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萬噸黃金,我們在金山裏發現了少量石頭
天幕視頻,給古人億點點現代震撼 作者:白毛阿瞞要典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啊?”
“那些布爾人竟然擊敗了英國軍隊?”
“是啊,可這怎麽可能?”
古人們看著天幕上的這句話,無不陷入了驚愕之中。
那可是世界霸主的軍隊啊,竟然被一群農民給擊敗了?
大清朝都沒打贏那些英國軍隊。
【但這場戰爭隻打了三個月,因為英國人覺得,這點利益完全不值得他們流血犧牲。】
【於是爽快地承認了布爾人自治,但保留了名義上的宗主權和鑽石礦的控股權。】
【這“雙贏”的結局讓倫敦方麵非常滿意,但很快,他們的腸子都要悔青了。】
【彈幕:荷蘭人老傳統了,你要占領他土地宣示主權都可以,但你要搶他錢立馬約人刀你】
【彈幕:雙贏,指我贏兩次】
看著天幕的古人們有些不敢確定。
雙贏是這個意思嗎?
難道不是說雙方都贏嗎?
不過這麽用,還真挺貼切的,確實符合那個帶英不當人的特性。
“腸子都悔青了?難不成這德蘭士瓦又發現了什麽寶石?”
“感覺有可能啊。”
“總不能是發現了黃金吧?那這德蘭士瓦也真是得天獨厚了。”
【彈幕:然後就發現這兒還有黃金】
“啊?”
“不是,這還真有黃金啊!”
窮得叮當響的古人們看著天幕的眼睛都綠了。
他們天天土裏刨食,僅僅隻能勉強溫飽。
憑什麽那些西洋蠻夷就能發現那麽多的寶貝?
難道就因為他們走出去探索了?
看著那因為數千年精耕細作,肥力已經下降許多的田地,看著那遍布山坡的梯田。
古人們頭一次覺得,這田,不種也罷!
憑什麽就讓那些蠻夷把那些好東西都給占了。
航海!
必須航海!
【1884年,兩個英國冒險家在德蘭士瓦發現了有史以來,儲量最大的金礦——蘭德金礦。】
【其礦脈東西綿延八十公裏,南北寬三十公裏,屬極大富礦。】
【彈幕:金色傳說!】
【彈幕:黃金就遠非鑽石能比的了,黃金是財政命脈】
【彈幕:這是真的金山啊,而且還是山脈】
原本對於鑽石這種沒有顏色的珠寶不甚在意的皇帝們,這下子也是徹底坐不住了。
在古代,中央朝廷對全國經濟和物資的調動手段就那麽幾種,最重要的就是金銀。
但是每年能收上來的賦稅都是有數的,甚至是不斷減少的。
在這種情況下,任何的金礦和銀礦就都顯得十分重要了。
原本朝廷中的大臣們對於大航海,隻能說是不阻止,不拒絕。
但是現在……
這已經不是一般的事情了,必須得全力支持推進大航海的事業發展。
全世界最大金礦啊!
這利益足以給一個走向下坡路的封建王朝強行續命幾十年。
【自1886年開出第一批黃金以來,蘭德金礦在一百三十年的時間裏,共開采出了五萬五千噸黃金。】
【彈幕:每年開采423噸黃金!噸!!】
【彈幕:臥槽,這真的就是上帝的饋贈了啊】
古人們看著這條彈幕,都已經顧不上那數值的美了,氣急敗壞。
什麽叫做上帝的饋贈。
那是祖先的饋贈!
祖先的遺產!
那是華夏自古以來的神聖不可侵犯之領土!
每年一千多萬兩黃金啊!
也就是一億多兩白銀。
朱棣忍不住咽了口唾沫,滿朝文武同樣也是如此。
整個大殿裏一時之間,咽唾沫的聲音此起彼伏。
但已經沒有人在意了。
一億兩白銀的財政啊,那真的是整個大明朝都將要徹底騰飛!
曾經沒錢幹的事情,到時候就都有錢了。
一百三十年的時間裏,都不用為財政發愁。
誰能不心動?
……
大唐。
太宗文皇帝李世民隻感覺天旋地轉,不是氣的。
是這驚喜來得太突然,家族遺傳疾病有些發作了。
俗稱被驚喜衝昏了頭腦。
不過好在身為一個馬上天子,他的定力還是很好的。
很快就……好吧,沒有恢複過來。
整個大殿裏心在已經開始群魔亂舞,所有的大小官員,甚至是皇帝,都興奮得胡亂舞蹈。
過了好一會才平靜下來。
因為他們悲憤地發現,大唐的海船還航行不了那麽遠……
“傳朕旨意,昭告天下,誰能造出航行萬裏到達金山之海船,朕許諾封其為國公!”
