一個大缺口。第二天史迪威才得到這個消息,他頓感事態嚴重,連夜驅車趕到臘戌第六軍司令部。
臘戌不僅是重要的軍火基地和中轉站,而且是滇緬公路的門戶和遠征軍回國的唯一通道。所以委員長再三指示“確保臘戌”。史迪威在臘戌意外發現第六軍軍長甘麗初將軍竟然不在司令部,而是穿著睡衣在城裏搓麻將。這位中國軍長甚至連暫五十五師已經丟了樂可城也不知道。史迪威極為震怒。他下令羅卓英立即查辦甘麗初,將暫五十五師師長陳勉吾交軍事法庭槍斃。這個命令被打了折扣執行。甘麗初受了申斥,陳勉吾被責令奪回陣地。
根據盟軍得到的情報,侵緬日軍應有四個師團,其中三個師團擺在曼德勒正麵方向,還有一個最精銳的第五十六師團卻在半個月之前突然從緬甸消失了,去向不明。這一異常情況引起遠征軍指揮部的焦慮。由於盟軍喪失了空中偵察的必要手段,而對地域遼闊的緬甸戰場,指揮部好像一艘在大霧中航行的輪船,隨時都有因航道不明而觸礁沉沒的危險。
二十四日,一個數目不詳的敵人隱蔽通過緬甸東部山區,突然攻占遠征軍側背的戰略要地裳吉,奪取大批囤集的作戰物資。裳吉是保衛臘戌的門戶,杜聿明率領第五軍火速增援。激戰兩天,收複裳吉。日軍退出城外,去向不明。
裳吉收複,好比關上後門,指揮部的人們剛剛來的及喘出一口大氣,另一個緊急情報又傳到指揮部。經查明,沿泰緬邊境襲擊裳吉的敵人正是日軍第五十六師團所屬第一一三聯隊,師團主力仍然去向不明。裳吉以北是一片重重疊疊的山區,區域廣大人煙稀少,中國軍的防線主要設在曼德勒的外圍及彬文那、央米丁一線,後防空虛,如果被日軍鑽了空子,後果將不堪設想。
指揮部的氣氛突然緊張起來。一柄看不見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已經分明懸在頭頂上,叫人心驚膽戰防不勝防。
派出大批搜索分隊和下達許多緊急命令之後,指揮官們在惶惶不安的等待中度過難熬的一晝夜。
二十八日,一個石破天驚的消息傳來,全體指揮官呆若木雞。
臘戌以北二十公裏的南泡山穀發現日軍第五十六師團主力。
日本人勝利地完成了迂回緬北的千裏長途大奔襲。
四月二十八日晚六時,臘戌在激戰後失守。
一九四二年三月的一天,史迪威一行不遠萬裏來到中國抗日的首都——重慶。
在史迪威過去的印象中,重慶是座秀美而熱情的南方山城,建築古樸,氣候宜人。每當夜幕降臨,城市萬家燈火倒映在揚子江水中,猶如天上銀河倒懸,讓人賞心悅目流連忘返。
史迪威對中國並不陌生。
當喬(喬是史迪威的昵稱)還是一名年輕英俊的西點軍校畢業生的時候,他就偕新婚妻子威妮一道遊覽過中國,中國古老而神秘的文化傳統和貧窮落後的社會麵貌曾給他們留下過深刻的印象。二十年代,史迪威上校的命運似乎同中國結下了某種不解之緣,他先後三次受命來華擔任軍職,還幫助中國政府在山西和陝西設計過兩條短命的碎石公路。他能說一口流利的漢語,會唱京戲,對中國各省地方風情了如指掌。他的兒女有兩個出生在中國,史迪威給他們各取了一個中國小名,女兒叫“李娜娜”,兒子叫“楊京京”。
但是這樣的和平景象已經一去不複返了。
一千多個日日夜夜的野蠻轟炸已經徹底改變了中國城市的模樣。與史迪威同行的美國《時代周刊》記者埃裏克·塞弗賴德在機場發回的通訊中把中國陪都描繪成:
“一座死城……一座醜陋得難以名狀的燒焦的廢墟……隻剩下一個彈痕累累的門廊。陪都應有的繁華與熱鬧景象煙消雲散,到處都是難民、乞丐和傷兵。醫院人滿為患,饑餓籠罩城市。為了躲避日本人轟炸,人們幹脆把每一幢建築物抹上泥灰,把玻璃塗黑。……入夜,全城沒有一星燈火,連揚子江也死氣沉沉,凝固在無底的黑暗中。中國,這個名字讓人強烈地感受到戰爭散發的恐怖氣息。”(《並非狂熱的夢想》)
埃裏克·塞弗賴德先生的描繪並不誇張。一九四0年前後,日本飛機幾乎天天對中國城市狂轟濫炸,有時一天空襲多達數十次。在重慶,有時空襲不分晝夜,政府隻好委屈求全,把機關搬進防空洞裏辦公。
