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大人回到了他忠誠的五城兵馬司,一幹下屬眼淚汪汪的看著他。
賈璉對此很不適應,幹啥呢?幹啥呢?這含羞帶怯的,離我遠點。
“說吧,啥情況?”賈璉直接問,簡人達第一個跳出來:“大人,學習班停課了。”
顧秉章:“南城那邊最近治安糟糕,勳貴子弟頻繁滋事,為幾個戲子大打出手。”
短暫的匯報後,賈璉知道了大概情況,他不在期間,這幫禦史沒一個敢出頭的。
“你們沒彈劾鬧事的勳貴子弟?”賈璉很詫異,這幫禦史搖搖頭:“沒!”
賈璉一看這狀態,估計一起問,肯定問不出啥來,轉身進了辦公室,交代一句:“簡人達,你先進來。”這就非常不客氣了,直呼其名了。可見賈大人很生氣。
簡人達硬著頭皮進去了,沒等賈璉開口呢,簡人達便道:“賈大人,彈劾沒用啊,大家夥都惦記著掙錢呢。真要彈劾了,那可就沒咱的事情了。”
賈璉一口氣差點沒順過來,好啊,你們原來是這個心思。那就抓人啊,不敢對吧?
賈璉氣的拍桌子:“製度呢?我製定的製度呢?為何不堅決執行?沒有執行製度的勇氣,為何要留在五城兵馬司?你們五個不帶頭,還指望下麵的兵丁主動出力?行了,你們都別說了,我一個人安靜一會。”
簡人達低聲道:“月初的時候,太上皇放了話,要辦個熱鬧的六十八歲生日。陛下有旨意,各位在外地的郡王都要回京。因為這麽個事情,大家夥都比較謹慎。”
計劃中的摸魚,第一天就失敗了,沒等賈璉想著如何重振五城兵馬司的製度,宮裏來了個內侍。“陛下口諭,賈璉進宮聽召。”
這又是啥事情?賈璉也沒心思多想了,出來招呼幾個禦史道:“本官進宮聽召,你們巡城的時候,遇見搞事情的隻管先抓人,出了事情我擔著。”
賈璉大概想明白了,這些人其實就是不想擔責任。這五個巡城禦史,真是人才啊。
具體原因嘛,賈璉大概心裏也有數,勳貴勢力在不斷的壯大。比如說,扛把子之一的王子騰要回京了,加之太上皇六十八歲生日臨近,四位郡王陸續回京,或在回京路上。這麽多勳貴湊一起,就是一股強大的力量。
有個事情非常值得玩味,那就是六十八歲的生日,它不是整數。按說這種生日,往往不會大張旗鼓,但今年太上皇放了話,希望能過一個熱鬧的生日。
老皇帝這是要整點啥玩意出來呢?是希望借著這個機會,看看到底還有多少人支持他?
按說不應該啊!
這事情賈璉隻能放在心裏,慢慢的等待進程了。
一路上賈璉心事重重的樣子,搞的帶路的小內侍都不敢說話,到了地方賈璉才想起來摸出兩枚銀元塞給他:“拿去喝茶。”內侍謝過賈璉,入內通報。
沒一會裘世安親自出來了,賈璉上前見禮,裘世安道:“聖人要開內閣會議,賈大人內閣行走的差事不是沒卸麽?正好進去聽一聽看一看,這新的內閣都怎麽辦事的。”
毫無疑問,這是承輝帝的意思,賈璉真沒法拒絕,哪怕因此被頂在風口浪尖上。
內閣會議,你不是閣臣自然沒資格列席,承輝帝搞出一個舍人,為賈璉量身定做。
真實用意何在,賈璉對此不是很明白,但可以肯定一點,隨著三個閣臣外放後,新的閣臣能不能與承輝帝一條心,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按說三位外放的閣臣都是最受信任的,總該留一個下來,現在全放出去了,這又是什麽意思呢?難不成是承輝帝故意的?
