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參戰,美利堅合眾國,堂堂登場!
天幕視頻,給古人億點點現代震撼 作者:白毛阿瞞要典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個月後,丘吉爾就在一次演講中表示:該憲章僅適用於德國占領下的國家,不適用於像印度這樣大英帝國的殖民地。】
“在絕對實力的麵前竟然還想著耍花招,也是夠聰明的。”
【但是,在絕對的實力差距麵前,這種模糊性實際上並不能成為英國的護身符,反而成為了美國徹底肢解英國秩序最好的理由。】
【因為解釋權永遠歸強者所有。】
【彈幕:力量才是解釋權的根本】
【彈幕:平等由我說了算,明白了吧】
【彈幕:模糊,永遠是強者獲利】
“那丘吉爾怕不是世界霸主的首相當慣了,腦子還沒有轉過來彎。”
“怕不還真是這樣。”
【所以,假如你是一個弱者,請記住——在跟強者談判合作時,條款應該規定的盡量明確,這樣才是對你的保護。】
【彈幕:美蘇:我來教你】
【彈幕:最終解釋權歸強者所有】
“好嘛,怪不得丘吉爾被說是帶英帝國的掘墓人,這大西洋憲章直接給了美蘇肢解帶英殖民地的理由。”
【要優先保證一個確定的收益下限,而不是約定一個靈活的目標,然後想象收益的上限實現了該多麽美好。】
【彈幕:有多靈活?】
【彈幕:如帶英道德底線一般靈活】
“咳咳。”
杜自衡被自己的口水給嗆到了。
靈活得如同道德底線,帶英的道德底線根本就不存在嘛。
古人們也是笑了出來,這還真是巧妙,直接將帶英在這份條約上的收益給說了出來。
【彈幕:懷璧之罪】
【彈幕:實際上很多時候,弱者製定條款的時候並不認為自己是弱者,他認為自己才是主導者】
【彈幕:弱者應該比強者更講規則,因為規矩一旦打破,約束強者的牢籠也就不複存在】
【彈幕:大宋:我不造啊】
大宋。
趙匡胤憤怒得直抽抽。
趙光義誤他啊!
【有一種情況除外,就是你本身是創業者,你在為自己的事業做規劃。】
【因為創業本身,就是冒險者的遊戲,是在拚人生的上限。】
【回到二戰前的美國,羅斯福對外拿到了足夠多的籌碼,但同時他還要對內說服孤立主義情緒濃厚的美國人。】
【阻礙他的主要是國會,因為國會議員兩年一換,跟當地選民的聯係更加緊密。】
【為了選票,他們必須更加貼近民間的認知和情緒。】
“那這不就是鄉紳嗎?”
“還真是這樣。”
【讚成孤立主義的一些主要成員,還建立了一個“美國優先委員會”。】
【在高峰期,美國優先委員會一度擁有450個分會和超過80萬成員。】
【彈幕:懂了,二戰版的maga】
古代的地主士紳們十分的興奮。
“還是那個美國好啊,你我這樣的天下的黎民百姓,也能夠擁有如此巨大的權力。”
“兄台說得對啊。”
而中樞大員們,甚至是地方官員們卻是感覺有些不可理喻。
朝廷的事情,怎可讓那些人來摻合?
還搞什麽美國優先委員會,那豈不是在妄議朝政?
至於真正的黎民百姓們,他們倒是感覺無所謂。
畢竟他們從來都沒奢望過什麽。
能擁有個一畝三分地,能夠吃飽飯,能夠兒孫滿堂,這對於他們來說就已經是天堂了。
【1936-1937年間,歐洲已經開始發生零星的代理人戰爭。】
【為了避免美國卷入其中,國會通過了《中立法案》,不允許美國人乘坐懸掛交戰國國旗隊船隻。】
“好家夥,這美國現在還是一點都不想摻和進戰爭裏。”
“等二戰之後,嚐到了甜頭他們打仗可比誰都積極。”
【因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美國就是因為類似的事件被迫參戰。】
【這讓羅斯福感到非常沮喪,但不得不掩蓋住他真實的想法。】
【彈幕:《被迫》】
“參戰對於美國那些孤立主義者來說還真是被迫的,不過威爾遜肯定是想參戰的。”
“所以這美國的總統就跟皇帝和宰相的結合體似的,掌握著執政權利。”
“而那個國會就是文武百官?不,應該是各個利益集團的代言人,那阿美利卡總統的職責就是和這國會鬥爭,然後推動改革?”