即使在這樣令人心酸和國難當頭的日子裏,國民黨政府仍然不肯放棄一黨專政的獨裁統治。政府對民眾實行高壓政策,發表不同意見的人被當作“異黨份子”抓進監獄,民主人士受到恐嚇和監視,報紙新聞隱瞞事實真相,專門報喜不報憂。“民可使使之,不可使知之”,重慶大街小巷的茶館都張貼著“莫談國事”的警語。
中國抗戰的希望在於民眾的覺悟,但是中國政治製度的暴虐和黑暗恰恰扼殺了這種覺悟。從這個意義上講,抗戰是沒有多少希望的。作為西方軍人的史迪威不可能深刻認識到中國社會的這種本質特點,他最先注意到的卻是中國豐富而廉價的人力資源。
“……喬治,你知道嗎?這是一個多麽龐大而頑強的家族啊!”他在寫給馬歇爾將軍的信中興奮地說道,“每逢陰雨天或者沒有空襲警報的日子裏,重慶的街道上就擠滿各種各樣黃皮膚的人群。他們好像洪水塞滿河道一樣浩浩蕩蕩在城市和鄉村流動,永無盡頭。他們中大多是衣衫襤褸的苦力和被戰爭奪去土地的農民,還有許多失業者和流落街頭的學生,這些人的住處都是東倒西歪的小棚子,用一兩根木頭支撐著,屋外淌著令人作嘔的汙水和垃圾。我進過幾處這樣的房子,房子裏沒有床,主人和孩子在地上吃飯睡覺,但是他們照樣活著!上帝,中國人的生命力是多麽頑強啊!他們似乎隻需一片菜葉或者一口水就能活下去並且並且成群地繁衍後代。你想想,這樣的人民,你如果把他們武裝起來加以訓練,發給他們最好的武器,吃罐頭食品,他們難道不會成為世界上最優秀的軍隊嗎?”(《史迪威出使中國》)
史迪威將軍不是哲學家,他的軍人的局限性在於他隻看到事物的一個方麵。中國人固然因為貧窮而勤勞,因為吃苦而頑強,同樣也會因為富裕而懶惰,因為愚昧而貪婪。更重要的是沒有文化的民眾永遠也產生不出世界上最優秀的軍隊來。
這才是事物的本質結論
同市民奄奄一息的悲慘生活相反,重慶的統治階級生活卻依然奢侈,這種鮮明的兩極分化在中國延續了幾千年,從來沒有被改變過。
一周後,史迪威在黃山別墅正式拜會從緬甸歸來的委員長夫婦。陪同史迪威前往的有美國駐華大使高斯先生,史迪威的副手托馬斯·赫恩少將和弗蘭克·多恩準將,還有大名鼎鼎的美國空軍“飛虎隊”司令克萊爾·陳納德上校。
黃山別墅位於重慶南岸,距市區十英裏。這是一座向陽的山坡,視野開闊,草木蔥蘢,站在觀景台上可以鳥瞰重慶市區和兩條夾峙在山穀裏的大江。
蔣委員長夫婦親往別墅大門迎接美國客人。
委員長身著青布長衫,麵帶笑容,顯得輕鬆自然。蔣夫人依然美麗大方,一左一右挽住中將和大使胳膊,用婉轉動聽的英語向他們翻譯委員長的問候。
一大群製服筆挺的中國軍政官員被介紹給美國客人。許多經過特許的記者跑前跑後搶鏡頭,鎂光燈耀眼地閃動。沸沸揚揚的歡迎儀式進行了大約一刻鍾,人們才簇擁著委員長夫婦和貴賓走向會客廳。
隻有陳納德少校落在人群後麵,顯出落落寡歡和垂頭喪氣的樣子。
史迪威注意到空軍司令的反常表現,用眼睛向高斯大使投去不解的一瞥。後者鄙夷一笑,趁落座時小聲說:“你沒看出來嗎?這頭蠢驢在吃你的醋哩!”
史迪威大吃一驚。
他在美國時曾經隱隱約約聽說過陳納德追求蔣夫人的桃色新聞。上校象個癡情的紳士,每天派人給夫人送去一束鮮花。他原以為這不過是逢場作戲,或者傳聞而已,因此一笑置之。沒想到空軍司令果然墮入情網,他對此感到很不安。
“我得警告他。”史迪威低聲對大使說。
“恐怕難以奏效,將軍。不過你不妨試試。”大師不動聲色地回答。
會見純粹是禮節性的。
晚上主人舉行盛大宴會招待美國貴賓。委員長的廚師向客人們奉獻了一道道精美的宮廷菜肴,讓西方客人大開眼界歎為觀止。席間,蔣夫人趁碰杯時向史迪威投去迷人的一笑,用英語說道:
“將軍,您能向我保證,今後一定不拋棄我的英雄陳納德嗎?”
史迪威一本正經回答:“也許不,夫人,就象蔣先生不會拋棄他的夫人一樣。”
蔣夫人不屈不撓地追問:“您是說,您已經向我做出了保證?”
