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欠債還債,欠命還命
唯我獨寵,冷麵皇叔請上位 作者:樂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鄭妃說到這裏,李怡一張冷著的麵孔,稍微有了一些暖意,微微點了點頭。
鄭妃也緩和了一下語氣,接著繼續道:“怡兒。娘隻是一般的民女,從來沒想過能進大明宮。所以那方士的讖語,娘聽了隻當是笑話,後來跟了李錡那幾年,娘仍舊覺得那方士說的是胡話。但是當娘莫名其妙的進了大明宮,遇見了你父皇之後。娘的心中開始慢慢起了變化。不得不開始相信那句話,特別是生下了你之後。你的早慧與聰明簡直讓娘害怕。佼佼者易折。你父皇有多寵愛你,你是不知道的。他對娘說過,怡兒是他唯一的期望。你大皇兄,他是根本看不上眼的。當時娘真的以為,那方士說話能成真。但是誰知道你父皇薨逝的這般促然。”
聽到這,李怡的嘴角揚起了一絲笑意,並從鼻腔裏冷冷的“哼”了一聲。鄭妃當然是不知道的,那事已過去二十多年,知道內情,還活著的人估計也隻剩下那尊貴無比的郭太皇太後與李怡自己了。
“你父皇走的急,沒給我們娘倆留下任何遺詔。娘受你父皇的寵幸最多,又有了你。郭貴妃早就將娘視為眼中釘肉中刺,先帝一走,我們娘倆變成了真正的孤苦伶仃,無依無靠,受人欺淩的孤兒寡母。”
李怡繼續冷著一張臉,緘默。
“事也趕巧了。你大概三歲多的時候,一日我帶你去給郭太後定省。正好遇到有人行刺郭太後。雖然郭太後沒有受傷,但是卻把你嚇的幾日都不敢說話。於是娘就將計就計,讓你裝傻。你隻有傻了,對他們娘倆沒有任何威脅了,你才能有機會活下去。怡兒,你不要恨為娘讓你裝傻,害了你這二十年。娘當然知道讓你做一個閑散親王對你對我都是好事。你若不傻,郭太後和你皇兄能放過我們娘倆嗎?再說你幼時的聰慧他們是知道的。你若被他們害死,娘還能活得下去嗎?隻是你皇兄他沒福,皇帝沒做幾年自己就先薨了。倒是郭貴妃,做了太後又做了太皇太後。”
“她好日子快到頭了。”李怡突然沒有任何征兆的,淡然的說了這句話。那說話的口氣,讓鄭妃有些悚然。
“怡兒。他們害你這麽多次,你總能逃脫。這就是天命。上天不讓你死。”
“娘。兒子信你。娘也要信兒子。”李怡繼續清冷著一張臉對著母妃淡然道。
“怡兒。娘如何能不信你。”說完鄭妃從袖中取出一份書信遞給李怡。
“你去鹽官的安國寺避上一避。那裏的奇安方丈是皇族宗親,後來被高人點化出家當和尚去了。你父皇在時,他回過幾次宮內,見過你。一直說你有慧根。該說的話,娘已在信中寫明,他會好好替為娘照顧你的。娘相信,你遲早會回長安,咱們娘倆遲早會回到大明宮去。不再受人欺淩。”
李怡接過書信,直接塞進了衣襯內。微微對著母妃點了點頭道:“母妃的話,兒子謹記。母妃回府去吧,不要讓人起了疑心。兒子等的人就快來了。”
從李怡說話的口氣中,鄭妃作為母親,已很明顯的感覺到,兒子變了。疏離與冷漠,這是兒子從未對自己有過的態度。即便李怡在外麵裝作癡傻冷漠,但是隻母子二人的時候,還是相當的恭順。
“怡兒,你沒事吧?”鄭妃擔心的問了一句。伸手輕輕的拍了拍李怡放在桌子上的手背。