“應該是這樣的。”
【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英國和法國隨後對德宣戰。】
【兩天後,羅斯福在向美國人民發表的講話中保證:他將盡一切努力使美國遠離戰爭。】
【因為1940年美國大選馬上就要來了,羅斯福必須先保住自己的總統職位。】
“所以是這個大選讓美國沒有及時參戰?”
“感覺應該是這樣的。”
“四年一屆大選,前兩年的時候熟悉官府運行的流程和掌握權力,第四年的時候準備下一次大選。”
“那要是連任成功的話,最後兩年還要給自己謀劃好處,那豈不是八年的任期隻有三年的時間在推動改革?”
“好家夥,要是沒有連任的話,那更是隻有一年的時候能幹點事情。”
古人們都已經不知道該說什麽好了。
尤其是那些人在成為總統之前,可能都沒有過執政的經曆,那想要熟悉權力花費的事件就更多了。
“這簡直就是一個超級加倍的剛剛金榜題名的狀元啊。”
【不過,一部分美國人的眼睛是雪亮的,還是看出了羅斯福內心其實是想參戰的。】
【彈幕:這是怎麽看出來的?】
“當然是越缺少什麽,就越強調什麽了。”
“而且美國也是在不斷擴充軍備的。”
“是啊,都秣兵厲馬,枕戈以待了,不是要參戰是為了什麽。”
【彈幕:備戰的行為是瞞不住的】
【彈幕:因為羅斯福的競爭對手會幫他們看出來】
【1940年,羅斯福在總統選舉中的全國支持率比1936年下降了7個百分點。】
【在德裔美國人聚集的35個縣中,他的支持率下降了25到35個百分點。】
【但無論如何,羅斯福總算保住了位子,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多了。】
【從1941年開始,羅斯福總統開始越來越明確地,推動美國走向戰爭。】
【彈幕:聽其言而觀其行】
【由於當時的美國掌握著全世界最強大的工業產能和戰略資源,它有很多種辦法,限製軸心國的行動。】
【逼迫他們,要麽停下戰爭,要麽向美國開戰。】
【最終,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爆發。】
“在絕對實力的麵前竟然還想著耍花招,也是夠聰明的。”
【但是,在絕對的實力差距麵前,這種模糊性實際上並不能成為英國的護身符,反而成為了美國徹底肢解英國秩序最好的理由。】
【因為解釋權永遠歸強者所有。】
【彈幕:力量才是解釋權的根本】
【彈幕:平等由我說了算,明白了吧】
【彈幕:模糊,永遠是強者獲利】
“那丘吉爾怕不是世界霸主的首相當慣了,腦子還沒有轉過來彎。”
“怕不還真是這樣。”
【所以,假如你是一個弱者,請記住——在跟強者談判合作時,條款應該規定的盡量明確,這樣才是對你的保護。】
【彈幕:美蘇:我來教你】
【彈幕:最終解釋權歸強者所有】
“好嘛,怪不得丘吉爾被說是帶英帝國的掘墓人,這大西洋憲章直接給了美蘇肢解帶英殖民地的理由。”
【要優先保證一個確定的收益下限,而不是約定一個靈活的目標,然後想象收益的上限實現了該多麽美好。】
【彈幕:有多靈活?】
【彈幕:如帶英道德底線一般靈活】
“咳咳。”
杜自衡被自己的口水給嗆到了。
靈活得如同道德底線,帶英的道德底線根本就不存在嘛。
古人們也是笑了出來,這還真是巧妙,直接將帶英在這份條約上的收益給說了出來。
【彈幕:懷璧之罪】
【彈幕:實際上很多時候,弱者製定條款的時候並不認為自己是弱者,他認為自己才是主導者】
【彈幕:弱者應該比強者更講規則,因為規矩一旦打破,約束強者的牢籠也就不複存在】
【彈幕:大宋:我不造啊】
大宋。
趙匡胤憤怒得直抽抽。
趙光義誤他啊!
