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此之後,府中人都知道文姨娘受寵,侯爺連著好幾日都宿在她房裏,人人豔羨文南星的,還有嫉妒,方蓯依那邊倒是沒傳出什麽來。
文南星對秦頌沒有表現出抗拒,可是心裏也已經在盤算著該怎麽躲著他,主要是秦頌近些天來她房裏的次數實在是有些多,難應付的同時,自己也是全身心覺得累。
內次每次都要到大半夜才肯停歇,她肚子也一直沒有動靜。
前些天文南星自己配置了一副藥來吃著,都是一些助孕的藥,秦頌來的這樣勤,若是不借助一些外力實在是可惜了,但喝了好幾日,遲遲不見效果。
文南星知道這件事是急不來的,要循序漸進,一步一步來。
所以這些日子文南星隻要沒事就往老夫人處跑,一待有時候就是一天,
這次老夫人去皇覺寺祈福要去上半個月,文南星一聽就知道自己的得救了,這次隨著老夫人上山,就是對她最大的救贖,至少可以逃避一段時間。
秦頌近幾日朝堂中的事忙,是不可能陪著老夫人前去的,這就是說明隻要是文南行跟著老夫人去了,就有半個多月都不用見到秦頌。
上山之前要沐浴更衣,焚香三日以去除身體中的雜碎,房事上更是講究,所以這次就算是文南星肯,老夫人也是不讓的,想到這個,覺得頭頂山上的烏雲散開。
就算是時日不多,能躲開就躲開,免得每日受累,還要應付著秦頌。
再是這皇覺寺聽說祈福最是靈驗,自己也想要上山為顧沉軒求一個平安福,就算是見不到他,心中也有一個念想 。
秦頌進到宮裏,身穿宮服的內官引著他進去,他跟在內官的後麵進了勤政殿。
年輕的帝王此時坐在書房內,身穿著繡著龍紋的皇袍,坐在象征著尊嚴的龍椅上,周身的環境象征著高貴。
皇帝的臉龐還略顯稚嫩,龍袍穿在他襯得他容光煥發,他麵容溫和,嘴角帶著淺淺的笑意,看見秦頌進來,甚至是起身讓人端來椅子賜座。
“愛卿來了,快些坐下,你和朕之間不必多禮。”
雖然陛下這麽說著,秦頌還是恪守君臣之禮,給這年輕的帝王行禮,臨了坐在下人端來的椅子上坐下。
這是君臣之禮,是萬萬不能僭越的,秦頌知道麵前的帝王猜忌的心思有多重,雖然年紀小,但是受了多年的帝王之術的熏陶,心思早就不如以前單純。
“多謝陛下。”
勤政內,君臣相對,秦頌早已遞上了奏折,想發兵去往嶺南一帶剿匪,就想這些天就出發。
嶺南一帶匪患猖獗,百姓深受這些匪患的折磨,地方官員也多次上書,希望陛下能下派 官員,找一個有能力的人去剿匪。
嶺南是本朝疆域的邊疆,是十分重要的防範地帶,若是此地不保,必將後患無窮。
“愛卿的奏折朕看了,朕深感欣慰,愛卿能為百姓的安寧做到如此,朕深感慚愧,朕便允愛卿帶一隊兵馬出城,前去嶺南一帶,剿清危害百姓的匪徒。”
帝王的聲音略顯稚嫩,現在到了換聲期,還透露著一種嘶啞,聽著有些刺耳。
這件事敲定之後,帝王卻沒有如釋重負的感覺,反而麵上多了好多的愁容,對著秦頌就是一個勁的搖頭歎氣。
“愛卿,你也知道如今太後把持著朝政,朝中又多是支持太後的,愛卿你可知道朕的無奈,朝中大臣都覺得朕年紀還小,不敢將大權交到朕的手中,如今隻有你盡心輔佐著朕,若是沒有了愛卿,朕都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陛下不必擔憂,遲早有一天這大權將會落到陛下手中。”秦頌整個人沉穩內斂,絲毫沒有因為陛下的擔心而心生慌亂,轉而勸解麵前的少年。
他渾身的氣勢與麵前的少年比起來更加強大,身量也比他高壯很多,與秦頌比起來,帝王顯得瘦弱無比,給人一種壓迫的感覺。
陛下不喜歡這種感覺,所以命人將自己的皇座建得高出許多,坐在上麵有一種俯視全局的感覺,在位置上增加了不少氣勢。
“如今陛下手上還沒有實權,最應該做的努力學習學習如何當一個帝王,學習帝王之道,終有一天這大權回到陛下手中,陛下才能抓得牢固,一旦權利落到了陛下手中,陛下就要拿得起。”