賈璉不是很懂權謀之道,隻知道承輝帝是勝利者。
那就一切都沒問題了。
入內之後,賈璉熟練的找到他昔日的位子,原本兩位舍人之一在場,見賈璉出現,笑的比哭都難看。都是舍人,賈璉的待遇跟他們比,那就是在欺負人啊。
這兩位舍人呢,說實話隻能算中規中矩,不是能力問題,而是想的太多。一方麵是覺得這位子是個不錯的跳板,順利的幹兩年,一個從五品沒得跑,運氣好,能混個正五品。
另一方麵,如果你隻能做到中規中矩,用過去的常態來應對這份工作,承輝帝無法滿意。
這麽說吧,承輝帝對兩位舍人的耐心已經到了極限,兩個人輪番值班,都比不上一個賈璉來的有效率,伱是承輝帝能滿意麽?關鍵賈璉教過了,他們也還是老樣子。是智商不夠麽?肯定不能啊,就是不願意冒險嘛。
很多官員就是這樣,寧願在翰林院的板凳上坐一輩子,也不願意冒險得罪人。
入座後,賈璉很快又站起來了,因為閣臣們陸續來到,賈璉隻能不停的站起,見禮。
折騰了五次後,才算是等到了承輝帝,賈璉又得站起來。
閣臣們見到賈璉在場,可以說心情各異。唯一相同的想法,就是對賈璉這個人深受皇帝信任這一點。區區正五品的官員竟然能在內閣會議出現,還不是專職的中書舍人,簡直離譜。
承輝帝入座後,先看一眼賈璉,這才開口:“今日議事,朕擬潘季馴接任工部尚書,郭衍接任禮部尚書,各位愛卿,可有異議?”
使團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這不是上了大朝會麽?很明顯,陛下對禮部不滿了。李清出任陝甘總督,禮部群龍無首,鴻臚寺那幫人搞接待還行,幹別的就差的多了。
孔照開口道:“陛下,孫大人坐鎮兩江,兵部尚書一職,還是卸任好一些。”
承輝帝沉默不語,眼神環視一周,發現李馳表情看似自然,實則有點勉強。
於是很幹脆打回去:“此事,下次再議。”
孔照也就是提一嘴,沒有繼續堅持。有的話,必須他來說,皇帝聽不聽,那也要說。
總而言之一句話,孔照作為首輔,不能是皇帝的傀儡,否則這內閣首輔就別幹了。
看著孔照的滿頭白發,這也快七十,這一屆就該下去了。這也是為何承輝帝要把三位閣臣派出去的原因,補上首輔資曆的最後一塊。
一般情況,首輔應該是這樣的資曆,基層幹過縣令或知府,省一級幹過按三司或巡撫,還要做過一任總督,在京則要做過尚書,至於是不是翰林出身,不是必要條件。
總之就是非常的務實!
賈璉總覺得有人在觀察自己,順著感覺看過去,發現是李三江。
這位不熟啊,沒打過交道。賈璉報以微笑,筆走龍蛇。
郭衍接任禮部,潘季馴接任工部,在內閣會議上順利通過。至於李清,卸任禮部尚書,專心幹他的總督。這也是在向外放一個信號,規矩還沒變,主要不是首輔,就得兼尚書。
如果不能兼尚書,那就是你的個人問題了。
所以呢,李三江和李馳的表情,都有點陰晴不定的,不知道在心裏想啥。
但這兩人作為新丁,並沒有站出來反對皇帝的安排。本來想謀一下兵部尚書,李馳發現他的計劃落空了,心裏很不舒服,但沒任何表現。
孔照提兵部尚書的事情,並不等於支持李馳,他和方白衣的交情沒到那個程度上。隻不過最近文官議論紛紛,都說孫化貞在兩江,繼續兼任兵部尚書不合適。
實際情況是這樣的,孫化貞是兵部尚書,他可以調動兩江的駐軍,不聽招呼的直接收拾。有這身份和沒這個身份,完全不是一回事。加之最近夏守忠又下江南了,於是有人猜測,所以才有了議論紛紛,首輔孔照也趁機提一句。
隻能說,兩江士紳,現在最大的願望不是搞倒孫化貞,而是調走他。
甚至調去哪,都給他安排好了,漕運總督啊,肥缺,你總不會拒絕吧?
於是,孔照接到了一封信,來自方白衣,就是簡單的敘舊,正經事一個字沒提。因為送信人是李馳,所以孔照聞弦歌而知雅意。知道歸知道,出多大力氣又是另外一回事。實際上這個事情呢,孔照心裏很不舒服,他這個首輔的威望確實不夠,但不能用你方白衣能使喚我。
這幫文臣,八百個心眼啊。
話說,李三江心裏還是很不悅的,好好的工部尚書,怎麽就便宜了潘季馴。
身為閣臣,不能兼尚書,別人看了怎麽想呢?下麵的官員,能服氣麽?
