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寅吃卯糧
年代饑荒:我家有個小菜園 作者:南陽古城的仇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馮父才不聽她的,下一鍋出來,村裏人來的也更多,更難搶了,先拿到自己盆裏的才算自己的。
怕馮青青擠進去被撞到了,所以她和國良站在外邊等,馮母帶著拴柱也擠了進去。
就聽村長媳婦朱芬芳拿著大勺子在盆子上敲,“擠什麽擠,沒看到把孩子都擠倒了。”
眾人一看,趕緊把倒在地上的孩子給拉了起來,小孩子癟了兩下嘴還沒有哭出來,看到端著的碗被放了一勺白麵粥,直接破涕為笑,滿足地喝了一口,小心翼翼的抱著碗出去了。
朱芬芳又用勺子敲了一下一個繼續擠的小夥子,大手一揮,“家望,沒說你麽,去後麵排隊,今天保證讓你們吃的飽飽的。”
馮父從食堂裏擠出來的時候,出了一身的汗,衣服也已經被擠得皺巴巴的了,衣角好像還不小心蹭到誰的飯裏,濕噠噠的,馮青青嫌棄地後退了一步。
馮父看到了,就佯裝生氣地說:“嘿,還嫌棄你爹我了,這是什麽,這是給你們搶飯的勳章,沒有我去搶,就你這小豆芽的身材,飯都吃不上。”
剛剛護著拴柱從食堂出來的馮母聽他這樣自誇,忍不住笑罵道:“你看有幾個像你這麽埋汰的,你這是咋蹭的?”
馮父低頭看了看自己的衣角,有些無奈地撓了撓頭,“估計誰家孩子端著碗,不小心蹭到了。”
說著,他隨手把飯放在角落的空地上,然後把外衣一脫,將蹭上飯的那個衣角折在下麵,把衣服鋪在地上,對著馮青青說:“來,閨女,正好給你坐。”
馮母看著外麵這麽多人,小聲問道:“咱不回去吃嗎?”
她覺得在這裏吃飯有點不太自在。
馮父理所當然地說,“回去吃什麽,咱趕緊吃,吃完還進去盛,今天多吃點,能吃多少吃多少,不能省著。”
說完,他拿起一個饅頭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馮父一口氣吃了四個大饅頭,喝了一碗很稠的麵粥,才滿足地打了個飽嗝。
馮母嗔怪地看了他一眼,“瞧你那副饞嘴的樣子,真沒出息。”
馮父一臉得意地笑了,“你懂什麽,能吃是福啊。”
然後他壓低聲音繼續說道,“現在多好啊,有人給我們做飯,還有人幫忙刷鍋,我們隻要把自己的碗筷洗幹淨就行了。”
馮母卻是一臉憂慮,“這樣的好日子能過多久呢?”她擔心這種生活隻是暫時的。
馮青青突然插了一句話,“寅吃卯糧罷了。”
話一出口,馮青青就後悔了。看著父母都一臉驚訝地看向自己,她恨不得抽自己一巴掌。自己怎麽就這麽沉不住氣呢!
但事已至此,她隻能硬著頭皮繼續演下去。她嘻嘻一笑,試圖緩解這尷尬的氣氛。
\"閨女啊,你剛剛說的''寅吃什麽糧''是什麽意思啊?\"
雖然有點異想天開,但是他就感覺閨女剛才說道關鍵點了,他好像也聽誰說過這個詞。
馮青青眨了眨眼,露出一副天真無邪的表情:\"我不知道啊,爹。我隻是聽梁老師跟曉陽哥說,曉陽哥一頓飯把兩天的飯都吃光了,然後梁老師就罵他''寅吃卯糧''。\"
梁老師是大隊長的兒媳婦,也是附近小學的老師,為人和善,唯有麵對調皮搗蛋的兒子時,會瞬間變得暴躁如雷。
因此,馮青青特意搬出了梁老師作為擋箭牌。畢竟,馮父馮母絕不會去詢問她是不是說過這句話。
馮父陷入沉思,仔細咀嚼著這句話的含義。突然,他拍了一下大腿,激動地大喊道:\"對啊!\"
旁邊吃飯的人聽到聲音紛紛轉頭看向這邊,其中有幾個已經吃完但仍坐在地上回味著飯菜味道的人,見到馮父站起身來,忍不住調侃道:“建設,不過就是吃了頓飽飯,你激動個啥呢?”