帝王一臉受教,連連點頭,滿臉的感激教導之色。
“朕知道了,現在在這朝堂之上,隻有愛卿能與太後抗衡,朕隻有依靠愛卿才能早點把握朕的江山,愛卿就是朕的左膀右臂,若是朕的太傅是愛卿,朕定能學到更多。”
“是陛下抬舉,臣遠不如陛下的太傅,不過陛下放心,臣定當全力以赴,不負陛下的期望。”
秦頌知道麵前的人想要的是什麽,就算是帝王早就猜忌,可是以現在陛下的能力,還不能公然與他決裂,因為他手中沒有權利。
現在朝中的勢力都在太後手中,他不過隻是一個無權無勢的傀儡罷了,但秦頌不會小瞧了這樣一個傀儡,終有一天他也是會變成一隻咬人的惡犬。
“聽說愛卿最近新納了一房美妾,溫柔體貼,還美若天仙。”
秦頌沒有否認,甚至臉上還罕見的出現了一絲笑意,一看便知是春風得意。
“陛下謬讚,隻是頗有些姿色罷了,伺候得盡心。”
陛下點點頭,目光就在秦頌臉上打量著,自然他不會關心秦頌內院的事,現在自己身上的事才叫他頭疼。
“朕羨慕愛卿你能將自己喜愛之人納入侯府,不像朕身不由己,太後最近正張羅著為朕娶一位皇後,定的是太後的一位侄女,也是方家的人,不日便要舉行封後大典,迎娶她入宮。”
陛下向他提起封後之事,這件事他早就知道,太後既然是要徹底掌握朝局,那這皇後的人選必然是自己人,那也隻能從她的母家,方家中選人,方家子女眾多,要選一個出來不是難事。
當初自己與方蓯依成婚,便是太後從中作梗,一道聖旨下來,便將兩個毫無幹係的捆綁在一起,太後的用意不用想也知道,拉攏世家大族,全部為他所用。
如今同樣的招數用在陛下身上也不為過,隻要是太後的人坐上了皇後之位,這陛下的後宮隻怕是難以出一個他腹之子,都得流著他們方家人的血,如此就算是陛下殯天,也還是有人能接上。
“陛下不用擔心,不過是個皇後而已,若是陛下掌權之後,想立為後不可?”
見秦頌不在意這事,陛下心裏竟也覺得安心許多,不過是個皇後而已,而他是皇帝。
“那就多謝愛卿為朕謀劃。”
“為陛下效勞是臣的本分。”
文南星對秦頌沒有表現出抗拒,可是心裏也已經在盤算著該怎麽躲著他,主要是秦頌近些天來她房裏的次數實在是有些多,難應付的同時,自己也是全身心覺得累。
內次每次都要到大半夜才肯停歇,她肚子也一直沒有動靜。
前些天文南星自己配置了一副藥來吃著,都是一些助孕的藥,秦頌來的這樣勤,若是不借助一些外力實在是可惜了,但喝了好幾日,遲遲不見效果。
文南星知道這件事是急不來的,要循序漸進,一步一步來。
所以這些日子文南星隻要沒事就往老夫人處跑,一待有時候就是一天,
這次老夫人去皇覺寺祈福要去上半個月,文南星一聽就知道自己的得救了,這次隨著老夫人上山,就是對她最大的救贖,至少可以逃避一段時間。
秦頌近幾日朝堂中的事忙,是不可能陪著老夫人前去的,這就是說明隻要是文南行跟著老夫人去了,就有半個多月都不用見到秦頌。
上山之前要沐浴更衣,焚香三日以去除身體中的雜碎,房事上更是講究,所以這次就算是文南星肯,老夫人也是不讓的,想到這個,覺得頭頂山上的烏雲散開。
就算是時日不多,能躲開就躲開,免得每日受累,還要應付著秦頌。
再是這皇覺寺聽說祈福最是靈驗,自己也想要上山為顧沉軒求一個平安福,就算是見不到他,心中也有一個念想 。
秦頌進到宮裏,身穿宮服的內官引著他進去,他跟在內官的後麵進了勤政殿。
年輕的帝王此時坐在書房內,身穿著繡著龍紋的皇袍,坐在象征著尊嚴的龍椅上,周身的環境象征著高貴。
皇帝的臉龐還略顯稚嫩,龍袍穿在他襯得他容光煥發,他麵容溫和,嘴角帶著淺淺的笑意,看見秦頌進來,甚至是起身讓人端來椅子賜座。
“愛卿來了,快些坐下,你和朕之間不必多禮。”
雖然陛下這麽說著,秦頌還是恪守君臣之禮,給這年輕的帝王行禮,臨了坐在下人端來的椅子上坐下。
這是君臣之禮,是萬萬不能僭越的,秦頌知道麵前的帝王猜忌的心思有多重,雖然年紀小,但是受了多年的帝王之術的熏陶,心思早就不如以前單純。