辛辛苦苦,花費了無數的心思和金錢,總算是入閣了,沒等他開啟宏圖大業呢,尚書都不兼一個,這真是當頭一棒,反倒是郭衍,兼了工部尚書,現在又換禮部尚書,一家夥變成了實際的三輔。畢竟李三江和李馳,都沒兼尚書,怎麽好在他之上呢?
郭衍也是暈乎乎的,好像喝醉了,咬破舌尖後,才算是恢複了清醒。
郭衍的事情沒有任何異議,那就算是內閣全體通過了。繼續下一個議題。
“這裏有一份折子,大家都看看。”
李亨的奏折被傳下來,都是手抄件,人人有份。
事情很簡單,李亨在兩江監軍期間,發現民間有私鑄銅錢者,故而上奏查禁。
說到大周的銅錢,其實很有故事,太祖年間,銅錢的比例是三七,三銅七鉛,為啥啊,當然是因為窮啊。當初一度有人提議學宋朝,鑄鐵錢,還有人提議,學劉備,當百錢。
太祖還算是有底線的,沒有接受當百錢,搞了個銅三鉛七。這也就導致了民間私鑄,很多也都是學太祖時期的通寶。按照他的配方來。
其實這事情也不算過分,但怎麽講呢,非要較真了,過去的差錢可以收回的嘛。隻要不學太上皇那種矯枉過正,搞了個銅六鉛四就行。
現在市麵上,很少能看見太上皇當政期間的銅錢了,都去哪了呢?一個是被人收去化了做銅器,一個是被鑄私錢的收了,改鑄差錢。這個事情你非要較真呢,那就是殺頭的買賣,不較真呢,跟太祖年間一樣嘛。所以這個根子,還是在太上皇那。
大手大腳的敗家,沒事還喜歡下江南,花費無數。
結果自然是民間交易的時候,要不用差錢,要不直接用銀子,一個天平一把剪子,非常的麻煩。承輝帝鑄幣之後,這個局麵有所改觀,大宗商品的交易,已經基本用銀元了。銅四鉛六的錢,在民間反而不太流行,因為還有更差的錢。
隻要民間認可流行,這錢就能用出去不是?
但是李亨是得到了賈璉傳授秘籍的,告訴他,這就是在搶你家的錢,得給他們點狠的。
眾人看完奏折後,並沒有人主動發言,陷入了沉默之中。這話怎麽講呢,沒人兼任戶部尚書啊,不是他的責任,怎麽好輕易開口呢?
最後還是梁道遠出來道:“陛下,是不是問問張大人?”
意思很明確,讓張廷恩說話,他是戶部尚書嘛,就算人不在京城,位子也空著呢。
這時候李三江很明顯的精神一震,賈璉有所察覺,難怪這廝剛才看自己了。
承輝帝很不客氣的給梁道遠撅回去:“要不梁卿兼戶部尚書?讓張卿兼吏部尚書?”
你們倆換一換唄,一家夥給梁道遠幹停電了,他就是想順口提一句,成不成也不強求,成了賣個人情,不成也不得罪人嘛。
“臣無狀!”梁道遠趕緊認錯,承輝帝悻悻的哼了一聲道:“太祖有訓,民間私鑄,形同謀逆。鑄錢,是朝廷威嚴的象征,民間私鑄錢者,絕不姑息。”
賈璉筆走龍蛇,飛快記錄的時候,突然承輝帝叫他:“賈璉,你說說私錢的危害。”
賈璉停下手裏的筆,起身看看各位閣老,先抱手,後開口:“臣不說私錢,但說鄧通,以及北宋的交子。貨幣能流通,靠的不是什麽民間的約定俗成,而是靠朝廷的信譽作保。用朝廷信譽為私人謀利,且不說交稅了沒有,私錢泛濫,物價就注定要上漲。百姓明明花一文錢就能買的東西,需要花十文甚至更多的那一天,不遠了。”
說到此處,賈璉停頓了一下繼續:“無論如何,任何人,任何理由,都不是民間鑄錢的根據。太祖明見萬裏,臣作為後來者,拜服。”
一番話說完,賈璉坐了回去,現場的閣臣們再次沉默。
承輝帝略顯厭煩的看著他們,這麽點事情,居然都沒有勇氣承擔責任。
“各位愛卿,難道還指望一個未曾及冠的年輕人承擔責任?”
