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討論的深入,張大剛問古浩東:“浩東,你經常提到的‘趨勢’具體怎麽判斷呢?”
古浩東沉思了一會兒,然後緩緩開口:“趨勢的判斷是股市操作中非常關鍵的一環,它涉及到我們對市場方向的整體把握。
一般來說,趨勢可以分為上升趨勢、下降趨勢和橫盤整理趨勢。
下麵我簡單介紹一下如何判斷這些趨勢。”
他打開手機同花順,隨便選了一隻股點開了k線圖。
“首先,上升趨勢的判斷相對直觀。當股價的高點不斷上移,低點也不斷抬高時,我們就可以認為市場處於上升趨勢中。具體來說,你可以觀察以下幾個要點:
一、連續的更高的高點和更高的低點。
二、均線係統呈現出多頭排列,即短期均線在長期均線之上。
三、成交量通常在價格上漲時放大,下跌時縮小。
其次,下降趨勢則相反,它是通過連續的更低的低點和更高的高點來識別的。同樣,也有一些判斷的要點:
一、連續的更低的低點和更高的高點。
二、均線係統呈現出空頭排列,即短期均線在長期均線之下。
三、成交量通常在價格下跌時放大,上漲時縮小。
最後,橫盤整理趨勢,也稱為震蕩趨勢,它的特點是股價在一個相對固定的區間內波動,沒有明顯的上漲或下跌趨勢。判斷橫盤整理的要點包括:
一、股價在某個區間內反複震蕩,沒有明顯突破。
二、均線係統相互纏繞,沒有明確的多頭或空頭排列。
三、成交量通常比較平均,沒有明顯的放大或縮小。
張大剛聽了古浩東的解釋,點了點頭,又問:“那麽在實際操作中,我們該運用那種方法更有利於趨勢的判斷呢?”
古浩東喝了口茶接著說:“判斷趨勢最有效的方法我認為是波浪理論跟k線趨勢,其次是均線。
趨勢有大有小、時快時慢,高低幅度各不相同,所以我認為用均線固定的參數並不能很好的區分趨勢,必須要根據趨勢去調整匹配。
我自己是直接看k線的,那麽多品種趨勢各不相同,如果每個都要調出來很麻煩,以前我畫趨勢線,現在基本不用畫了,其實用哪個方法去判斷趨勢都一樣,看久了你就不用畫趨勢線了,它就在你的腦子裏。
很多人不明白會說,如果每個品種調一個參數的均線,那樣後麵的趨勢可能不適用這個參數的均線,其實,我隻做當下這個趨勢,並且我認為後麵的趨勢會延續當前的趨勢,畢竟後麵怎麽走誰也不能十分把握的確定,你想那麽多幹嘛?目前怎麽走,就當它後麵也會這麽走就夠了。
張大剛聽後,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他接著問:“那麽浩東,你能否具體闡述一下波浪理論和k線趨勢在實際操作中的應用呢?畢竟理論是理論,應用到實戰中可能會有很多不同的變化。”
古浩東放下手中的茶杯,微微一笑,說:“當然可以。趨勢多種多樣,我隻做兩種,一種是波浪趨勢,一種是k線趨勢。
股價的波動可以分成一係列的波浪,每個波浪都有其特定的形態和規律。在實際操作中,我們可以這樣應用:
識別波浪結構:通過數浪,我們可以確定目前市場所處的位置,是上升五浪中的哪一浪,還是調整三浪中的哪一浪。
確定操作策略:在上升五浪中,通常第一浪和第三浪是盈利的主要階段,而第五浪可能是趨勢的末端,需要謹慎操作。在調整三浪中,則應該減少操作,避免逆勢而為。
預測目標價位:通過波浪的比例關係,可以大致預測未來股價的可能目標價位。”
古浩東頓了頓繼續說:“至於k線趨勢,它更多的是通過對k線形態和組合的分析來判斷市場趨勢:
k線形態:比如早晨之星、黃昏之星等,它們可以預示市場的轉折點。
k線組合:連續的陽線或陰線可能會形成某種趨勢,比如紅三兵、三隻烏鴉等。
k線力度:通過k線的實體大小、影線的長短等來判斷多空力量的強弱。
在實際操作中,我會把這兩者結合起來使用:
首先,通過波浪理論來確定大方向,比如我現在是處於一個上升周期還是下降周期。
然後,通過k線趨勢來尋找具體的操作時機,比如在上升趨勢中,我會尋找k線給出的買入信號。
比如流暢型k線趨勢,回調突破都可做,絕對不下逆勢單。
通道型k線趨勢隻做回調,做突破99%都是要虧的,下軌道開始上漲做多,上軌道下跌做空,通道型k線趨勢偶爾做一下逆勢單也是可以的。”
張大剛聽後,對古浩東的實戰經驗感到十分敬佩,他意識到,要想在股市中取得成功,不僅要有紮實的理論基礎,更要有豐富的實戰經驗和良好的心態。他接著又問道:“浩東,能不能談談你的具體入場方式?”
