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這一敗,可謂是舉國震驚,甚至傳到了境外。
朝野之上,龍顏大怒。
薑熹將奏折甩到上報的官員臉上,大罵底下群臣無能。
經過上次祁左州那場戰役,朝廷上下誰都以為打金羅也會是一場碾壓局,絕無戰敗之可能。
可如今事實擺在眼前,不信也得信。
敗軍主將禤德龍已戰死沙場,皇帝連想追責都沒有對象,怒氣發泄完後,還是得想辦法解決問題。
薑熹深刻明白兵力的重要性,所以朝廷也在大力招兵買馬。
已經在外的兵權,他是不打算拿回來的了,就算直接下旨硬取,他用得也不會放心。
仗一打起來,國庫消耗就大,國庫一旦空虛,賦稅便加重,賦稅一加重,反民就越多,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雖是抄了幾個富商以及大臣的家,補充過幾回國庫,隻是,這幾戶也非真正的家底殷實。
真正有錢的主,水比想象中的還深,一旦動了,也是傷筋動骨,薑熹不敢輕易出手。
隻能在稅率上繼續下手。
因為過往經曆,薑熹不願意再任人擺布,他極度渴望手中能握有兵力,可他沒有切身體會過平民的苦痛,自然無視了這點。
對他而言自身的利益更重要。
在他看來,自己招兵買馬的舉動影響到的頂多不過是百姓幾天少吃一頓罷了。
他這也是為了國家安定著想,算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他自己這方屯兵,然後讓那些不好掌控的去打仗,此消彼長,長此下去,終有一日他便可硬氣起來,重奪九五之尊的榮耀。
------
雲靖這邊也收到消息,思索一番後,他將長城以北的兵力全部撤回。
按他對於局勢的敏感度來看,征服北境的計劃必須延遲或者暫時取消了。
即便邊境局勢不穩定,綜合觀望,朝廷平定內亂的任務,恐怕是要落到他的頭上。
果然,不出幾日,雲靖便收到京城來旨,要求雲靖率領大軍南下平亂。
雲靖接旨後,心中也有些感慨。
想不到他還會再有奉旨率兵南下的機會。
當初他的好女兒從他這裏坑走三十萬大軍,算是他的一次看走眼。
他沒想到這個女兒平靜的外表下,叛逆之心這麽重。
說實話,他有些看不懂她在想什麽。
自己所做的一切,難道不是在為她鋪路嗎?她還有什麽不滿的?
隻要乖乖聽從他的安排,不就好了嗎?
他要的,不過是家族複興罷了。
身負天命者,就應該承擔起這個責任。
這幾年,雲靖也逐漸有了別的想法。
天人之印降臨到他們軒轅家,也許隻是一個啟示。
他的女兒注定要坐上那個位置,而他是她的父親,先有父親才有女兒,也許,他雲靖才是那個開路人。
上天也許是要讓自己先坐上那個位置,再傳給他的女兒。
既定的方向不會變,是不是這才是真正的天意?
------
已經在南疆境內安營紮寨的雲詩塵,收到了姬玥淩的消息,也悄悄鬆了口氣。
不是對姬玥淩沒有信心,而是打起仗來刀劍無眼,誰又能保證安全?
本就滿心滿眼都是她,如何不擔心。
攻城的那段期間,她手上反複摩挲著手中那塊玉牌上的字,心不在焉的。
東清國的人過來了,她懶得應付,隨便將人打發了。
來的人是東方寅,同門幾年,知道她性子冷淡,以為是常態,也沒怎麽往心上去。
幾年不見,東方寅隻覺得雲詩塵更出落得絕塵了,自己身邊那些所謂絕色美人,跟她一比,完全是一個天一個地。
單是氣質這一塊,便被碾壓得死死的。
不愧是他當年看上的女人,比記憶中的還要讓他心動,這次難得重遇,東方寅決定一定要把人追到手。
雲詩塵哪裏注意到他這種人心思,或者說是懶得理會,她還收到了南疆國太子楚煜的拜帖。
一別經年,那時的知音人、忘機友,是否經曆得住時過境遷的考驗?
