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天生反骨
穿越年代文:工具人拒絕劇情 作者:九小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顧明月和校長說過,所作所為絕不會連累到學校。
之所以敢做保證,是她早已把一切都計劃好。
這次,她並沒有選擇投哈市新聞報,而是一步到位,投給京市日報。
擔心不過稿,為此,她還事先讓沈家打個招呼,確保萬無一失。
記得打電話時,當沈千重得知她就為這點事找他幫忙,屬實沉默良久。
好一會,才特意問道“你這算不算‘殺雞焉用牛刀’?”
誠然,顧明月也知道,這麽做有些大材小用。
可她有自己的考量。
人情這種東西,地位平等時,會始終如一地穩固。
要是彼此間有落差,隨著時間流逝,就會慢慢變淡、變輕賤。
以後的情況誰都說不準,倒不如趁關係還熱乎,早些了斷因果。
這樣相處起來,也能少些負擔。
正如顧明月所料,要是沒有沈家的施壓,京市日報根本不會給她過稿。
主要是她的文章中涉及內容比較有爭議性。
實際上,報紙發行後,的確引發很大熱議,比她寫的所有文章都要轟動。
她也想到了,之前小故事都是小打小鬧,也就在東北流行比較廣泛。
如今不同,在首都,全國的中心城市,還是關於教育的話題,效果不可同日而語。
每天,全國各地的信件紛至遝來。
有言辭激烈地批判,有陰陽怪氣地點評,當然,也有很多支持、鼓勵以及感謝。
其中有一封信讓顧明月記憶深刻,是一個已經輟學回家的十八歲少年,叫張旭。
他的情況和故事裏麵的差生大差不差,都是需要照看家裏,沒有多餘時間學習。
又因他窘迫的家境和班級光鮮亮麗的城裏人格格不入,在學校,一直被排擠孤立。
每當班主任用看一坨屎的眼光俯視他的時候,張旭便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以至於越來越厭學,最後直接放棄學業。
他在信中結尾問道“我忍饑挨凍,在冰天雪地中堅持背著斷腿發燒的父親徒步十多公裏去醫院,隻期盼父親身體康健。我披星戴月地下地幹活,隻為幫母親分擔壓力。我不了解同學們嘴裏的巧克力是何物,可我知道,山野中,什麽野菜好吃,樹根下,哪種蘑菇沒毒且鮮美。我不清楚自己的人品在別人眼裏是好還是不好,我隻想問您,這樣平庸的我到底是有出息還是沒出息?”
顧明月是那種,逼得越緊反抗越強的人。
簡單說,就是一百斤的體重,九十九斤的反骨。
本來她隻是想幫家裏孩子打抱不平,想著把學校和管向楠這邊處理好就可以功成身退。
哪想到,捅了馬蜂窩,什麽魑魅魍魎都跳出來對她大加討伐,好似她掘了對方家祖墳一般。
她能吃這啞巴虧?!
