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牛人,用最平靜的心態,做最瘋狂的事


    這個時代太瘋狂了,今天這個公司上市了,明天那個大佬跑路了,後天某個明星逛街被偷拍了……


    每天圍繞在人們耳朵裏的東西不是風口就是ipo。


    好像你作為一個社會人,不拿個風投不創個業就是一種失敗。


    搞的每個人都特別焦慮。


    但是事實上,就連中國現在的本科率才4%,而這些人在畢業之後多少人能找到工作,多少人能去創業,多少人能在創業的時候獲得成功。


    這個比例會像金字塔一樣一級一級往上縮小。


    能夠達到頂層的人,本來就少之又少,鳳毛麟角。


    現代人最荒誕的矛盾就在於:


    明明創業成功,上市ipo這件事的概率比中彩票還要低,但卻要理所應當地覺得每個身邊的人都應該能夠實現這個目標。


    然後理所應當地走向財富自由之路,做時間的朋友?


    弄得好像完不成自己就是廢柴。


    荒誕,太荒誕了啊。


    01


    在種種焦慮下,很多人第一反應往往不是腳踏實地去努力做事。


    而是習慣性對自己說努力太累了,現在壓力好大,讓我先刷會視頻放鬆一下吧。


    在壓力下產生的行為放縱其實很正常的。


    因為人對壓力的承受能力有一個閾值,一旦超過這個值人就會崩潰。


    所以感到有壓力的時候,身體自然的尋求放鬆是對人的一種求助。


    但很多時候我們就是這樣上了時代焦慮的當,為社會的瘋狂做燃料,不明所以地卷,這對個體來說一點好處都沒有。


    每個平凡的人要做的,其實不是去扒時代快速發展的列車。


    而是應該摒棄這種焦慮的侵襲,好好問問自己,當下能夠做什麽事情?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好。


    當你看完一篇描寫大佬經曆的公眾號文章之後,不要試圖去幻想自己就是下一個比爾蓋茨。


    而是反思自己能不能比比爾蓋茨更有行動力?有他的專業性,還有他的商業認知?


    這才是我們普通人去改變的途徑,而不是用空想主義對抗這個荒誕瘋狂的時代。


    否則,個人將會完敗。


    02


    拿我自己舉例子,我在大學期間就曾經很瘋狂的迷戀閱讀人物傳記。


    總覺得自己和這些偉人惺惺相惜,腦子裏全是人活著就應該像他們那樣熱烈光彩這種中二想法。


    但是現實中呢,連按時上課,完成老師布置的課後作業,都不能保證。


    步子邁大了,容易扯著檔。


    典型的吃著碗裏粉,操著賣白粉的心。


    有這幻想時間,不如去把自己的績點提一提申請個獎學金來的實在。


    寫到這裏,我真想抽過去的自己兩個大嘴巴子。


    年輕人就是這樣,總覺得時間多的不行,連揮霍時間都成了有難度的事情。


    但事實上時間很快,等到畢業了,就會懷念曾經沒有腳踏實地做事的日子。


    每個人都年輕過,都這麽過來的。


    浪費過,才知道時間的珍貴。


    圖片


    03


    二零一八年,那年我還在上大學。


    某天在學校操場散步的時候,我碰到兩個同學,他們正在操場上攔住每個從他們身邊經過的人。


    然後向大家簡單介紹他們的公眾號,他們做的是大學生兼職的類型。


    現在這個類型已經很常見了。


    就是通過對接一些商家,把他們需要的信息發布在公眾號上,一是獲得一部分流量廣告,二是收取商家的返利。


    我問他們,你們這個號一個月能掙多少錢啊。


    他們雲淡風輕地回答:五六千吧。


    我瞳孔放大,我麵前的這兩人,如果他們願意的話,每個月他們都能交得起一次整年的學費。


    我被刺激到了,回到宿舍開始策劃自己的財富自由之路。


    想著,原來掙錢這麽容易,我開他四五個號,把他們的模式都copy過來,這樣說不定一周都能交得起一次整年學費。


    興致衝衝地“下場”,那天我激動得頭腦發熱,到夜裏四點都睡不著,感覺自己就是冉冉升起的商業新星。


    但是等到真正上手的時候,才知道自己的能力多麽匱乏,開公眾號的流程,對頁麵模板的設計,對字體字號的調節,用什麽編輯器,去哪裏找商家對接,賬號做好後怎麽處理同行的惡意舉報。