史迪威感到委員長從一旁投來狐疑的眼光,他索性用漢語大聲回答:“您說得對,夫人,我保證讓他回到他該去的位置上。”
據說這件事後來一直成為陳納德怨恨史迪威的原因之一。因為空軍上校認為史迪威不僅幹涉了他的私生活,而且妨礙他成為中國人民心目中唯一受人崇拜的美國英雄。
後來他自始至終同中國人站在一起反對他的頂頭上司史迪威。
經過反複磋商,史迪威帶著蔣委員長的任命信心百倍地登上飛機,開始了他一生中不平凡的緬甸之行。他受命全權指揮正向緬甸南部開進的中國遠征軍。委員長交代給這位美國參謀長的任務有二:第一,擋住日本人進攻,伺機收複仰光。第二,監視狡猾的英國人,不要讓他們出賣了中國人的利益。可惜史迪威隻用心理解了前一項任務而忽略了後者。加上他並不真正了解中國的政治和國情,這就使他在後來緬甸盟軍的勾心鬥角中不可避免地陷入被動和困境。
2
抗戰初期,中國政府名義上宣稱擁有三百萬軍隊,組成大約三百個作戰師,每師編製一萬人左右。但是根據美軍參謀部最樂觀的估計,中國軍隊的兵員最多隻能達到這個數字的百分之六十。
中國軍隊有中央軍和雜牌軍之分。中央軍是正規軍,受命於中央政府;雜牌軍則是地方部隊,為地方軍閥所擁有,自成體係,比如滇軍、川軍、桂軍、黔軍等等。他們一般隻駐守本省,不奉命外調。中央軍裝備優於地方部隊,戰鬥力亦強,但是據統計,抗戰前中央軍隻占全國軍隊的百分之三十五。
一九三七年日本關東軍報告指出:
“……中央軍士兵每年能領到一雙草鞋,一條幹糧袋,二分之一套灰布軍裝和三分之一條棉被。士兵軍餉約為十六至十八元紙幣,夥食費還須從中扣除一半。上尉和少校月薪各為士兵的八至十倍。”(《日本陸軍經理部》,日本芙蓉書屋一九八一年出版)
由於槍杆子在中國社會有著特殊用途,因此軍官們的實際收入遠不止這些薪餉。他們或者向地方百姓敲詐勒索,或者肆無忌憚地“喝兵血”,克扣士兵薪餉,把缺員士兵的軍餉貪汙起來,攫為己有。
中國軍隊的主要成分是農民,戰爭期間的兵源主要靠農村“抓壯丁”來補充。“壯丁”一詞原指身強力壯的男勞力。後來演繹為那些被強迫押往兵營服役的貧苦農民的代名詞。壯丁們由於並非自願而是被迫離鄉背井當兵打仗,因此通常情況下決無積極性可言,軍隊裏臨陣脫逃和開小差的事件層出不窮。
如此種種,腐敗的社會製度嚴重敗壞了中國軍隊的血液,因此當史迪威作為中國遠征軍最高指揮官出現在緬甸的時候,他吃驚地發現原來中國軍隊的現實比他預料的還要糟糕。
緬甸眉苗。
眉苗是緬甸中北部一處風景優美氣候宜人的避暑勝地,英國人按照自己的藍圖把這座殖民地小城裝點得如同歐洲花園一般。街道兩旁到處都能看到鬱鬱蔥蔥的奇花異木,城市裏為英國官員修建的中世紀風格的樓房別墅鱗次櫛比,相映生輝。
英國總督府臨時遷至眉苗。
在史迪威到達的前一天,另一位英國將軍亞曆山大爵士剛剛飛抵小城。他是來接替因無能而被撤職的赫頓中將擔任英緬軍總司令的。
哈羅德·亞曆山大上將在英倫三島是個家喻戶曉的英雄人物。他曾在法國西海岸創造過一場轟動世界的“敦刻爾克大撤退”的奇跡,從而挽救了三十萬英法聯軍的覆滅命運。但是,英雄的事跡並不是英雄本身,英雄本身依然是個破綻百出的人。因此當美國人史迪威初次對這位英軍總司令做了禮節性拜訪後,就挑剔地評論亞曆山大“充其量是個能幹的撤退專家”。
自然,傲慢自負的亞曆山大爵士同樣有理由蔑視這位不帶一個美國兵的美國將軍。他挑釁地對史迪威說:
“先生,您怎麽甘心聽從這些沒有教養的黃種人的使喚呢?”
史迪威反駁:“先生,您自己不也在一個黃種人的國家當差嗎?”
亞曆山大哈哈大笑:“將軍,那就讓我們為白種人的利益聯合起來吧。我是說,把你的那些中國軍隊統統趕上前線,別讓他們老躲在後方。”
史迪威抑製住怒火:“這麽說,您已經決定放棄緬甸了?”
