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中旬,因江堤決口及連降暴雨引發內澇,導致被迫遷徙,遠離江邊的宜安城百姓,正熱切期盼著重新回到城裏。天空已經放晴了七天,宜安城內的積水也已基本退盡。經濟上的損失,雖然已經是既定的事實,但是相比起三年前的洪災,此次官府的作為,倒確實是稱得上可圈可點的。不僅及時將百姓和可帶財產悉數及時的轉移,後續的賑災事宜也是做得井然有序,頗有章法。同樣是遭災,但比起三年前,無論是人命還是財產的損失,都減少了很多。宜安城的百姓,對於在三年前的那次洪災之後才來上任的城主劉安的認同感,也因此與日俱增。如今大家就等著劉城主一聲令下,便回到城裏去重拾家園了,然而,城門卻依舊緊閉著。怎麽回事兒啊?大家都盼著早點回家了,咋還不開門了?


    宜安城,往北十裏,有座山峰,名曰朝雲。宜安城三十萬百姓此時就暫居在朝雲峰的周遭。連綿不絕的帷帳,星羅棋布的從山腳布到山腰。現任宜安城主劉安此時正在山腰處的臨時官帳內,招待著從京城來的水部郎中郭守敬一行。雖說從品秩上,大家都是四品,但郭守敬不一樣。不是因為他是京官,而是因為他在水部工作了四十多年,勞苦功高,深得皇帝的器重,以四品官身特賜穿紫服,儀同二品。因此劉安在郭守敬麵前,皆是以下官自稱的,況且人家現在還頂著個"巡按禦史"的頭銜,這可是欽差,代表皇帝的,就更不可能托大了。


    一邊吃著簡單的飯食,郭守敬還一邊與人交談著。宜安城是此次巡江查訪的第一站,一到這裏,郭守敬便立即進入了工作狀態。既不擺欽差的譜,也沒有上官的架勢,吃個飯也沒有要求另起爐灶,而是與大家一起,有什麽吃什麽。六十多歲的老人了,舟車勞頓後,也不說休息一下,而是立馬召集宜安城的官員,不斷詢問了解情況,讓所有人都肅然起敬。這是一個真正將百姓,朝廷放在心上的官員,也難怪他要出差,皇帝要上趕著派自己的親衛隊隨行,這一切,他當然是值得的。


    吃完午飯,郭守敬便要求上堤壩去看看。劉安考慮到他畢竟六十多歲了,請他稍作休息,卻被他拒絕了。無奈下,劉安隻好親自領著他們下山,往堤壩走去。一路上,不斷有百姓向其詢問,何時重開城門。然而,因為上遊還在持續降雨,地處中遊的宜安城會不會再次被衝擊到,現在委實還難以確定。萬一,洪峰再來,難道才剛回城就又要再跑出來?因而對著百姓們期盼的眼神,劉安也隻能模棱兩可的道:就快了,就快了。


    六月裏,又是大中午的,頂著個大太陽,在尚還泥濘的山道上行走,那種感覺委實是令人一言難盡。眼見郭守敬已經脫掉官靴,赤腳而行,張恪及隨行的三十位宮中內衛也有樣學樣,脫掉鞋子,踩著軟膩的泥巴,緩慢前行。這道路實在太過難走,十裏路,一行人足足走了一個時辰,才來到江邊堤壩。


    在堤岸上歇了一口氣後,郭守敬拿了把錘子便走下堤岸,沿岸一路敲過去。張恪如法炮製,沿著堤壩從另一個方向敲敲打打。不得不說,這段堤壩修得還是挺牢固的,畢竟是三年前被洪水衝毀,翻新過的。從壩底上來後,郭守敬略略提了幾個小意見,便詢問起城區遭災的過程。此次災情,其實更多的還是由於連續的暴雨所致,真正潰堤的隻有兩處地方。劉安帶著郭守敬等人又向前走了一段,來到其中一個潰堤處查看。