這句話非常的重,各位閣臣坐不住了,紛紛站起請罪。
(本章完)
賈璉對此很不適應,幹啥呢?幹啥呢?這含羞帶怯的,離我遠點。
“說吧,啥情況?”賈璉直接問,簡人達第一個跳出來:“大人,學習班停課了。”
顧秉章:“南城那邊最近治安糟糕,勳貴子弟頻繁滋事,為幾個戲子大打出手。”
短暫的匯報後,賈璉知道了大概情況,他不在期間,這幫禦史沒一個敢出頭的。
“你們沒彈劾鬧事的勳貴子弟?”賈璉很詫異,這幫禦史搖搖頭:“沒!”
賈璉一看這狀態,估計一起問,肯定問不出啥來,轉身進了辦公室,交代一句:“簡人達,你先進來。”這就非常不客氣了,直呼其名了。可見賈大人很生氣。
簡人達硬著頭皮進去了,沒等賈璉開口呢,簡人達便道:“賈大人,彈劾沒用啊,大家夥都惦記著掙錢呢。真要彈劾了,那可就沒咱的事情了。”
賈璉一口氣差點沒順過來,好啊,你們原來是這個心思。那就抓人啊,不敢對吧?
賈璉氣的拍桌子:“製度呢?我製定的製度呢?為何不堅決執行?沒有執行製度的勇氣,為何要留在五城兵馬司?你們五個不帶頭,還指望下麵的兵丁主動出力?行了,你們都別說了,我一個人安靜一會。”
簡人達低聲道:“月初的時候,太上皇放了話,要辦個熱鬧的六十八歲生日。陛下有旨意,各位在外地的郡王都要回京。因為這麽個事情,大家夥都比較謹慎。”
計劃中的摸魚,第一天就失敗了,沒等賈璉想著如何重振五城兵馬司的製度,宮裏來了個內侍。“陛下口諭,賈璉進宮聽召。”
這又是啥事情?賈璉也沒心思多想了,出來招呼幾個禦史道:“本官進宮聽召,你們巡城的時候,遇見搞事情的隻管先抓人,出了事情我擔著。”
賈璉大概想明白了,這些人其實就是不想擔責任。這五個巡城禦史,真是人才啊。
具體原因嘛,賈璉大概心裏也有數,勳貴勢力在不斷的壯大。比如說,扛把子之一的王子騰要回京了,加之太上皇六十八歲生日臨近,四位郡王陸續回京,或在回京路上。這麽多勳貴湊一起,就是一股強大的力量。
有個事情非常值得玩味,那就是六十八歲的生日,它不是整數。按說這種生日,往往不會大張旗鼓,但今年太上皇放了話,希望能過一個熱鬧的生日。
老皇帝這是要整點啥玩意出來呢?是希望借著這個機會,看看到底還有多少人支持他?
按說不應該啊!
這事情賈璉隻能放在心裏,慢慢的等待進程了。
一路上賈璉心事重重的樣子,搞的帶路的小內侍都不敢說話,到了地方賈璉才想起來摸出兩枚銀元塞給他:“拿去喝茶。”內侍謝過賈璉,入內通報。
沒一會裘世安親自出來了,賈璉上前見禮,裘世安道:“聖人要開內閣會議,賈大人內閣行走的差事不是沒卸麽?正好進去聽一聽看一看,這新的內閣都怎麽辦事的。”
毫無疑問,這是承輝帝的意思,賈璉真沒法拒絕,哪怕因此被頂在風口浪尖上。
內閣會議,你不是閣臣自然沒資格列席,承輝帝搞出一個舍人,為賈璉量身定做。
真實用意何在,賈璉對此不是很明白,但可以肯定一點,隨著三個閣臣外放後,新的閣臣能不能與承輝帝一條心,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按說三位外放的閣臣都是最受信任的,總該留一個下來,現在全放出去了,這又是什麽意思呢?難不成是承輝帝故意的?