亞曆山大:“不錯,將軍。你知道,印度對不列顛的利益更為重要。”
史迪威起身告辭:“夠了先生,您想再創造一次敦刻爾克大撤退的奇跡嗎?對不起,我可沒法幫您的忙。”
會晤不歡而散。史迪威電告委員長,稱英國人是“難以合作和不可靠的夥伴”。
無獨有偶,中國人同史迪威的合作關係很快也顯露出棘手的苗頭。
杜聿明、字光亭,中國第五軍軍長兼遠征軍副總司令,史迪威名義上的副手和下級。事實上杜聿明才是這支中國大軍真正的司令官和決策人物。他的軍部設有一部電台直接同重慶保持聯係,並把史迪威的動靜和各種情報隨時匯報給委員長。
同古戰役前夕,史迪威趕到眉苗指揮部走馬上任,初識杜聿明,他對這位中國副手評價頗高:“……兢兢業業,對戰術懂行,隨時準備進攻,是一個優秀的指揮官。……吃苦耐勞,服從命令,從不討價還價和自高自大”。(《史迪威出使中國》)
事實很快證明這是一種美國式的錯覺。
一次亞曆山大邀請,史迪威和杜聿明前往英軍防區進行禮節性視察。在一處陣地上,一名英軍上尉看見中國將軍抽的是美國“駱駝牌”高級香煙,於是便直截了當地質問道:
“請問杜將軍,為什麽你們中國軍官抽高級香煙,而你們的士兵卻隻能穿草鞋打仗?”
杜大窘,繼而惱羞成怒,險些拔出槍要槍斃那個白人上尉。對西方人來說,任何坦率的談話都是成立的,不管對上級還是下級。但是中國人卻不容易做到這一點。那天之後,史迪威一連好幾天都從杜將軍眼睛裏看出一種受了傷害的深深的敵意。起初他並不在意,認為這不過是杜將軍器量狹小而已,但是過了許久之後,他終於認識到造成這種對立和衝突的原因遠非個人品質所致。
同古戰役開始後,史迪威和杜聿明在作戰方針上產生嚴重的分歧。按照史迪威的設想,第二百師的任務應當是“阻止和牽製敵人”,另外,“以新二十二師和九十六師快速跟進,對日軍第五十五師團實行分割包圍,確保全殲或大部消滅敵人”。(摘自《史迪威日記》)
但是這個計劃遭到杜的反對。
在杜聿明看來,史迪威處處都有濫用職權和居心不良的意味。美國佬野心勃勃,好大喜功,一心指望打大仗出風頭。遠征軍是委員長的精銳部隊,也是杜聿明的本錢,拿人家的本錢下賭注當然不會心疼。
杜聿明一麵將敵情電告委員長,一麵製造種種借口搪塞史迪威,陽奉陰違的抵製美國人的進攻命令。
同古大戰在前方打了十二天,史迪威和杜聿明在後方吵了十二天,直吵得昏天黑地不可開交。這場衝突又延續了許多年。四十多年後,一些研究中國抗戰史的學者謹慎地選取了一些材料,試圖解釋史杜衝突的起因及其責任。據《國民黨高級將領列傳·杜聿明傳》(解放軍出版社1988年版)載:
“……就在杜聿明下令第二百師突圍時,史迪威堅決反對,堅持以不足兵力向敵人進攻,並派參謀竇爾登(注:應為副參謀長弗蘭克·多恩準將)監督杜實施。杜以‘保全戰力,這是任何一個指揮官的常識和義務’為由拒絕,並下令實施有計劃的主動撤退……事後第二百師師長戴安瀾深有感觸地說:‘下令衝鋒,原本是步兵打仗的口頭禪;緊要關頭,敢於下命令撤退,才是指揮官的真功夫啊!’”
另據杜聿明本人在回憶錄《中國遠征軍入緬對日作戰述略》中說:
“……我決心令第二百師於二十九日晚突圍,以保全我軍戰力,準備在另一時間,另一地點與敵決戰。
“當時史迪威堅決反對,仍堅持以不足兵力向敵攻擊,雙方爭執甚烈,竟至鬧翻。史迪威堅持不放棄他的錯誤主張(其實是想個人出風頭),竟以服從命令來威脅我,並派他的參謀竇爾登監督我實施他的攻擊命令……我因同古戰鬥和史迪威爭吵,滿肚怨氣,對蔣說:‘如果照史迪威的命令,二百師早已斷送了,他既不了解中國軍隊的情況,也可以說不懂戰術……’”
另一本曆史書《史迪威出使中國》(作者:【美】羅曼納斯和森德蘭)則這樣記載:
“……同古保衛戰之初,史迪威命令第五軍另外兩個師即新二十二師和第九十六師快速跟進,對日軍第五十五師團進行分割包圍,發起攻擊。但是杜聿明堅決拒絕了史迪威的命令。因為這位中國將軍堅持認為進攻是不切合實際和冒險的行動,並懷疑頭腦發熱的美國人想拿他的部隊去出風頭。他在電話中同史迪威有一段很出色的對話:
‘對不起,將軍,我得對我的部隊負責。’
‘你不對我的命令負責嗎?’