    經過一番仔細觀察後,發現從走勢上看,此處河段有一個明顯的拐彎,江水奔湧到拐角處,衝擊力度明顯比別的河段要大了許多。就說現在無風無浪的,可站在此處,卻依然有驚濤拍岸的感覺。郭守敬仔細觀察著此處堤壩,他有點了解了為何此處會出現潰防了,這還真不是地方官員有虧職守。


    雖然看起來此處河曲,角度不是很大,然而當水量大,流速急時,此處堤壩所要承受的壓力和衝擊就會比其它段落的岸堤要成倍的增加。別的河段,即便水量加大,水流也能夠保持相對勻速的通過。然而,此處堤壩,卻不是這樣。水流衝到此拐角處時,堤岸就要先遭到大水的直麵衝擊,若是遇到洪峰,就好比被高速行駛的車輛直接撞擊,很容易就被擊潰。郭守敬在仔細觀察過後,就明白主持此處堤壩工程的人其實已經看到了這個情況,並特意加固加高了此處的堤壩,然而終究還是沒有抵抗住,最終潰防了。


    郭守敬看著下方正努力修複堤壩的民工,搖了搖頭,對宜安城諸官員道:"這個地方的堤壩這樣修是不行的,要想個辦法卸力,否則撐不了多久,又要重修的。"


    城主劉安連忙點頭道:"大人慧眼如炬,一眼就看透了。沒有錯,整條圍城堤壩,就是此處年年修,年年潰,花了最多的錢,不斷加高加固,卻總是撐不久,本地百姓都把這個地方叫做"餓鬼灘",就是因為它總也喂不飽。"


    郭守敬聞言一笑:"倒是挺形象的。"走到岸上一間簡易茅草屋內,此時裏麵正有一些人對著一個簡易的沙盤模型在討論著什麽。劉安趕緊上前為雙方作介紹。待堤壩監工們聽到眼前的老人家,就是本朝治河的老祖宗,水部郎中郭守敬時,激動不已,也不管地上的泥濘,紛紛下跪磕頭。郭守敬連忙將他們一一扶起,然後看向沙盤。這副沙盤,呈現的是以"餓鬼灘"為中心點,上下五裏的河道及其兩側山勢的情況。郭守敬指著沙盤,參與了他們的討論。這些專業性討論,其他的隨行人員就基本插不上話了,甚至也聽不大懂。


    討論了一會兒後,郭守敬道:"此處堤壩,修造時,需在壩體上按一定排列嵌入消波塊,還可以采用分段式卸力法,比如將甲段做成鋸齒狀,乙段布置一些階梯形的斜式隧洞等等。等一下,我會畫下圖紙,你們照圖施工。等今年汛期過後,你們要將此處拐角重新裁一下,拉長其彎曲麵,並在堤壩後方沿河曲麵挖一段溢洪道,以策萬全。今晚我會將一些要點寫下來,你們仔細研究一下。治水之事,走不了捷徑,需要多看多想,集思廣益,踏踏實實的做事,我們要做巧事,而不是取巧做事。我還會在這兒待上幾天,你們有任何問題,都可以來找我。滿城百姓,將身家性命托付於我等,諸君定當兢兢業業,不辭勞苦,保境安民,老朽拜托諸位了。"


    張恪看著聽完此話後,紛紛激動表態的眾監工及宜安城眾官員臉上信服的神情,暗自點頭。不得不說,這位老大人,還真的是一個讓人打心眼裏折服的官吏。有能力,有見識,重實幹,不妄行,也難怪,離開京城前,無論是老師,周太公,唐宗師在聽到他要追隨郭守敬去巡江時,無一例外的皆點頭讚許,叮囑其向郭守敬好好學習。人啊,隻要跟著對的人,做著對的事,即便是辛苦一點兒,也是甘之如飴的。正所謂:與大雁齊飛,目之所及青天白日;與蒼蠅為伍,身之所在汙穢狼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小族長的奮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清河小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清河小子並收藏小族長的奮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