另一個人附和道:“是啊,建設叔,難道你打算先活動活動,一會兒再吃一碗嗎?”
還有人笑著說:“哈哈,這個主意不錯,那我也站起來走走。”
……
馮青青聽到這些話,心裏暗暗鬆了口氣。看來自己成功蒙混過關了,不過下次說話還是得多加小心才行。
馮父此時滿臉尷尬,他完全忘記了這裏是食堂門口,聽了大家的調侃後,趕忙不好意思地解釋:“哎呀,你們別瞎猜!我家國良昨晚尿床了,可他偏要說是喝水時不小心灑在床上的。
這不,他娘剛才還說,隻要聞聞味道就能分辨出來。”
說完,馮父還煞有介事地瞪了國良一眼,接著說道:“才這麽點大的孩子就學會撒謊了,等回了家,我可得好好收拾他一頓!”
國良瞪大了眼睛,難以置信地看著馮父一本正經地說謊,他剛想要開口反駁,嘴裏就被馮母眼疾手快地塞了一大口饅頭。
關鍵是更崩潰的還在後麵。還真有人相信了。
“國良這麽大了還尿床呀?”
馮父還想給國良拉回來點印象分,“估計昨天喝水喝多了,平時不尿的。”
但是……
“國良是個尿床精。”
“對,尿床還不敢承認。”
。。。。。。。
一群孩子的嘰嘰喳喳聲中,國良尿床精的名字就確定了下來,一直跟著他到小學畢業。
看周圍的人都去聊其他話題了,馮父才又坐在地上,看國良眼睛含淚,馮父許諾,“聽說中午有雞肉吃,我給你搶個大雞腿。”
一聽有雞腿吃,國良也不哭了,雖然昨天剛吃了雞腿,但是今天還有,那豈不是更美。
馮父見兒子不哭了,這才鬆了一口氣,然後小聲對馮母說道:“梁老師的這個比喻真不錯,可不就是那什麽糧嗎!提前把糧食吃了,跟二叔他們說的一樣。不過梁老師形容得更貼切,用詞也更文雅。”
馮母淡定地回應:“人家是文化人,說話當然文雅啦!”
馮父連連點頭,表示讚同。
接著,他轉頭看向自己的三個孩子,堅定地說道:“等孩子們再大些,我們也要送他們去上學讀書。”
怕馮青青擠進去被撞到了,所以她和國良站在外邊等,馮母帶著拴柱也擠了進去。
就聽村長媳婦朱芬芳拿著大勺子在盆子上敲,“擠什麽擠,沒看到把孩子都擠倒了。”
眾人一看,趕緊把倒在地上的孩子給拉了起來,小孩子癟了兩下嘴還沒有哭出來,看到端著的碗被放了一勺白麵粥,直接破涕為笑,滿足地喝了一口,小心翼翼的抱著碗出去了。
朱芬芳又用勺子敲了一下一個繼續擠的小夥子,大手一揮,“家望,沒說你麽,去後麵排隊,今天保證讓你們吃的飽飽的。”
馮父從食堂裏擠出來的時候,出了一身的汗,衣服也已經被擠得皺巴巴的了,衣角好像還不小心蹭到誰的飯裏,濕噠噠的,馮青青嫌棄地後退了一步。
馮父看到了,就佯裝生氣地說:“嘿,還嫌棄你爹我了,這是什麽,這是給你們搶飯的勳章,沒有我去搶,就你這小豆芽的身材,飯都吃不上。”
剛剛護著拴柱從食堂出來的馮母聽他這樣自誇,忍不住笑罵道:“你看有幾個像你這麽埋汰的,你這是咋蹭的?”
馮父低頭看了看自己的衣角,有些無奈地撓了撓頭,“估計誰家孩子端著碗,不小心蹭到了。”
說著,他隨手把飯放在角落的空地上,然後把外衣一脫,將蹭上飯的那個衣角折在下麵,把衣服鋪在地上,對著馮青青說:“來,閨女,正好給你坐。”
馮母看著外麵這麽多人,小聲問道:“咱不回去吃嗎?”
