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漸西沉,總算背得七八分的楊歌,楊歌終於找到了李白。
“《書斷》中的內容可都記得了?”
“先生可以考考。”
遇到先生考核,越是不自信就越容易被抓到心虛,這個時候主動出擊反而是最好的選擇。
李白點頭,並沒有就此放過她:“章草乃何人所造?”
楊歌低頭沉思,書中所寫,按章草,漢黃門令史史遊所作也。趕緊回答:“乃史遊所作。”
並沒有就這麽簡單結束,李白繼續提問:“魏安厘王時,由衛郡汲縣耕人於古塚中而得的是哪種字體?”
《書斷》最後一頁記載,汲塚書,蓋魏安厘王時,衛郡汲縣耕人於古塚中得之,竹簡漆書,科鬥文字,雜寫經史,與今本校驗,多有異同,耕人姓不。
“是汲塚書。”
“字如其人。臨摹名家字體固然易有所為,但真正得書法大家卻自有用筆之道,筆鋒之下一氣嗬成,渾然一體,以自己獨特得風格見長。這一點,李某可就比不上顏真卿顏先生了。”
“太白先生筆下風流,這世間又有何人能比肩呢?”千穿萬穿馬屁不穿,動動嘴皮子的事情,楊歌從來不會吝嗇,尤其是對自己真心敬佩之人。
“今日天氣晴朗,又有琴棋書畫詩酒茶,當以墨意點山水,否則實乃人生一大憾事。不知你這畫工又是如何呢?”
啥?還得考畫工?
楊歌心裏直打鼓,事到如今,也隻能硬著頭皮接招了。
“作畫時當先將所繪景物之特色儲於心,再形於手,不以‘肖形’為佳,而以‘通意’為主。大到一山一川、一江一河,小到一樹一石、一台一亭,皆可入畫融意,以生動者更勝之,不必斤斤計較太多。”
“說了這麽多,李某有些口幹舌燥,需得幾口酒來解解渴。這載花入畫之事,就勞煩你去做了。”
李白取酒豪飲,楊歌默默走去一旁的石台,台上擺放著上好的筆墨紙硯,還有一幅俯瞰徽山書院湖景的畫作。
畫作出自長歌門上任門主楊尹安之手。是在上好的淨皮宣紙上繪製而成,共分五彩,以月白、墨灰、水色為主,建築部分以小狼毫工筆勾線,再以羊毫鬥筆罩染山水,最後以濕筆分染墨色,使墨色呈現出濃淡變化。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相看兩不厭,隻有敬亭山。”
李白高聲誦詩,蘭苑外傳來華青姑娘的琴聲。
楊歌深吸了一口氣,閉上眼睛,書院美景在腦海裏一點點浮現,一刻鍾後,她才若有所感的下筆作畫。
果然,不斤斤計較,畫作的十分順利。
將畫作交與李白看過之後,李白不怒也不讚:“年輕人,作畫非一朝一夕之功,若你有誌於此,便勤加練習吧。”
李白言罷又抬頭灌了一口酒。
正當楊歌以為,今日考核圓滿過關的時候,李白又開口了:“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這詩乃是去年我遊曆長安時所寫,昨夜我本在這蘭亭中臨風獨酌,一抬頭卻見一輪皎月當空,被這墨色的漆空映襯得瑩白如雪,一時興起便拎著酒壺跳上了蘭亭頂,清風襲人,吟詩賞月,當真愜意得很。”
是是是,是很愜意。就是她現在不愜意。
楊歌默默在心裏嘀咕。
“不過喝的多了,竟連自己幾時回房都不曉得,那一疊詩稿也不知去向,隻怕也是遺落在了蘭亭頂上。不過眼下我卻是不便攀上這亭頂,你可否替我攀上亭頂,看看我那詩稿可在上麵?你隻消沿著一旁的樹幹,小心攀爬,便可輕易登上亭頂。”
楊歌看了眼亭內的其他人,當著這些朋友的麵,太白先生的確不方便自己爬上去找尋,再者這種簡單的事情,可比背書作畫簡單多了,她立即樂嗬嗬的應了下來:“好!太白先生稍候。”
