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日子苦啊!
狐妖小紅娘:師妹她強的離譜 作者:林深時見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胡尾生四歲失去雙親,是吃百家飯長大的。
六歲的時候爹娘留給他的房子和地被大伯一家霸占了,還被攆出家門。
之後便跟著村裏的大人一起進山撿柴火,然後拿去鎮上賣。
十二歲在村裏用兩百個銅板一個月的價格租了一間茅草屋。
家裏養了兩隻鵝,為什麽養鵝不養雞呢?
因為鵝吃草就行,不用吃糧食,他沒錢買多餘的糧食。
鵝還能下蛋,有時候天公不作美,一連下個十天半個月雨就沒法進山伐木。
胡尾生就會把鵝蛋拿去賣掉,解決眼前的燃眉之急。
同村的小夥伴問他,“尾生,你還年輕,伐木才掙幾個錢?為什麽不進城學一門手藝?”
胡尾生麵對這樣的問題總是有口難言,誰不想過好日子?他又何嚐不知道學一門手藝就能改變現在的生活。
可哪兒有這麽容易?
老天爺把他的路都給堵死了。
他大字不識一個,甚至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且不說那些技術活大多都得要求識字。
光拜師的門檻就足以讓他望塵卻步了。
拜師要提著至少十斤二刀肉,一筐雞蛋,還有紅棗桂圓去師父家,行大禮的。
在這個時代,紅棗桂圓比肉還金貴,這些東西他不吃不喝兩年也湊不齊。
所以,他隻能老老實實伐木,靠出賣體力活下去。
工作了一天,胡尾生和同伴一頭紮進淺溪,一個月沒下雨了,河床水位降了很多。
溪水不足一米,若是幾米深的水,胡尾生也不敢這麽囂張,因為他不會遊泳。
先‘咕嚕咕嚕’喝了一大口水,然後將打濕的衣服脫下,就著溪水隨便洗幾下。
新加入的同伴見狀打趣道:“尾生,你這至於嗎?也太節約了吧?皂角都不用能洗幹淨嗎?”
小胖‘呸’了聲,“你知道個屁!尾生家裏水井都沒有,他不在溪水裏洗衣服去哪洗?”
胡尾生憨笑道:“也不是因為水啦……是我舍不得用皂角……”
他們進山伐木,運氣好的話偶爾也會采到一些皂角,但他舍不得用,皂角是可以拿去賣錢的。
那些做脂粉,香胰子的工坊有專人在收。
就是鎮上的價格低一些,幹的五個銅板一斤,城裏八個銅板,胡尾生通常會把采摘到的皂角存到五六十斤,然後背著幾十斤重的皂角多走兩個時辰的路去城裏賣。
一般情況皂角一年才能存夠五十斤。
幾人中,小胖最清楚他的情況,他一拳打在水裏,憤憤不平道。
“都是你大伯一家害的,要我說你就應該找村長,讓他幫你把地和房子要回來,有塊地,你也不至於把日子過成這樣!”
胡尾生知道,小胖說的沒錯,爹娘名下有六畝地,雖然種地辛苦,可起碼不用什麽都花錢買。
現在他每天閉眼是錢,睜眼也是錢,偏偏他又沒有掙錢的本事,腦子也不太靈光。
可他卻沒法開口跟大伯要,不管是房子還是地,他都開不了那個口。
且不說大伯一家有三子兩女要養活,眼看幾個孩子陸陸續續都到了成婚的年紀,家裏房子根本不夠分。
爹娘走後的身後事是大伯一家忙前忙後,讓爹娘體麵的走完人生的最後一程。
當時,他為感激大伯一家,在村長的見證下,胡尾生親手在地契和房契上按了手印。
村長當時問他是不是自願的,他聲音洪亮的告訴村長是自願的。
才四歲的孩子能懂什麽?
當時的胡尾生隻覺得大伯一家是好人,會善待他。
雖然現在的他也覺得當年大伯是在做戲給他看。
可讓他去要回爹娘留下的房子和地,胡尾生做不到。
回到茅草屋,胡尾生放下背上的柴火,第一件事先把衣服晾起來。
一件褐色的粗布麻衣上全是巴掌大的布丁,少年認真的撫平衣服上的每一絲褶皺。然後轉身進了用木頭和稻草搭建的簡易鵝棚。
兩隻大鵝緊挨著,頭埋在胳肢窩裏,早就睡著了。
胡尾生把手伸進它們肚子下麵,一通翻找,隨即臉上忽地一喜。
太好了!今天竟然有兩個鵝蛋!