還在思考先打臉哪一封,看到張旭的信,有了主意,借由他的信回複所有人。
於是她再次投稿,發表聲明,寫道“就此信件,我簡單重申一下我的觀點。文章是基於故事中,老師的態度,引出一係列感想。假如,你不是那樣的人,請不要對號入座,又或者,做過類似的事,還好意思給我寄來一堆無端指摘的信,怎麽?是不打自招還是做賊心虛!我個人願意接受一切批評建議,至於改與不改,另當別論。同理,我根據事實依據,發表個人觀點,是我的自由,你們也可以發表,隻要寫的東西能過稿,大可以在報紙上罵回來,而不是隻敢在我這找存在感;
再說一下關於張旭同學這封信,在回答問題之前,我想先跟大家普及一下何為平庸。平庸指的是平凡的人做著尋常的事,一直努力卻碌碌無為,無法做到萬眾矚目。在我看來,世上沒幾個人能真正活出不平凡的人生,更多的可能是自命不凡,隻是我們自己不願意承認罷了。當然,我不否認,有的人生來優秀,但終究是少數。多數人,窮極一生都在追求不平庸的路上。自古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沒有誰的一生是完美無缺,我們能做到‘問心無愧’四個字便是人生之幸。所以,別氣餒,勿迷茫,認定一件事,就大步朝前走,張旭,記住,除了你自己,誰也沒有資格定義你的價值。”
如果說第一次,京市日報這邊是礙於沈家的權勢不得不給顧明月過稿。
眼下,不管是從報紙銷量,還是大眾反饋來看,他們都樂見其行。接到回信之後,馬上著手安排第一版麵。
誰也沒有想到,一個名不見經不傳的小作者能這麽剛,敢於直麵所有人。
她的聲明在很多人看來無異於挑釁,一些有識之士人剛開始隻是觀望,畢竟和這種小人物哪怕鬥贏了也勝之不武。
顧明月的言論在後世短視頻盛行時期,並不算什麽。
那時候,網上思想自由,大家暢所欲言,心靈雞湯、毒雞湯層出不窮,說什麽都有,沒啥稀奇。
可在這個保守的年代,她的言行屬實有些離經叛道,從而引起軒然大波。
隻是還沒等他們下場開撕,大領導的一番話徹底滅了所有人的氣焰,正方反方刹那間全都偃旗息鼓。
原因是,大領導在一次出席活動時,不經意間談及對此事的看法,留下一句評語“颯爽英姿寫青山,巾幗風華正茂盛。”
不需要太多的解釋,卻明確表明他的態度。
顧明月同樣沒有想到,她以為是大領導念及她的功勞........
後來通過沈千重才了解到,對方並不是無的放矢。
大領導當初看過文章後,便有意調查,輕易就查到,類似文中的情況不是個例。
以點看麵,他向來提倡人人平等,也就更不喜歡這種區別對待。
這才出手幹預,順勢還開展一場轟轟烈烈地反腐運動。
整個教育界都為之震動,因為第一個便是拿他們開刀。
巧合的是,管向楠的丈夫正在清理之列。
青山中學由於這件事被重點關注,不過是好的方麵。
學校無論是配套設施還是教育經費,全部升級,優先撥款。
得知此事,顧明月才放下心,總算沒有食言。
之所以敢做保證,是她早已把一切都計劃好。
這次,她並沒有選擇投哈市新聞報,而是一步到位,投給京市日報。
擔心不過稿,為此,她還事先讓沈家打個招呼,確保萬無一失。
記得打電話時,當沈千重得知她就為這點事找他幫忙,屬實沉默良久。
好一會,才特意問道“你這算不算‘殺雞焉用牛刀’?”
誠然,顧明月也知道,這麽做有些大材小用。
可她有自己的考量。
人情這種東西,地位平等時,會始終如一地穩固。
要是彼此間有落差,隨著時間流逝,就會慢慢變淡、變輕賤。
以後的情況誰都說不準,倒不如趁關係還熱乎,早些了斷因果。
這樣相處起來,也能少些負擔。
正如顧明月所料,要是沒有沈家的施壓,京市日報根本不會給她過稿。
主要是她的文章中涉及內容比較有爭議性。
實際上,報紙發行後,的確引發很大熱議,比她寫的所有文章都要轟動。
她也想到了,之前小故事都是小打小鬧,也就在東北流行比較廣泛。
如今不同,在首都,全國的中心城市,還是關於教育的話題,效果不可同日而語。
每天,全國各地的信件紛至遝來。
有言辭激烈地批判,有陰陽怪氣地點評,當然,也有很多支持、鼓勵以及感謝。
其中有一封信讓顧明月記憶深刻,是一個已經輟學回家的十八歲少年,叫張旭。
他的情況和故事裏麵的差生大差不差,都是需要照看家裏,沒有多餘時間學習。
又因他窘迫的家境和班級光鮮亮麗的城裏人格格不入,在學校,一直被排擠孤立。
每當班主任用看一坨屎的眼光俯視他的時候,張旭便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以至於越來越厭學,最後直接放棄學業。
他在信中結尾問道“我忍饑挨凍,在冰天雪地中堅持背著斷腿發燒的父親徒步十多公裏去醫院,隻期盼父親身體康健。我披星戴月地下地幹活,隻為幫母親分擔壓力。我不了解同學們嘴裏的巧克力是何物,可我知道,山野中,什麽野菜好吃,樹根下,哪種蘑菇沒毒且鮮美。我不清楚自己的人品在別人眼裏是好還是不好,我隻想問您,這樣平庸的我到底是有出息還是沒出息?”