‘不,我隻對委員長負責。’”
其實史迪威同杜聿明的矛盾隻是他同蔣介石的矛盾的前奏,我們之所以有興趣重視這段衝突的曆史,是因為它不僅表現了個人不同的性格和氣質,更重要的是,它表現了兩種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在利益原則上的衝突。中國人有理由強調保存實力,因為中國人已經同日本人打了許多年;美國人需要中國人進攻,因為隻有進攻才能打敗敵人。相同的立場並不導致相同的結果,文化背景的不同更導致行為方式的差異,並影響人們正確認識對方。從這個意義上講,東西方之間存在的巨大的曆史鴻溝是很難僅僅用物質援助的方式去填平的。
因此中美兩個大國的軍事同盟注定要出現危機。
同古戰役一結束,史迪威就懷著不可遏止的憤怒飛往重慶,他要把緬甸前線那些亂七八糟的事情當麵向蔣介石講清楚。
3
曼德勒舊稱“瓦城”,坐落在伊洛瓦底江中遊,為古東籲國首都,也是緬甸第二大城市。一九七三年旱季,我從臘戌順江而下,徒步行走了半個月,瓦城就是我緬甸流浪的足跡到的最遠的地方。
有一天,我被寂寞和孤獨驅使,沿著郊區瑞光佛寺外的江邊久久徘徊。我看見下遊有幾根殘破烏黑的橋墩,高高低低插在江心,好像上帝留給過往船隻的一排感歎號。我問幾個過路香客,那些橋墩是怎麽回事?那些人都茫然地搖搖頭。
很多年後我才從書上知道,原來那就是著名的曼德勒大會戰的遺址。
一九四二年四月,緬甸盟軍統帥部決定,以曼德勒為依托,集中中國方麵三個整軍(第五、第六和第六十六軍),英國方麵五個整師,共計二十萬人的優勢兵力與日軍決戰。
曼德勒會戰的宏大構想首先出自重慶蔣委員長對時局的判斷。蔣委員長並非不願意打仗,而是必須在保存實力和有把握的前提下與敵決戰。中國有條著名的軍事原則,叫做“避實就虛,以逸待勞”。現已查明,侵緬日軍共有四個師團,近十萬人,從東西兩路長驅直入。如果以盟軍優勢兵力猛擊其中一路,大獲全勝是有把握的。
曼德勒地勢居高臨下,背靠滇緬公路,進可以出擊,退可以就地防禦。選擇曼德勒作為會戰的理想戰場,確實占盡天時地利人和,也不怕英國佬搗什麽鬼。
曼德勒大會戰的計劃同樣迅速得到英國盟軍的認可。在英國人看來,緬甸遲早要丟給日本人,隻要中國人肯打仗,願意把日本人的注意力吸引開去,那麽無論什麽樣的戰略、計劃、方案、方針他們統統都讚成。他們的目的隻有一個,就是將部隊安全地從容不迫地撤退到印度去。
同盟軍之間這種不牢靠的戰鬥友誼無疑會斷送這場匆匆拚湊起來的大會戰。美國人史迪威由於擔任了名義上的總指揮,因此注定要在這場失敗的戰爭中扮演一個聲名掃地的恥辱角色。
四月三日,日機首次空襲曼德勒,炸死數百平民。許多天後,街道上還能看到許多無人掩埋的屍體和燒毀的車輛。大火同時還燒毀了一座油庫和內河碼頭,致使水陸交通癱瘓了一星期。
八日,委員長夫婦偕史迪威、羅卓英同機到達曼德勒。委員長在重慶親口向史迪威保證說,他將正式授予這位美國將軍提升和罷免遠征軍中任何軍官的權力。盡管這個空頭支票後來完全沒有兌現,但是委員長的安撫還是使史迪威逐漸平息了怒氣。他們還在一起合影留念,蔣夫人站在兩個敵對的男人中間,滿麵笑容地挽著史將軍的胳膊。這幀照片很快被國內一些報紙登在頭版,成為後來人研究這段有爭議的曆史的珍貴資料。
羅卓英,字尤青,二級陸軍上將,保定八期炮科畢業,陳誠係骨幹。羅卓英是這樣一個有非議的人物:軍事上亦無建樹,官場上官運亨通。此次受命出任遠征軍總司令,事先被交代明白,位在史迪威之下,杜聿明之上。委員長認為這樣可以緩衝史杜之間的矛盾衝突。委員長選中羅卓英出馬還有另外一番深意。羅卓英軍事上平庸,因此不交予指揮權,但是羅卓英與杜聿明分別來自對立的陳誠係和何應欽係,可以起到互相牽製和約束的作用。委員長不是信不過杜聿明,而是任何人大權在握都令他不敢放心。
對史迪威來說,情況就簡單得多。委員長夫婦隻在曼德勒停留兩日,十日返回重慶,臨行前告訴史迪威,他隻消取得羅卓英的配合,對遠征軍的指揮就不會出現任何障礙。史迪威相信了委員長的話。美國人天真地認為戰區總參謀長理應對遠征軍總司令行使指揮權,並且羅卓英滿口表示服從。這樣,雄心勃勃的史迪威再次全心全意地投入打敗日本人的曼德勒會戰中。
四月十六日,盟軍西路戰線一片混亂。
