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李政支援糧草,淺議文武官員儲備之事
從小卒做起,我在大穆爭天下 作者:末辰先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安陽點點頭。
隨即將渤州之局勢和他已經安排兵馬進入渤州解救兵寡糧盡的嶽父,並將渤州舊齊王室第五氏之事說了出來。
“舊齊?田氏?第五氏?田氏寶庫?”
李政微微驚訝,隨即冷笑一聲。
“還真是下了血本,沒想到這群田鼠也按耐不住蹦噠出來了!”
安陽點點頭,“如今渤州暗潮湧動,第五氏,高氏,王氏,還有我嶽父,各地世家大族,可謂是暗潮湧動…”
“如此混亂之局麵利我,此前我既已出兵渤州,如今田氏將機會送到我麵前,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正好趁秋收擠出一些糧草攻入渤州!”
李政微笑點點頭道:
“卻是好機會!不過,你拿下薊州才短短半年,如今又出兵渤州,能保證雲薊之穩定嗎?糧草是否充足?”
安陽笑道:
“父親慧眼如炬,雲州自是沒有問題,薊州雖百廢待興,有我屠薊州張氏滿門震懾在前,那些世家大族鬧不起幺蛾子,至於糧草雖不充足,不過秋收後亦能擠出一些。”
李政不假思索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出兵糧草必要充足!”
“這樣,明日為父下令讓秦王府調令一部分糧草過來,正好為父麾下目前暫無征戰,糧草能供應一部分。”
安陽也不矯情,朝李政拜道:“謝父親。”
李政瞪了一眼安陽。
“這是何話?跟為父還談謝字,兩方基業都是你的,為父助你不是天經地義?日後切莫再說如此生疏之言。”
安陽微微一笑,點點頭。
“如此,待我大舉攻渤之際,趁此緩衝之時間,父親可提前昭告麾下文武合並之事,讓其知曉,並對秦並於燕有個適應時間…亦可看看文武之反應,若有變故亦可應對!”
李政聞言笑道:
“原來你是如此考慮的…你之考慮有道理,為老成之謀!”
“這些老弟兄跟隨為父征戰天下,秦之名號早已深入人心,驟然改換旗幟,確實會有些影響,不過問題不會太大…”
“不要小看了為父和你老師辛先生對麾下文武之掌控力,也不要小瞧了你之秦王府世子之身份,早在你失蹤前,你早已得到他們之認可!”
“若真有不開眼之文武鬧事,為父也顧不得君臣相宜之情了,為父這人屠可不是白來的!”
說著李政不動聲色的看了一眼李康安。
他很清楚二兒子之想法,倒不擔心二兒子有所舉動,而是擔心那些心向二兒子之文武打著其名號做糊塗事。
李康安一直在傾聽父親與大哥兩人說話,李政的眼神他立刻就發現了,他並非愚笨之人,頓時不樂意了:
“誒,誒,誒,爹,你看我做甚,你這是什麽眼神?你說歸說,別帶上兒子我,難不成你還擔心我會跟大哥爭位做些小動作?”
說著不由得撇撇嘴。
“以前他們私下找我不都被我打發了,以前大哥失蹤我不用爭,現在大哥回來了,您覺得我爭的過大哥嗎?”
“我是想活的多不自在跟大哥爭位?再說了,世子位有什麽好的,要做就做大將軍!”
李政瞪著李康安,沒好氣道:
“為父現在看都不能看你了?為父是這個意思嗎?為父擔心有人不知死活打著你的旗號給你大哥添亂。”
李康安撇了撇嘴,隨即不說話。
安陽微微一笑。
他能理解,就算他失蹤前再得秦王府會麾下文武認可,亦不可能會讓所有人認可,總會有人行投機取巧妄想擁立之功,更何況,他還失蹤了這幾年,有文武以他這個二弟為主亦屬正常。
不過,他相信,這對於他和父親來說,這不算大事,更何況康安沒有這個心思。
李政說完李康安,隨即朝沉默的安陽說道:“承業,既然你已有所考慮,合並之事,就按你說的辦!”
“明日,我下令調撥糧草,一並將昭告之文書傳給麾下文武。”
安陽點點頭。
李康安不停的向他使眼色,安陽見狀微微一笑,明白這是弟弟提醒他讓他提他從軍之事。
他點點頭示意稍安勿躁,隨即與父親聊起文武官員儲備之事。
“父親,日後秦燕一旦合並,燕國坐擁五州,如若我能攻下渤州大半疆域,燕將坐擁近六州之地,帶甲近五十萬!可謂是天下諸侯之冠,如此大之基業,需要大量文武人才…”
李政點點頭,等待安陽後續之言。
安陽繼續道:“如今父親麾下文武眾多,但不少已經老去,恐怕支撐不了幾年,我擔心會出現青黃不接之局麵…”
李政聞言搖了搖頭,“這個你放心,為父麾下早已在培養新一代的文武,甚至有不少驚豔之才…”
“你之麾下文武亦不在少數,多為青壯之年,基業合並後,正好可以互補,再者,這些年我們亦在不斷吸收世家寒門之人才…”
“為父了解到,你不也設置了弘文昭武兩館,弄出了天下聞名的唯才是舉之招賢令嗎?”
