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一把大火,付之一炬
天啟:再續漢家三百載江山 作者:知閑觀山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看著趙之龍離去的背影,李養正站起來想要說些什麽。但是最終還是沒有說出來,癱坐在了椅子上。
過了很久,李養正方才對這外麵的管家開口
“去把漕運衙門的幾位指揮使找來。”
管家看著李養正,此刻李養正眼裏像是有了某種堅定,對著管家點了點頭。
“是,老爺。”
……
夜色降臨,此刻的淮安城內一片寂靜。可在漕運總督衙門門口,噠噠的馬聲剛剛停下,李養正府邸的管家帶著幾名漕運總督衙門的指揮官悄悄的趕到。
“大人,幾位指揮都來了。”
管家對著李養正的書房敲了兩下房門,恭恭敬敬的說道。
“嗯,進來吧!”
此刻的李養正已經在書房裏待了整整一天了,兩隻眼睛上猩紅的血絲非常明顯,一臉操勞的樣子也是讓人感覺到很害怕。
李養正麵前的書桌上擺放著一本武宗實錄,旁邊則是下人端進來的點心,不過點心一點沒少。“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一陣風吹過,從翻起的書頁中可以看到,李養正在看武宗落水清江浦。
“大人!”
幾位指揮使在見到李養正也是趕忙的恭敬的行禮道。
“嗯,管家你先退下去吧!”
“是老爺。”
“幾位指揮你們自己做吧,那茶會有水,自己渴了就倒。”
邊說李養正邊走回書桌旁再次坐了下來。
“幾位指揮使,想必山東的白蓮教起義事情你也都知道了!”
李養正一邊翻動著那本武宗實錄,一邊漫不經心的對這幾人說道。
自古以來,文死諫,武死戰可以說是一個人畢生的追求。可眼下李養正這樣一提,下麵的幾位指揮使此刻也是內心慌亂了起來。這幾位指揮使可都是世襲的官員,盡管在大明朝後期對武將世襲有了要求,可這幾位能世襲上並不是說明他們真的就有真才實學。他們也和李養正一樣純粹的南方的仕紳家族,以及自己花錢走門路才得以上位的。這麽多年也隻顧撈銀子,自己手下兵都沒有幾個,真讓他們上戰場還不是死路一條。
一位和李養正關係頗近的在眾人期盼的眼神中,也是鼓起了勇氣,恭敬的對這李養正說到
“大人,朝廷的意思是……咱們兄弟您也是知道,真讓咱們上戰場……”
“白蓮教被平定了。”
李養正隨口一說,繼續翻動著武宗實錄。可下麵的幾位指揮使此刻才真的將懸著的心放下,畢竟他們哪一個不是富得流油,要是真上戰場,自己恐怕橫豎都是死路一條。死就死了,可自己還沒來得及享受可就是吃了大虧。
還沒等幾人開心,李養正又緩緩的開口道了
“朝廷下達了命令,讓我押運江南常盈倉糧餉支援山東。”
這一句話,此刻可讓這掌管漕運兵丁的將領們嗅到了一絲絲不同尋常的意味。好端端的皇帝怎麽會選擇從常盈倉裏調糧食。雖然常盈倉承擔著官方儲備,可真實的情況朝堂之中的幾位大人還能不知道具體情況嗎?他們這些人要不搬空常盈倉哪來錢給他們上“冰敬”“碳敬”“三節兩壽”。
調運常盈倉的糧食,無異於一顆炸彈。炸進了這群人中。自從武宗之後,大明朝這麽多代皇帝誰不知道南方大有聽調不聽選的態勢,腐敗早已經是眾所周知的問題,所以皇帝們也不會計較這麽多,畢竟逼反了南方,無異於自斷一臂。可今天朱由校這一手,無異於是在準備向南方挑釁。常盈倉名義上是官方儲備,可朝廷能見到十分之三可就算是好的了。如今的常盈倉更是十不存一,上哪搞糧食給皇帝送到山東去!
看著熱烈討論的幾位指揮使,李養正合起了書。走出了書桌,來到了幾人麵前。
“行了,說有什麽用,眼下最關鍵的可是要想辦法怎麽把這件事避開過去,光在這裏爭有用嗎?”
“是大人,大人教訓的是,隻是您也知道我們幾個就是粗人,這件事咱們真的是不知道該怎麽辦了?”