    這些,從來沒有實操過。


    所以,很快就打了退堂鼓,太麻煩了。一周交一次學費太狂妄了,還是和大家一樣一年交一次吧。


    我現在還對這件事印象深刻。


    因為這對我的自我認知有很大的幫助:


    一個真正成熟的人,是低調策劃,踏實做事,高調宣傳。


    而天天幻想的人,正好相反,自我激動,荷爾蒙驅動,行動上的矮子。


    後來我在讀到雷軍的創業故事的時候,書裏寫道:雷軍在剛起爐灶的時候,就對自己說:我們要悄悄地幹,幹不好我們就拉倒。


    所以,踏實,才是真正的做事方法,而不是還沒掙錢,就想著錢該怎麽花。


    04


    在我的閱讀經驗裏,有很多人對我影響還挺大的。


    他們或多或少改變了我做事的方式。


    其中一個就是台灣著名的漫畫家蔡誌忠。


    喜歡讀書的朋友應該都知道他,他是首位將諸子百家等古代名作通過漫畫的形式傳播的漫畫家。


    他說隻有做事才能定義一個人。


    而所有的做事方式中,一定要遵循內心的平靜,這才是長期主義的內在法則。


    時代浮躁是時代的特點,但個人浮躁是對個人的不負責。


    雖然時代浮躁,也存在很多的運氣成分。但這始終是小概率事件,不應該把希望寄托到運氣上麵。


    抖音上確實有隨手發一個視頻就成為收獲百萬點讚的博主,但很多人隻看到了表麵的輕鬆,而沒有看到任何一種爆火背後都藏著對應的價值。


    有些人就是一露臉就有觀眾緣,對著鏡頭說話就會有成百上千的人喜歡。這就是一種稀缺價值,不管她是努力得到的還是躺著等上天賞飯吃。


    很多時候社會浮躁的深層原因就在這裏,大家看到輕鬆獲得財富自由的案例,就不相信做事的必要性,就開始錯誤地幻想這種好事應該發生在自己身上。


    甚至很多時候還會因此而滋生出戾氣。


    事實上稀缺價值並非人人有,有價值的人也需要很努力,別被表麵的風輕雲淡蒙住了。


    金庸先生是百年難得一見的天才,但天才,也要通過努力寫作,把腦子裏的武俠變成具體的文字,人們才知道他是天才。


    這個世界某種程度上是公平的。


    每個人要想被發現就需要給世界提供價值,區別隻是在於極少數人可以比較簡單得到,大多數都要經過一番努力。


    你無法決定你的人生到底是easy模式還是hard模式。


    沒有人知道。


    但是不需要計較這些。


    想要成為真正的牛人,就平靜一些去做事吧,做最瘋狂的事。


    沒人有資格和命運討價還價。


    隻能一步一步去逼近成功的極限。


    05


    很多時候,人真的很難從言語裏得到改變,從來隻有事可以教育人。這才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所以,如果你總對自己的現狀不滿意的話,其實可能說明你還沒有那麽著急去改變自己的現狀。


    因為身體是很誠實的,沒有外界的推動,就在舒適區裏呆著。


    如果待在舒適區沒有風險的話,沒有人願意出來。


    正是風險與收益並存,努力才顯得那麽珍貴。


    十歲的時候因為怕麻煩不去學遊泳,可能高中的時候就會錯過與女神的約會。


    二十歲的時候不好好挑專業,可能三十歲的時候就要為年輕的任性買單,陷入中年危機。


    風險就是懸在每個人頭上的達摩克裏斯之劍。


    直麵風險吧,鬥一鬥。


    和這個荒誕的世界,抗爭到底。


    不要羨慕別人的車房,我們的小電驢也挺好,隻要它還有一口氣在,你可以讓它帶你裝b帶你飛,去一個任何你想去的地方!


    -----------------------------


    歡迎關注番茄閱讀,更多精彩分享,希望大家喜歡!


    ----------------------------------


    感謝你的閱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生活,生下來,活下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飄流瓶之大西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飄流瓶之大西北並收藏生活,生下來,活下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