出了蘭苑,楊歌並沒有按照李白提示的那樣,小心沿著樹幹攀爬,而是利用起身之術拔高而上,輕鬆跳上了亭頂,找到了那本遺落的詩稿。
“這麽快就取來了?幸好沒被風吹走,不過你這身子骨兒倒是輕靈。”李白接過詩稿,笑著眯起眼睛細細打量了楊歌一番:“不錯,看來我這招青霄飛羽大可放心傳授於你了。”
“青霄飛羽?多謝太白先生賜教。”楊歌大喜。
看樣子,掌門特意讓她跑這一趟,為的就是讓她在李白這裏學會這招。若是她先前知難而退,沒接李白出的考題,這次就隻能空手而歸了。
“你這當真娃娃妙也!也罷,這次饒你一回。屆時昭賢日,李某自會前往。”
看樣子,太白先生是有些醉意了。
“至於這帖字······”李白將酒壺一拋,朝你遞了篇“文章”:“乃是李某早前受諸賢推舉為昭賢日所寫祭文。如今昭賢日籌備一事多由李某大弟子韓非池負責,你便代替李某交給他吧。”
“先生放心,我這便前去。”有機會一睹太白先生首徒的英姿,楊歌當然不會錯過,
所幸離天黑還有段時間,楊歌拿了“文章”,立即動身,不多時就順利見到了韓非池:“韓先生,太白先生讓我將昭賢日的祭文送來。”
“嗯,你放下即可。”韓非池四下裏掃了一眼,眉頭便皺了起來:“霜景催危葉,今朝半樹空。”
楊歌順著他的目光看去,在水邊的石頭以及房屋角落裏堆著一些落葉。
看樣子,她又逃不了要費些力氣了。
這不,韓非池說話了:“近日為籌備昭賢日,門下弟子多是繁忙,昨日又下了半日雨,而今庭中積水,若有弟子誤踩落葉,失足滑倒反倒誤事。落葉蕭蕭,得清寂搖曳之意,若有體悟,你亦可入音律之中。”
“是!弟子這就前去。”
韓非池話都說到這份上了,楊歌當然不能再拒絕。
從角落裏取了掃帚,楊歌利落的將石台和房屋外的落葉清掃了幹淨,至於明悟,她是半點也沒有。
看樣子,要想弦殺之術更進一步,還得想想別的法子。
“山中萬木稀,落葉暖青石。”
將掃帚還回原處時,楊歌正好聽到韓非池吟詩,沒有在太白先生那裏的壓抑之感,她忍不住讚道:“韓先生,好詩意。”
經她打擾,韓非池頓時沒了詩意。
“現在門中弟子多被我調派去籌備昭賢日事宜,你此刻前去恰好能幫上一二。”
好吧,自己就不該多說那句。此刻楊歌真想給自己一耳光。
被韓非池抓了壯丁,楊歌任勞任怨的加入了昭賢日的籌備事宜。
聽聞門中負責采購布料的弟子已然為昭賢日準備了一些彩錦。敬莊園的韓彩衣卻一直未將彩錦送來,楊歌立馬跑了一趟,將彩錦取了回來。
一來二去的,時間過的飛快,楊歌回宿舍的時候身心疲憊,哪怕謝公子的琴技進步不佳,依舊阻止不了她進入夢鄉的速度。
翌日再去韓非池跟前領任務的是,韓非池也不客氣,自案上拿出一張邀帖,直接遞給了她:“如今我這兒諸事繁雜,這封昭賢日的邀帖就由你前往書院碼頭,代我送給師妹鍾鈴。”
既然是跑腿送信,楊歌幹脆用上了輕身之術,在景色極佳的長歌門淩空飛行,真是好不快活。
“抱竹姑娘,你還是請回吧,趙師兄自苗疆回來便閉門謝客,不與長歌門之外的人會麵,還望姑娘不要難為於我啊。”
“嗚嗚嗚······趙宮商,你真就那麽狠心,連我親自上門你都不肯見我一麵。”
“這······姑娘,趙師兄的性子和善,對誰都是這個樣子,長痛不如短痛,姑娘還是趁早解脫,另覓良人吧。”
“良人?嗬嗬······若是回去,怕是連抱竹的命都會沒了呢······”
才到書院碼頭,楊歌就發現了一位紫裙姑娘正在糾纏抱竹,趕緊落地,迎上去叫了聲“鍾鈴師叔”。
“可是韓師兄讓你過來的?”
