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李隆基要是早死十年就好了
天幕視頻,給古人億點點現代震撼 作者:白毛阿瞞要典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快看天幕,詩仙太白,是詩仙李太白!”
“竟然真的是詩仙太白啊。”
……
【彈幕:李隆基多好的人啊】
看到這條彈幕,唐玄宗很是受用,不禁哈哈大笑起來。
沒錯啊,朕不僅是一個好皇帝,還是一個好人!
“接著奏樂!”李隆基大手一揮。
“朕要看看天幕上是怎麽誇朕的。”
【彈幕:李隆基多好的人啊,就是死得太晚了】
【彈幕:李隆基早死十年,他至少能在帝王排行榜上前五!】
“啊?”
李隆基整個人都愣在了當場。
啥玩意?
這天幕難道不是在為朕歌功頌德嗎?
怎麽突然就說朕死得太晚了,應該早死十年?
手中的酒杯掉到地上摔個粉碎都渾然不知。
原本已經重新奏響,李隆基親自撰寫的樂曲的樂師們,也停下了演奏。
一個個低頭噤聲,生怕皇帝注意到他們的存在。
雖然皇帝被天幕指責活太久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了,但就他們親眼看到了啊!
皇帝要是想殺掉他們來泄憤,這些樂師可沒有絲毫的反抗之力。
更何況……
不要小瞧我們和九族之間的羈絆啊!
過了片刻,李隆基回過神來。
一巴掌狠狠地拍在一旁的案幾上,“朕倒要看看,你這天幕憑什麽說朕活得太久了!”
【公元755,安史之亂。】
【藩鎮將領長期未更換,導致地方軍閥做大,安祿山、史思明發動叛亂。】
【“安祿山要造反的消息,早就傳遍天下……”】
“不可能!不可能!安祿山怎麽會反朕?朕才是真正的天子!”
李隆基就一如曆史上一樣,不相信這個消息。
隻是在化身桌麵清理大師,將上麵的瓜果點心推到地上之後。
稍微冷靜下來的李隆基稍一思索,便確定了這件事發生的可能性真的非常大。
那些藩鎮的將領他已經不知道多久沒有輪換了。
而基層的漢人士卒也沒有了上升渠道……
想到這裏,他身上的龍袍瞬間就被冷汗浸透。
這江山,還真沒有他想象的那般穩固!
貞觀年間。
李世民和朝臣們看著天幕上,皇位最終還是回歸到了他李家,還是十分的高興的。
雖然中間發生了一些曲折變故,但最終結果還是能夠接受的嘛。
尤其是繼承皇位的李隆基,還是一個英明之君。
開創了比他貞觀盛世還要強盛的開元盛世!
隻是這突變來得太過於倉促,讓滿朝文武恭維的話還沒說出口,就咽進了肚子。
差點把舌頭閃到。
“這怎麽可能!”李世民雙目圓睜,但是奈何鞭長莫及,他管不到那個李隆基啊!
這時,他終於明白了魏征所說的有善始者實繁,能克終者蓋寡是什麽意思了!
發生在自己身上的痛,才真正的能讓人長記性。
但李世民寧願自己永遠也不理解這句話的含義……
【公元756年,馬嵬驛之變。】
【禁軍六軍士兵護送唐玄宗李隆基出逃,途徑馬嵬驛時處死宰相楊國忠,為了以絕後患,強迫楊玉環自盡。】
大唐。
原本隻覺得大唐之盛世將永遠延續的百姓們也是神色大變。
“如此盛世,竟然就要毀了嗎?”
“連陛下都出逃了……”
此時,沒有人在意宰相楊國忠之死,即使是那些被楊國忠整的家破人亡的百姓也一樣。
……
病榻之上的杜甫看著天幕上的安史之亂四個血紅色的大字,心如刀絞。
史書隻需要四個字,就能概括得了這場席卷整個大唐的叛亂。
可那些死在這場無恥的大叛亂之中的百姓呢?
