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搬新屋啦
穿成農門老婦後,貴女種田發家啦 作者:木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五日後,若娘一家正式搬進了新屋子。
屋子建的還是主屋坐北朝南,東西各三間房,走廊上往前延伸搭了雨棚,兩邊都可通向後院。
後院建了一排雞圈,豬圈,一邊各兩個,中間是茅房,茅房若娘讓師傅們在中間上方多砌了一麵牆。
前麵做了個橫向攔著的,上茅廁的時候可以坐在上麵,不至於直接被下麵的糞水濺到屁股上。
之前的都是挖個坑,人直接蹲在上麵,容易溢出還容易濺到。
而且還覺得一不留神,身子往後仰,會往裏掉!
前麵用布簾子遮起來了,平時沒人用的時候就拉開,有人用的時候就遮上。
也避免上茅廁的時候有人誤闖,家裏兒子多,若娘還是想著要避諱一些。
小雞和仔豬都已經買好了。
二十隻雞仔,兩頭小豬。
還有兩個空著的,暫時先堆放了柴火。
後麵就是開出來的地,若娘種上了秋胡瓜,豆角,芹菜,生菜。
還有小半畝地翻好了,暫時空著。
她自己住在主屋的東廂房,老三夫妻住在了東朝向的一邊,再隔一間就是廚房。
老四老五住在西朝向的若娘屋子的這一邊。
屋子和外牆都是刷了白石灰的,看起來幹淨又亮堂。
堂屋兩邊開了窗,正中間是一套木質的條案,從東一直通到西頭。
上麵放著觀音像和香爐燭台。
西邊的牆邊放了一套椅子,中間是一個同色的小茶幾。
東邊放了一張八仙桌,和四張長板凳。
是平時裏吃飯的地方。
院子中間的空地夯實了,可以曬麥子,稻子。
許來金幫著搬家,看到這院子的布置,就讓師傅們也這樣建張景彥的屋子。
若娘起先沒注意,等張景彥的屋子開始建圍牆的時候,她才看出點問題。
站在正門口稍遠的地方看了下整體的布局,若娘疑惑地開口:“來金,你們家將軍這個院子是不是拉的有點長了?”
西向這邊的圍牆都拉到跟她的門一樣齊了。
遠處看,還以為這裏就是一個二進的大院子呢?
“雲嬸,我想了一下,你家裏的人少,這一塊也沒有其他人家,有事情都照應不到。”
“我把將軍家的圍牆拉到這裏,平日裏也從這個方向進屋,您要是有個甚麽事,招呼一聲就能聽到。”
“嗬嗬,安全!”
若娘無奈,安全是安全,張景彥每次回家,不就要繞路了嗎?
不過人家將軍的心思她也管不著。
於是說起了別的事情:“下晌有事沒有?我打算進趟山,你和小品一起來吧。”
“你們幾個大男人胃口太好了,家裏的肉和菜都不夠吃。”
“好咧,嬸。”
自從上次她一個人出門了兩天,家裏幾個小的被打之後,若娘就不太帶他們一起出門了。
也不再給他們把事情都安排清楚了。
她突然想到,被爹娘保護的再好的孩子,總還是需要自己去生活的。
接下來,若娘連著三天都跟許來金一起上山,每天都會帶點新鮮菜回來。
都是在外圍找不到的。
許來金和張小品的收獲更多,麅子,野豬,野雞,幾丈長的長蟲都有好幾條。
野豬若娘不樂意吃,就讓在村裏賣了,剩下的就賣給屠戶。
長蟲的膽可以入藥,若娘讓老三拿了一條送給了許老大夫,當初馮翠花那事,要不是他去幫忙送了藥,顯得她還是有些人情味,最後那事就算跟她沒關係,也免不了村裏人的指指點點。
若娘知道許老大夫心裏也清楚,隻是人家從不放在嘴上說,這樣的人,若娘也敬著幾分,有時候做好吃的,都會讓人給老大夫送些過去。
次數多了,老人家也承她的情,研製的傷風驅寒的草藥,總會給她也留一份。
若娘家裏現在存著的藥,都不少了。
長蟲其他的部位,老三收拾出來,柳氏做了紅燒段,除了若娘,大家都挺喜歡吃的。
長蟲段又嫩又鮮,是大補之物。
第四天,老四鬧著要跟若娘一起上山,正趕上老五這日也不用去村學,一家人就都上了山。
若娘找了幾天,都沒找到自己要的,一時也有些灰心。
挎著籃子,就打算采點野菜。
“娘,這是甚麽呀?這菜下麵還長了瘤子!能吃嗎?”老三擰著一顆綠色的下麵連著紅皮果實的植物。
他是看著它的葉子鮮嫩,想拔回去炒著吃的。
“老三,快拿過來給娘看看!”若娘直起身,眼睛都亮了,就是它。
找了這麽多天,終於找到了。
父親手劄中的紅薯。
“都過來,看看還有沒有?”