“孫指揮,你看我書桌上的是什麽書。”
李養正沒有回答,而是對著那名指揮使說道。
那名指揮使,聞言趕快上前翻動了李養正的書,恭敬的回答到
“大人,是武宗實錄。”
“嗯,對。當年武宗皇帝在位的時候,咱們都還沒出生,不過幾位也都是世襲的軍官,當年的事你們也該聽說過。自古彌補虧空,無非就是那幾種辦法,幾位將軍明白。”
聽完李養正的話,幾人也是似懂非懂。當年武宗想清理南方,可惜半路落水清江浦。最終早崩,之後便是年幼的嘉靖登基。可這一切和他們有什麽關係呢?現在莫不是再來一出清江浦?可是他們怎麽見到皇帝!
看著幾人愚笨的樣子,李養正歎了一口氣,方才說都
“魏國公已經領軍從南京出發了,當前兩河流域可是有不少白蓮教叛匪,雲集響應,致使兩河漕運危機啊!”
聽到這,這幾人方才恍然大悟,這才明白了李養正的意思,齊聲恭敬的對著李養正回答道。
“是,大人。小的這就差人去辦。”
就在山東催糧信送達的第三天夜晚,淮安府一處碼頭上。江麵上此刻停著數十艘運糧的漕船。船上的兵丁正散漫的坐在船上抽煙,打瞌睡,閑聊天。更有幾個士兵趁著這會偷偷的摸出碼頭,往城內跑去。可這群奉命趕來押運糧草的士兵們,怎麽也不會想到這一次將是他們人生的最後一場放鬆。
深夜,正當所有的漕船上的兵丁都在船上打瞌睡。一個個黑衣人趁著夜色,拿著武器摸上了船,原先的哨兵也全都因為鬆懈跑到了一邊睡了起來,這一批黑衣人如入無人之境。很快幾艘船上,三百餘名兵丁全部被殺。而且黑衣人更是在臨走之時甩了一把大火,將幾艘船連同兵丁的屍體一把焚燒殆盡,全部丟到了江裏喂魚。
眼見碼頭上火光大起,李養正和知府慌忙的組織城內軍民齊齊趕往碼頭往這邊趕來滅火,可可誰也沒想到的是這群黑衣人沒有離開,而是趁著混亂摸到了城內的幾處糧倉,很快幾處糧倉也全被燒了,一時間整個淮安城火光衝天,明亮的火光照亮了半邊天空。
過了很久,李養正方才對這外麵的管家開口
“去把漕運衙門的幾位指揮使找來。”
管家看著李養正,此刻李養正眼裏像是有了某種堅定,對著管家點了點頭。
“是,老爺。”
……
夜色降臨,此刻的淮安城內一片寂靜。可在漕運總督衙門門口,噠噠的馬聲剛剛停下,李養正府邸的管家帶著幾名漕運總督衙門的指揮官悄悄的趕到。
“大人,幾位指揮都來了。”
管家對著李養正的書房敲了兩下房門,恭恭敬敬的說道。
“嗯,進來吧!”
此刻的李養正已經在書房裏待了整整一天了,兩隻眼睛上猩紅的血絲非常明顯,一臉操勞的樣子也是讓人感覺到很害怕。
李養正麵前的書桌上擺放著一本武宗實錄,旁邊則是下人端進來的點心,不過點心一點沒少。“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一陣風吹過,從翻起的書頁中可以看到,李養正在看武宗落水清江浦。
“大人!”
幾位指揮使在見到李養正也是趕忙的恭敬的行禮道。
“嗯,管家你先退下去吧!”
“是老爺。”
“幾位指揮你們自己做吧,那茶會有水,自己渴了就倒。”
邊說李養正邊走回書桌旁再次坐了下來。
“幾位指揮使,想必山東的白蓮教起義事情你也都知道了!”