雲詩塵不得而知,卻還是跟對方約了時間地點相見。
收到金羅守城一戰大捷的消息後,雲詩塵方才睡得安穩。
姬玥淩說她已經開始偷偷把家當往西轉移了,雲詩塵雖之前對她有過交待,但是想了想,還是在回信上補充了許多注意事項。
末了,糾結了好半天,又臉紅紅的在內容後邊加了一句。
【思君不見……】
寫完又想將信紙抓起揉成一團,猶猶豫豫的,終是沒舍得,還是將信紙折好,小心塞入信封,命心腹將信送出。
------
花婉清經過長時間的養傷,身體早已痊愈,跟上官玉莧度過了一段時間沒羞沒臊的日子,現在已經偷偷摸摸來到北地。
上官玉莧也跟了她一路,兩人皆易了容,以探望親戚的名義住在一家民戶家中。
這家人是玉華門的成員,潛伏在北地多年。
雲靖將率大軍南下的消息傳出,花婉清與上官玉莧便商量要不要等雲靖走後再動手救人。
兩人都認為雲靖為了更好控製雲詩塵,必定要將雲夫人帶在身邊一起南下。
路途上必定更多重兵防守,恐怕會更難下手。
而在瀾燕的鎮北侯府,雲靖待在自己的地盤裏,在舒適圈內,反而不會那麽嚴防死守。
隻要不是封閉的空間,就很合適花婉清的發揮。她易容術高超,是一流的潛伏者,而且她在瀾燕待過,也進過鎮北侯府,觀察過裏麵人的言行舉止,也調查過這些人的背景,所以潛入那個地方,甚至連踩點都不需要。
這也是為什麽雲詩塵當時放棄原先的方式,選擇用花婉清的原因。
兩人最終的商量結果,果然還是選擇潛入鎮北侯府。
為了減少暴露的風險,上官玉莧不進城,而是在城外某個地方接應。
一切安排妥當之後,花婉清讓上官玉莧保存好玉華門門主令牌,她自己易容成一個鄉下老頭的模樣,用扁擔扛著兩籃子的新鮮蔬菜,佝僂著身子隨著人流進城。
每日都有不少附近村落的村民進城買賣東西,花婉清這扮相也是司空見慣的人物,所以沒有半點難度便進了瀾燕城。
朝野之上,龍顏大怒。
薑熹將奏折甩到上報的官員臉上,大罵底下群臣無能。
經過上次祁左州那場戰役,朝廷上下誰都以為打金羅也會是一場碾壓局,絕無戰敗之可能。
可如今事實擺在眼前,不信也得信。
敗軍主將禤德龍已戰死沙場,皇帝連想追責都沒有對象,怒氣發泄完後,還是得想辦法解決問題。
薑熹深刻明白兵力的重要性,所以朝廷也在大力招兵買馬。
已經在外的兵權,他是不打算拿回來的了,就算直接下旨硬取,他用得也不會放心。
仗一打起來,國庫消耗就大,國庫一旦空虛,賦稅便加重,賦稅一加重,反民就越多,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雖是抄了幾個富商以及大臣的家,補充過幾回國庫,隻是,這幾戶也非真正的家底殷實。
真正有錢的主,水比想象中的還深,一旦動了,也是傷筋動骨,薑熹不敢輕易出手。
隻能在稅率上繼續下手。
因為過往經曆,薑熹不願意再任人擺布,他極度渴望手中能握有兵力,可他沒有切身體會過平民的苦痛,自然無視了這點。
對他而言自身的利益更重要。
在他看來,自己招兵買馬的舉動影響到的頂多不過是百姓幾天少吃一頓罷了。
他這也是為了國家安定著想,算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他自己這方屯兵,然後讓那些不好掌控的去打仗,此消彼長,長此下去,終有一日他便可硬氣起來,重奪九五之尊的榮耀。
------
雲靖這邊也收到消息,思索一番後,他將長城以北的兵力全部撤回。
按他對於局勢的敏感度來看,征服北境的計劃必須延遲或者暫時取消了。
即便邊境局勢不穩定,綜合觀望,朝廷平定內亂的任務,恐怕是要落到他的頭上。
果然,不出幾日,雲靖便收到京城來旨,要求雲靖率領大軍南下平亂。
雲靖接旨後,心中也有些感慨。
想不到他還會再有奉旨率兵南下的機會。
當初他的好女兒從他這裏坑走三十萬大軍,算是他的一次看走眼。
他沒想到這個女兒平靜的外表下,叛逆之心這麽重。
說實話,他有些看不懂她在想什麽。
自己所做的一切,難道不是在為她鋪路嗎?她還有什麽不滿的?