“說來,你這招賢令還真是魄力十足。”
“如此,當不會出現文武斷層之情況…”
安陽點頭稱是,繼續道:
“話雖如此,這些吸納的人才需要長時間的考驗其才能方能重用,在此之前,用起來會有些顧及,遠不如知根知底之人來的順手…”
“而且,文臣尚好,不順手亦或者陽奉陰違便可撤換,影響不大,但這武將可是大事…”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如今看似武將不缺,但,待父親麾下老將老去,屆時將會缺少大量將領,固然父親麾下新一代將領或許很多,但能獨立領兵之將領恐怕不多,我之麾下亦是…”
“想要成長起來,需經曆血火,亦需天賦,必然會出現武將緊缺之態。”
“冒然提拔或是重用新附之武將,恐怕隱患很大,再者,隨著我們征戰天下,所需武將將會更多,還要麵臨征戰天下之中,武將戰死之情況…”
李政聞言,懂了安陽之意。
涉及武將和兵權。
征戰天下,武將多多益善,不僅僅是掌軍之武將,亦包括大量中層校尉,還海量中底層之軍官。
中低層之軍校倒是好說,隻要經曆一兩場大戰後,精銳老卒便可任之。
關鍵在於校尉與將領,甚至獨立領兵之大將。
但,曆來,文臣翻不起浪花,武將隱患最大,特別是如今有兵便是草頭王的亂世,忠誠且有能力之武將難尋。
如今他們父子麾下現有武將倒還好,特別是他自己麾下武將,都是跟隨他征戰多年之老將,忠誠度還好,兒子麾下武將目前看亦還好。
至於數量,說多也不算多。
兒子說的有道理。
日後征戰天下,兵馬更多,武將需要的數量越來越多,他們在吸收新的武將,天下諸侯何嚐不在如此這般做。
總不會想著虎軀一震,天下武將盡歸他們所得吧,這其中還要考慮戰死之武將。
這確實是日後需要解決之問題。
“承業有何想法?”
隨即將渤州之局勢和他已經安排兵馬進入渤州解救兵寡糧盡的嶽父,並將渤州舊齊王室第五氏之事說了出來。
“舊齊?田氏?第五氏?田氏寶庫?”
李政微微驚訝,隨即冷笑一聲。
“還真是下了血本,沒想到這群田鼠也按耐不住蹦噠出來了!”
安陽點點頭,“如今渤州暗潮湧動,第五氏,高氏,王氏,還有我嶽父,各地世家大族,可謂是暗潮湧動…”
“如此混亂之局麵利我,此前我既已出兵渤州,如今田氏將機會送到我麵前,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正好趁秋收擠出一些糧草攻入渤州!”
李政微笑點點頭道:
“卻是好機會!不過,你拿下薊州才短短半年,如今又出兵渤州,能保證雲薊之穩定嗎?糧草是否充足?”
安陽笑道:
“父親慧眼如炬,雲州自是沒有問題,薊州雖百廢待興,有我屠薊州張氏滿門震懾在前,那些世家大族鬧不起幺蛾子,至於糧草雖不充足,不過秋收後亦能擠出一些。”
李政不假思索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出兵糧草必要充足!”
“這樣,明日為父下令讓秦王府調令一部分糧草過來,正好為父麾下目前暫無征戰,糧草能供應一部分。”
安陽也不矯情,朝李政拜道:“謝父親。”
李政瞪了一眼安陽。
“這是何話?跟為父還談謝字,兩方基業都是你的,為父助你不是天經地義?日後切莫再說如此生疏之言。”
安陽微微一笑,點點頭。
“如此,待我大舉攻渤之際,趁此緩衝之時間,父親可提前昭告麾下文武合並之事,讓其知曉,並對秦並於燕有個適應時間…亦可看看文武之反應,若有變故亦可應對!”
李政聞言笑道:
“原來你是如此考慮的…你之考慮有道理,為老成之謀!”
“這些老弟兄跟隨為父征戰天下,秦之名號早已深入人心,驟然改換旗幟,確實會有些影響,不過問題不會太大…”
“不要小看了為父和你老師辛先生對麾下文武之掌控力,也不要小瞧了你之秦王府世子之身份,早在你失蹤前,你早已得到他們之認可!”