李養正一邊翻動著那本武宗實錄,一邊漫不經心的對這幾人說道。
自古以來,文死諫,武死戰可以說是一個人畢生的追求。可眼下李養正這樣一提,下麵的幾位指揮使此刻也是內心慌亂了起來。這幾位指揮使可都是世襲的官員,盡管在大明朝後期對武將世襲有了要求,可這幾位能世襲上並不是說明他們真的就有真才實學。他們也和李養正一樣純粹的南方的仕紳家族,以及自己花錢走門路才得以上位的。這麽多年也隻顧撈銀子,自己手下兵都沒有幾個,真讓他們上戰場還不是死路一條。
一位和李養正關係頗近的在眾人期盼的眼神中,也是鼓起了勇氣,恭敬的對這李養正說到
“大人,朝廷的意思是……咱們兄弟您也是知道,真讓咱們上戰場……”
“白蓮教被平定了。”
李養正隨口一說,繼續翻動著武宗實錄。可下麵的幾位指揮使此刻才真的將懸著的心放下,畢竟他們哪一個不是富得流油,要是真上戰場,自己恐怕橫豎都是死路一條。死就死了,可自己還沒來得及享受可就是吃了大虧。
還沒等幾人開心,李養正又緩緩的開口道了
“朝廷下達了命令,讓我押運江南常盈倉糧餉支援山東。”
這一句話,此刻可讓這掌管漕運兵丁的將領們嗅到了一絲絲不同尋常的意味。好端端的皇帝怎麽會選擇從常盈倉裏調糧食。雖然常盈倉承擔著官方儲備,可真實的情況朝堂之中的幾位大人還能不知道具體情況嗎?他們這些人要不搬空常盈倉哪來錢給他們上“冰敬”“碳敬”“三節兩壽”。
調運常盈倉的糧食,無異於一顆炸彈。炸進了這群人中。自從武宗之後,大明朝這麽多代皇帝誰不知道南方大有聽調不聽選的態勢,腐敗早已經是眾所周知的問題,所以皇帝們也不會計較這麽多,畢竟逼反了南方,無異於自斷一臂。可今天朱由校這一手,無異於是在準備向南方挑釁。常盈倉名義上是官方儲備,可朝廷能見到十分之三可就算是好的了。如今的常盈倉更是十不存一,上哪搞糧食給皇帝送到山東去!
看著熱烈討論的幾位指揮使,李養正合起了書。走出了書桌,來到了幾人麵前。
“行了,說有什麽用,眼下最關鍵的可是要想辦法怎麽把這件事避開過去,光在這裏爭有用嗎?”
“是大人,大人教訓的是,隻是您也知道我們幾個就是粗人,這件事咱們真的是不知道該怎麽辦了?”
“孫指揮,你看我書桌上的是什麽書。”
李養正沒有回答,而是對著那名指揮使說道。
那名指揮使,聞言趕快上前翻動了李養正的書,恭敬的回答到
“大人,是武宗實錄。”
“嗯,對。當年武宗皇帝在位的時候,咱們都還沒出生,不過幾位也都是世襲的軍官,當年的事你們也該聽說過。自古彌補虧空,無非就是那幾種辦法,幾位將軍明白。”
聽完李養正的話,幾人也是似懂非懂。當年武宗想清理南方,可惜半路落水清江浦。最終早崩,之後便是年幼的嘉靖登基。可這一切和他們有什麽關係呢?現在莫不是再來一出清江浦?可是他們怎麽見到皇帝!
看著幾人愚笨的樣子,李養正歎了一口氣,方才說都
“魏國公已經領軍從南京出發了,當前兩河流域可是有不少白蓮教叛匪,雲集響應,致使兩河漕運危機啊!”
聽到這,這幾人方才恍然大悟,這才明白了李養正的意思,齊聲恭敬的對著李養正回答道。
“是,大人。小的這就差人去辦。”
就在山東催糧信送達的第三天夜晚,淮安府一處碼頭上。江麵上此刻停著數十艘運糧的漕船。船上的兵丁正散漫的坐在船上抽煙,打瞌睡,閑聊天。更有幾個士兵趁著這會偷偷的摸出碼頭,往城內跑去。可這群奉命趕來押運糧草的士兵們,怎麽也不會想到這一次將是他們人生的最後一場放鬆。
深夜,正當所有的漕船上的兵丁都在船上打瞌睡。一個個黑衣人趁著夜色,拿著武器摸上了船,原先的哨兵也全都因為鬆懈跑到了一邊睡了起來,這一批黑衣人如入無人之境。很快幾艘船上,三百餘名兵丁全部被殺。而且黑衣人更是在臨走之時甩了一把大火,將幾艘船連同兵丁的屍體一把焚燒殆盡,全部丟到了江裏喂魚。
眼見碼頭上火光大起,李養正和知府慌忙的組織城內軍民齊齊趕往碼頭往這邊趕來滅火,可可誰也沒想到的是這群黑衣人沒有離開,而是趁著混亂摸到了城內的幾處糧倉,很快幾處糧倉也全被燒了,一時間整個淮安城火光衝天,明亮的火光照亮了半邊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