他們本不該死的,他們本來生在了如此盛世之下,卻又慘死在戰亂災荒之中。
杜甫隻感覺自己被這無處不在的無力感,壓得喘不過來氣。
再一張嘴,一口鮮血從喉嚨中咳出,噴濺在地上。
他被叛軍俘虜,關押在淪陷後的長安。
看著天幕和四周,心中道不盡的悲憤之感猶如實質,隻能用賦詩的方式抒發出來……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天幕上,詩聖杜甫的這首春望,與曆史上的杜甫,一同吟了出來。
兩者都聲音相互融合,在曆史的長河中流淌。
【“自此以後,詩,不再是閑情雅興的抒發,它成了曆史的記錄。”】
杜甫看著天幕,慟哭起來。
他寧願自己一輩子默默無聞,也不願意自己因為如此,而上了天幕。
百姓太苦了!
【公元757年,《春望》。】
【詩聖杜甫於北赴靈武途中被叛軍所俘,押送到淪陷後的長安,創作了這首曆代傳誦的五律。】
【彈幕:以文載道!】
“這杜甫何能,被稱為詩聖?”
有人疑惑,但立即就有人開口為其解釋。
“如此憂國憂民之人,如何不能稱之為詩聖?”
“是啊,你看天幕上的這首詩,情真意切啊,如此的悲天憫人,心係百姓與國家。”
“如大地一般厚重,如曆史一般沉重。”
【彈幕:杜甫的遭遇是真的讓人心疼】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俺已經好幾年沒有給俺娘寫信了,也不知道她老人家現在怎麽樣了。”
“是啊,俺從軍時家裏的柵欄就已經塌了,俺這一走,俺都不知道老爹老娘該怎麽辦!”
“……”
出征平叛的士兵們看著天幕上的詩句,心裏十分的低落。
他們都是關中出來的良家子,認識字,也能看懂天幕上詩句的意思。
原本這曾經是他們炫耀的資本,可現在這能讀書識字的本事,卻讓他們心裏更加難受了。
【公元762年,太白撈月。】
【李白因飲酒過度,醉死於宣城。】
【公元770年,詩聖歸去。】
【59歲的杜甫,在由潭州往洛陽的一艘小船上,走完了他窮困潦倒、鬱鬱不得誌的一生。】
【彈幕: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
【彈幕:杜甫牌麵!但是詩聖值得!】
【公元789年,維京入侵。】
【彈幕:北歐維京的入侵,深刻改變了西歐以後的曆史】
“竟然真的是詩仙太白啊。”
……
【彈幕:李隆基多好的人啊】
看到這條彈幕,唐玄宗很是受用,不禁哈哈大笑起來。
沒錯啊,朕不僅是一個好皇帝,還是一個好人!
“接著奏樂!”李隆基大手一揮。
“朕要看看天幕上是怎麽誇朕的。”
【彈幕:李隆基多好的人啊,就是死得太晚了】
【彈幕:李隆基早死十年,他至少能在帝王排行榜上前五!】
“啊?”
李隆基整個人都愣在了當場。
啥玩意?
這天幕難道不是在為朕歌功頌德嗎?
怎麽突然就說朕死得太晚了,應該早死十年?
手中的酒杯掉到地上摔個粉碎都渾然不知。
原本已經重新奏響,李隆基親自撰寫的樂曲的樂師們,也停下了演奏。
一個個低頭噤聲,生怕皇帝注意到他們的存在。
雖然皇帝被天幕指責活太久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了,但就他們親眼看到了啊!
皇帝要是想殺掉他們來泄憤,這些樂師可沒有絲毫的反抗之力。
更何況……
不要小瞧我們和九族之間的羈絆啊!
過了片刻,李隆基回過神來。
一巴掌狠狠地拍在一旁的案幾上,“朕倒要看看,你這天幕憑什麽說朕活得太久了!”
【公元755,安史之亂。】
【藩鎮將領長期未更換,導致地方軍閥做大,安祿山、史思明發動叛亂。】
【“安祿山要造反的消息,早就傳遍天下……”】
“不可能!不可能!安祿山怎麽會反朕?朕才是真正的天子!”
李隆基就一如曆史上一樣,不相信這個消息。
隻是在化身桌麵清理大師,將上麵的瓜果點心推到地上之後。
稍微冷靜下來的李隆基稍一思索,便確定了這件事發生的可能性真的非常大。
那些藩鎮的將領他已經不知道多久沒有輪換了。
而基層的漢人士卒也沒有了上升渠道……
想到這裏,他身上的龍袍瞬間就被冷汗浸透。
這江山,還真沒有他想象的那般穩固!