“誰要是能找到金山,朕同樣封其為國公,世襲永替,與國同休!”
【占全人類開采總量的一半以上!】
【彈幕:真正的金山!】
【彈幕:我們在黃金裏發現了一點石頭】
【彈幕:我的天!】
【彈幕:這都不是祖墳冒青煙了,這是冒出來座火山啊】
全世界一半以上的黃金!
還真就是在金山裏發現了個石頭。
古人們徹底瘋狂了。
財帛動人心啊,誰要是敢動了這金山,古人們得憤怒得把那些人滅國!
【如此一來,事情的性質徹底變了。】
【和鑽石不同,黃金是硬通貨而非奢侈品。】
【而當時的英國乃至整個西方世界,麵臨的最大問題就是經濟危機。】
【因為工人的工資遠遠不能買下他全部都產出,因而造成了極其嚴重的產能過剩和流通性不足。】
【這種情況無法根治,但超發貨幣可以暫時緩解。】
大秦。
熟讀法家經典的李斯心中了然。
怪不得那個帶英帝國要不斷地推動戰爭,原來是和大秦一樣,有著國中之毒。
如果不通過戰爭將國中之毒導出去,整個帝國都將麵臨傾覆。
隻是這大英的國中之毒和大秦的國中之毒很是不一樣啊。
大秦的國中之毒是為了強行增加民眾對戰爭的渴望,而不斷剝離他們的土地,讓他們不得不去參軍打仗。
而這英國的國中之毒,則是因為工人買不起自己生產出的商品,造成工廠虧損,然後進一步造成工人失業。
這國中之毒可比大秦的好解決多了,隻要通過律法,規定工人的工資足夠買下自己生產出來的商品就好了。
不過就是些商人罷了……
突然,李斯的思維一滯。
那個大英帝國就是商人控製的啊,他們怎麽可能通過這樣的律法?
就像大秦也不會改變強行剝奪百姓土地一樣。
任何的改革都是困難重重的。
“那些布爾人竟然擊敗了英國軍隊?”
“是啊,可這怎麽可能?”
古人們看著天幕上的這句話,無不陷入了驚愕之中。
那可是世界霸主的軍隊啊,竟然被一群農民給擊敗了?
大清朝都沒打贏那些英國軍隊。
【但這場戰爭隻打了三個月,因為英國人覺得,這點利益完全不值得他們流血犧牲。】
【於是爽快地承認了布爾人自治,但保留了名義上的宗主權和鑽石礦的控股權。】
【這“雙贏”的結局讓倫敦方麵非常滿意,但很快,他們的腸子都要悔青了。】
【彈幕:荷蘭人老傳統了,你要占領他土地宣示主權都可以,但你要搶他錢立馬約人刀你】
【彈幕:雙贏,指我贏兩次】
看著天幕的古人們有些不敢確定。
雙贏是這個意思嗎?
難道不是說雙方都贏嗎?
不過這麽用,還真挺貼切的,確實符合那個帶英不當人的特性。
“腸子都悔青了?難不成這德蘭士瓦又發現了什麽寶石?”
“感覺有可能啊。”
“總不能是發現了黃金吧?那這德蘭士瓦也真是得天獨厚了。”
【彈幕:然後就發現這兒還有黃金】
“啊?”
“不是,這還真有黃金啊!”
窮得叮當響的古人們看著天幕的眼睛都綠了。
他們天天土裏刨食,僅僅隻能勉強溫飽。
憑什麽那些西洋蠻夷就能發現那麽多的寶貝?
難道就因為他們走出去探索了?
看著那因為數千年精耕細作,肥力已經下降許多的田地,看著那遍布山坡的梯田。
古人們頭一次覺得,這田,不種也罷!
憑什麽就讓那些蠻夷把那些好東西都給占了。
航海!
必須航海!
