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別跟他走
和離後,清冷前夫夜夜翻牆哄 作者:七個饅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她下意識地揪緊了他的衣擺,男子原本就堪堪披著的衣衫被扯得滑落大半,將落未落。
謝淮目光瞬間變得幽深。
蘇怡言呆愣在原地,這,成何體統……
肩,臂膀,胸膛,腰腹一一呈現在麵前。
她兩隻眼睛到處亂瞄,一時間不知該往哪裏看:“我……我不是有意扒你的衣服的……”
等她回過神來想要替謝淮重新將衣衫披上時,雙手被兩隻溫熱的大掌覆住。
她掙紮起來,又怕牽動他的傷口。
感覺到她的不安,謝淮閉了閉眼,深吸一口氣,將心中的那些不合時宜平息下去。
見他沒有別的動作,她安靜下來,又巴巴重複了一遍:“我真不是故意的……”
謝淮“嗯”了一聲,俯下身,下巴擱在她的頸窩。
蘇怡言腦中莫名閃過一個詞“很乖”。
謝淮在她脖頸小心蹭了蹭,手卻還是規規矩矩地覆在她的雙手上。
他嗅著她發間的幽香,似很滿足地輕歎一聲,在她耳邊低聲喃喃著:“夫人,我每日都在想你……”
身子驀然間僵住,蘇怡言的心中有種說不清楚的複雜感覺。
騙人的,都是騙人的。
她這般對自己說,不斷地告誡自己,不要陷入他編織的羅網。
整個人如臨大敵,身子緊繃。
眼眶卻不爭氣地發酸。
忽然,有人叩門。
打開房門,是王子安那張似笑非笑的臉。
“今日蘇姑娘也受了驚嚇,謝大人這傷不如我來替你處理吧?”
王子安笑眯眯道。
門外的竹二差點咬碎一口牙,暗罵一聲——又是這尚書家的小公子!
竹二表情憤恨猙獰:每次都是他來搗亂!
屋內,不等謝淮同意,王子安便熟練地操作起來,抹藥包紮一氣嗬成。
就是那力度似乎重了些,蘇怡言在一旁看得有些心驚膽戰。
謝淮一聲不吭,疼狠了也未發一聲,隻是前額滲出的薄汗和略顯蒼白的臉色出賣了他。
“走吧,時辰不早了,讓謝大人好好休息。”王子安拍拍蘇怡言的肩。
蘇怡言忙不迭地點頭,想逃離出尷尬的氣氛:“好好好,我們走。”
一向在朝中運籌帷幄,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少傅大人,此時薄唇緊抿,眼中鬱色翻湧。
他想追上去,終是止步,凝著她的背影不語。他一聲不吭,眼中分明在期盼著什麽,可蘇怡言沒有回頭。
她與王子安不知在說著什麽,兩人的影子在月下拉得很長,時不時地靠近……
他立在門口吹了少許秋夜裏的涼風,把洶湧的怒氣壓下。
當晚,謝淮做了一個夢。
他夢見了蘇怡言大婚,她身穿一身華美的喜服,新郎卻是王子安。
“你過來好不好?來到我身邊。我以後會聽話的,你說什麽我都答應你。我保證不再惹你不高興了,你跟我回家,好不好?”
他苦苦哀求。
蘇怡言隻是笑著站在王子安身旁,並不理會他。
謝淮想走到他們麵前去,結果發現無論怎麽走,永遠走不到他們麵前。
他僵立在那裏,失魂落魄地看著眼前的一切。
為何她會與旁人拜堂成親?
難道他又晚了一步?
不對,那夜洞房的一對龍鳳燭台,明明是為他而燃;
她應該一身鳳冠霞披地坐在喜床上,一臉嬌羞地等著他去挑開她的蓋頭;
她口中喚著的夫君,應該是他。原本站在她身邊也該是他……
謝淮雙目赤紅,素來冷靜自持的他幾乎嫉妒得要瘋掉:“夫人,你看看我,你回頭再看我一眼……”
那襲大紅嫁衣的俏麗女子徹底無視了他,隻是十指緊扣牽著新郎的手,在眾人的恭賀聲中冷漠地背過身。
隨著喜婆高昂的一聲“送入洞房”,她的身影越走越遠,直到那扇門在他麵前緩緩合上,大紅嫁衣裙的擺終於徹底消失在他的視線中……
“——別跟他走!”