她覺得在這裏吃飯有點不太自在。
馮父理所當然地說,“回去吃什麽,咱趕緊吃,吃完還進去盛,今天多吃點,能吃多少吃多少,不能省著。”
說完,他拿起一個饅頭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馮父一口氣吃了四個大饅頭,喝了一碗很稠的麵粥,才滿足地打了個飽嗝。
馮母嗔怪地看了他一眼,“瞧你那副饞嘴的樣子,真沒出息。”
馮父一臉得意地笑了,“你懂什麽,能吃是福啊。”
然後他壓低聲音繼續說道,“現在多好啊,有人給我們做飯,還有人幫忙刷鍋,我們隻要把自己的碗筷洗幹淨就行了。”
馮母卻是一臉憂慮,“這樣的好日子能過多久呢?”她擔心這種生活隻是暫時的。
馮青青突然插了一句話,“寅吃卯糧罷了。”
話一出口,馮青青就後悔了。看著父母都一臉驚訝地看向自己,她恨不得抽自己一巴掌。自己怎麽就這麽沉不住氣呢!
但事已至此,她隻能硬著頭皮繼續演下去。她嘻嘻一笑,試圖緩解這尷尬的氣氛。
\"閨女啊,你剛剛說的''寅吃什麽糧''是什麽意思啊?\"
雖然有點異想天開,但是他就感覺閨女剛才說道關鍵點了,他好像也聽誰說過這個詞。
馮青青眨了眨眼,露出一副天真無邪的表情:\"我不知道啊,爹。我隻是聽梁老師跟曉陽哥說,曉陽哥一頓飯把兩天的飯都吃光了,然後梁老師就罵他''寅吃卯糧''。\"
梁老師是大隊長的兒媳婦,也是附近小學的老師,為人和善,唯有麵對調皮搗蛋的兒子時,會瞬間變得暴躁如雷。
因此,馮青青特意搬出了梁老師作為擋箭牌。畢竟,馮父馮母絕不會去詢問她是不是說過這句話。
馮父陷入沉思,仔細咀嚼著這句話的含義。突然,他拍了一下大腿,激動地大喊道:\"對啊!\"
旁邊吃飯的人聽到聲音紛紛轉頭看向這邊,其中有幾個已經吃完但仍坐在地上回味著飯菜味道的人,見到馮父站起身來,忍不住調侃道:“建設,不過就是吃了頓飽飯,你激動個啥呢?”
另一個人附和道:“是啊,建設叔,難道你打算先活動活動,一會兒再吃一碗嗎?”
還有人笑著說:“哈哈,這個主意不錯,那我也站起來走走。”
……
馮青青聽到這些話,心裏暗暗鬆了口氣。看來自己成功蒙混過關了,不過下次說話還是得多加小心才行。
馮父此時滿臉尷尬,他完全忘記了這裏是食堂門口,聽了大家的調侃後,趕忙不好意思地解釋:“哎呀,你們別瞎猜!我家國良昨晚尿床了,可他偏要說是喝水時不小心灑在床上的。
這不,他娘剛才還說,隻要聞聞味道就能分辨出來。”
說完,馮父還煞有介事地瞪了國良一眼,接著說道:“才這麽點大的孩子就學會撒謊了,等回了家,我可得好好收拾他一頓!”
國良瞪大了眼睛,難以置信地看著馮父一本正經地說謊,他剛想要開口反駁,嘴裏就被馮母眼疾手快地塞了一大口饅頭。
關鍵是更崩潰的還在後麵。還真有人相信了。
“國良這麽大了還尿床呀?”
馮父還想給國良拉回來點印象分,“估計昨天喝水喝多了,平時不尿的。”
但是……
“國良是個尿床精。”
“對,尿床還不敢承認。”
。。。。。。。
一群孩子的嘰嘰喳喳聲中,國良尿床精的名字就確定了下來,一直跟著他到小學畢業。
看周圍的人都去聊其他話題了,馮父才又坐在地上,看國良眼睛含淚,馮父許諾,“聽說中午有雞肉吃,我給你搶個大雞腿。”
一聽有雞腿吃,國良也不哭了,雖然昨天剛吃了雞腿,但是今天還有,那豈不是更美。
馮父見兒子不哭了,這才鬆了一口氣,然後小聲對馮母說道:“梁老師的這個比喻真不錯,可不就是那什麽糧嗎!提前把糧食吃了,跟二叔他們說的一樣。不過梁老師形容得更貼切,用詞也更文雅。”
馮母淡定地回應:“人家是文化人,說話當然文雅啦!”
馮父連連點頭,表示讚同。
接著,他轉頭看向自己的三個孩子,堅定地說道:“等孩子們再大些,我們也要送他們去上學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