“正是,韓先生手頭尚有事情,怕讓鍾鈴師叔等久了,特讓我將昭賢日的邀帖送來。”說話間,楊歌趕緊將邀帖送出。
鍾玲點頭,有些無奈:“說起來眼下我也被些事情絆住了。”
“不知何事?弟子可能相助一二?”
就等楊歌說這話,鍾鈴趕緊道:“這位姑娘不知道從哪兒來,亦不知道所為何事,要求見趙宮商師兄一麵。我無法擅自做主,又不能隨意放人進入書院。其實,若抱竹姑娘能說清事情因果,我也好 酌情考慮是否告知師兄一聲,但她此刻似乎傷情不已······你之前在江湖上行走,這種事怕是比我處理得來,不如由你代我詢問這位抱竹姑娘的來意如何?”
楊歌轉而對上那位紫裙姑娘,正聽她喃喃低語。
“若是連最後一麵都見不到······我這將死之人,便要遺憾而去。”
“姑娘何以如此?”
那紫裙姑娘見楊歌麵善,以為她能幫著說說話,便多說了幾句:“我自小在紅衣教中長大,那裏的人都······有些與外間不同,我本以為我會像她們一樣,孤單一世,不知什麽時候就會因藥物死去,可我卻遇見了趙宮商。十一歲那年,執行任務時重傷,趙宮商救了我。也就是從那時起,我對教義生疑。與他相處的時日短暫、快樂,這之後再也難遇······”。
“《書斷》中的內容可都記得了?”
“先生可以考考。”
遇到先生考核,越是不自信就越容易被抓到心虛,這個時候主動出擊反而是最好的選擇。
李白點頭,並沒有就此放過她:“章草乃何人所造?”
楊歌低頭沉思,書中所寫,按章草,漢黃門令史史遊所作也。趕緊回答:“乃史遊所作。”
並沒有就這麽簡單結束,李白繼續提問:“魏安厘王時,由衛郡汲縣耕人於古塚中而得的是哪種字體?”
《書斷》最後一頁記載,汲塚書,蓋魏安厘王時,衛郡汲縣耕人於古塚中得之,竹簡漆書,科鬥文字,雜寫經史,與今本校驗,多有異同,耕人姓不。
“是汲塚書。”
“字如其人。臨摹名家字體固然易有所為,但真正得書法大家卻自有用筆之道,筆鋒之下一氣嗬成,渾然一體,以自己獨特得風格見長。這一點,李某可就比不上顏真卿顏先生了。”
“太白先生筆下風流,這世間又有何人能比肩呢?”千穿萬穿馬屁不穿,動動嘴皮子的事情,楊歌從來不會吝嗇,尤其是對自己真心敬佩之人。
“今日天氣晴朗,又有琴棋書畫詩酒茶,當以墨意點山水,否則實乃人生一大憾事。不知你這畫工又是如何呢?”
啥?還得考畫工?
