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月父母之所以不聯係女兒是怕拖累她,想著她在老家至少有村裏人照顧,等長大再找個好人嫁了,一輩子平平安安,他們就知足。


    假如有他們一家累贅,女兒必定受苦受累,於是一致決定留在遠方安家落戶,就讓老家人以為他們都死了。


    未曾想,滿月如此倔強,為了找到他們,硬是憑著隻身一人,走南闖北。


    雙方見麵,不禁抱頭痛哭。


    情緒平複後,雙方說了會話便到了吃飯時間,注意到除了自己碗裏的是濃稠的米飯,其他人都是清可見底的野菜湯。


    滿月切身體會到父母的生活是怎樣的拮據、淒涼,忍不住心疼......


    但她很快恢複鬥誌。若她還是未經事的小丫頭,也許會一籌莫展。可一路上,她也算是曆經磨難,有些閱曆。


    褪去天真懵懂,顯露出獨屬於她的風采。


    她安慰父母,告訴他們,她遇到很多好人,那些人有教過她一些生存技巧,比如做吃的、比如編吉祥結。


    她相信,隻要一家人同心協力,日子很快會好起來。


    事實正如滿月所期待的那樣,他們家做的糕點賣到各大商店,供不應求。


    編的吉祥結也被擺在櫃台裏,很多新人甚至為了搶到它爭相訂購。


    靠著這兩樣,家裏日子越來越好,等攢了些錢,滿月第一時間就是打聽好的大夫給家裏人治病。


    後來,滿月父親恢複神智,母親雖然還不能幹重活,卻不會影響日常家務。


    哥哥瘸腿由於過了最佳治療時期,無法恢複,但經過針灸,走慢點也不明顯。


    滿月為此有些後悔,應該早些醫治,她哥哥反過來安慰她,現在已經很好,他非常知足。


    小弟重新進入學堂,成績優異,幾年後考上知名大學,畢業後當了老師。


    自此,他們家成為遠近聞名的五好家庭。


    滿月長大後還當了人民幹部,一心為群眾辦實事。


    很多年後,有記者到他們家采訪。


    首先是對滿月提問:您當初毅然決然地踏上尋親路,會不會害怕?


    “當然會,但比起失去親人的恐懼,便顯得微不足道。”


    記者:那您見到一家老弱病殘時,有沒有後悔或者擔心以後的生活?


    滿月:可能是一路上見到太多悲歡離合,那時候的我自認為很成熟,很珍惜來之不易的團圓。我還記得自己當時特別矯情地對我父母說了句‘你們養我長大,我照顧你們到老’,現在想想還覺得難為情。


    記者又對滿月家裏人挨個采訪:都說你們家是十裏八村最和諧的家庭,對此你們有什麽建議給到大家?


    滿月父親:不聾不啞不做家翁。


    滿月母親:少管閑事,兒孫各有兒孫福。


    滿月大哥:換位思考,互相理解吧。


    滿月大嫂:家裏公公婆婆和善,男人又能掙錢養家,還懂得體諒我,我最感謝小姑子。過日子難免有牙齒咬到舌頭的時候,可每一次,她總是第一時間照顧我的情緒,還會幫我一起訓斥她大哥,我們倆處得比親姐妹還要好,說實話,當年我就是衝著她,才願意和我男人相親!


    滿月大哥在一旁聽完:.........你當初不是說一眼看中我的嗎?


    滿月大嫂尷尬地捋了捋頭發假咳一聲:哎呀,過去的事情別再提了,誰還沒有口誤的時候!


    滿月小弟見情勢不對,趕緊接過話題:咳咳,到我了吧。我覺得家庭和諧的關鍵就是父慈子孝、母慈家和,一家人互幫互助,誰也不藏奸、誰也不偏私。


    最後,顧明月用自己的口吻對讀者說道“滿月的故事到這裏就告一段落,感謝大家一路以來的支持,不管你們現在是身處低穀還是遭遇苦難,抑或是彷徨失落、沒有方向,希望我的故事打發時間的同時,對你們能有所幫助,祝願大家所行皆所願、所願化坦途、多喜樂,長安寧,未來一切安好,再見,珍重。”


    這期報紙發行之後,收獲比以往多了很多倍的書信,滿滿都是不舍與感激。


    每次故事刊登,上掃盲課時,便會找人朗讀。


    後期顧明月還會挑出一些讀者回信,發給大家,讓他們念一念,一是順便檢查大家認字程度,其次是讓他們多了解外麵的世界。


    不是隻有他們生活辛苦,還有比他們更苦的人生、更奇特的生活,從而讓大家增長些見識,開闊眼界。


    這種經驗體現在為人處事上,村裏人說話辦事漸漸地越來越有條理、有板有眼,出門不會再畏畏縮縮,會底氣十足地告訴別人他們是顧家村的人。


    哈市故事報收到顧明月來信,第一時間就在報紙頭版頭麵刊登出感謝聲明,並附帶承諾,往後每期報紙,都會詳細列出款項去向以及用途,保證公平公正公開,請人民監督。


    報社之所以這麽做,也是顧明月私下裏提的建議。


    十年革命時,不管是報社還是作家們,沒少被波及。很大方麵都涉及到錢財,躲是躲不掉的,隻能提前鋪路,以防萬一。


    但她不可能明說,隱晦提及說他們鎮上福利院院長之所以被查辦,便是錢財來源說不清楚。


    主編立馬明白她的意思,隨即很快做出反饋。


    不怕遇不到聰明人,就怕聰明反被聰明誤,好在,對方很上道,總算沒浪費一番心思。


    顧明月也沒忘給孫曼妮去信。


    自從徐熙雯婚禮之後,估計女兒不在身邊有些寂寞,孫曼妮竟然主動來信,還順帶郵寄一個大包裹。


    有各種零食餅幹罐頭還有一件紅色大衣,一看就不是平常商店能買到的貨。


    緊跟著,徐熙雯來信也證實這點,衣服是她媽媽特意找朋友去京市外匯商店買的,為此沒少酸言酸語,光看信,都能聞到酸味。


    也是讓顧明月哭笑不得。


    孫曼妮信上隻簡單表達一下思念,邀請她有時間去哈市,也許是不知道聊些什麽,於是就文筆展開討論


    信上詳細列出她文章各個部分欠缺之處,一看就很是細致嚴謹,顧明月也誠心接受,並回贈親手製作的一些肉幹、臘腸之類以表感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年代文:工具人拒絕劇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九小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九小妹並收藏穿越年代文:工具人拒絕劇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