“兒子沒事。兒子好的很。這二十年來從未像現在這般好過。”李怡將自己的手從母妃的手掌下抽出,反之覆上了母妃的手背,輕輕的拍了拍接著道:“母妃,不用擔心兒子。聽了母妃的話,兒子突然記了許多已被忘記的事情。兒子從來沒像現在這般清醒。正如母妃說的,確實是天意。兒子現在徹底的明白了,天意不可違。躲始終不是個辦法。既然老天讓兒子前行,那兒子隻有順應天意。說不定,這也是父皇在天之靈的意願。”
說完李怡的眼中探出一絲暖意來看著自己的母妃。
鄭妃聽到了李怡說起了自己的夫君憲宗皇帝,隻神色一黯,雙眼微紅,柳眉微蹙。
“母妃,是父皇在天之靈一直保佑著孩兒。父皇要兒子幫他做一件事,兒子一直未做,父皇當然不肯現在就見我。”
“什麽事?你又如何知道你父皇有事情讓你去做?難不成你父皇給你托夢了?”鄭妃臉色微詫,一雙杏眼怔怔的看著李怡。
“欠債還債,欠命還命!”李怡冷笑了一聲,一隻手狠狠的拍了一下桌子。似所有的怨恨全部集中在自己的這隻手掌之上。
聲音原本並不算大,隻是在這靜謐的夜裏猛然出了這麽一大聲,且毫無征兆,著實把鄭妃嚇了一跳。她完全不明白李怡在說什麽。
當她剛想張嘴詢問,就聽得院子的門“咯吱”一聲,有人推門進來。
李怡立刻對母妃做了一個噤聲的手勢,自己則又回到了光王李怡日常的樣子,麵無表情雙眼直愣,坐在椅子上一動不動。
見兒子恢複了常態,鄭妃取下了頭釵攏了攏發髻上的碎發。整理了妝容。一張雍容安詳的臉上對著李怡溫柔款款的一笑。遂,轉身開了屋門,走了出去。
這夜沒有月亮,隻滿天的繁星點點,綴滿了墨黑錦緞的夜空。
夜色下,鄭妃見站在小院裏,來人有仨。
當鄭妃還未走近,就聽見一個熟悉的聲音道:“鄭太妃,別來無恙啊。”
“哎呀,這不是仇大總管嗎?好久未見了。”鄭妃立刻迎了上去,對著仇士良淺身相拜道:“怡兒今日若不是有仇大總管相救,估計……”鄭妃抬袖,輕輕擦拭自己的眼眶。
“太妃娘娘,勿要多禮。殿下吉人自有天相,老奴出手相救,不過是舉手之勞。元贄,公武。拜過太妃娘娘。”
穿著便裝的馬元贄和仇公武立刻規矩的對鄭妃行了禮。
鄭妃也緩和了一下語氣,接著繼續道:“怡兒。娘隻是一般的民女,從來沒想過能進大明宮。所以那方士的讖語,娘聽了隻當是笑話,後來跟了李錡那幾年,娘仍舊覺得那方士說的是胡話。但是當娘莫名其妙的進了大明宮,遇見了你父皇之後。娘的心中開始慢慢起了變化。不得不開始相信那句話,特別是生下了你之後。你的早慧與聰明簡直讓娘害怕。佼佼者易折。你父皇有多寵愛你,你是不知道的。他對娘說過,怡兒是他唯一的期望。你大皇兄,他是根本看不上眼的。當時娘真的以為,那方士說話能成真。但是誰知道你父皇薨逝的這般促然。”
聽到這,李怡的嘴角揚起了一絲笑意,並從鼻腔裏冷冷的“哼”了一聲。鄭妃當然是不知道的,那事已過去二十多年,知道內情,還活著的人估計也隻剩下那尊貴無比的郭太皇太後與李怡自己了。
“你父皇走的急,沒給我們娘倆留下任何遺詔。娘受你父皇的寵幸最多,又有了你。郭貴妃早就將娘視為眼中釘肉中刺,先帝一走,我們娘倆變成了真正的孤苦伶仃,無依無靠,受人欺淩的孤兒寡母。”
李怡繼續冷著一張臉,緘默。
“事也趕巧了。你大概三歲多的時候,一日我帶你去給郭太後定省。正好遇到有人行刺郭太後。雖然郭太後沒有受傷,但是卻把你嚇的幾日都不敢說話。於是娘就將計就計,讓你裝傻。你隻有傻了,對他們娘倆沒有任何威脅了,你才能有機會活下去。怡兒,你不要恨為娘讓你裝傻,害了你這二十年。娘當然知道讓你做一個閑散親王對你對我都是好事。你若不傻,郭太後和你皇兄能放過我們娘倆嗎?再說你幼時的聰慧他們是知道的。你若被他們害死,娘還能活得下去嗎?隻是你皇兄他沒福,皇帝沒做幾年自己就先薨了。倒是郭貴妃,做了太後又做了太皇太後。”
