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朝最高決策層,做出出兵北境的決定,戰備隨即便如火如荼的展開了。


    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得益於這兩年,引進了玉米這一新的高產農作物,並得到廣泛的種植,人朝的糧食儲備,獲得到了極大的增長。自收到狼族對虎族發動戰爭的消息後,人朝便開始從南方調運糧食,準備應對北方因戰爭而來的種種危機。而隨著人朝準備主動入場北境之戰,幫助虎族共同對抗狼族,糧草的轉運速度,也在持續的加快。值得一提的是,在籌備轉運這些戰爭物資的過程中,一個女人的身影逐漸地走入了大家的視線,並受到人朝高層的廣泛認可。


    某種程度上講,影響一場戰爭勝敗的因素裏,後勤保障工作無疑是最為重要的一環。其實這個時候的人朝,倒還真的不缺糧草,但這指的是不打仗的情況下。到了打仗時,有一個問題就凸顯出來了,這個問題若是沒能得到妥善解決,甚至有可能導致此次出兵北境,最終無功而返。這個問題便是:糧食轉運。


    這裏沒有火車,汽車,運輸機,一應物資全靠牲畜,人力來運輸,其效率之感人,真的能使人淚流滿麵。距離越長,這件事所造成的負麵效應,便越發的使人忍不住的要喪氣。用人力,畜力來運輸物資,速度會慢一點,這倒還無所謂,主要是這些運輸的人員和牲畜本身也是要吃喝的,其它的物資還好說,若是運輸糧草的話,到目的地時,十分糧草有可能就已經被他們自己消耗掉三分了。而且路程越遠,消耗越多,從這個邏輯上講,這裏應該有一個極限值的:當路程遠到某個數值時,運輸人員自己就能把糧草全部消耗完了,最終的結果是:運了批空氣到了目的地。


    而此次人朝大軍是要去北境的,幾千上萬裏路啊,糧草的運輸問題便再次凸顯了出來。如何建立,規劃出一條可靠路線,保障糧草的運輸供應,並最大限度的減少轉運過程中的損耗,提高效率,就成了擺在人朝一眾君臣麵前的首要難題了。距離遠,數量大,任務重,時間緊,不好搞,這是這件事情的精準概括啊!張恪深知這事兒要是搞不好的話,那後續的事情,就啥也不用做了。皇帝在詢問了一圈後,卻沒有人肯主動去接下這個不可能的任務,無奈之下,這事兒最終落在了張恪頭上。唉,關鍵時刻,誰也指望不上啊,但終究還是要有人接下這個燙手山芋的。因此,盡管千難萬難,張恪還是主動接下了這個任務,開始籌劃物資轉運的事。


    從京城至黑龍城再到進入北境,這一路,不僅路途遙遠,行程上萬裏,而且要麵臨複雜多樣的地理條件,如何規劃好此次的物資補給線,很大程度上關係著此次戰爭的成敗。深知其重要性的張恪,自接手任務後,便全身心的投入到了工作中,因他知道,他早一日搞定這件事情,大軍就能早一日順利出發,所謂:兵貴神速。或許這相差的這一日,就是勝敗的關鍵呢?因此,張恪推掉了所有邀約,不願意浪費一丁點兒時間。


    知道張恪回京後,送來拜帖,甚至是親自登門拜訪的人,還是很多的。有好友:如李嚴,楊博等;有美女:如許合子,唐芯,尺玉等;有京城市舶司新舊下屬:劉明,趙陽,韓旭等;甚至是一些級別比他高的在京官員,送來了名刺。然而,他全部都給堅決辭掉了。因為他目前所做的事情,涉及軍事機密,因此也無法對那些人實話實說。但這樣子又實在是很容易得罪人,無奈之下,張恪便去找了陳慶之,請他派幾個兵丁去給他看門護院。陳慶之想到,張恪目前在做的,本就涉及軍務,而且也確實是事關重大,於是便立即就同意並馬上派了一支十二人的小隊,進駐張恪的家中。也因此,當他們看到張恪家門口的陣仗後,立馬就明白了,張恪現在確實是有機密要務要辦,否則哪需要動用軍隊來守門戶了?自此之後,便沒有人再來打攪他了。


    雖然工作忙了點,但總還要吃飯的。隻是因為,目前張家算是被軍事管製了,閑雜人等,概不能入。為此,張恪的吃飯及生活起居,經報備後,便暫時由高芝來負責了。一日三餐,都由礬樓做好後,由高芝送到張恪家中。高芝順帶也把守衛張家的那十二人小隊的夥食給免費承包下來了。這一點,倒是讓那十二個兵士頗為感激的:畢竟,那可是礬樓大廚們做的飯菜,它能不香嗎?