十二日,日軍第三十三師團一個步兵聯隊在緬甸向導帶領下,采用隱蔽的穿插戰術,神速地穿過英印軍布下的三重防線。日軍好像神話中那隻射開山門的響箭,直直地射中了仁安羌油田西北的濱河大橋,堵住了英緬大軍的退路,將英緬軍主力兩萬多人全部裝進了口袋。
十六日黎明,亞曆山大總司令一覺醒來發現自己已經落入敵人的包圍圈,大為驚慌。他斷定日本人一定使用了空降戰術。總司令一麵命令炸毀油田,一麵匆匆組織突圍。一連兩天,仁安羌油田上空濃煙滾滾,爆炸聲不絕於耳,無數高聳的井架和鑽機在火光和濃煙中倒坍,變成一堆堆焦黑的廢鐵。
突圍完全是徒勞的。軍心大亂的英緬士兵幾乎一觸即潰,他們的進攻在日本人的強大火力麵前被碰得粉碎,留下一片片狼藉的屍體。至十七日傍晚,英緬軍除了在敵人陣地前麵丟棄了大約兩千具屍體外,始終沒能向前移動一步。
入夜,善於夜戰的日本人派出小股隊伍進行夜襲,於是仁安羌到處都是射擊聲和喊殺聲。英緬士兵在黑暗中亂作一團,自相殘殺,第一師師長斯利姆少將在無線電裏絕望地喊道:
“……我們快完蛋了,將軍。沒人能挽救我們,除非上帝能顯示奇跡。”
《太平洋戰爭》載:“……四月十六日,疲憊不堪的英緬軍士兵被切斷退路,仁安羌的井架和儲油罐在爆炸聲中熊熊燃燒,強大的日本兵團紮緊了口袋,他們眼看就要遭到同新加坡和馬尼拉盟軍一樣的悲慘命運……”
然而緬甸畢竟不是新加坡。
午夜剛過,一支滿載中國士兵的車隊在坦克掩護下突然出現在濱河大橋陣地以北。天快亮時,橋頭陣地被收複。一個團的中國士兵在十多輛美製坦克掩護下繼續向日軍進攻,猛烈的炮火把猝不及防的敵人打得紛紛潰敗。
上午十一時,亞曆山大將軍得到報告:日軍陣地被攻克,一個大隊敵人被全殲。
口袋打開了,死裏逃生的英緬敗軍如同決堤的洪水一樣湧過橋去。他們扔棄了不計其數的車輛和武器,然後沒命地向北潰退。中國軍隊在他們身後的仁安羌又堅守了三天,並救出被日軍俘虜的英緬軍官兵、外國傳教士和新聞記者五百餘人,最後主動撤離戰場。
仁安羌之戰是中國遠征軍入緬後第一個勝仗,勝利雖然遠遠夠不上輝煌,但是他們畢竟在關鍵時刻把敵人防線敲開一個小小的缺口,從而拯救盟軍主力免遭覆滅。
這隻中國部隊番號為第六十六軍新三十八師。師長孫立人少將,四十一歲,畢業於美國西點軍校。他因此獲得英國皇室勳章一枚。
仁安羌之戰曆時一周,日軍功虧一簣,僅僅占領一座空城。第三十三師團因此受到軍司令官嚴厲訓斥,聯隊長作間河也大佐受到降級和嚴重警告處分。對一個瘋狂崇拜天皇和戰爭的日本軍官來說,打敗仗不僅意味著失去立功和晉級的機會,而且意味著在軍隊裏永遠抬不起頭來。《緬甸作戰》載:“……該大佐作戰勇猛,具有古典武士的風格……他親自參加掩埋士兵屍體,以表示對失敗的反省……”
《東京審判》(蘇聯軍事出版社1984年版)載:“……在南亞的馬來西亞、緬甸和泰國,日本人同樣慘無人道地對待戰俘,任意槍殺,火燒,活埋……”
在西方人的觀念中,戰爭是一種殘酷和不人道的行為,具有一切排斥理性和不符合常規的性質。因此當軍人在戰鬥中盡了最大努力仍無法擺脫絕境,他就有權利放下武器向敵人投降。這時他仍然是光明正大的,合乎人道和保持了榮譽的軍人(戰俘)。為了讓他的親屬知道他還活著,根據西方公認的國際慣例,敵國一方還得把他的名字通知中立國。戰俘無論對於自己還是對於家庭成員來說,都不能算作蒙受羞辱。
日本人對此恰恰難以理解。
《昭和天皇史》載:“日本天皇發布的《軍人敕諭》第三條規定:‘軍人必須弘揚軍人精神,為君為國犧牲,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第四條規定:‘軍人須重廉恥,勿辱國,不許敗壞軍人操守……’”
以《軍人敕諭》為依據製定的《軍人手令》第七條規定:“……叛亂、投降、越權、瀆職、抗命和逃跑一律處以死刑……同交戰國媾和後,被敵方遣返的軍人將以投降罪論處……”