“若真有不開眼之文武鬧事,為父也顧不得君臣相宜之情了,為父這人屠可不是白來的!”
說著李政不動聲色的看了一眼李康安。
他很清楚二兒子之想法,倒不擔心二兒子有所舉動,而是擔心那些心向二兒子之文武打著其名號做糊塗事。
李康安一直在傾聽父親與大哥兩人說話,李政的眼神他立刻就發現了,他並非愚笨之人,頓時不樂意了:
“誒,誒,誒,爹,你看我做甚,你這是什麽眼神?你說歸說,別帶上兒子我,難不成你還擔心我會跟大哥爭位做些小動作?”
說著不由得撇撇嘴。
“以前他們私下找我不都被我打發了,以前大哥失蹤我不用爭,現在大哥回來了,您覺得我爭的過大哥嗎?”
“我是想活的多不自在跟大哥爭位?再說了,世子位有什麽好的,要做就做大將軍!”
李政瞪著李康安,沒好氣道:
“為父現在看都不能看你了?為父是這個意思嗎?為父擔心有人不知死活打著你的旗號給你大哥添亂。”
李康安撇了撇嘴,隨即不說話。
安陽微微一笑。
他能理解,就算他失蹤前再得秦王府會麾下文武認可,亦不可能會讓所有人認可,總會有人行投機取巧妄想擁立之功,更何況,他還失蹤了這幾年,有文武以他這個二弟為主亦屬正常。
不過,他相信,這對於他和父親來說,這不算大事,更何況康安沒有這個心思。
李政說完李康安,隨即朝沉默的安陽說道:“承業,既然你已有所考慮,合並之事,就按你說的辦!”
“明日,我下令調撥糧草,一並將昭告之文書傳給麾下文武。”
安陽點點頭。
李康安不停的向他使眼色,安陽見狀微微一笑,明白這是弟弟提醒他讓他提他從軍之事。
他點點頭示意稍安勿躁,隨即與父親聊起文武官員儲備之事。
“父親,日後秦燕一旦合並,燕國坐擁五州,如若我能攻下渤州大半疆域,燕將坐擁近六州之地,帶甲近五十萬!可謂是天下諸侯之冠,如此大之基業,需要大量文武人才…”
李政點點頭,等待安陽後續之言。
安陽繼續道:“如今父親麾下文武眾多,但不少已經老去,恐怕支撐不了幾年,我擔心會出現青黃不接之局麵…”
李政聞言搖了搖頭,“這個你放心,為父麾下早已在培養新一代的文武,甚至有不少驚豔之才…”
“你之麾下文武亦不在少數,多為青壯之年,基業合並後,正好可以互補,再者,這些年我們亦在不斷吸收世家寒門之人才…”
“為父了解到,你不也設置了弘文昭武兩館,弄出了天下聞名的唯才是舉之招賢令嗎?”
“說來,你這招賢令還真是魄力十足。”
“如此,當不會出現文武斷層之情況…”
安陽點頭稱是,繼續道:
“話雖如此,這些吸納的人才需要長時間的考驗其才能方能重用,在此之前,用起來會有些顧及,遠不如知根知底之人來的順手…”
“而且,文臣尚好,不順手亦或者陽奉陰違便可撤換,影響不大,但這武將可是大事…”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如今看似武將不缺,但,待父親麾下老將老去,屆時將會缺少大量將領,固然父親麾下新一代將領或許很多,但能獨立領兵之將領恐怕不多,我之麾下亦是…”
“想要成長起來,需經曆血火,亦需天賦,必然會出現武將緊缺之態。”
“冒然提拔或是重用新附之武將,恐怕隱患很大,再者,隨著我們征戰天下,所需武將將會更多,還要麵臨征戰天下之中,武將戰死之情況…”
李政聞言,懂了安陽之意。
涉及武將和兵權。
征戰天下,武將多多益善,不僅僅是掌軍之武將,亦包括大量中層校尉,還海量中底層之軍官。
中低層之軍校倒是好說,隻要經曆一兩場大戰後,精銳老卒便可任之。
關鍵在於校尉與將領,甚至獨立領兵之大將。
但,曆來,文臣翻不起浪花,武將隱患最大,特別是如今有兵便是草頭王的亂世,忠誠且有能力之武將難尋。
如今他們父子麾下現有武將倒還好,特別是他自己麾下武將,都是跟隨他征戰多年之老將,忠誠度還好,兒子麾下武將目前看亦還好。
至於數量,說多也不算多。
兒子說的有道理。
日後征戰天下,兵馬更多,武將需要的數量越來越多,他們在吸收新的武將,天下諸侯何嚐不在如此這般做。
總不會想著虎軀一震,天下武將盡歸他們所得吧,這其中還要考慮戰死之武將。
這確實是日後需要解決之問題。
“承業有何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