    本來,高芝隻是來照顧一下張恪的生活的,但看到張恪在如此的殫精竭慮後,便也忍不住地關注了下他所正在做的事情。而後,便壯著膽子,給他提了提意見。沒想到,張恪聽完後,竟然發現,高芝給出來的建議,居然十分的有建設性。張恪自然沒有什麽剛愎自用的臭毛病,“兼聽則明,偏信則暗”的道理他還是明白的。此後,他便常常和高芝一起討論事情。高芝畢竟執掌礬樓多年,對於物資籌集,轉運之事還是有所了解的。畢竟礬石的生意遍布人朝,甚至也遠至北境,也有需要對其相關的運輸,進行成本控製,提高效能的。從這個角度去思考,其實也與張恪目前在做的事情,是相通的。有此發現後,張恪便直接讓高芝深度參與了進來,不僅男女搭配,幹活不累了,實際效果,也很顯著,工作速度加快了,而且多了個人查遺補缺,也能更好的完成任務,規避錯誤。


    設計一套高效,節能,可靠的物流係統,真的是太難了,尤其是在目前這種交通工具原始的情形下。為了大幅度提高效率,張恪的思路是:首先,能走海運的盡量走海運;其次,能走河運的盡量走河運;然後,隻能走陸路的,便采用分段式的方式,盡量避免人畜的長途跋涉和翻山越嶺;最後,在轉換運輸載體時,為盡量節省裝卸的時間和人力,需要盡可能的使用合適的“設備”——龍門吊。


    張恪和高芝廢寢忘食的規劃好了整條路線,然後便分段式的對其進行了複盤:物資從哪裏起運,可以盡量提高海運的占比,這畢竟是最經濟和最高效的運輸方式;到了哪裏便可以轉而使用河運,為此需要預備多少龍門吊,以進行快速高效的裝卸;到了隻能走陸路的地方,盡量避免行進困難的路段,並采取分段式接力式的方法,以減少損耗,提高效率。


    經過多次複盤檢驗,張恪才最終確定下來了整個係統流程。這個過程,猶如頭腦風暴般,幾乎榨幹了他們倆人的腦細胞。看著一臉憔悴的高芝,張恪心疼的走過去抱緊了她:“謝謝你,高芝。”


    一臉疲憊的高芝勉力一笑:“總算做好了,沒想到這事兒比我想象的難多了。”


    “是啊,這次多虧有你幫我,不然的話,還真的未必搞得定。”


    “你說過,這事兒很重要的,我自然要幫你的。”


    張恪輕吻了一下她後:“你先好好休息一下,我進宮去麵聖了。”聞言,高芝點了點頭,她知道其實張恪現在和她一樣的累,但正如他所說的:這事兒很重要的。事關萬千將士的生死,委實是耽擱不得的,因此盡管心疼他,卻也隻能站起來幫他收拾好那些紙張,目送他離開。聽到門口馬車車輪聲遠去後,疲憊感襲來,高芝趴在桌子上,昏昏沉沉的睡去了。


    過了不知多久,一個人影走了進來。一到了門口,周薇便見到了趴在桌子上呼呼大睡的高芝。周薇見狀,輕手輕腳的跨進門來,她看了看周圍的場景:無數的紙張散落一地,四處堆放的各種資料,圖紙,碰灑掉的筆墨,東倒西歪的桌椅,以及正皺緊眉頭,沉睡的女孩。周薇靜靜地看著她,一股莫名的情緒升起,讓她五味雜陳。


    周薇從父親那裏獲知,張恪正在為朝廷規劃後勤保障的事情。而且,高芝不僅負責起了張恪的生活起居,而且據說還親身參與到了張恪的工作中了。這項工作,需要查閱大量的資料,特別是山川地理方麵的,而高芝也正因此,時常要出入兵部,水部等去拿相關資料。一開始的時候,周薇是為此吃醋的。隻是,知道張恪正在做正事,她便沒有來打攪他。今天,她終於忍不住,過來看看了,才知道張恪進宮了。而當她走進來後,看到的卻是這樣的畫麵,而這個畫麵,本身就已經說明了很多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小族長的奮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清河小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清河小子並收藏小族長的奮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