“連同下麵的果實一起,小心點,別挖破了。”若娘蹲下身扒拉了幾下。
“嬸子,這是...能吃的?”許來金一邊警惕四周,一麵蹲下身子看。
“嗯,你看它下麵的果子現在雖然小,但是量多,隻是因為現在應該是它育苗的季節,若是等到十月份,產量一定不小。”
若娘看他一臉不信:“今年稻子肯定會減產,百姓吃不飽肚子,會不會鬧起來?”
“最主要的邊關的將士們,吃甚麽?”這個問題,是她看到張景彥為了稻田蟲害東奔西走的時候才想起來的。
“這...冬日裏沒甚能吃的,他們...他們...”他們就會被餓死。
許來金說不下去了,他知道為甚將軍要讓退下來的士兵都開荒種地,上穀關的士兵,一到冬天就沒吃飽過肚子。
“那要是這種能果腹,產量還高呢?你看它們長的也不挑地方,那要是上穀關也能種呢?”
“真的嗎?嬸子。”許來金簡直要蹦起來。
“可這麽點也不夠啊。”
“把它們都挖回去,看能不能種成。”若娘回想父親的手劄,她想試試。
“好咧,小品快來幫忙!”
一行人一共背了七個簍子下山。
有些直接是紅薯藤的,她就讓老三在後院種下了,還有 一些已經長出來紅薯,個頭還不小,若娘就打算用來育苗。
很奇怪,兩個地方相差並不遠,不知道一種植物為何會出現兩種習性。
想不通,若娘就先顧著手頭的事。
將紅薯用細竹簽簽住,切口朝下,半泡在水裏,木盆並排放在西廂房裏。
其他人都不懂,也不敢來西廂房,就怕誤了他們娘的事。
若娘每天都會去看看,因為現在才育苗已經比較晚了。
但之前她沒搬家,也沒地,根本不好種。
隻能祈禱它們能順利出苗了。
屋子建的還是主屋坐北朝南,東西各三間房,走廊上往前延伸搭了雨棚,兩邊都可通向後院。
後院建了一排雞圈,豬圈,一邊各兩個,中間是茅房,茅房若娘讓師傅們在中間上方多砌了一麵牆。
前麵做了個橫向攔著的,上茅廁的時候可以坐在上麵,不至於直接被下麵的糞水濺到屁股上。
之前的都是挖個坑,人直接蹲在上麵,容易溢出還容易濺到。
而且還覺得一不留神,身子往後仰,會往裏掉!
前麵用布簾子遮起來了,平時沒人用的時候就拉開,有人用的時候就遮上。
也避免上茅廁的時候有人誤闖,家裏兒子多,若娘還是想著要避諱一些。
小雞和仔豬都已經買好了。
二十隻雞仔,兩頭小豬。
還有兩個空著的,暫時先堆放了柴火。
後麵就是開出來的地,若娘種上了秋胡瓜,豆角,芹菜,生菜。
還有小半畝地翻好了,暫時空著。
她自己住在主屋的東廂房,老三夫妻住在了東朝向的一邊,再隔一間就是廚房。
老四老五住在西朝向的若娘屋子的這一邊。
屋子和外牆都是刷了白石灰的,看起來幹淨又亮堂。
堂屋兩邊開了窗,正中間是一套木質的條案,從東一直通到西頭。
上麵放著觀音像和香爐燭台。
西邊的牆邊放了一套椅子,中間是一個同色的小茶幾。
東邊放了一張八仙桌,和四張長板凳。
是平時裏吃飯的地方。
院子中間的空地夯實了,可以曬麥子,稻子。
許來金幫著搬家,看到這院子的布置,就讓師傅們也這樣建張景彥的屋子。
若娘起先沒注意,等張景彥的屋子開始建圍牆的時候,她才看出點問題。
站在正門口稍遠的地方看了下整體的布局,若娘疑惑地開口:“來金,你們家將軍這個院子是不是拉的有點長了?”
西向這邊的圍牆都拉到跟她的門一樣齊了。
遠處看,還以為這裏就是一個二進的大院子呢?
