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微微點頭,說道:“老臣認為,高句麗之事我們不可不管,那淵蓋蘇文的野心若不加以遏製,他瘋狂屠戮遼東地區的行徑日後必成大患。


    如今高恩雅公主前來求助,正合時宜。


    不過,出兵之前確實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包括軍隊的調度、糧草的籌備,還有對高句麗地形和兵力的進一步偵查,我們要做到知己知彼。”


    李世民坐在龍椅上,靜靜地聽著大臣們的爭論,微微皺著眉頭思索著。


    過了一會兒,他開口說道:“諸位愛卿,那淵蓋蘇文在高句麗的所作所為已天理難容,他瘋狂屠戮遼東地區的百姓,我大唐豈能坐視不管?戶部和兵部也需做好準備,若要出兵,需保證糧草充足,軍隊精銳。”


    大臣們聽了李世民的話,紛紛點頭稱是,不再爭論,各自開始準備相關事宜。


    退朝之後,李世民將李靖、長孫無忌、杜如晦、李逸和房玄齡等人宣至禦書房。


    李世民麵色凝重,來回踱步後開口道:“諸位愛卿,那高句麗的淵蓋蘇文在遼東地區犯下的暴行令人發指,朕實在是不能坐視不管。


    今日宣你們前來,就是想商議一下攻打高句麗之事。”


    李靖率先說道:“陛下,高句麗地形複雜,多山川丘陵,且那淵蓋蘇文手握重兵。


    不過好在如今我們有了火槍火炮這些利器,若運用得當,可在戰場上發揮巨大作用。


    但出兵之前,我們必須做好充足的情報收集,摸清楚高句麗的兵力部署、軍事要塞等情況。”


    長孫無忌微微點頭,說道:“陛下,臣以為除了軍事方麵,我們還要考慮到高句麗內部的各方勢力。


    那高恩雅公主的到來是一個契機,我們可以利用她在高句麗的影響力,聯合那些對淵蓋蘇文不滿的勢力,從內部瓦解高句麗的抵抗。”


    杜如晦則皺著眉頭分析道:“陛下,出兵打仗,糧草輜重乃是重中之重。


    此次遠征高句麗,路途遙遠,我們必須提前籌備足夠的糧草,並且要保證糧草運輸的安全,不能讓糧草供應出現問題,否則大軍將陷入困境。”


    房玄齡接著說道:“陛下,臣覺得我們還需在輿論上占據上風,可以讓文人墨客宣揚高句麗淵蓋蘇文的暴行,讓天下人都知道我們此番出兵是為了解救高句麗的百姓,師出有名,這樣可以減少國內以及周邊國家的非議。”


    李世民聽著眾人的建議,微微點頭道:“諸位愛卿所言極是,此次攻打高句麗,我們既要充分發揮我們的優勢,又要考慮到各種不利因素。


    朕決定,李靖,你負責軍事部署和戰術製定,務必將火槍火炮的威力最大化。


    長孫無忌,你負責聯絡高句麗內部的反淵蓋蘇文勢力。


    杜如晦,糧草籌備之事就交於你了。


    玄齡,你負責把控輿論。


    李逸,你繼續負責火器的製造和改進,以及士兵的火器訓練。


    朕希望我們齊心協力,一舉拿下高句麗,為遼東的百姓報仇雪恨。”


    眾人齊聲應道:“臣等定當竭盡全力,不負陛下重托。”


    李逸上前一步,拱手說道:“陛下,臣願親自征討高句麗。


    且臣認為此次出征,大唐必勝,而高句麗必敗,原因有三。


    李世民目光銳利,微微頷首示意李逸說下去。


    “其一,在於我大唐國力昌盛,陛下勵精圖治多年,如今我大唐無論是在人口數量、經濟實力還是物資儲備上都遠超高句麗。


    就拿糧草來說,我大唐糧倉充實,各地的糧食源源不斷運往軍需之處,可保大軍在高句麗作戰期間無後顧之憂。


    而高句麗地域狹小,土地貧瘠,一旦戰事膠著,糧草供應必然難以持久。”


    “其二,是我大唐的軍事優勢,如今我們有了火槍火炮這樣的神兵利器,這些火器威力巨大,在戰場上可遠攻可破城。


    火槍可讓我大唐士兵在遠距離對高句麗的軍隊造成巨大殺傷,火炮更是能夠輕易轟開高句麗的堅固城池。


    而高句麗的武器裝備相對落後,他們大多還依賴傳統的冷兵器,麵對我們的火器,根本難以抵擋。”


    “其三,是人心向背,我大唐此次出征是為了解救被淵蓋蘇文殘害的高句麗百姓,是仁義之師。


    高句麗百姓對淵蓋蘇文的暴行早已心懷怨恨,我們出兵,高句麗的百姓心中定會期盼我們能推翻淵蓋蘇文的暴政,有了高句麗百姓的支持,我們在高句麗的土地上作戰就如同在本土作戰一般,如魚得水。”


    “好!好!好!” 李世民激動地看著李逸,目光中滿是讚賞,“那你再說說,高句麗必輸的原因。”


    李逸繼續說道“其一,那淵蓋蘇文倒行逆施,在高句麗瘋狂屠戮遼東地區,他的這種暴行已經讓高句麗內部人心惶惶,許多忠義之士對他不滿,國內矛盾重重,內部不穩的高句麗,難以凝聚起強大的力量來對抗我們大唐的軍隊。”


    “其二,高句麗的軍事部署存在嚴重缺陷,他們過度依賴邊境的防禦工事,卻忽略了內部的軍事協調。


    一旦我們突破其邊境防線,他們的軍隊就會陷入各自為戰的困境,而且他們的士兵缺乏對新戰術的了解,麵對我們使用火器的新戰術,他們難以快速做出有效的應對措施。”


    “其三,高句麗的統治者淵蓋蘇文目光短淺,他隻看到眼前的利益,沒有長遠的戰略眼光。


    在麵對大唐的崛起時,他們沒有積極尋求和平共處之道,反而不斷挑釁,導致如今的局麵。


    而我們大唐則有著高瞻遠矚的戰略規劃,無論是戰前的準備還是戰後的布局,都考慮得十分周全。”


    李世民聽了李逸的分析,微微點頭,心中對此次出征高句麗又增添了幾分信心。


    眾位大臣聽到李逸對此次戰事的掌握和細節,紛紛投來欽佩的目光,開始交頭接耳地稱讚起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之大唐風華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是豌豆射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是豌豆射手並收藏穿越之大唐風華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