楊歌心裏直打鼓,事到如今,也隻能硬著頭皮接招了。
“作畫時當先將所繪景物之特色儲於心,再形於手,不以‘肖形’為佳,而以‘通意’為主。大到一山一川、一江一河,小到一樹一石、一台一亭,皆可入畫融意,以生動者更勝之,不必斤斤計較太多。”
“說了這麽多,李某有些口幹舌燥,需得幾口酒來解解渴。這載花入畫之事,就勞煩你去做了。”
李白取酒豪飲,楊歌默默走去一旁的石台,台上擺放著上好的筆墨紙硯,還有一幅俯瞰徽山書院湖景的畫作。
畫作出自長歌門上任門主楊尹安之手。是在上好的淨皮宣紙上繪製而成,共分五彩,以月白、墨灰、水色為主,建築部分以小狼毫工筆勾線,再以羊毫鬥筆罩染山水,最後以濕筆分染墨色,使墨色呈現出濃淡變化。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相看兩不厭,隻有敬亭山。”
李白高聲誦詩,蘭苑外傳來華青姑娘的琴聲。
楊歌深吸了一口氣,閉上眼睛,書院美景在腦海裏一點點浮現,一刻鍾後,她才若有所感的下筆作畫。
果然,不斤斤計較,畫作的十分順利。
將畫作交與李白看過之後,李白不怒也不讚:“年輕人,作畫非一朝一夕之功,若你有誌於此,便勤加練習吧。”
李白言罷又抬頭灌了一口酒。
正當楊歌以為,今日考核圓滿過關的時候,李白又開口了:“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這詩乃是去年我遊曆長安時所寫,昨夜我本在這蘭亭中臨風獨酌,一抬頭卻見一輪皎月當空,被這墨色的漆空映襯得瑩白如雪,一時興起便拎著酒壺跳上了蘭亭頂,清風襲人,吟詩賞月,當真愜意得很。”
是是是,是很愜意。就是她現在不愜意。
楊歌默默在心裏嘀咕。
“不過喝的多了,竟連自己幾時回房都不曉得,那一疊詩稿也不知去向,隻怕也是遺落在了蘭亭頂上。不過眼下我卻是不便攀上這亭頂,你可否替我攀上亭頂,看看我那詩稿可在上麵?你隻消沿著一旁的樹幹,小心攀爬,便可輕易登上亭頂。”
楊歌看了眼亭內的其他人,當著這些朋友的麵,太白先生的確不方便自己爬上去找尋,再者這種簡單的事情,可比背書作畫簡單多了,她立即樂嗬嗬的應了下來:“好!太白先生稍候。”
出了蘭苑,楊歌並沒有按照李白提示的那樣,小心沿著樹幹攀爬,而是利用起身之術拔高而上,輕鬆跳上了亭頂,找到了那本遺落的詩稿。
“這麽快就取來了?幸好沒被風吹走,不過你這身子骨兒倒是輕靈。”李白接過詩稿,笑著眯起眼睛細細打量了楊歌一番:“不錯,看來我這招青霄飛羽大可放心傳授於你了。”
“青霄飛羽?多謝太白先生賜教。”楊歌大喜。
看樣子,掌門特意讓她跑這一趟,為的就是讓她在李白這裏學會這招。若是她先前知難而退,沒接李白出的考題,這次就隻能空手而歸了。
“你這當真娃娃妙也!也罷,這次饒你一回。屆時昭賢日,李某自會前往。”
看樣子,太白先生是有些醉意了。
“至於這帖字······”李白將酒壺一拋,朝你遞了篇“文章”:“乃是李某早前受諸賢推舉為昭賢日所寫祭文。如今昭賢日籌備一事多由李某大弟子韓非池負責,你便代替李某交給他吧。”
“先生放心,我這便前去。”有機會一睹太白先生首徒的英姿,楊歌當然不會錯過,
所幸離天黑還有段時間,楊歌拿了“文章”,立即動身,不多時就順利見到了韓非池:“韓先生,太白先生讓我將昭賢日的祭文送來。”
“嗯,你放下即可。”韓非池四下裏掃了一眼,眉頭便皺了起來:“霜景催危葉,今朝半樹空。”