顧明月是那種,逼得越緊反抗越強的人。
簡單說,就是一百斤的體重,九十九斤的反骨。
本來她隻是想幫家裏孩子打抱不平,想著把學校和管向楠這邊處理好就可以功成身退。
哪想到,捅了馬蜂窩,什麽魑魅魍魎都跳出來對她大加討伐,好似她掘了對方家祖墳一般。
她能吃這啞巴虧?!
還在思考先打臉哪一封,看到張旭的信,有了主意,借由他的信回複所有人。
於是她再次投稿,發表聲明,寫道“就此信件,我簡單重申一下我的觀點。文章是基於故事中,老師的態度,引出一係列感想。假如,你不是那樣的人,請不要對號入座,又或者,做過類似的事,還好意思給我寄來一堆無端指摘的信,怎麽?是不打自招還是做賊心虛!我個人願意接受一切批評建議,至於改與不改,另當別論。同理,我根據事實依據,發表個人觀點,是我的自由,你們也可以發表,隻要寫的東西能過稿,大可以在報紙上罵回來,而不是隻敢在我這找存在感;
再說一下關於張旭同學這封信,在回答問題之前,我想先跟大家普及一下何為平庸。平庸指的是平凡的人做著尋常的事,一直努力卻碌碌無為,無法做到萬眾矚目。在我看來,世上沒幾個人能真正活出不平凡的人生,更多的可能是自命不凡,隻是我們自己不願意承認罷了。當然,我不否認,有的人生來優秀,但終究是少數。多數人,窮極一生都在追求不平庸的路上。自古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沒有誰的一生是完美無缺,我們能做到‘問心無愧’四個字便是人生之幸。所以,別氣餒,勿迷茫,認定一件事,就大步朝前走,張旭,記住,除了你自己,誰也沒有資格定義你的價值。”
如果說第一次,京市日報這邊是礙於沈家的權勢不得不給顧明月過稿。
眼下,不管是從報紙銷量,還是大眾反饋來看,他們都樂見其行。接到回信之後,馬上著手安排第一版麵。
誰也沒有想到,一個名不見經不傳的小作者能這麽剛,敢於直麵所有人。
她的聲明在很多人看來無異於挑釁,一些有識之士人剛開始隻是觀望,畢竟和這種小人物哪怕鬥贏了也勝之不武。
顧明月的言論在後世短視頻盛行時期,並不算什麽。
那時候,網上思想自由,大家暢所欲言,心靈雞湯、毒雞湯層出不窮,說什麽都有,沒啥稀奇。
可在這個保守的年代,她的言行屬實有些離經叛道,從而引起軒然大波。
隻是還沒等他們下場開撕,大領導的一番話徹底滅了所有人的氣焰,正方反方刹那間全都偃旗息鼓。
原因是,大領導在一次出席活動時,不經意間談及對此事的看法,留下一句評語“颯爽英姿寫青山,巾幗風華正茂盛。”
不需要太多的解釋,卻明確表明他的態度。
顧明月同樣沒有想到,她以為是大領導念及她的功勞........
後來通過沈千重才了解到,對方並不是無的放矢。
大領導當初看過文章後,便有意調查,輕易就查到,類似文中的情況不是個例。
以點看麵,他向來提倡人人平等,也就更不喜歡這種區別對待。
這才出手幹預,順勢還開展一場轟轟烈烈地反腐運動。
整個教育界都為之震動,因為第一個便是拿他們開刀。
巧合的是,管向楠的丈夫正在清理之列。
青山中學由於這件事被重點關注,不過是好的方麵。
學校無論是配套設施還是教育經費,全部升級,優先撥款。
得知此事,顧明月才放下心,總算沒有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