【1884年,兩個英國冒險家在德蘭士瓦發現了有史以來,儲量最大的金礦——蘭德金礦。】
【其礦脈東西綿延八十公裏,南北寬三十公裏,屬極大富礦。】
【彈幕:金色傳說!】
【彈幕:黃金就遠非鑽石能比的了,黃金是財政命脈】
【彈幕:這是真的金山啊,而且還是山脈】
原本對於鑽石這種沒有顏色的珠寶不甚在意的皇帝們,這下子也是徹底坐不住了。
在古代,中央朝廷對全國經濟和物資的調動手段就那麽幾種,最重要的就是金銀。
但是每年能收上來的賦稅都是有數的,甚至是不斷減少的。
在這種情況下,任何的金礦和銀礦就都顯得十分重要了。
原本朝廷中的大臣們對於大航海,隻能說是不阻止,不拒絕。
但是現在……
這已經不是一般的事情了,必須得全力支持推進大航海的事業發展。
全世界最大金礦啊!
這利益足以給一個走向下坡路的封建王朝強行續命幾十年。
【自1886年開出第一批黃金以來,蘭德金礦在一百三十年的時間裏,共開采出了五萬五千噸黃金。】
【彈幕:每年開采423噸黃金!噸!!】
【彈幕:臥槽,這真的就是上帝的饋贈了啊】
古人們看著這條彈幕,都已經顧不上那數值的美了,氣急敗壞。
什麽叫做上帝的饋贈。
那是祖先的饋贈!
祖先的遺產!
那是華夏自古以來的神聖不可侵犯之領土!
每年一千多萬兩黃金啊!
也就是一億多兩白銀。
朱棣忍不住咽了口唾沫,滿朝文武同樣也是如此。
整個大殿裏一時之間,咽唾沫的聲音此起彼伏。
但已經沒有人在意了。
一億兩白銀的財政啊,那真的是整個大明朝都將要徹底騰飛!
曾經沒錢幹的事情,到時候就都有錢了。
一百三十年的時間裏,都不用為財政發愁。
誰能不心動?
……
大唐。
太宗文皇帝李世民隻感覺天旋地轉,不是氣的。
是這驚喜來得太突然,家族遺傳疾病有些發作了。
俗稱被驚喜衝昏了頭腦。
不過好在身為一個馬上天子,他的定力還是很好的。
很快就……好吧,沒有恢複過來。
整個大殿裏心在已經開始群魔亂舞,所有的大小官員,甚至是皇帝,都興奮得胡亂舞蹈。
過了好一會才平靜下來。
因為他們悲憤地發現,大唐的海船還航行不了那麽遠……
“傳朕旨意,昭告天下,誰能造出航行萬裏到達金山之海船,朕許諾封其為國公!”
“誰要是能找到金山,朕同樣封其為國公,世襲永替,與國同休!”
【占全人類開采總量的一半以上!】
【彈幕:真正的金山!】
【彈幕:我們在黃金裏發現了一點石頭】
【彈幕:我的天!】
【彈幕:這都不是祖墳冒青煙了,這是冒出來座火山啊】
全世界一半以上的黃金!
還真就是在金山裏發現了個石頭。
古人們徹底瘋狂了。
財帛動人心啊,誰要是敢動了這金山,古人們得憤怒得把那些人滅國!
【如此一來,事情的性質徹底變了。】
【和鑽石不同,黃金是硬通貨而非奢侈品。】
【而當時的英國乃至整個西方世界,麵臨的最大問題就是經濟危機。】
【因為工人的工資遠遠不能買下他全部都產出,因而造成了極其嚴重的產能過剩和流通性不足。】
【這種情況無法根治,但超發貨幣可以暫時緩解。】
大秦。
熟讀法家經典的李斯心中了然。
怪不得那個帶英帝國要不斷地推動戰爭,原來是和大秦一樣,有著國中之毒。
如果不通過戰爭將國中之毒導出去,整個帝國都將麵臨傾覆。
隻是這大英的國中之毒和大秦的國中之毒很是不一樣啊。
大秦的國中之毒是為了強行增加民眾對戰爭的渴望,而不斷剝離他們的土地,讓他們不得不去參軍打仗。
而這英國的國中之毒,則是因為工人買不起自己生產出的商品,造成工廠虧損,然後進一步造成工人失業。
這國中之毒可比大秦的好解決多了,隻要通過律法,規定工人的工資足夠買下自己生產出來的商品就好了。
不過就是些商人罷了……
突然,李斯的思維一滯。
那個大英帝國就是商人控製的啊,他們怎麽可能通過這樣的律法?
就像大秦也不會改變強行剝奪百姓土地一樣。
任何的改革都是困難重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