“她好日子快到頭了。”李怡突然沒有任何征兆的,淡然的說了這句話。那說話的口氣,讓鄭妃有些悚然。
“怡兒。他們害你這麽多次,你總能逃脫。這就是天命。上天不讓你死。”
“娘。兒子信你。娘也要信兒子。”李怡繼續清冷著一張臉對著母妃淡然道。
“怡兒。娘如何能不信你。”說完鄭妃從袖中取出一份書信遞給李怡。
“你去鹽官的安國寺避上一避。那裏的奇安方丈是皇族宗親,後來被高人點化出家當和尚去了。你父皇在時,他回過幾次宮內,見過你。一直說你有慧根。該說的話,娘已在信中寫明,他會好好替為娘照顧你的。娘相信,你遲早會回長安,咱們娘倆遲早會回到大明宮去。不再受人欺淩。”
李怡接過書信,直接塞進了衣襯內。微微對著母妃點了點頭道:“母妃的話,兒子謹記。母妃回府去吧,不要讓人起了疑心。兒子等的人就快來了。”
從李怡說話的口氣中,鄭妃作為母親,已很明顯的感覺到,兒子變了。疏離與冷漠,這是兒子從未對自己有過的態度。即便李怡在外麵裝作癡傻冷漠,但是隻母子二人的時候,還是相當的恭順。
“怡兒,你沒事吧?”鄭妃擔心的問了一句。伸手輕輕的拍了拍李怡放在桌子上的手背。
“兒子沒事。兒子好的很。這二十年來從未像現在這般好過。”李怡將自己的手從母妃的手掌下抽出,反之覆上了母妃的手背,輕輕的拍了拍接著道:“母妃,不用擔心兒子。聽了母妃的話,兒子突然記了許多已被忘記的事情。兒子從來沒像現在這般清醒。正如母妃說的,確實是天意。兒子現在徹底的明白了,天意不可違。躲始終不是個辦法。既然老天讓兒子前行,那兒子隻有順應天意。說不定,這也是父皇在天之靈的意願。”
說完李怡的眼中探出一絲暖意來看著自己的母妃。
鄭妃聽到了李怡說起了自己的夫君憲宗皇帝,隻神色一黯,雙眼微紅,柳眉微蹙。
“母妃,是父皇在天之靈一直保佑著孩兒。父皇要兒子幫他做一件事,兒子一直未做,父皇當然不肯現在就見我。”
“什麽事?你又如何知道你父皇有事情讓你去做?難不成你父皇給你托夢了?”鄭妃臉色微詫,一雙杏眼怔怔的看著李怡。
“欠債還債,欠命還命!”李怡冷笑了一聲,一隻手狠狠的拍了一下桌子。似所有的怨恨全部集中在自己的這隻手掌之上。
聲音原本並不算大,隻是在這靜謐的夜裏猛然出了這麽一大聲,且毫無征兆,著實把鄭妃嚇了一跳。她完全不明白李怡在說什麽。
當她剛想張嘴詢問,就聽得院子的門“咯吱”一聲,有人推門進來。
李怡立刻對母妃做了一個噤聲的手勢,自己則又回到了光王李怡日常的樣子,麵無表情雙眼直愣,坐在椅子上一動不動。
見兒子恢複了常態,鄭妃取下了頭釵攏了攏發髻上的碎發。整理了妝容。一張雍容安詳的臉上對著李怡溫柔款款的一笑。遂,轉身開了屋門,走了出去。
這夜沒有月亮,隻滿天的繁星點點,綴滿了墨黑錦緞的夜空。
夜色下,鄭妃見站在小院裏,來人有仨。
當鄭妃還未走近,就聽見一個熟悉的聲音道:“鄭太妃,別來無恙啊。”
“哎呀,這不是仇大總管嗎?好久未見了。”鄭妃立刻迎了上去,對著仇士良淺身相拜道:“怡兒今日若不是有仇大總管相救,估計……”鄭妃抬袖,輕輕擦拭自己的眼眶。
“太妃娘娘,勿要多禮。殿下吉人自有天相,老奴出手相救,不過是舉手之勞。元贄,公武。拜過太妃娘娘。”
穿著便裝的馬元贄和仇公武立刻規矩的對鄭妃行了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