隻要乖乖聽從他的安排,不就好了嗎?
他要的,不過是家族複興罷了。
身負天命者,就應該承擔起這個責任。
這幾年,雲靖也逐漸有了別的想法。
天人之印降臨到他們軒轅家,也許隻是一個啟示。
他的女兒注定要坐上那個位置,而他是她的父親,先有父親才有女兒,也許,他雲靖才是那個開路人。
上天也許是要讓自己先坐上那個位置,再傳給他的女兒。
既定的方向不會變,是不是這才是真正的天意?
------
已經在南疆境內安營紮寨的雲詩塵,收到了姬玥淩的消息,也悄悄鬆了口氣。
不是對姬玥淩沒有信心,而是打起仗來刀劍無眼,誰又能保證安全?
本就滿心滿眼都是她,如何不擔心。
攻城的那段期間,她手上反複摩挲著手中那塊玉牌上的字,心不在焉的。
東清國的人過來了,她懶得應付,隨便將人打發了。
來的人是東方寅,同門幾年,知道她性子冷淡,以為是常態,也沒怎麽往心上去。
幾年不見,東方寅隻覺得雲詩塵更出落得絕塵了,自己身邊那些所謂絕色美人,跟她一比,完全是一個天一個地。
單是氣質這一塊,便被碾壓得死死的。
不愧是他當年看上的女人,比記憶中的還要讓他心動,這次難得重遇,東方寅決定一定要把人追到手。
雲詩塵哪裏注意到他這種人心思,或者說是懶得理會,她還收到了南疆國太子楚煜的拜帖。
一別經年,那時的知音人、忘機友,是否經曆得住時過境遷的考驗?
雲詩塵不得而知,卻還是跟對方約了時間地點相見。
收到金羅守城一戰大捷的消息後,雲詩塵方才睡得安穩。
姬玥淩說她已經開始偷偷把家當往西轉移了,雲詩塵雖之前對她有過交待,但是想了想,還是在回信上補充了許多注意事項。
末了,糾結了好半天,又臉紅紅的在內容後邊加了一句。
【思君不見……】
寫完又想將信紙抓起揉成一團,猶猶豫豫的,終是沒舍得,還是將信紙折好,小心塞入信封,命心腹將信送出。
------
花婉清經過長時間的養傷,身體早已痊愈,跟上官玉莧度過了一段時間沒羞沒臊的日子,現在已經偷偷摸摸來到北地。
上官玉莧也跟了她一路,兩人皆易了容,以探望親戚的名義住在一家民戶家中。
這家人是玉華門的成員,潛伏在北地多年。
雲靖將率大軍南下的消息傳出,花婉清與上官玉莧便商量要不要等雲靖走後再動手救人。
兩人都認為雲靖為了更好控製雲詩塵,必定要將雲夫人帶在身邊一起南下。
路途上必定更多重兵防守,恐怕會更難下手。
而在瀾燕的鎮北侯府,雲靖待在自己的地盤裏,在舒適圈內,反而不會那麽嚴防死守。
隻要不是封閉的空間,就很合適花婉清的發揮。她易容術高超,是一流的潛伏者,而且她在瀾燕待過,也進過鎮北侯府,觀察過裏麵人的言行舉止,也調查過這些人的背景,所以潛入那個地方,甚至連踩點都不需要。
這也是為什麽雲詩塵當時放棄原先的方式,選擇用花婉清的原因。
兩人最終的商量結果,果然還是選擇潛入鎮北侯府。
為了減少暴露的風險,上官玉莧不進城,而是在城外某個地方接應。
一切安排妥當之後,花婉清讓上官玉莧保存好玉華門門主令牌,她自己易容成一個鄉下老頭的模樣,用扁擔扛著兩籃子的新鮮蔬菜,佝僂著身子隨著人流進城。
每日都有不少附近村落的村民進城買賣東西,花婉清這扮相也是司空見慣的人物,所以沒有半點難度便進了瀾燕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