賈璉不是很懂權謀之道,隻知道承輝帝是勝利者。
那就一切都沒問題了。
入內之後,賈璉熟練的找到他昔日的位子,原本兩位舍人之一在場,見賈璉出現,笑的比哭都難看。都是舍人,賈璉的待遇跟他們比,那就是在欺負人啊。
這兩位舍人呢,說實話隻能算中規中矩,不是能力問題,而是想的太多。一方麵是覺得這位子是個不錯的跳板,順利的幹兩年,一個從五品沒得跑,運氣好,能混個正五品。
另一方麵,如果你隻能做到中規中矩,用過去的常態來應對這份工作,承輝帝無法滿意。
這麽說吧,承輝帝對兩位舍人的耐心已經到了極限,兩個人輪番值班,都比不上一個賈璉來的有效率,伱是承輝帝能滿意麽?關鍵賈璉教過了,他們也還是老樣子。是智商不夠麽?肯定不能啊,就是不願意冒險嘛。
很多官員就是這樣,寧願在翰林院的板凳上坐一輩子,也不願意冒險得罪人。
入座後,賈璉很快又站起來了,因為閣臣們陸續來到,賈璉隻能不停的站起,見禮。
折騰了五次後,才算是等到了承輝帝,賈璉又得站起來。
閣臣們見到賈璉在場,可以說心情各異。唯一相同的想法,就是對賈璉這個人深受皇帝信任這一點。區區正五品的官員竟然能在內閣會議出現,還不是專職的中書舍人,簡直離譜。
承輝帝入座後,先看一眼賈璉,這才開口:“今日議事,朕擬潘季馴接任工部尚書,郭衍接任禮部尚書,各位愛卿,可有異議?”
使團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這不是上了大朝會麽?很明顯,陛下對禮部不滿了。李清出任陝甘總督,禮部群龍無首,鴻臚寺那幫人搞接待還行,幹別的就差的多了。
孔照開口道:“陛下,孫大人坐鎮兩江,兵部尚書一職,還是卸任好一些。”
承輝帝沉默不語,眼神環視一周,發現李馳表情看似自然,實則有點勉強。
於是很幹脆打回去:“此事,下次再議。”
孔照也就是提一嘴,沒有繼續堅持。有的話,必須他來說,皇帝聽不聽,那也要說。
總而言之一句話,孔照作為首輔,不能是皇帝的傀儡,否則這內閣首輔就別幹了。
看著孔照的滿頭白發,這也快七十,這一屆就該下去了。這也是為何承輝帝要把三位閣臣派出去的原因,補上首輔資曆的最後一塊。
一般情況,首輔應該是這樣的資曆,基層幹過縣令或知府,省一級幹過按三司或巡撫,還要做過一任總督,在京則要做過尚書,至於是不是翰林出身,不是必要條件。
總之就是非常的務實!
賈璉總覺得有人在觀察自己,順著感覺看過去,發現是李三江。
這位不熟啊,沒打過交道。賈璉報以微笑,筆走龍蛇。
郭衍接任禮部,潘季馴接任工部,在內閣會議上順利通過。至於李清,卸任禮部尚書,專心幹他的總督。這也是在向外放一個信號,規矩還沒變,主要不是首輔,就得兼尚書。
如果不能兼尚書,那就是你的個人問題了。
所以呢,李三江和李馳的表情,都有點陰晴不定的,不知道在心裏想啥。
但這兩人作為新丁,並沒有站出來反對皇帝的安排。本來想謀一下兵部尚書,李馳發現他的計劃落空了,心裏很不舒服,但沒任何表現。
孔照提兵部尚書的事情,並不等於支持李馳,他和方白衣的交情沒到那個程度上。隻不過最近文官議論紛紛,都說孫化貞在兩江,繼續兼任兵部尚書不合適。
實際情況是這樣的,孫化貞是兵部尚書,他可以調動兩江的駐軍,不聽招呼的直接收拾。有這身份和沒這個身份,完全不是一回事。加之最近夏守忠又下江南了,於是有人猜測,所以才有了議論紛紛,首輔孔照也趁機提一句。
隻能說,兩江士紳,現在最大的願望不是搞倒孫化貞,而是調走他。
甚至調去哪,都給他安排好了,漕運總督啊,肥缺,你總不會拒絕吧?
於是,孔照接到了一封信,來自方白衣,就是簡單的敘舊,正經事一個字沒提。因為送信人是李馳,所以孔照聞弦歌而知雅意。知道歸知道,出多大力氣又是另外一回事。實際上這個事情呢,孔照心裏很不舒服,他這個首輔的威望確實不夠,但不能用你方白衣能使喚我。
這幫文臣,八百個心眼啊。
話說,李三江心裏還是很不悅的,好好的工部尚書,怎麽就便宜了潘季馴。
身為閣臣,不能兼尚書,別人看了怎麽想呢?下麵的官員,能服氣麽?