【有一種情況除外,就是你本身是創業者,你在為自己的事業做規劃。】
【因為創業本身,就是冒險者的遊戲,是在拚人生的上限。】
【回到二戰前的美國,羅斯福對外拿到了足夠多的籌碼,但同時他還要對內說服孤立主義情緒濃厚的美國人。】
【阻礙他的主要是國會,因為國會議員兩年一換,跟當地選民的聯係更加緊密。】
【為了選票,他們必須更加貼近民間的認知和情緒。】
“那這不就是鄉紳嗎?”
“還真是這樣。”
【讚成孤立主義的一些主要成員,還建立了一個“美國優先委員會”。】
【在高峰期,美國優先委員會一度擁有450個分會和超過80萬成員。】
【彈幕:懂了,二戰版的maga】
古代的地主士紳們十分的興奮。
“還是那個美國好啊,你我這樣的天下的黎民百姓,也能夠擁有如此巨大的權力。”
“兄台說得對啊。”
而中樞大員們,甚至是地方官員們卻是感覺有些不可理喻。
朝廷的事情,怎可讓那些人來摻合?
還搞什麽美國優先委員會,那豈不是在妄議朝政?
至於真正的黎民百姓們,他們倒是感覺無所謂。
畢竟他們從來都沒奢望過什麽。
能擁有個一畝三分地,能夠吃飽飯,能夠兒孫滿堂,這對於他們來說就已經是天堂了。
【1936-1937年間,歐洲已經開始發生零星的代理人戰爭。】
【為了避免美國卷入其中,國會通過了《中立法案》,不允許美國人乘坐懸掛交戰國國旗隊船隻。】
“好家夥,這美國現在還是一點都不想摻和進戰爭裏。”
“等二戰之後,嚐到了甜頭他們打仗可比誰都積極。”
【因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美國就是因為類似的事件被迫參戰。】
【這讓羅斯福感到非常沮喪,但不得不掩蓋住他真實的想法。】
【彈幕:《被迫》】
“參戰對於美國那些孤立主義者來說還真是被迫的,不過威爾遜肯定是想參戰的。”
“所以這美國的總統就跟皇帝和宰相的結合體似的,掌握著執政權利。”
“而那個國會就是文武百官?不,應該是各個利益集團的代言人,那阿美利卡總統的職責就是和這國會鬥爭,然後推動改革?”
“應該是這樣的。”
【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英國和法國隨後對德宣戰。】
【兩天後,羅斯福在向美國人民發表的講話中保證:他將盡一切努力使美國遠離戰爭。】
【因為1940年美國大選馬上就要來了,羅斯福必須先保住自己的總統職位。】
“所以是這個大選讓美國沒有及時參戰?”
“感覺應該是這樣的。”
“四年一屆大選,前兩年的時候熟悉官府運行的流程和掌握權力,第四年的時候準備下一次大選。”
“那要是連任成功的話,最後兩年還要給自己謀劃好處,那豈不是八年的任期隻有三年的時間在推動改革?”
“好家夥,要是沒有連任的話,那更是隻有一年的時候能幹點事情。”
古人們都已經不知道該說什麽好了。
尤其是那些人在成為總統之前,可能都沒有過執政的經曆,那想要熟悉權力花費的事件就更多了。
“這簡直就是一個超級加倍的剛剛金榜題名的狀元啊。”
【不過,一部分美國人的眼睛是雪亮的,還是看出了羅斯福內心其實是想參戰的。】
【彈幕:這是怎麽看出來的?】
“當然是越缺少什麽,就越強調什麽了。”
“而且美國也是在不斷擴充軍備的。”
“是啊,都秣兵厲馬,枕戈以待了,不是要參戰是為了什麽。”
【彈幕:備戰的行為是瞞不住的】
【彈幕:因為羅斯福的競爭對手會幫他們看出來】
【1940年,羅斯福在總統選舉中的全國支持率比1936年下降了7個百分點。】
【在德裔美國人聚集的35個縣中,他的支持率下降了25到35個百分點。】
【但無論如何,羅斯福總算保住了位子,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多了。】
【從1941年開始,羅斯福總統開始越來越明確地,推動美國走向戰爭。】
【彈幕:聽其言而觀其行】
【由於當時的美國掌握著全世界最強大的工業產能和戰略資源,它有很多種辦法,限製軸心國的行動。】
【逼迫他們,要麽停下戰爭,要麽向美國開戰。】
【最終,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