天光微亮,謝淮出了一身冷汗,額前和鬢角被細汗打濕。
睜眼的瞬間,鋪天蓋地而來的絕望竟讓他連一個音節都無法發出。
是昨夜的那個夢。
絕望和灰暗的心境催生出極致的疲憊和窒息之感,沉甸甸地壓在他心頭。
腦中隻剩下一個念頭。
這一次,就算他又遲了一步又如何?
卑鄙又如何?
他寧願如兩年前那般再使一次手段,不顧一切地將她留下。
“主子,您沒事吧?”
門外竹二聽到房內的動靜,連忙詢問道。
謝淮抬手按了按自己的太陽穴,眼神漸漸清明起來。
他方才在想什麽?
沒有人喜歡被不喜歡的人禁錮住,況且她的性子也不願做那籠中雀。
如果原先她對自己終於開始有了一點點的喜歡,現下又剩下多少?
他如今渴求的是她多一點點的喜歡,想要他們之間還能有將來……
“她在何處?”
竹二愣了愣,隨即反應過來主子問的“她”是誰。
“昨日少夫人受了驚,今日休息一日,這會兒在葉娘子的院子裏……”
謝淮神色稍鬆。
不知是因為蘇怡言今日沒有再冒著危險去施粥,還是因為蘇怡言沒有與王子安一同出去。
也許兩者皆有之。
竹二又遞上一封信,信上詳細交待了如今江州的情況。
太子紈絝,郡主好大喜功,謝淮又不在,江州知府果然放鬆了警惕。謝淮的人找到了十足的證據,那些鐵證,足以將江州的大小官員清洗一遍,甚至抄家滅族。
但謝淮不會做得那麽絕,如今還需治理水患,安撫流民,他自然是要留下一些可用之人。待一切結束後,再做清算。
這邊謝淮因為流民受了傷,寧州知府立刻加強了流民的管理,給每個商行的粥棚都配備了衙役,以免有人鬧事。
至於議事的地點,也自覺改到了魏府。
這些官員中,有一位雖樣貌不算出眾,但卻頗得女子傾心,時常被同僚打趣。
這日議事完畢,眾官員離去,謝淮躊躇一番叫住了此人:“……我有一事想請教一二。”
“謝大人真是折煞下官了,您有何事盡管吩咐。”那人恭敬道。
謝淮神色有些不自然地開口:“我……的一位友人,成婚後與妻子不睦,生了嫌隙,他想重新討其歡心,卻束手無策,不知你可有辦法?\"
謝淮目光瞬間變得幽深。
蘇怡言呆愣在原地,這,成何體統……
肩,臂膀,胸膛,腰腹一一呈現在麵前。
她兩隻眼睛到處亂瞄,一時間不知該往哪裏看:“我……我不是有意扒你的衣服的……”
等她回過神來想要替謝淮重新將衣衫披上時,雙手被兩隻溫熱的大掌覆住。
她掙紮起來,又怕牽動他的傷口。
感覺到她的不安,謝淮閉了閉眼,深吸一口氣,將心中的那些不合時宜平息下去。
見他沒有別的動作,她安靜下來,又巴巴重複了一遍:“我真不是故意的……”
謝淮“嗯”了一聲,俯下身,下巴擱在她的頸窩。
蘇怡言腦中莫名閃過一個詞“很乖”。
謝淮在她脖頸小心蹭了蹭,手卻還是規規矩矩地覆在她的雙手上。
他嗅著她發間的幽香,似很滿足地輕歎一聲,在她耳邊低聲喃喃著:“夫人,我每日都在想你……”
身子驀然間僵住,蘇怡言的心中有種說不清楚的複雜感覺。
騙人的,都是騙人的。
她這般對自己說,不斷地告誡自己,不要陷入他編織的羅網。
整個人如臨大敵,身子緊繃。
眼眶卻不爭氣地發酸。
忽然,有人叩門。
打開房門,是王子安那張似笑非笑的臉。
“今日蘇姑娘也受了驚嚇,謝大人這傷不如我來替你處理吧?”
王子安笑眯眯道。
門外的竹二差點咬碎一口牙,暗罵一聲——又是這尚書家的小公子!
竹二表情憤恨猙獰:每次都是他來搗亂!