楊歌順著他的目光看去,在水邊的石頭以及房屋角落裏堆著一些落葉。
看樣子,她又逃不了要費些力氣了。
這不,韓非池說話了:“近日為籌備昭賢日,門下弟子多是繁忙,昨日又下了半日雨,而今庭中積水,若有弟子誤踩落葉,失足滑倒反倒誤事。落葉蕭蕭,得清寂搖曳之意,若有體悟,你亦可入音律之中。”
“是!弟子這就前去。”
韓非池話都說到這份上了,楊歌當然不能再拒絕。
從角落裏取了掃帚,楊歌利落的將石台和房屋外的落葉清掃了幹淨,至於明悟,她是半點也沒有。
看樣子,要想弦殺之術更進一步,還得想想別的法子。
“山中萬木稀,落葉暖青石。”
將掃帚還回原處時,楊歌正好聽到韓非池吟詩,沒有在太白先生那裏的壓抑之感,她忍不住讚道:“韓先生,好詩意。”
經她打擾,韓非池頓時沒了詩意。
“現在門中弟子多被我調派去籌備昭賢日事宜,你此刻前去恰好能幫上一二。”
好吧,自己就不該多說那句。此刻楊歌真想給自己一耳光。
被韓非池抓了壯丁,楊歌任勞任怨的加入了昭賢日的籌備事宜。
聽聞門中負責采購布料的弟子已然為昭賢日準備了一些彩錦。敬莊園的韓彩衣卻一直未將彩錦送來,楊歌立馬跑了一趟,將彩錦取了回來。
一來二去的,時間過的飛快,楊歌回宿舍的時候身心疲憊,哪怕謝公子的琴技進步不佳,依舊阻止不了她進入夢鄉的速度。
翌日再去韓非池跟前領任務的是,韓非池也不客氣,自案上拿出一張邀帖,直接遞給了她:“如今我這兒諸事繁雜,這封昭賢日的邀帖就由你前往書院碼頭,代我送給師妹鍾鈴。”
既然是跑腿送信,楊歌幹脆用上了輕身之術,在景色極佳的長歌門淩空飛行,真是好不快活。
“抱竹姑娘,你還是請回吧,趙師兄自苗疆回來便閉門謝客,不與長歌門之外的人會麵,還望姑娘不要難為於我啊。”
“嗚嗚嗚······趙宮商,你真就那麽狠心,連我親自上門你都不肯見我一麵。”
“這······姑娘,趙師兄的性子和善,對誰都是這個樣子,長痛不如短痛,姑娘還是趁早解脫,另覓良人吧。”
“良人?嗬嗬······若是回去,怕是連抱竹的命都會沒了呢······”
才到書院碼頭,楊歌就發現了一位紫裙姑娘正在糾纏抱竹,趕緊落地,迎上去叫了聲“鍾鈴師叔”。
“可是韓師兄讓你過來的?”
“正是,韓先生手頭尚有事情,怕讓鍾鈴師叔等久了,特讓我將昭賢日的邀帖送來。”說話間,楊歌趕緊將邀帖送出。
鍾玲點頭,有些無奈:“說起來眼下我也被些事情絆住了。”
“不知何事?弟子可能相助一二?”
就等楊歌說這話,鍾鈴趕緊道:“這位姑娘不知道從哪兒來,亦不知道所為何事,要求見趙宮商師兄一麵。我無法擅自做主,又不能隨意放人進入書院。其實,若抱竹姑娘能說清事情因果,我也好 酌情考慮是否告知師兄一聲,但她此刻似乎傷情不已······你之前在江湖上行走,這種事怕是比我處理得來,不如由你代我詢問這位抱竹姑娘的來意如何?”
楊歌轉而對上那位紫裙姑娘,正聽她喃喃低語。
“若是連最後一麵都見不到······我這將死之人,便要遺憾而去。”
“姑娘何以如此?”
那紫裙姑娘見楊歌麵善,以為她能幫著說說話,便多說了幾句:“我自小在紅衣教中長大,那裏的人都······有些與外間不同,我本以為我會像她們一樣,孤單一世,不知什麽時候就會因藥物死去,可我卻遇見了趙宮商。十一歲那年,執行任務時重傷,趙宮商救了我。也就是從那時起,我對教義生疑。與他相處的時日短暫、快樂,這之後再也難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