太平洋戰爭爆發初期,在巴丹半島、新加坡、菲律賓、香港和印度尼西亞,成師成團的英美軍人放下武器,打著白旗走出戰壕投降。這種意誌薄弱和貪生怕死的景象一度令所有的日本人吃驚。對日本人來說,當他們麵臨同樣的絕境時,軍人隻有一個選擇:即衝鋒或者自殺。士兵們將這種選擇賦予一個崇高而壯烈的名詞,叫作“玉碎”。日本人不能容忍自己被俘,同樣也不能容忍別人做俘虜……正如後來許多英美戰俘描述的那樣,在戰俘營裏,任何人笑一笑都是危險的事,因為那樣會惹惱日本看守並招致喪命的危險。日本人由於鄙視戰俘而肆意虐待和屠殺戰俘的事例在西方廣為流傳。西方人由於不了解他們的對手這種精神至上的人生觀和殘忍的民族性格,因此就注定要在後來的戰俘生涯裏遭受許多難以想像的折磨,甚至無端地送掉性命。
作間聯隊長命令將英國戰俘押上來。
英國俘虜共有十一名。當他們被押到大佐麵前時,並沒有表現出特別的恐懼和驚慌。這些白人軍官由於平時養尊處優,習慣了對有色人種的歧視和高高在上,因此即使做了俘虜也未完全放棄英國人的優越感。他們沉默著站成一排,有的抱著胳膊,作出悉聽尊便的樣子,有的則放肆地打量麵前這些邋裏邋遢的小個子敵人,嘴角掛著譏諷的嘲笑。
作間大佐的尊嚴和獸性被仇恨同時燃燒著,他感到自己好象一頭受傷的野獸那樣渴望嗜血。於是他把手按在長刀上,慢慢逼近他的獵物,喉嚨裏發出呼嚕呼嚕的咆哮。
他嗅到獵物身上散發出來的香甜的血腥味。
第一個受害者是個蓄金黃胡髭的年輕中尉,。他雖然衣冠不整,臉上掛著傷痕,但是發育良好的身軀仍然透出旺盛的生命活力和青春氣息。當日本軍官逼近的時候,他甚至還在猶豫不絕,拿不定主意該用什麽態度對待這個敵人。
大佐猛然拔出長刀。鋒利的鋼刃好像毒蛇在空氣中絲絲地響著,然後化作一道寒光直直地射向俘虜的身體。俘虜來不及叫喊或者躲閃,甚至來不及感到疼痛,就被從肩到胯斜斜地劈成兩段。
大佐聽到敵人的骨骼和心髒在刀刃下呻吟和顫抖。
白人軍官們被這種駭人聽聞的野蠻屠殺嚇呆了。他們抗議,他們叫罵,但是沒有用。殘暴的日本大佐根本不管那一套,隻管發瘋地揮舞長刀,左砍右劈,噴濺的鮮血糊了他一頭一臉。
最後一名在長刀舉起的時候交了好運。師團命令立即送一名英國俘虜去審訊,所以死神在最後一刻擦著他的頭發梢離開了。他是這場屠殺的唯一幸存者。他的名字叫威斯特·豪森,軍階上尉。豪森上尉後來在日本人的戰俘營又度過了三年苦難的歲月,一九四五年被營救回國。戰後神經錯亂,死於一九四八年冬天。
聯隊長命令將剩下的緬甸和印度俘虜就地處決,不留痕跡。於是那種在中國南京和其他地方也發生過的千百次的集體屠殺又在緬甸中部的仁安羌重演。這批俘虜從軍官到士兵共計三百七十一人全部慘遭殺害,並毀屍滅跡。
戰後,經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確認,類似屠殺在緬甸至少發生十一起。
4
自以為大權在握的美國三星將軍約瑟夫·史迪威又一次在緬甸盟軍各軍事集團之間奔忙起來。他被授權在曼德勒組織一場會戰,一場旨在打敗日本人和挽救緬甸的決定性戰役。他期待創造奇跡,把日本人趕下印度洋。中將一生崇拜的偶像隻有一個,就是法國統帥拿破侖。
與上次不同的是,在他身後那些參謀隊伍中,又多出一群穿灰布軍裝的中國人。為首的便是個子矮胖的遠征軍總司令羅卓英。
委員長登機前麵授機宜。他叮囑羅卓英:“我們吃的是美國飯,不是英國飯,你務必牢記。”羅卓英困難地挪動矮胖的身體,開始在亞曆山大、史迪威和杜聿明的三方夾縫中努力起到彈簧墊圈的緩衝作用。
在緬甸盟軍的指揮係統中,亞曆山大居首,史迪威次之,羅卓英名義上排第三。但是無論亞曆山大還是史迪威、羅卓英都約束不了杜聿明。杜聿明直接受命於委員長,握有遠征軍的指揮大權。這樣,中國遠征軍的直接統帥就成了遠在重慶的中國總司令,其他人的命令一概無效。
四月中旬,接應第二百師同古突圍的新二十二師完成掩護任務,回到彬文那既設陣地。史迪威與杜聿明在確定會戰方式上爆發爭吵。杜聿明堅持“逐次抵抗”的方針,步步為營;史迪威鑒於西路英緬軍已有潰退趨勢,決定集中兵力在曼德勒外圍與敵決戰。兩個人相持不下。羅卓英站在史迪威一邊,他很樂意有機會壓一壓自己同胞的威勢,並且不失時機地把爭吵匯報給重慶。
關於曼德勒會戰誰是誰非的爭吵在後來的曆史學家那裏又繼續過一陣,可惜均屬紙上談兵,無從驗證。委員長從重慶發來十個字的方針:“保存實力,切勿輕舉妄動。”
爭吵不了了之。杜聿明繼續“逐次抵抗”,史迪威無可奈何。
四月十六日,仁安羌英軍告急,剛剛入緬的新三十八師師長孫立人奉史迪威之命星夜馳援,解了英緬軍之圍。這個勝利給了迄無建樹的史迪威帶來一點小小的安慰和振奮。