一斤鵝蛋能賣六個銅板,鵝蛋大,四五個就能有一斤重,而一斤大米隻要五個銅板,一斤大米省著點,兌水吃,夠他兩天的飯量。
他穿的衣服鞋子,全是從城裏撿來的,有時候胡尾生會和同樣需要衣服的乞丐碰上,難免會發生磨蹭。
他現在腳上穿的布鞋就是從乞丐手裏贏來的。
大到貨物買賣,小到吃穿住行,哪怕一分一毫他都要省,這樣的日子胡尾生精打細算了十幾年。
“啊!”
察覺到有人偷蛋,大鵝一嘴咬在胡尾生的手背上,疼的他直抽抽。
手立馬從鵝肚子下麵縮了回來,手背又紅又腫,手裏牢牢的握住兩個鵝蛋。
“小氣鬼,喝涼水,拿你們兩個鵝蛋就把我的手咬成這樣!”
胡尾生瞪著鵝棚,氣不打一處來。
“尾生,尾生在家嗎?”
籬笆外麵,一名裹著方巾,穿著粗布衣裳的婦人扯著嗓子大聲喊。
雖然她和胡尾生穿的都是一樣的粗布衣裳,可婦人身上那件卻是嶄新的,一個布丁都沒有。
胡尾生從鵝棚抬起頭來,心情頓時就沉到了穀底。
來人是李大娘,他的房東。
“大娘,你來啦?”
胡尾生保持著僅有的禮貌。
李大娘自來熟的走進殘破的籬笆小院,視線一下子就落在了他的手上。
“哎喲,下了兩個鵝蛋啊?運氣真好,我養了十幾隻鵝,一天五個鵝蛋都沒有,可把我給氣死了。”
“我也是頭一遭,之前它們兩個好幾天都沒下蛋了。”
胡尾生低著頭,有些手足無措,“大娘是來收房租的吧?”
李大娘訕笑道:“哎呀,這都推遲十幾天了,再不收,我家那口子得發脾氣了。”
六歲的時候爹娘留給他的房子和地被大伯一家霸占了,還被攆出家門。
之後便跟著村裏的大人一起進山撿柴火,然後拿去鎮上賣。
十二歲在村裏用兩百個銅板一個月的價格租了一間茅草屋。
家裏養了兩隻鵝,為什麽養鵝不養雞呢?
因為鵝吃草就行,不用吃糧食,他沒錢買多餘的糧食。
鵝還能下蛋,有時候天公不作美,一連下個十天半個月雨就沒法進山伐木。
胡尾生就會把鵝蛋拿去賣掉,解決眼前的燃眉之急。
同村的小夥伴問他,“尾生,你還年輕,伐木才掙幾個錢?為什麽不進城學一門手藝?”
胡尾生麵對這樣的問題總是有口難言,誰不想過好日子?他又何嚐不知道學一門手藝就能改變現在的生活。
可哪兒有這麽容易?
老天爺把他的路都給堵死了。
他大字不識一個,甚至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且不說那些技術活大多都得要求識字。
光拜師的門檻就足以讓他望塵卻步了。
拜師要提著至少十斤二刀肉,一筐雞蛋,還有紅棗桂圓去師父家,行大禮的。
在這個時代,紅棗桂圓比肉還金貴,這些東西他不吃不喝兩年也湊不齊。
所以,他隻能老老實實伐木,靠出賣體力活下去。
工作了一天,胡尾生和同伴一頭紮進淺溪,一個月沒下雨了,河床水位降了很多。
溪水不足一米,若是幾米深的水,胡尾生也不敢這麽囂張,因為他不會遊泳。
先‘咕嚕咕嚕’喝了一大口水,然後將打濕的衣服脫下,就著溪水隨便洗幾下。
新加入的同伴見狀打趣道:“尾生,你這至於嗎?也太節約了吧?皂角都不用能洗幹淨嗎?”
小胖‘呸’了聲,“你知道個屁!尾生家裏水井都沒有,他不在溪水裏洗衣服去哪洗?”