屋內,不等謝淮同意,王子安便熟練地操作起來,抹藥包紮一氣嗬成。
就是那力度似乎重了些,蘇怡言在一旁看得有些心驚膽戰。
謝淮一聲不吭,疼狠了也未發一聲,隻是前額滲出的薄汗和略顯蒼白的臉色出賣了他。
“走吧,時辰不早了,讓謝大人好好休息。”王子安拍拍蘇怡言的肩。
蘇怡言忙不迭地點頭,想逃離出尷尬的氣氛:“好好好,我們走。”
一向在朝中運籌帷幄,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少傅大人,此時薄唇緊抿,眼中鬱色翻湧。
他想追上去,終是止步,凝著她的背影不語。他一聲不吭,眼中分明在期盼著什麽,可蘇怡言沒有回頭。
她與王子安不知在說著什麽,兩人的影子在月下拉得很長,時不時地靠近……
他立在門口吹了少許秋夜裏的涼風,把洶湧的怒氣壓下。
當晚,謝淮做了一個夢。
他夢見了蘇怡言大婚,她身穿一身華美的喜服,新郎卻是王子安。
“你過來好不好?來到我身邊。我以後會聽話的,你說什麽我都答應你。我保證不再惹你不高興了,你跟我回家,好不好?”
他苦苦哀求。
蘇怡言隻是笑著站在王子安身旁,並不理會他。
謝淮想走到他們麵前去,結果發現無論怎麽走,永遠走不到他們麵前。
他僵立在那裏,失魂落魄地看著眼前的一切。
為何她會與旁人拜堂成親?
難道他又晚了一步?
不對,那夜洞房的一對龍鳳燭台,明明是為他而燃;
她應該一身鳳冠霞披地坐在喜床上,一臉嬌羞地等著他去挑開她的蓋頭;
她口中喚著的夫君,應該是他。原本站在她身邊也該是他……
謝淮雙目赤紅,素來冷靜自持的他幾乎嫉妒得要瘋掉:“夫人,你看看我,你回頭再看我一眼……”
那襲大紅嫁衣的俏麗女子徹底無視了他,隻是十指緊扣牽著新郎的手,在眾人的恭賀聲中冷漠地背過身。
隨著喜婆高昂的一聲“送入洞房”,她的身影越走越遠,直到那扇門在他麵前緩緩合上,大紅嫁衣裙的擺終於徹底消失在他的視線中……
“——別跟他走!”
天光微亮,謝淮出了一身冷汗,額前和鬢角被細汗打濕。
睜眼的瞬間,鋪天蓋地而來的絕望竟讓他連一個音節都無法發出。
是昨夜的那個夢。
絕望和灰暗的心境催生出極致的疲憊和窒息之感,沉甸甸地壓在他心頭。
腦中隻剩下一個念頭。
這一次,就算他又遲了一步又如何?
卑鄙又如何?
他寧願如兩年前那般再使一次手段,不顧一切地將她留下。
“主子,您沒事吧?”
門外竹二聽到房內的動靜,連忙詢問道。
謝淮抬手按了按自己的太陽穴,眼神漸漸清明起來。
他方才在想什麽?
沒有人喜歡被不喜歡的人禁錮住,況且她的性子也不願做那籠中雀。
如果原先她對自己終於開始有了一點點的喜歡,現下又剩下多少?
他如今渴求的是她多一點點的喜歡,想要他們之間還能有將來……
“她在何處?”
竹二愣了愣,隨即反應過來主子問的“她”是誰。
“昨日少夫人受了驚,今日休息一日,這會兒在葉娘子的院子裏……”
謝淮神色稍鬆。
不知是因為蘇怡言今日沒有再冒著危險去施粥,還是因為蘇怡言沒有與王子安一同出去。
也許兩者皆有之。
竹二又遞上一封信,信上詳細交待了如今江州的情況。
太子紈絝,郡主好大喜功,謝淮又不在,江州知府果然放鬆了警惕。謝淮的人找到了十足的證據,那些鐵證,足以將江州的大小官員清洗一遍,甚至抄家滅族。
但謝淮不會做得那麽絕,如今還需治理水患,安撫流民,他自然是要留下一些可用之人。待一切結束後,再做清算。
這邊謝淮因為流民受了傷,寧州知府立刻加強了流民的管理,給每個商行的粥棚都配備了衙役,以免有人鬧事。
至於議事的地點,也自覺改到了魏府。
這些官員中,有一位雖樣貌不算出眾,但卻頗得女子傾心,時常被同僚打趣。
這日議事完畢,眾官員離去,謝淮躊躇一番叫住了此人:“……我有一事想請教一二。”
“謝大人真是折煞下官了,您有何事盡管吩咐。”那人恭敬道。
謝淮神色有些不自然地開口:“我……的一位友人,成婚後與妻子不睦,生了嫌隙,他想重新討其歡心,卻束手無策,不知你可有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