十九日,史杜二人在西進喬克巴當還是防禦裳吉問題上再度爆發爭吵。爭吵的結果是杜聿明拒絕服從西進,擅自率領第五軍三個師退至眉苗裳吉,並擺出隨時準備撤回國門的架勢。西線英緬軍防線已垮,麵對如潮湧來的日軍,隻有新三十八師且戰且退。這一嚴重態勢大大削弱了史迪威對勝利的信心。這天晚上,他起草了一份給美國總統的緊急報告,報告悲觀地指出:英國人其實早就把緬甸一筆勾銷了,中國人同樣不會為了英國人的利益同日本拚死作戰,結論是緬甸的全麵失敗將不可避免。
好像特地為了證實史迪威的預見,四月二十日中午,曼德勒正麵防線的英緬軍再次在沒有通知中國友軍的情況下開始撤退,並在瓦城大橋上裝了炸藥。盟軍的卑鄙舉動徹底動搖了中國人殘存的信心。
蔣委員長當晚從重慶發來急電,命令遠征軍將會戰計劃改為“縱深防禦”,禦敵於國門之外。同時指出“防衛重點是臘戌”。
這樣,中英聯合作戰即曼德勒會戰的宏大計劃就在無休無止的爭吵和指責中流產了。聯合戰線的崩潰標誌著緬甸盟軍不牢靠的戰鬥友誼的結束,兩大軍事集團自此決裂。華軍固守國門,英軍西逃印度。史迪威回天乏術,隻好天天帶著那群參謀到處布置“縱深防禦”。
5
與緬甸盟軍混亂不堪和勾心鬥角的狀況相反,頭戴鋼盔的日本大軍好象一股股強大的鋼鐵洪流,沿著緬甸的公路和鐵路快速推進。在將軍們的作戰地圖上,粗大的黑色箭頭已經指向敵人縱深和後方,將敵人分割包圍,碾得粉碎。天皇士兵懷著必勝的信念宣誓,他們要讓日本帝國的太陽升起在緬甸,升起在中國,升起在亞洲的每一個地方。
四月二十日,西路日軍第三十三師團向喬克巴當做試探性進攻,遭到新三十八師反擊,英緬軍繼續撤退。
二十一日,中路日軍兩個師團在上百架飛機掩護下進攻曼德勒外圍央米丁。中國軍隊逐次抵抗,傷亡較大。
同日,與曼德勒相距一千公裏的東線樂可陷落,守軍第六軍所屬暫五十五師全線敗退,致使東部陣地出現一個大缺口。第二天史迪威才得到這個消息,他頓感事態嚴重,連夜驅車趕到臘戌第六軍司令部。
臘戌不僅是重要的軍火基地和中轉站,而且是滇緬公路的門戶和遠征軍回國的唯一通道。所以委員長再三指示“確保臘戌”。史迪威在臘戌意外發現第六軍軍長甘麗初將軍竟然不在司令部,而是穿著睡衣在城裏搓麻將。這位中國軍長甚至連暫五十五師已經丟了樂可城也不知道。史迪威極為震怒。他下令羅卓英立即查辦甘麗初,將暫五十五師師長陳勉吾交軍事法庭槍斃。這個命令被打了折扣執行。甘麗初受了申斥,陳勉吾被責令奪回陣地。
根據盟軍得到的情報,侵緬日軍應有四個師團,其中三個師團擺在曼德勒正麵方向,還有一個最精銳的第五十六師團卻在半個月之前突然從緬甸消失了,去向不明。這一異常情況引起遠征軍指揮部的焦慮。由於盟軍喪失了空中偵察的必要手段,而對地域遼闊的緬甸戰場,指揮部好像一艘在大霧中航行的輪船,隨時都有因航道不明而觸礁沉沒的危險。
二十四日,一個數目不詳的敵人隱蔽通過緬甸東部山區,突然攻占遠征軍側背的戰略要地裳吉,奪取大批囤集的作戰物資。裳吉是保衛臘戌的門戶,杜聿明率領第五軍火速增援。激戰兩天,收複裳吉。日軍退出城外,去向不明。
裳吉收複,好比關上後門,指揮部的人們剛剛來的及喘出一口大氣,另一個緊急情報又傳到指揮部。經查明,沿泰緬邊境襲擊裳吉的敵人正是日軍第五十六師團所屬第一一三聯隊,師團主力仍然去向不明。裳吉以北是一片重重疊疊的山區,區域廣大人煙稀少,中國軍的防線主要設在曼德勒的外圍及彬文那、央米丁一線,後防空虛,如果被日軍鑽了空子,後果將不堪設想。
指揮部的氣氛突然緊張起來。一柄看不見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已經分明懸在頭頂上,叫人心驚膽戰防不勝防。
派出大批搜索分隊和下達許多緊急命令之後,指揮官們在惶惶不安的等待中度過難熬的一晝夜。
二十八日,一個石破天驚的消息傳來,全體指揮官呆若木雞。
臘戌以北二十公裏的南泡山穀發現日軍第五十六師團主力。
日本人勝利地完成了迂回緬北的千裏長途大奔襲。
四月二十八日晚六時,臘戌在激戰後失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