“雲嬸,我想了一下,你家裏的人少,這一塊也沒有其他人家,有事情都照應不到。”
“我把將軍家的圍牆拉到這裏,平日裏也從這個方向進屋,您要是有個甚麽事,招呼一聲就能聽到。”
“嗬嗬,安全!”
若娘無奈,安全是安全,張景彥每次回家,不就要繞路了嗎?
不過人家將軍的心思她也管不著。
於是說起了別的事情:“下晌有事沒有?我打算進趟山,你和小品一起來吧。”
“你們幾個大男人胃口太好了,家裏的肉和菜都不夠吃。”
“好咧,嬸。”
自從上次她一個人出門了兩天,家裏幾個小的被打之後,若娘就不太帶他們一起出門了。
也不再給他們把事情都安排清楚了。
她突然想到,被爹娘保護的再好的孩子,總還是需要自己去生活的。
接下來,若娘連著三天都跟許來金一起上山,每天都會帶點新鮮菜回來。
都是在外圍找不到的。
許來金和張小品的收獲更多,麅子,野豬,野雞,幾丈長的長蟲都有好幾條。
野豬若娘不樂意吃,就讓在村裏賣了,剩下的就賣給屠戶。
長蟲的膽可以入藥,若娘讓老三拿了一條送給了許老大夫,當初馮翠花那事,要不是他去幫忙送了藥,顯得她還是有些人情味,最後那事就算跟她沒關係,也免不了村裏人的指指點點。
若娘知道許老大夫心裏也清楚,隻是人家從不放在嘴上說,這樣的人,若娘也敬著幾分,有時候做好吃的,都會讓人給老大夫送些過去。
次數多了,老人家也承她的情,研製的傷風驅寒的草藥,總會給她也留一份。
若娘家裏現在存著的藥,都不少了。
長蟲其他的部位,老三收拾出來,柳氏做了紅燒段,除了若娘,大家都挺喜歡吃的。
長蟲段又嫩又鮮,是大補之物。
第四天,老四鬧著要跟若娘一起上山,正趕上老五這日也不用去村學,一家人就都上了山。
若娘找了幾天,都沒找到自己要的,一時也有些灰心。
挎著籃子,就打算采點野菜。
“娘,這是甚麽呀?這菜下麵還長了瘤子!能吃嗎?”老三擰著一顆綠色的下麵連著紅皮果實的植物。
他是看著它的葉子鮮嫩,想拔回去炒著吃的。
“老三,快拿過來給娘看看!”若娘直起身,眼睛都亮了,就是它。
找了這麽多天,終於找到了。
父親手劄中的紅薯。
“都過來,看看還有沒有?”
“連同下麵的果實一起,小心點,別挖破了。”若娘蹲下身扒拉了幾下。
“嬸子,這是...能吃的?”許來金一邊警惕四周,一麵蹲下身子看。
“嗯,你看它下麵的果子現在雖然小,但是量多,隻是因為現在應該是它育苗的季節,若是等到十月份,產量一定不小。”
若娘看他一臉不信:“今年稻子肯定會減產,百姓吃不飽肚子,會不會鬧起來?”
“最主要的邊關的將士們,吃甚麽?”這個問題,是她看到張景彥為了稻田蟲害東奔西走的時候才想起來的。
“這...冬日裏沒甚能吃的,他們...他們...”他們就會被餓死。
許來金說不下去了,他知道為甚將軍要讓退下來的士兵都開荒種地,上穀關的士兵,一到冬天就沒吃飽過肚子。
“那要是這種能果腹,產量還高呢?你看它們長的也不挑地方,那要是上穀關也能種呢?”
“真的嗎?嬸子。”許來金簡直要蹦起來。
“可這麽點也不夠啊。”
“把它們都挖回去,看能不能種成。”若娘回想父親的手劄,她想試試。
“好咧,小品快來幫忙!”
一行人一共背了七個簍子下山。
有些直接是紅薯藤的,她就讓老三在後院種下了,還有 一些已經長出來紅薯,個頭還不小,若娘就打算用來育苗。
很奇怪,兩個地方相差並不遠,不知道一種植物為何會出現兩種習性。
想不通,若娘就先顧著手頭的事。
將紅薯用細竹簽簽住,切口朝下,半泡在水裏,木盆並排放在西廂房裏。
其他人都不懂,也不敢來西廂房,就怕誤了他們娘的事。
若娘每天都會去看看,因為現在才育苗已經比較晚了。
但之前她沒搬家,也沒地,根本不好種。
隻能祈禱它們能順利出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