“多謝陛下。”
勤政內,君臣相對,秦頌早已遞上了奏折,想發兵去往嶺南一帶剿匪,就想這些天就出發。
嶺南一帶匪患猖獗,百姓深受這些匪患的折磨,地方官員也多次上書,希望陛下能下派 官員,找一個有能力的人去剿匪。
嶺南是本朝疆域的邊疆,是十分重要的防範地帶,若是此地不保,必將後患無窮。
“愛卿的奏折朕看了,朕深感欣慰,愛卿能為百姓的安寧做到如此,朕深感慚愧,朕便允愛卿帶一隊兵馬出城,前去嶺南一帶,剿清危害百姓的匪徒。”
帝王的聲音略顯稚嫩,現在到了換聲期,還透露著一種嘶啞,聽著有些刺耳。
這件事敲定之後,帝王卻沒有如釋重負的感覺,反而麵上多了好多的愁容,對著秦頌就是一個勁的搖頭歎氣。
“愛卿,你也知道如今太後把持著朝政,朝中又多是支持太後的,愛卿你可知道朕的無奈,朝中大臣都覺得朕年紀還小,不敢將大權交到朕的手中,如今隻有你盡心輔佐著朕,若是沒有了愛卿,朕都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陛下不必擔憂,遲早有一天這大權將會落到陛下手中。”秦頌整個人沉穩內斂,絲毫沒有因為陛下的擔心而心生慌亂,轉而勸解麵前的少年。
他渾身的氣勢與麵前的少年比起來更加強大,身量也比他高壯很多,與秦頌比起來,帝王顯得瘦弱無比,給人一種壓迫的感覺。
陛下不喜歡這種感覺,所以命人將自己的皇座建得高出許多,坐在上麵有一種俯視全局的感覺,在位置上增加了不少氣勢。
“如今陛下手上還沒有實權,最應該做的努力學習學習如何當一個帝王,學習帝王之道,終有一天這大權回到陛下手中,陛下才能抓得牢固,一旦權利落到了陛下手中,陛下就要拿得起。”
帝王一臉受教,連連點頭,滿臉的感激教導之色。
“朕知道了,現在在這朝堂之上,隻有愛卿能與太後抗衡,朕隻有依靠愛卿才能早點把握朕的江山,愛卿就是朕的左膀右臂,若是朕的太傅是愛卿,朕定能學到更多。”
“是陛下抬舉,臣遠不如陛下的太傅,不過陛下放心,臣定當全力以赴,不負陛下的期望。”
秦頌知道麵前的人想要的是什麽,就算是帝王早就猜忌,可是以現在陛下的能力,還不能公然與他決裂,因為他手中沒有權利。
現在朝中的勢力都在太後手中,他不過隻是一個無權無勢的傀儡罷了,但秦頌不會小瞧了這樣一個傀儡,終有一天他也是會變成一隻咬人的惡犬。
“聽說愛卿最近新納了一房美妾,溫柔體貼,還美若天仙。”
秦頌沒有否認,甚至臉上還罕見的出現了一絲笑意,一看便知是春風得意。
“陛下謬讚,隻是頗有些姿色罷了,伺候得盡心。”
陛下點點頭,目光就在秦頌臉上打量著,自然他不會關心秦頌內院的事,現在自己身上的事才叫他頭疼。
“朕羨慕愛卿你能將自己喜愛之人納入侯府,不像朕身不由己,太後最近正張羅著為朕娶一位皇後,定的是太後的一位侄女,也是方家的人,不日便要舉行封後大典,迎娶她入宮。”
陛下向他提起封後之事,這件事他早就知道,太後既然是要徹底掌握朝局,那這皇後的人選必然是自己人,那也隻能從她的母家,方家中選人,方家子女眾多,要選一個出來不是難事。
當初自己與方蓯依成婚,便是太後從中作梗,一道聖旨下來,便將兩個毫無幹係的捆綁在一起,太後的用意不用想也知道,拉攏世家大族,全部為他所用。
如今同樣的招數用在陛下身上也不為過,隻要是太後的人坐上了皇後之位,這陛下的後宮隻怕是難以出一個他腹之子,都得流著他們方家人的血,如此就算是陛下殯天,也還是有人能接上。
“陛下不用擔心,不過是個皇後而已,若是陛下掌權之後,想立為後不可?”
見秦頌不在意這事,陛下心裏竟也覺得安心許多,不過是個皇後而已,而他是皇帝。
“那就多謝愛卿為朕謀劃。”
“為陛下效勞是臣的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