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師傅坐在解石間的一個水漕前,戴著護目鏡和防噪音耳塞,左手握著原石,右手持著連接軟管的金剛砂磨頭,就著水龍頭下的一線水流不斷淋濕原石磨皮的位置,手部做著細微的動作,把原石上的皮殼一點點去掉。在去皮的過程中,原石芒果黃的外皮和黃霧層逐漸消失,內部的綠色逐漸顯現,其間,周師傅更換了幾次磨頭,完成了挖髒、去糙、精磨、拋光等工序。
周師傅關掉機器,取下護目鏡和耳塞,用毛巾擦拭了完成去皮的大馬坎水石,帶著季正陽走出了解石間。
“小季,我之前覺得你是一個運氣很好的小夥子,因為在這個古玩集市上賭石,能兩次切漲原石的人非常稀少。但現在看來,我相信你應該是有不俗的賭石天賦。”周師傅說著,將去皮的大馬坎水石擺在了季正陽麵前的茶台上。
這時候季正陽才真正看清了這個明料的樣子,原來翡翠的綠色能夠這樣漂亮!這塊明料顯示出的綠色與之前季正陽見過的果綠、辣綠都不同,這種綠色很鮮豔,給人一種活力十足綠意盎然的感覺;最難得的是翡翠明料上的綠不是飄花,而是一整塊明料都被這樣明豔的綠所覆蓋,在門外射入的光線照耀下顯得完美無瑕,沒有一丁點的瑕疵。
季正陽迫不及待地拿出強光手電壓燈查看。壓燈的結果和目測一樣,整塊明料的綠色沒有雜質,沒有裂紋,非常潔淨,色這一塊無可挑剔。但是,明料的晶體略粗,大概種隻達到了細糯種。這可以說是一種遺憾,但是季正陽對這塊純綠色的明料已經感到非常滿意了。
“小季,不瞞你說,我做解石這一行那麽多年,還是第一次解石解出滿綠的明料。雖然細糯種滿陽綠的明料種弱了一點,但你也知道,我們龍國人對於滿陽綠的翡翠是極度癡迷的,這樣的翡翠真是可遇而不可求,你這次解石妥妥的大漲了!”
“原來這就是陽綠,而且是滿陽綠。”季正陽心裏想著。
“周師傅,你幫估一估,這個細糯種滿陽綠明料市麵上值多少錢?”
“依我看,可惜這塊明料還沒有手巴掌大,但即使如此,8萬元左右應該大把的有人願意收購吧!現在滿陽綠的翡翠確實太難得了,特別是在口罩期之後,上好的翡翠價格一直是呈上漲趨勢。”
5百塊錢買到的大馬坎水石,去皮之後切漲到了8萬塊,這怎能不讓季正陽不興奮。不過問題還是那個問題,自己現在沒有銷售渠道,不管多麽有價值的原石,如果賣不掉的話,壓在手裏仍然隻是塊石頭。季正陽高興的同時又有些頭疼。
如同往常一樣,季正陽給周師傅支付了解石的費用,又包了一個額外的紅包給周師傅。看來這一天周師傅都會是好心情。
十點半以後,周師傅解石店裏陸續進來了幾個顧客,帶來了幾個原石讓周師傅解石。於是周師傅再度忙碌起來,工作間裏的機器聲再次響起。顧客在大茶台邊坐下,自己倒了茶水,東南西北地聊天。十一點的時候,老李跟著王強走進了解石店,季正陽站起來同他倆打招呼,心想,原來老李名叫李響。
“小季,你那個大馬坎水石解石了吧,結果怎麽樣?拿出來看看。”王強坐下後,有些期待的轉頭看著季正陽。
“已經解石了,是細糯種滿陽綠。”季正陽說著,從雙肩包中拿出了明料,放到茶台上。
明料擺在茶台上的那一刻,王強和李響的眼睛都看直了,細糯種雖然常見,但是滿陽綠的細糯種那可是在高端成品翡翠店裏都不一定能見得到的翡翠,沒想到被季正陽這小子賭石解出來了。
“說來真是慚愧,玩賭石那麽多年,這種生機勃勃的綠色我還是第一次見有人解石解出來,實在是太漂亮了。”王強感慨道。
“我總算明白了,小季你這不叫運氣好,你這是天賦,果然人比人氣死人哎。”李響也很感慨的附和了一句。
大茶台邊的幾個客人也湊了過來,看著那個細糯種滿陽綠明料驚歎不已。
“小夥子,厲害呀,滿陽綠的明料我還是第一次見呢。”
“我記得小夥子上次來這裏解石好像也切漲了吧,是糯冰種辣綠飄花,對吧?”
