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感覺是越活越回去了。本來就是月光族,現在恨不得變成日光族。為啥?還不是因為漲價!連"窮鬼三件套"都漲價了,窮人的錢包還讓不讓人活了?


    先不說房租、水電費這些大頭,就說日常柴米油鹽醬醋茶吧,哪個沒漲價?超市裏的方便麵漲了,榨菜罐頭漲了,就連街邊攤上賣的可樂,價格都趕上星巴克了。這是要逼著窮人喝西北風啊!


    我尋思著,街邊攤小販跟著漲價就算了,人家本來利潤就薄,漲價無可厚非。但是那些大企業動不動就漲價,背後的邏輯是啥?


    連窮鬼都不放過,圍剿底層老百姓它們總有一套!


    消費降級,物價飛漲?


    看看某些企業的財報就知道了。表麵上營收漲了,淨利潤反而降了。這不是明擺著的降本增效、薅羊毛嗎?反正油水足,漲價的鍋就讓老百姓背吧。


    可憐天下父母心啊!現在生活不容易,普通老百姓掙錢不易,日子過得緊巴巴的。一個月到頭,就指望著這"窮鬼三件套"解解饞。結果呢?漲!接著漲!沒完沒了地漲!


    除了車房這種大件消費品之外,幾乎所有能用到的東西都會漲價,我們每個人都得為這一波漲價潮買單。這還不算完,最可氣的是,有些買不起的奢侈品反而打折促銷了。合著有錢人該花的地方變便宜了,咱們窮人該省的地方反而變貴了?這叫什麽事兒?


    不是我酸,實在忍不住吐槽。現在啊,不光富人越富,窮人也越窮。消費降級那是必然趨勢,畢竟勞動者的工資又漲不了多少,隻能眼睜睜看著日子一天天變難過。


    消費主義最值得批判的地方就在於,它構建了一個關於幸福的幻象,讓底層老百姓為之迷醉而瘋狂。紙醉金迷的幻象與貧如一洗的現實構成了巨大的矛盾和痛苦。在紅利尚存,物質條件還說得過去的時候,這種矛盾還沒這麽突出,當下不僅精神世界是空虛的,物質世界更是空的不能再空了。但是吧,日子再苦也得過。既然漲價是大趨勢,那咱就得學會變通。像我啊,現在都不逛超市了,專挑淘寶京東上便宜的貨下手。


    以前嘲笑別人是"淘寶青年",現在我也成了其中一員。知道為啥嗎?因為便宜啊!網上的"窮鬼三件套"比實體店便宜不少,多買幾袋才夠塞牙縫呢。


    不就是漲價嗎,不就是想賺老百姓的錢嗎?可別小瞧了我們草根階層的智慧。該花的一分不多花,不該花的一毛不花。大不了換個更便宜的牌子,反正餓不死就行。


    但筆者由衷地認為,這種狀態該改變了。老百姓的生活本來就很難了,再壓下一根稻草,這駱駝可能真的要倒下了。


    老百姓本身收入不高,賺錢越來越難,沒有工作的人越來越多,還有許多人在生存線上掙紮。


    想要在現在這個階段找到生活的幸福談何容易呢,或許,資本可能看不到這一點吧。


    經濟這次真能脫困嗎?


    這幾天很多人還是覺得奇怪,經濟和情緒,從極度悲觀,好像一夜之間就變得極度樂觀。


    之前悲觀的背後,連著的是種種問題,難道一夜之間都解決了?


    我們先來看看之前都有哪些問題,再來說一下這些問題準備如何去應對。


    之前為什麽悲觀?


    傳統的經濟動能,房地產、基建這些都熄火了,房價下跌已是共識;


    出生人口下降,人口紅利逐步消失;


    債務水平,尤其是地方和居民債務已經非常高;2008年居民的債務比例隻有20%多,而現在60%多,之前全民加杠杆拉動經濟的景況不會再上演了;


    外部經濟環境令人擔憂,資金外流刹不住車,“脫鉤斷鏈”的叫囂不絕於耳,ibm等眾多外資企業紛紛離開;


    企業盈利下滑,居民收入提升困難……


    以上問題均不是小病小痛,而是長期問題,導致我們的消費和投資持續低迷,始終拉不起來。要是有能力早就解決了,但是其中矛盾重重,任何一個政策下來,都好像“按下葫蘆浮起瓢”,非常難以解決。


    “短期刺激”和“長期轉型”之間的矛盾


    我們過去經濟的發動機是基建和房地產,但是樓房和高鐵總有建完的一天,今天不轉型明天也得轉型。


    但是短期刺激也不是萬全之策,很容易回到原來窮人更窮、富人更富,“損不足而奉有餘”的老路上去。


    轉到哪兒呢?當然是新質生產力,科技。


    科技對經濟的貢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和市場相結合才能稱之為新質生產力,在房產斷檔後一時半會難以接續,但是經濟的螺旋向下不能永無止境等下去,所以還是需要短期的刺激;


    所以這次會議明確,雖然科技還不能完全取代房地產的地位,但是從目前的成果來看,勢頭是發展向上的。


    比如在全球市場,我國5g、新能源汽車、芯片半導體、人工智能等領域,已經初露鋒芒。


    所以短期刺激和長期發展可以開始同時發力了。


    海外持續高利率,而我們維持較低利率,導致資金外流,人民幣貶值;


    這個矛盾隨著美聯儲開啟降息周期有了較大的緩解,也是我們推出“轉向”政策的一個重要契機。


    “窮人通脹”和“富人通縮”的矛盾。


    我們看到一些基本的生活用品,比如水電燃氣、豬肉蔬菜等,價格都在上漲;


    而富人持有最多的股票、房子等資產價格卻在下跌。


    窮人的通脹沒有辦法提振經濟,而富人的通縮又製約了他們的消費能力。


    如果這個時候通過放水來提振經濟,財富膨脹最多的還是富人,窮人從中得到的實惠跟富人完全不成比例,財富的天平會繼續朝富人這邊傾斜。


    解決的辦法就是,在刺激的同時,推出配套的保民生的政策;


    比如25號發布的就業優先、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文件,把保就業的優先級擺在更高的位置,當成從上到下的一項重要的任務來抓。


    還有市場傳聞,針對二孩及以上家庭的現金補貼也可能在路上。


    “正本清源”和“積極推進”之間的矛盾


    正本清源就是打擊那些不按規矩幹事兒的人,比如廣泛存在於金融、醫療、體育、能源、科研等領域的廉潔問題。


    正所謂“一鬆就散,一嚴就死”。


    打擊這類事情,做到正本清源,又難免挫傷一部分人的積極性,這個尺度和分寸一直不好拿捏。


    還是那句話,“為擔當者擔當,為幹事者撐腰”,讓執行者真正能夠沒有後顧之憂,擼起袖子加油幹。


    之前人們悲觀,主要是擔心願不願意發力的問題;現在我們看到了高層願意解決經濟問題的決心和意誌,並且聯合了這麽多部門密集出台政策,政策合力效果也會疊加;


    從曆史經驗來看,能不能幹成的問題,反倒不用太多擔心。


    這些東西雖然是剛出來,能不能徹底改變所有經濟問題也是個未知數;


    但是這次“轉向”,可以類比08年和15年,都是在經濟遭遇嚴重困難時下出非常關鍵的一步棋。


    08年和15年,大家的感覺可能不比現在更好,每次走出泥潭之前,都需要經曆近乎絕望的考驗,但是最終都會走出來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生活,生下來,活下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飄流瓶之大西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飄流瓶之大西北並收藏生活,生下來,活下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