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明月剛想糾正小石頭,被徐念慈拉住。


    她本就想讓家裏人和明月打好關係,小石頭的助攻倒是幫了她的忙。


    隻聽她勸道“孩子們的事情交給他們自己吧。”


    之後,徐念慈便跟顧明月講起兩個孩子的事。


    “陳家一直想拿孩子做借口,試圖說和。原本看在孩子份上,鳳來他爸還準備給陳文留條後路,直到我們把孩子接到身邊,才從兄妹倆口中得知陳家人的真麵目;


    你應該看得出,小軒和小諾膽子很小,我們也以為他們是年齡小,長大會好一些。哪裏知道,是陳家不做人,表麵上對鳳來和和氣氣,背地裏,趁她不在家,不是說她壞話,就是嚇唬孩子,還威脅孩子說,要是告訴媽媽,就把他們和媽媽一起趕出去。”


    說到這裏,徐念慈氣得一邊流淚一邊低聲罵道“那幫殺千刀的。”


    顧明月安慰她“都過去了,好在孩子還小,慢慢教,培養他們自信,一定能開朗起來。小石頭原先也有些內向,你看現在多活潑,放心,沒事的。”


    徐念慈歎了口氣“你不知道,陳家為了逼迫鳳來回心轉意,到處宣揚離婚的事,包括一軒一諾的學校都知道,大家都笑話他們,別看那些孩子小,照樣會欺負人;


    哪怕我們去學校找了很多次,依然無濟於事,倆孩子還是被孤立了,沒辦法,隻能接他們回家,可總不能一直讓他們待在家,唉.....”


    顧明月知道徐念慈隻是需要個人傾訴,她沒胡亂出主意,相信白家重回巔峰,這些事情都不是事。


    她跟著感慨道“我準備下個月送小石頭去上學,哪怕鄉下很多人都能攀上親戚,我同樣擔心他被欺負,看來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


    徐念慈認同地點頭“真的是。最近愁得我夜夜難眠。”


    另一邊,小石頭和光欣還在和一軒兄妹倆掰扯稱呼問題。


    兄妹倆本身就有些膽怯,麵對兩人堅持,他們很快妥協,和小石頭一起喊明月姑姑。


    顧明月倒是無所謂,隻是個稱呼而已,叫什麽都行。


    倒是不知道小石頭還有點好為人師的潛質呢。


    稀罕地摸了摸他的小腦袋,光欣跟著把頭湊過來。


    注意到一軒和一諾好奇的眼光,顧明月忍俊不禁,挨個給他們來了個摸頭殺。


    有研究表明,溫柔的摸頭動作,在很大程度上能給大腦提供一種被保護的感覺。


    而這種感覺類似於嬰兒在母體內被包裹,充滿安全感,從而產生依賴。


    小家夥們明顯都很受用,像懶散地小貓咪,一個個閉著眼睛享受這份寵愛。


    隨著顧大伯一聲高呼“打棗啦。”


    大人們紛紛退後,隻剩下小孩子天真地站在樹下。


    年齡大一些的孩子吃一塹長一智,也識趣地跟著後退。


    有過經驗的人都不約而同達成共識,那就是‘我淋過雨,當然得讓你和我一起淋。’


    他們帶著幸災樂禍的笑,盯著棗樹下的孩子們........


    其中不乏一些孩子的家長更是如此,親生無疑。


    一軒和一諾被小石頭拉著一起期待打棗,徐念慈有些擔心,想上前去把孩子帶回來。


    被老爺子攔住“不用管,孩子們都在,讓他們玩去吧。”


    關有良的出場讓白家人呼吸一緊“謔,這人可真高!”


    一軒緊張地握緊一諾的手,看著那個高大的叔叔從他身旁走過,既害怕又羨慕。


    要是他像叔叔那麽壯,是不是就能保護好媽媽和妹妹...


    是不是再也不怕奶奶他們威脅...


    是不是可以把爸爸和那個討厭的女人趕出去...


    顯然,一軒什麽都知道,什麽都懂。


    都以為媽媽愛孩子勝過一切,往往孩子也比想象中更愛他的媽媽。


    一軒便是如此,小小年紀,卻承擔了他這個年紀不該有的重擔。


    不過,在他發現身邊的這些小朋友,不會像學校裏的人那樣欺負他。


    還會主動帶他和妹妹玩的時候......


    他抿了抿嘴角,心情放鬆一些,他喜歡這裏。


    突然,一軒感覺到有什麽東西掉到他腦袋上。


    從一個變多個,再到.......劈裏啪啦.....


    孩子們終於反應過來,連忙左躲右閃地亂跑。


    等發現砸的不是很疼後,又主動張開手臂迎接這場棗雨。


    一軒和一諾剛開始還有些拘謹,玩開了以後,和其他小朋友一樣嗷嗷亂叫,開心地滿場跑。


    恢複這個年紀應有的樣子,惹得徐念慈又哭又笑。


    孩子們在鬧、大人們在笑、老人們坐在遠處,慈祥地凝望這邊......


    白彥青今天帶著照相機,看到這種場景,忍不住舉起相機拍下這溫馨的一幕。


    同時不忘和老爺子念叨“真熱鬧啊。”


    老爺子想起當年的自己,也是這樣和大家一起瘋鬧,可惜,時光不再,舊人已逝。


    帶著些傷感說道“是啊,好久沒感受到這種氛圍。一直聽說顧家村格外團結,今日一見,果然與眾不同,這裏的人情味遠比城裏多的多。”


    掉落的棗越來越密集,孩子們四散而逃,村民們則陸續開始裝筐。


    大家井然有序的忙活,邊幹活邊嘮嗑。


    顧明月和顧明偉一人端著一盆棗送到白家人跟前“大家嚐嚐,剛掉下來的,很幹淨。”


    白家人沒有拿喬,各自抓了一把吃起來。


    “唔...真甜。”


    聽到白鳳來的話,顧明月得意地跟他們介紹“這棵棗樹可是我們村的棗樹王,有數百年曆史呢。陪著我們村經曆過戰亂、饑荒,依然屹立不倒。棗樹有個特點就是繁殖靠根係,你隻要種下一株棗樹,根須所到之處,便會有幼苗破土而出......”


    說到這,她指著路邊的棗樹說道“你們看,我們村像這樣的棗樹已經種了三百餘株,分布在村裏各家各處,因為地理位置優越,加上處於烏江河上遊;


    水源充沛,土地肥沃,所以村裏棗樹每年都會長出新葉,結出豐碩甜美的果實,未來我準備組織村民繼續栽種,爭取擴大棗樹林麵積,打造出‘全國紅棗第一村’。


    村民們都聽愣了,大棗樹有數百年了?他們怎麽記得才一百多年啊?


    什麽棗樹王?最大的那棵棗樹不是在深山裏嗎?


    村裏這株還是老祖宗移栽的,而且各家棗樹加起來,滿打滿算就100多株吧,咋翻倍了?剩下的那些擱哪呢?


    天啊!還‘全國紅棗第一村’???


    聽著明月在那口若懸河地介紹,莫名有些羞恥是腫麽回事?


    難道這就是文化人的嘴,小樹苗能吹成一片大森林?!


    大家互相對視一眼,算了,好好幹活吧,總不好自己人拆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年代文:工具人拒絕劇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九小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九小妹並收藏穿越年代文:工具人拒絕劇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