“不止上次,再上次我們小季的原石也是切漲的。”王強很得意的說著,好像季正陽是他親戚似的。
周圍的人看著季正陽的細糯種滿陽綠明料,不時發出讚歎和羨慕之聲。季正陽三次賭石三次全部切漲的事情就這樣傳開了,這讓他多多少少有些尷尬和不安,畢竟季正陽覺得做人低調一點比較好。
過了好一會,解石店裏的人們才平靜下來,在此之後大家都知道了有一個很有賭石天賦的年輕人名叫季正陽。
看著季正陽將桌上的明料收好了,王強說:“走吧,周大嫂的燒豆腐攤已經擺好了,我們到外麵坐,等老梁過來。”
王強、李響、季正陽三個人出了解石店,來到周大嫂的燒豆腐攤前,一人坐一條矮條凳,把燒豆腐攤圍住了。在南滇市,吃燒豆腐講究圍坐在豆腐攤邊,隨烤隨吃,攤主用包穀粒和硬幣替食客記數,一粒包穀代表一個燒豆腐,一個硬幣代表一小碗白酒。
周大嫂把堆在鐵篦子邊上的生豆腐撥過二三十個到了鐵篦子中間,讓下麵的炭火熱力烘著豆腐,然後詢問三人各要什麽蘸料。蘸料碟放到了各人的麵前以後,周大嫂拿起一雙竹筷子快速地把麻將牌大小的豆腐逐個翻身,讓鐵篦子下麵的碳火烘烤豆腐生的那一麵。隨著周大嫂竹筷的翻撥,鐵篦子上的豆腐一顆顆鼓脹如湯圓,外皮乳黃,焦香四散。
王強示意可以動手了。季正陽用竹筷夾出一個燒豆腐放到蘸料碟裏,涼上一涼,再將豆腐掰開。烤好的豆腐內部白生生的布滿汽孔,蘸上椒鹽辣椒麵,豆腐的本味綜合佐料的香麻就在他的口中熱氣騰騰地化開了。
“可喝酒呢?”周大嫂問。
“喝呀,怎麽能不喝。一人一碗扁擔酒!”李響說。
“李師,我開車,不喝酒。”季正陽趕快說。他騎的是小電驢,也算是車吧。
周大嫂拿出兩個小扁碗,提起桌邊的一個塑料壺,往碗中倒滿了白酒。一扁碗可盛下一公兩白酒,然後把酒碗遞到了王強和李響麵前的桌沿上。
“今天還是每人喝兩碗酒?”李響問王強。
“不慌,慢慢喝,還要等老梁呢。”王強說。
見說到了老梁,季正陽趕忙插話問道:“王老師,老梁是個什麽樣的人?我見他同一個顧客講起了老版本《水滸傳》連環畫,頭頭是道。他真的有那些收藏品?”