胡尾生憨笑道:“也不是因為水啦……是我舍不得用皂角……”
他們進山伐木,運氣好的話偶爾也會采到一些皂角,但他舍不得用,皂角是可以拿去賣錢的。
那些做脂粉,香胰子的工坊有專人在收。
就是鎮上的價格低一些,幹的五個銅板一斤,城裏八個銅板,胡尾生通常會把采摘到的皂角存到五六十斤,然後背著幾十斤重的皂角多走兩個時辰的路去城裏賣。
一般情況皂角一年才能存夠五十斤。
幾人中,小胖最清楚他的情況,他一拳打在水裏,憤憤不平道。
“都是你大伯一家害的,要我說你就應該找村長,讓他幫你把地和房子要回來,有塊地,你也不至於把日子過成這樣!”
胡尾生知道,小胖說的沒錯,爹娘名下有六畝地,雖然種地辛苦,可起碼不用什麽都花錢買。
現在他每天閉眼是錢,睜眼也是錢,偏偏他又沒有掙錢的本事,腦子也不太靈光。
可他卻沒法開口跟大伯要,不管是房子還是地,他都開不了那個口。
且不說大伯一家有三子兩女要養活,眼看幾個孩子陸陸續續都到了成婚的年紀,家裏房子根本不夠分。
爹娘走後的身後事是大伯一家忙前忙後,讓爹娘體麵的走完人生的最後一程。
當時,他為感激大伯一家,在村長的見證下,胡尾生親手在地契和房契上按了手印。
村長當時問他是不是自願的,他聲音洪亮的告訴村長是自願的。
才四歲的孩子能懂什麽?
當時的胡尾生隻覺得大伯一家是好人,會善待他。
雖然現在的他也覺得當年大伯是在做戲給他看。
可讓他去要回爹娘留下的房子和地,胡尾生做不到。
回到茅草屋,胡尾生放下背上的柴火,第一件事先把衣服晾起來。
一件褐色的粗布麻衣上全是巴掌大的布丁,少年認真的撫平衣服上的每一絲褶皺。然後轉身進了用木頭和稻草搭建的簡易鵝棚。
兩隻大鵝緊挨著,頭埋在胳肢窩裏,早就睡著了。
胡尾生把手伸進它們肚子下麵,一通翻找,隨即臉上忽地一喜。
太好了!今天竟然有兩個鵝蛋!
一斤鵝蛋能賣六個銅板,鵝蛋大,四五個就能有一斤重,而一斤大米隻要五個銅板,一斤大米省著點,兌水吃,夠他兩天的飯量。
他穿的衣服鞋子,全是從城裏撿來的,有時候胡尾生會和同樣需要衣服的乞丐碰上,難免會發生磨蹭。
他現在腳上穿的布鞋就是從乞丐手裏贏來的。
大到貨物買賣,小到吃穿住行,哪怕一分一毫他都要省,這樣的日子胡尾生精打細算了十幾年。
“啊!”
察覺到有人偷蛋,大鵝一嘴咬在胡尾生的手背上,疼的他直抽抽。
手立馬從鵝肚子下麵縮了回來,手背又紅又腫,手裏牢牢的握住兩個鵝蛋。
“小氣鬼,喝涼水,拿你們兩個鵝蛋就把我的手咬成這樣!”
胡尾生瞪著鵝棚,氣不打一處來。
“尾生,尾生在家嗎?”
籬笆外麵,一名裹著方巾,穿著粗布衣裳的婦人扯著嗓子大聲喊。
雖然她和胡尾生穿的都是一樣的粗布衣裳,可婦人身上那件卻是嶄新的,一個布丁都沒有。
胡尾生從鵝棚抬起頭來,心情頓時就沉到了穀底。
來人是李大娘,他的房東。
“大娘,你來啦?”
胡尾生保持著僅有的禮貌。
李大娘自來熟的走進殘破的籬笆小院,視線一下子就落在了他的手上。
“哎喲,下了兩個鵝蛋啊?運氣真好,我養了十幾隻鵝,一天五個鵝蛋都沒有,可把我給氣死了。”
“我也是頭一遭,之前它們兩個好幾天都沒下蛋了。”
胡尾生低著頭,有些手足無措,“大娘是來收房租的吧?”
李大娘訕笑道:“哎呀,這都推遲十幾天了,再不收,我家那口子得發脾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