辛辛苦苦,花費了無數的心思和金錢,總算是入閣了,沒等他開啟宏圖大業呢,尚書都不兼一個,這真是當頭一棒,反倒是郭衍,兼了工部尚書,現在又換禮部尚書,一家夥變成了實際的三輔。畢竟李三江和李馳,都沒兼尚書,怎麽好在他之上呢?
郭衍也是暈乎乎的,好像喝醉了,咬破舌尖後,才算是恢複了清醒。
郭衍的事情沒有任何異議,那就算是內閣全體通過了。繼續下一個議題。
“這裏有一份折子,大家都看看。”
李亨的奏折被傳下來,都是手抄件,人人有份。
事情很簡單,李亨在兩江監軍期間,發現民間有私鑄銅錢者,故而上奏查禁。
說到大周的銅錢,其實很有故事,太祖年間,銅錢的比例是三七,三銅七鉛,為啥啊,當然是因為窮啊。當初一度有人提議學宋朝,鑄鐵錢,還有人提議,學劉備,當百錢。
太祖還算是有底線的,沒有接受當百錢,搞了個銅三鉛七。這也就導致了民間私鑄,很多也都是學太祖時期的通寶。按照他的配方來。
其實這事情也不算過分,但怎麽講呢,非要較真了,過去的差錢可以收回的嘛。隻要不學太上皇那種矯枉過正,搞了個銅六鉛四就行。
現在市麵上,很少能看見太上皇當政期間的銅錢了,都去哪了呢?一個是被人收去化了做銅器,一個是被鑄私錢的收了,改鑄差錢。這個事情你非要較真呢,那就是殺頭的買賣,不較真呢,跟太祖年間一樣嘛。所以這個根子,還是在太上皇那。
大手大腳的敗家,沒事還喜歡下江南,花費無數。
結果自然是民間交易的時候,要不用差錢,要不直接用銀子,一個天平一把剪子,非常的麻煩。承輝帝鑄幣之後,這個局麵有所改觀,大宗商品的交易,已經基本用銀元了。銅四鉛六的錢,在民間反而不太流行,因為還有更差的錢。
隻要民間認可流行,這錢就能用出去不是?
但是李亨是得到了賈璉傳授秘籍的,告訴他,這就是在搶你家的錢,得給他們點狠的。
眾人看完奏折後,並沒有人主動發言,陷入了沉默之中。這話怎麽講呢,沒人兼任戶部尚書啊,不是他的責任,怎麽好輕易開口呢?
最後還是梁道遠出來道:“陛下,是不是問問張大人?”
意思很明確,讓張廷恩說話,他是戶部尚書嘛,就算人不在京城,位子也空著呢。
這時候李三江很明顯的精神一震,賈璉有所察覺,難怪這廝剛才看自己了。
承輝帝很不客氣的給梁道遠撅回去:“要不梁卿兼戶部尚書?讓張卿兼吏部尚書?”
你們倆換一換唄,一家夥給梁道遠幹停電了,他就是想順口提一句,成不成也不強求,成了賣個人情,不成也不得罪人嘛。
“臣無狀!”梁道遠趕緊認錯,承輝帝悻悻的哼了一聲道:“太祖有訓,民間私鑄,形同謀逆。鑄錢,是朝廷威嚴的象征,民間私鑄錢者,絕不姑息。”
賈璉筆走龍蛇,飛快記錄的時候,突然承輝帝叫他:“賈璉,你說說私錢的危害。”
賈璉停下手裏的筆,起身看看各位閣老,先抱手,後開口:“臣不說私錢,但說鄧通,以及北宋的交子。貨幣能流通,靠的不是什麽民間的約定俗成,而是靠朝廷的信譽作保。用朝廷信譽為私人謀利,且不說交稅了沒有,私錢泛濫,物價就注定要上漲。百姓明明花一文錢就能買的東西,需要花十文甚至更多的那一天,不遠了。”
說到此處,賈璉停頓了一下繼續:“無論如何,任何人,任何理由,都不是民間鑄錢的根據。太祖明見萬裏,臣作為後來者,拜服。”
一番話說完,賈璉坐了回去,現場的閣臣們再次沉默。
承輝帝略顯厭煩的看著他們,這麽點事情,居然都沒有勇氣承擔責任。
“各位愛卿,難道還指望一個未曾及冠的年輕人承擔責任?”
這句話非常的重,各位閣臣坐不住了,紛紛站起請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