“老梁呀,我們認識的時間長了。”王老師端起酒碗喝了一小口,放下酒碗說道。“老梁名叫梁偉,退休前是化肥廠的財務,愛收藏,但不專一,收的東西很雜,我們就是在遠南路古玩集市上認識的。”
“早年間,遠南路上還沒有形成今天的古玩集市規模。那時候還沒有實行雙休日,每個星期天的早上七點半鍾到九點半,遠南路中間一段的一排鋪子麵前,會有幾個人來擺攤,攤位上的東西都是鋪子裏沒有的老物件,雜七雜八的應該是從鄉村收來的,漸漸的形成了一個專賣古玩雜項的早市,吸引了愛好者前來淘寶。那時候我和老李也常到這裏來逛逛,時常看見一個三十開外的人,挎著個黃書包,騎著輛28大杠單車也來趕古玩早市。有一次,我和那個人同時看上了一個攤位上放著的一個拳頭大的水盂,白瓷青花的,畫的是《水滸傳》黑旋風鬥浪裏白條的故事,結果那個人和我互相抬價,最後是他得到了,把攤主高興壞了。不打不相識,就這樣認識了老梁。”
周師傅關掉機器,取下護目鏡和耳塞,用毛巾擦拭了完成去皮的大馬坎水石,帶著季正陽走出了解石間。
“小季,我之前覺得你是一個運氣很好的小夥子,因為在這個古玩集市上賭石,能兩次切漲原石的人非常稀少。但現在看來,我相信你應該是有不俗的賭石天賦。”周師傅說著,將去皮的大馬坎水石擺在了季正陽麵前的茶台上。
這時候季正陽才真正看清了這個明料的樣子,原來翡翠的綠色能夠這樣漂亮!這塊明料顯示出的綠色與之前季正陽見過的果綠、辣綠都不同,這種綠色很鮮豔,給人一種活力十足綠意盎然的感覺;最難得的是翡翠明料上的綠不是飄花,而是一整塊明料都被這樣明豔的綠所覆蓋,在門外射入的光線照耀下顯得完美無瑕,沒有一丁點的瑕疵。
季正陽迫不及待地拿出強光手電壓燈查看。壓燈的結果和目測一樣,整塊明料的綠色沒有雜質,沒有裂紋,非常潔淨,色這一塊無可挑剔。但是,明料的晶體略粗,大概種隻達到了細糯種。這可以說是一種遺憾,但是季正陽對這塊純綠色的明料已經感到非常滿意了。
“小季,不瞞你說,我做解石這一行那麽多年,還是第一次解石解出滿綠的明料。雖然細糯種滿陽綠的明料種弱了一點,但你也知道,我們龍國人對於滿陽綠的翡翠是極度癡迷的,這樣的翡翠真是可遇而不可求,你這次解石妥妥的大漲了!”
“原來這就是陽綠,而且是滿陽綠。”季正陽心裏想著。
“周師傅,你幫估一估,這個細糯種滿陽綠明料市麵上值多少錢?”
“依我看,可惜這塊明料還沒有手巴掌大,但即使如此,8萬元左右應該大把的有人願意收購吧!現在滿陽綠的翡翠確實太難得了,特別是在口罩期之後,上好的翡翠價格一直是呈上漲趨勢。”
5百塊錢買到的大馬坎水石,去皮之後切漲到了8萬塊,這怎能不讓季正陽不興奮。不過問題還是那個問題,自己現在沒有銷售渠道,不管多麽有價值的原石,如果賣不掉的話,壓在手裏仍然隻是塊石頭。季正陽高興的同時又有些頭疼。
如同往常一樣,季正陽給周師傅支付了解石的費用,又包了一個額外的紅包給周師傅。看來這一天周師傅都會是好心情。
十點半以後,周師傅解石店裏陸續進來了幾個顧客,帶來了幾個原石讓周師傅解石。於是周師傅再度忙碌起來,工作間裏的機器聲再次響起。顧客在大茶台邊坐下,自己倒了茶水,東南西北地聊天。十一點的時候,老李跟著王強走進了解石店,季正陽站起來同他倆打招呼,心想,原來老李名叫李響。
“小季,你那個大馬坎水石解石了吧,結果怎麽樣?拿出來看看。”王強坐下後,有些期待的轉頭看著季正陽。
“已經解石了,是細糯種滿陽綠。”季正陽說著,從雙肩包中拿出了明料,放到茶台上。
明料擺在茶台上的那一刻,王強和李響的眼睛都看直了,細糯種雖然常見,但是滿陽綠的細糯種那可是在高端成品翡翠店裏都不一定能見得到的翡翠,沒想到被季正陽這小子賭石解出來了。
“說來真是慚愧,玩賭石那麽多年,這種生機勃勃的綠色我還是第一次見有人解石解出來,實在是太漂亮了。”王強感慨道。
“我總算明白了,小季你這不叫運氣好,你這是天賦,果然人比人氣死人哎。”李響也很感慨的附和了一句。
大茶台邊的幾個客人也湊了過來,看著那個細糯種滿陽綠明料驚歎不已。
“小夥子,厲害呀,滿陽綠的明料我還是第一次見呢。”
“我記得小夥子上次來這裏解石好像也切漲了吧,是糯冰種辣綠飄花,對吧?”
