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封電報,就是著名的“齊默爾曼電報”!】


    【上麵寫著,德國邀請墨西哥聯手進攻美國,事成之後將以德克薩斯和亞利桑那相許。】


    【彈幕:墨西哥:啊?我?】


    【彈幕:墨西哥:你真的看得起我】


    “這德國竟然還想著襲擊那美國本土,讓美國陷入戰火。”


    “這下子美國是不得不參戰了。”


    “事以密成啊,本來就處於劣勢,這種事情竟然還暴露了。”


    “不過話說為何天幕上很不看好這墨西哥呢?”


    “不知道,看著領土麵積也挺大的啊。”


    古人們思維還停留在一個樸素的認知中。


    領土大的國家實力就強。


    但很多時候並不是這樣的,或者說實力強是強,但強中自有強中手,還有更強大的國家。


    【彈幕:墨西哥這時候正是內戰狀態,連合法的政府都沒有,德國的電報發給誰?大概率是假的】


    【彈幕:墨西哥:德哥你看人真準】


    “假的?那這造謠有啥用?”


    “誰說不是呢,這不就是費力不討好?”


    百姓們很不理解。


    但官員和皇帝們卻十分的明白,會有什麽後果。


    他們天天搞愚民政策,當然知道什麽樣的百姓最好騙。


    相信那個阿美利卡也一樣知道。


    所以帶英的這一招,其用意根本就不是讓美國總統相信,而是隻要讓美國的百姓知道就行。


    熱血沸騰的百姓們會自發地形成龐大的民意,然後裹挾著美國總統做出出兵的決定。


    而且都不用動腦子就能知道,那些開足馬力生產武器裝備的工廠主們,有多期望戰爭的規模擴大、擴大、再擴大!


    至於把美國卷進戰爭的泥潭?


    那關他們什麽事情?反正死的又不是他們。


    【就像德國工業巨頭拉特瑙評價的那樣:“這種把戲太可悲了,我甚至都沒法嘲笑它。”】


    【但不管這件事本身有多離譜,德國外交部長齊默爾曼都確認了這封電報的真實性,這就是德國的態度。】


    【絕不會接受美國的領導。】


    【那它就隻能是美國的敵人。】


    大唐。


    李世民張大了嘴巴,一臉的不可置信。


    這個齊默爾曼電報,竟然是真的!


    遠交近攻啊。


    就算你德國真的不願意接受美國的領導,那好歹也要通過外交手段斡旋,為陸軍政府法國拖延時間啊。


    你直接貼臉開大,挑釁美國幹什麽?


    本身你實力就處於劣勢地位,結果還直接硬剛……


    這讓他怎麽評呢,隻能說過於直率了。


    【彈幕:帶英:搞個小把戲,德國:將計就計,墨西哥:???】


    【1917年4月6日,就在威爾遜發表片頭演講的四天之後,美國正式對德國宣戰。】


    【骰子已經擲下,威爾遜跨過了盧比孔河。】


    【彈幕:墨西哥懵了都,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


    【彈幕:墨西哥:我打美國?】


    【彈幕:遊戲結束】


    【彈幕:日耳曼人刻在骨子裏的爭強好勝】


    大明。


    朱元璋看得十分懵逼。


    他總感覺自己就好像是一個蠢貨一樣,完全無法理解,這德國這麽做有什麽好處。


    德國這個位置難道不應該挑撥美國和那協約國之間的關係嗎?


    再不濟也得是緩和和美國之間的矛盾。


    怎麽還能火上澆油呢?


    這魯登道夫這個將軍是真的不懂外交啊。


    隻能說他是一個好的將軍,甚至是一個好的元帥,但卻不是一個合格的統帥。


    他沒有能力統觀全局,做出合適的部署和判斷。


    【從這一天起,美國的命運與世界緊密相連,它再也不可能回歸孤立了。】


    【在美國參戰的頭幾個月,魯登道夫的預測幾乎完全準確。】


    【美國有龐大的戰爭潛力不假,但想將這些潛力全部兌現卻沒有那麽簡單。】


    【擺在協約國麵前都第一個問題就是運力。】


    【此前的跨大西洋運輸都是靠的英國商船,“無限製潛艇戰”的開打更是讓情況捉襟見肘。】


    【因此,即使美國的援助力度加大了,協約國能接受到的物資噸位還是有一個上限的。】


    “置身事外的時候,美國孤懸海外就是它最大的優勢,現在參與進戰爭了,孤懸海外就成了美國最大的劣勢。”


    “是啊,尤其是曾經一直都孤懸海外,沒有這方麵的準備,商船不足,戰艦也是不足。”


    “美國該怎麽參與進這場戰爭呢,這宣戰了跟沒宣戰好像也沒啥區別啊。”


    “是啊,士兵都派不過去。”


    將領們議論紛紛。


    “德國要是能在美國真正深度參戰之前征服那個法國,情況倒是能好很多,但那美國好像也有能力推回去啊。”


    “是啊,而且德國要是真的能征服法國的話,戰爭也不至於打了這麽長時間也沒有分出勝負。”


    “現在德國搞了那個無限製潛艇戰,協約國的物資沒有受到任何影響,反倒是自己沒法從美國購買物資了,甚至還讓美國成為了自己的敵人……”


    “逼得美國參戰,真的就是德國走的一步爛棋。”


    【可隨之而來的另一個問題是,人怎麽辦?】


    【美國在參戰之後就動員了五十萬部隊,最終這個數字飆升至473萬。】


    “四百七十萬大軍,幾乎就能算是五百萬大軍了……”


    “是啊,這麽多人,就為了支援協約國,那歐洲的戰場上都打到了什麽程度啊……”


    “不過動員出來了這麽多的軍隊,那美國國內不會有什麽影響嗎?”


    “這都已經是窮兵黷武了吧。”


    古人們雖然知道,以美國生產出來的物資數量來看,五百萬大軍對於美國的影響幾乎微乎其微。


    但總感覺這個數字算是窮兵黷武。


    這也算是一種慣性思維了。


    【什麽概念?】


    【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郵輪泰坦尼克號,載客量也隻有兩千多人。】


    【想把這四百萬美軍運到法國前線,至少需要上百艘泰坦尼克號,不休不眠地跑上一年的時間,這顯然是做不到的。】


    【最終在權衡之下,協約國做出決定,以物易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幕視頻,給古人億點點現代震撼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白毛阿瞞要典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白毛阿瞞要典韋並收藏天幕視頻,給古人億點點現代震撼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