古浩東微笑著點頭:“入場方式是交易中非常關鍵的一環,它直接關係到交易的勝率和最終的盈虧。以下是我常用的幾種入場方式:
突破入場:當股價經過一段時間的橫盤整理後,一旦突破某個關鍵的阻力位,我會考慮入場。這種情況下,通常意味著股價可能會開啟一段新的趨勢。我會結合成交量來確認突破的有效性,如果突破時伴隨著成交量的明顯放大,那麽入場的信心會更足。
回調入場:在上升趨勢中,股價不會一直上漲,總會有回調的時候。我會等待股價回調到重要的支撐位,比如上升趨勢線、移動平均線或者前期高點附近,然後入場。這樣的入場點相對安全,止損也容易設置。
反轉信號入場:我會密切關注k線圖上的反轉信號,比如頭肩底、雙底等形態,或者是早晨之星、看漲吞沒等k線組合。當這些反轉信號出現在關鍵支撐位附近時,我會考慮入場。
指標信號入場:除了k線圖,我還會使用一些技術指標來輔助判斷入場時機,比如macd的金叉、rsi的超賣區反彈等。但要注意,指標隻是輔助工具,不能作為唯一的決策依據。”
古浩東接著說:“在具體操作時,我會這樣執行:
第一、分時圖黃線之上為多,黃線之下為空,開盤半小時內用的比較多。
第二、當天開盤價之上為多,開盤價之下為空,開盤半小時後用的比較多。
第三、5分鍾圖波浪理論和趨勢線判斷多空,一般下午開盤用,盡量隻看當天k線。
總之一句話,大趨勢、大機會、大投入;小趨勢、小機會、小投入;無趨勢、無機會、不投入。
大趨勢上漲,那麽長遠來說它要一直往那個方向走,當價格當天上漲的時候,那麽它很有可能又要往那個方向走了,我們跟進即可,上漲的過程中它突然反轉往回走了,那麽我們就不要再跟進了,先止損出來,等它繼續往上走的時候再跟進,因為它終究是要往上走的,反之亦然。
其他任何的趨勢交易方法都逃不脫這個思路,那麽我們何不簡單一點來操作。”
古浩東沉思了一會兒,然後緩緩開口:“趨勢的判斷是股市操作中非常關鍵的一環,它涉及到我們對市場方向的整體把握。
一般來說,趨勢可以分為上升趨勢、下降趨勢和橫盤整理趨勢。
下麵我簡單介紹一下如何判斷這些趨勢。”
他打開手機同花順,隨便選了一隻股點開了k線圖。
“首先,上升趨勢的判斷相對直觀。當股價的高點不斷上移,低點也不斷抬高時,我們就可以認為市場處於上升趨勢中。具體來說,你可以觀察以下幾個要點:
一、連續的更高的高點和更高的低點。
二、均線係統呈現出多頭排列,即短期均線在長期均線之上。
三、成交量通常在價格上漲時放大,下跌時縮小。
其次,下降趨勢則相反,它是通過連續的更低的低點和更高的高點來識別的。同樣,也有一些判斷的要點:
一、連續的更低的低點和更高的高點。
二、均線係統呈現出空頭排列,即短期均線在長期均線之下。
三、成交量通常在價格下跌時放大,上漲時縮小。
最後,橫盤整理趨勢,也稱為震蕩趨勢,它的特點是股價在一個相對固定的區間內波動,沒有明顯的上漲或下跌趨勢。判斷橫盤整理的要點包括:
一、股價在某個區間內反複震蕩,沒有明顯突破。
二、均線係統相互纏繞,沒有明確的多頭或空頭排列。
三、成交量通常比較平均,沒有明顯的放大或縮小。
張大剛聽了古浩東的解釋,點了點頭,又問:“那麽在實際操作中,我們該運用那種方法更有利於趨勢的判斷呢?”