“不止上次,再上次我們小季的原石也是切漲的。”王強很得意的說著,好像季正陽是他親戚似的。
周圍的人看著季正陽的細糯種滿陽綠明料,不時發出讚歎和羨慕之聲。季正陽三次賭石三次全部切漲的事情就這樣傳開了,這讓他多多少少有些尷尬和不安,畢竟季正陽覺得做人低調一點比較好。
過了好一會,解石店裏的人們才平靜下來,在此之後大家都知道了有一個很有賭石天賦的年輕人名叫季正陽。
看著季正陽將桌上的明料收好了,王強說:“走吧,周大嫂的燒豆腐攤已經擺好了,我們到外麵坐,等老梁過來。”
王強、李響、季正陽三個人出了解石店,來到周大嫂的燒豆腐攤前,一人坐一條矮條凳,把燒豆腐攤圍住了。在南滇市,吃燒豆腐講究圍坐在豆腐攤邊,隨烤隨吃,攤主用包穀粒和硬幣替食客記數,一粒包穀代表一個燒豆腐,一個硬幣代表一小碗白酒。
周大嫂把堆在鐵篦子邊上的生豆腐撥過二三十個到了鐵篦子中間,讓下麵的炭火熱力烘著豆腐,然後詢問三人各要什麽蘸料。蘸料碟放到了各人的麵前以後,周大嫂拿起一雙竹筷子快速地把麻將牌大小的豆腐逐個翻身,讓鐵篦子下麵的碳火烘烤豆腐生的那一麵。隨著周大嫂竹筷的翻撥,鐵篦子上的豆腐一顆顆鼓脹如湯圓,外皮乳黃,焦香四散。
王強示意可以動手了。季正陽用竹筷夾出一個燒豆腐放到蘸料碟裏,涼上一涼,再將豆腐掰開。烤好的豆腐內部白生生的布滿汽孔,蘸上椒鹽辣椒麵,豆腐的本味綜合佐料的香麻就在他的口中熱氣騰騰地化開了。
“可喝酒呢?”周大嫂問。
“喝呀,怎麽能不喝。一人一碗扁擔酒!”李響說。
“李師,我開車,不喝酒。”季正陽趕快說。他騎的是小電驢,也算是車吧。
周大嫂拿出兩個小扁碗,提起桌邊的一個塑料壺,往碗中倒滿了白酒。一扁碗可盛下一公兩白酒,然後把酒碗遞到了王強和李響麵前的桌沿上。
“今天還是每人喝兩碗酒?”李響問王強。
“不慌,慢慢喝,還要等老梁呢。”王強說。
見說到了老梁,季正陽趕忙插話問道:“王老師,老梁是個什麽樣的人?我見他同一個顧客講起了老版本《水滸傳》連環畫,頭頭是道。他真的有那些收藏品?”
“老梁呀,我們認識的時間長了。”王老師端起酒碗喝了一小口,放下酒碗說道。“老梁名叫梁偉,退休前是化肥廠的財務,愛收藏,但不專一,收的東西很雜,我們就是在遠南路古玩集市上認識的。”
“早年間,遠南路上還沒有形成今天的古玩集市規模。那時候還沒有實行雙休日,每個星期天的早上七點半鍾到九點半,遠南路中間一段的一排鋪子麵前,會有幾個人來擺攤,攤位上的東西都是鋪子裏沒有的老物件,雜七雜八的應該是從鄉村收來的,漸漸的形成了一個專賣古玩雜項的早市,吸引了愛好者前來淘寶。那時候我和老李也常到這裏來逛逛,時常看見一個三十開外的人,挎著個黃書包,騎著輛28大杠單車也來趕古玩早市。有一次,我和那個人同時看上了一個攤位上放著的一個拳頭大的水盂,白瓷青花的,畫的是《水滸傳》黑旋風鬥浪裏白條的故事,結果那個人和我互相抬價,最後是他得到了,把攤主高興壞了。不打不相識,就這樣認識了老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