貞觀年間。
李世民和朝臣們看著天幕上,皇位最終還是回歸到了他李家,還是十分的高興的。
雖然中間發生了一些曲折變故,但最終結果還是能夠接受的嘛。
尤其是繼承皇位的李隆基,還是一個英明之君。
開創了比他貞觀盛世還要強盛的開元盛世!
隻是這突變來得太過於倉促,讓滿朝文武恭維的話還沒說出口,就咽進了肚子。
差點把舌頭閃到。
“這怎麽可能!”李世民雙目圓睜,但是奈何鞭長莫及,他管不到那個李隆基啊!
這時,他終於明白了魏征所說的有善始者實繁,能克終者蓋寡是什麽意思了!
發生在自己身上的痛,才真正的能讓人長記性。
但李世民寧願自己永遠也不理解這句話的含義……
【公元756年,馬嵬驛之變。】
【禁軍六軍士兵護送唐玄宗李隆基出逃,途徑馬嵬驛時處死宰相楊國忠,為了以絕後患,強迫楊玉環自盡。】
大唐。
原本隻覺得大唐之盛世將永遠延續的百姓們也是神色大變。
“如此盛世,竟然就要毀了嗎?”
“連陛下都出逃了……”
此時,沒有人在意宰相楊國忠之死,即使是那些被楊國忠整的家破人亡的百姓也一樣。
……
病榻之上的杜甫看著天幕上的安史之亂四個血紅色的大字,心如刀絞。
史書隻需要四個字,就能概括得了這場席卷整個大唐的叛亂。
可那些死在這場無恥的大叛亂之中的百姓呢?
他們本不該死的,他們本來生在了如此盛世之下,卻又慘死在戰亂災荒之中。
杜甫隻感覺自己被這無處不在的無力感,壓得喘不過來氣。
再一張嘴,一口鮮血從喉嚨中咳出,噴濺在地上。
他被叛軍俘虜,關押在淪陷後的長安。
看著天幕和四周,心中道不盡的悲憤之感猶如實質,隻能用賦詩的方式抒發出來……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天幕上,詩聖杜甫的這首春望,與曆史上的杜甫,一同吟了出來。
兩者都聲音相互融合,在曆史的長河中流淌。
【“自此以後,詩,不再是閑情雅興的抒發,它成了曆史的記錄。”】
杜甫看著天幕,慟哭起來。
他寧願自己一輩子默默無聞,也不願意自己因為如此,而上了天幕。
百姓太苦了!
【公元757年,《春望》。】
【詩聖杜甫於北赴靈武途中被叛軍所俘,押送到淪陷後的長安,創作了這首曆代傳誦的五律。】
【彈幕:以文載道!】
“這杜甫何能,被稱為詩聖?”
有人疑惑,但立即就有人開口為其解釋。
“如此憂國憂民之人,如何不能稱之為詩聖?”
“是啊,你看天幕上的這首詩,情真意切啊,如此的悲天憫人,心係百姓與國家。”
“如大地一般厚重,如曆史一般沉重。”
【彈幕:杜甫的遭遇是真的讓人心疼】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俺已經好幾年沒有給俺娘寫信了,也不知道她老人家現在怎麽樣了。”
“是啊,俺從軍時家裏的柵欄就已經塌了,俺這一走,俺都不知道老爹老娘該怎麽辦!”
“……”
出征平叛的士兵們看著天幕上的詩句,心裏十分的低落。
他們都是關中出來的良家子,認識字,也能看懂天幕上詩句的意思。
原本這曾經是他們炫耀的資本,可現在這能讀書識字的本事,卻讓他們心裏更加難受了。
【公元762年,太白撈月。】
【李白因飲酒過度,醉死於宣城。】
【公元770年,詩聖歸去。】
【59歲的杜甫,在由潭州往洛陽的一艘小船上,走完了他窮困潦倒、鬱鬱不得誌的一生。】
【彈幕: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
【彈幕:杜甫牌麵!但是詩聖值得!】
【公元789年,維京入侵。】
【彈幕:北歐維京的入侵,深刻改變了西歐以後的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