古浩東喝了口茶接著說:“判斷趨勢最有效的方法我認為是波浪理論跟k線趨勢,其次是均線。
趨勢有大有小、時快時慢,高低幅度各不相同,所以我認為用均線固定的參數並不能很好的區分趨勢,必須要根據趨勢去調整匹配。
我自己是直接看k線的,那麽多品種趨勢各不相同,如果每個都要調出來很麻煩,以前我畫趨勢線,現在基本不用畫了,其實用哪個方法去判斷趨勢都一樣,看久了你就不用畫趨勢線了,它就在你的腦子裏。
很多人不明白會說,如果每個品種調一個參數的均線,那樣後麵的趨勢可能不適用這個參數的均線,其實,我隻做當下這個趨勢,並且我認為後麵的趨勢會延續當前的趨勢,畢竟後麵怎麽走誰也不能十分把握的確定,你想那麽多幹嘛?目前怎麽走,就當它後麵也會這麽走就夠了。
張大剛聽後,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他接著問:“那麽浩東,你能否具體闡述一下波浪理論和k線趨勢在實際操作中的應用呢?畢竟理論是理論,應用到實戰中可能會有很多不同的變化。”
古浩東放下手中的茶杯,微微一笑,說:“當然可以。趨勢多種多樣,我隻做兩種,一種是波浪趨勢,一種是k線趨勢。
股價的波動可以分成一係列的波浪,每個波浪都有其特定的形態和規律。在實際操作中,我們可以這樣應用:
識別波浪結構:通過數浪,我們可以確定目前市場所處的位置,是上升五浪中的哪一浪,還是調整三浪中的哪一浪。
確定操作策略:在上升五浪中,通常第一浪和第三浪是盈利的主要階段,而第五浪可能是趨勢的末端,需要謹慎操作。在調整三浪中,則應該減少操作,避免逆勢而為。
預測目標價位:通過波浪的比例關係,可以大致預測未來股價的可能目標價位。”
古浩東頓了頓繼續說:“至於k線趨勢,它更多的是通過對k線形態和組合的分析來判斷市場趨勢:
k線形態:比如早晨之星、黃昏之星等,它們可以預示市場的轉折點。
k線組合:連續的陽線或陰線可能會形成某種趨勢,比如紅三兵、三隻烏鴉等。
k線力度:通過k線的實體大小、影線的長短等來判斷多空力量的強弱。
在實際操作中,我會把這兩者結合起來使用:
首先,通過波浪理論來確定大方向,比如我現在是處於一個上升周期還是下降周期。
然後,通過k線趨勢來尋找具體的操作時機,比如在上升趨勢中,我會尋找k線給出的買入信號。
比如流暢型k線趨勢,回調突破都可做,絕對不下逆勢單。
通道型k線趨勢隻做回調,做突破99%都是要虧的,下軌道開始上漲做多,上軌道下跌做空,通道型k線趨勢偶爾做一下逆勢單也是可以的。”
張大剛聽後,對古浩東的實戰經驗感到十分敬佩,他意識到,要想在股市中取得成功,不僅要有紮實的理論基礎,更要有豐富的實戰經驗和良好的心態。他接著又問道:“浩東,能不能談談你的具體入場方式?”
古浩東微笑著點頭:“入場方式是交易中非常關鍵的一環,它直接關係到交易的勝率和最終的盈虧。以下是我常用的幾種入場方式:
突破入場:當股價經過一段時間的橫盤整理後,一旦突破某個關鍵的阻力位,我會考慮入場。這種情況下,通常意味著股價可能會開啟一段新的趨勢。我會結合成交量來確認突破的有效性,如果突破時伴隨著成交量的明顯放大,那麽入場的信心會更足。
回調入場:在上升趨勢中,股價不會一直上漲,總會有回調的時候。我會等待股價回調到重要的支撐位,比如上升趨勢線、移動平均線或者前期高點附近,然後入場。這樣的入場點相對安全,止損也容易設置。
反轉信號入場:我會密切關注k線圖上的反轉信號,比如頭肩底、雙底等形態,或者是早晨之星、看漲吞沒等k線組合。當這些反轉信號出現在關鍵支撐位附近時,我會考慮入場。
指標信號入場:除了k線圖,我還會使用一些技術指標來輔助判斷入場時機,比如macd的金叉、rsi的超賣區反彈等。但要注意,指標隻是輔助工具,不能作為唯一的決策依據。”
古浩東接著說:“在具體操作時,我會這樣執行:
第一、分時圖黃線之上為多,黃線之下為空,開盤半小時內用的比較多。
第二、當天開盤價之上為多,開盤價之下為空,開盤半小時後用的比較多。
第三、5分鍾圖波浪理論和趨勢線判斷多空,一般下午開盤用,盡量隻看當天k線。
總之一句話,大趨勢、大機會、大投入;小趨勢、小機會、小投入;無趨勢、無機會、不投入。
大趨勢上漲,那麽長遠來說它要一直往那個方向走,當價格當天上漲的時候,那麽它很有可能又要往那個方向走了,我們跟進即可,上漲的過程中它突然反轉往回走了,那麽我們就不要再跟進了,先止損出來,等它繼續往上走的時候再跟進,因為它終究是要往上走的,反之亦然。
其他任何的趨勢交易方法都逃不脫這個思路,那麽我們何不簡單一點來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