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襄嬪與敬妃
本宮此生重來,隻做年世蘭 作者:三金大寶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二十九章 襄嬪與敬妃
“眼下宮裏隻有一位阿哥,兩位公主,皇帝操勞國務,也得顧忌後宮,來年哀家還想多抱幾個孫子呢。”
皇帝聽到太後又轉向催生話題,心裏也有點氣悶,後宮這麽些個女人,怎麽就是沒點動靜呢。
“兒子福薄,不像皇阿瑪,子孫昌盛。”雍正說話帶著負氣的意味,又不是他不夠努力,奈何後宮女人不爭氣。
太後看著縮著腦袋的好大兒,微微歎了口氣,想起華妃那個結實身板兒,是個妥妥的宜男相,又想到當年自己狠心借端妃之手打下的那個成形男胎,若是當時生下來,到現在,也是個善讀書、善騎射的小少年了,越想越後悔。
太後年歲上來了,心有時候便格外柔軟,便試探著問:
“華妃近來性子沉穩許多,聽聞她還勸年羹堯收斂鋒芒。那歡宜香······皇上還要賜給華妃嗎?”
皇帝想起華妃前陣子侍寢的嬌憨可愛,心裏有些微動搖,但是想到養心殿那堆山的捷報,立刻堅定了心思:“自然,華妃她用慣了,一時斷了,她會多想。”
太後見皇帝態度依舊也無法多言,隻能期盼其他宮嬪肚子爭氣。
話畢,雍正太後母子二人用晚膳,膳桌上擺著雍正最愛的酸筍老鴨湯,難得的,皇帝喝到第三碗,太後也沒有勸阻雍正。
一頓飯罷,母子盡歡,和善地散了。
雍正去了鹹福宮找沈眉莊為皇嗣的事繼續努力。
繼而,太後下旨曉諭六宮:
“夏氏語出無狀、穢亂宮闈,賜一丈紅,搬去冷宮居住。”
“曹貴人諫言有功,肅清宮風,晉升為嬪,賜號襄。”
“敬嬪久侍宮闈、性情溫良,照顧溫宜盡心竭力,著冊為敬妃。”
“年關將至,襄嬪與敬妃的敕封禮於除夕之後再辦。”
“皇後頭疾未愈,打理內務力不從心,因此年節下一切事宜交由華妃處理,敬妃、齊妃從旁協助。”
太後懿旨一出,六宮嘩然。
曹琴默覺得自己重新站隊果然沒有錯,不需要皇後出手,太後就已經封自己為嬪。溫宜重回自己身邊指日可待。自己不僅封嬪,還要封妃,妃位、貴妃位,自己會一步一步爬上去,為自己和溫宜搏一個光明的將來。
啟祥宮中,麗嬪聽到曹琴默封嬪的消息,氣得摔了兩個茶盞,太後下旨封曹琴默為襄嬪,卻命令不必遷宮別居。現下冬日動工困難,等開春再另收拾宮殿讓襄嬪遷居。
啟祥宮一宮兩主,瞧著襄嬪和麗嬪是分庭抗禮,但啟祥宮的奴才慣會見風使舵,暗地裏都更聽新出爐的襄嬪吩咐,麗嬪越發被冷落了去。
麗嬪打聽到襄嬪能夠在太後麵前立功還是華妃在背後推舉的緣故,更是把原因歸攏到襄嬪有子嗣身上,有子嗣的襄嬪,連華妃都更加看重,麗嬪沒有辦法,隻能一天連喝三碗坐胎藥撒氣。
皇後雖然太後拐著彎子褫奪了打理六宮之權,但心裏也是高興的,太後是自己的姑母,就算生氣也不舍重罰,如今借太後和襄嬪的手處置了夏氏,護住了自己心愛的男人的健康身體,又沒惹皇上厭煩,一箭三雕未成,一箭雙雕也是不錯的。
華妃知道太後的旨意後,倒是沒太大的情緒波動。協理六宮對這一世的她而言不是恩賞而是枷鎖。
並且,華妃發現上一世發生的事情有一定概率還是會在這一世發生,隻是這一世因為自己的重生,因果關係發生了重大變化。
曹琴默和敬嬪的位份上一世本是皇上晉封的,這一世卻成了太後。
襄嬪的封號“襄”字上一世本取曹琴默幫助皇帝扳倒年家之意,這一世卻取幫助皇後肅清宮風之意。
敬嬪上一世封妃是皇上為了製衡自己在後宮的勢力,而這一世,則是為了抬高溫宜母妃的身份地位。
雖然結果兩世都一樣,但過程卻大相徑庭。
那這一世年家要怎麽樣才能避開全族覆滅的下場呢?
華妃不相信,自己重生一世回來是重蹈覆轍的,她必救年家和自己於水火。可如何去救,她還沒想到辦法。
華妃心裏有一種無力和命運抗衡的悲傷,頌芝在一旁看著也無法勸慰,就想到以前在王府時,自己娘娘和如今的端妃最是要好,端妃總是三言兩語就能讓華妃開懷,便勸華妃不如夜裏去看看端妃,聽說入了冬,端妃的身子也不太好。
華妃想起之前準備了桂花蓮子羹,想去看端妃卻被皇上截胡了,如今皇上常翻富察貴人和沈妹妹的牌子,今夜應當不會來翊坤宮,就讓頌芝重新備了東西,準備夜訪延慶殿。
延慶殿內,端妃正喝著溫實初給自己開的藥,雖然外人看來端妃入冬之後咳疾不斷,可她自己知道,自己身子內裏在慢慢變好,入夜咳嗽減少,睡眠沉穩許多。
華妃自從和端妃和好之後,就派了溫實初悄悄醫治端妃。
華妃知道溫實初是甄嬛的人,但溫實初本性端方良善,遇到重病之人自有救人之心,況且溫實初在太醫院根基淺,不太引人注意,但在醫道之術上卻遠高於江城江善二人,用他,華妃放心。
並且華妃想用他向甄嬛透露更多信息,後宮之勢並非如表麵看到的一般,
上一世,曹琴默設下木薯粉局,若不是端妃出來為甄嬛作證,甄嬛必定遭受曹琴默和自己的陷害,可見端妃和甄嬛那夜在清涼台偶遇,就有了交往。
這一世,華妃和端妃和好,又派溫實初醫治端妃,若是端妃與甄嬛再一次偶然結交,甄嬛若知曉自己與端妃要好,那麽甄嬛心中必然對華妃增添好感,這種天然的巧合所形成的盟友要比利益捆綁牢固的多。
這一世,華妃想要真心的朋友,不想利益的依附。
想著這些事,周寧海和頌芝陪著華妃走到了延慶殿。
“眼下宮裏隻有一位阿哥,兩位公主,皇帝操勞國務,也得顧忌後宮,來年哀家還想多抱幾個孫子呢。”
皇帝聽到太後又轉向催生話題,心裏也有點氣悶,後宮這麽些個女人,怎麽就是沒點動靜呢。
“兒子福薄,不像皇阿瑪,子孫昌盛。”雍正說話帶著負氣的意味,又不是他不夠努力,奈何後宮女人不爭氣。
太後看著縮著腦袋的好大兒,微微歎了口氣,想起華妃那個結實身板兒,是個妥妥的宜男相,又想到當年自己狠心借端妃之手打下的那個成形男胎,若是當時生下來,到現在,也是個善讀書、善騎射的小少年了,越想越後悔。
太後年歲上來了,心有時候便格外柔軟,便試探著問:
“華妃近來性子沉穩許多,聽聞她還勸年羹堯收斂鋒芒。那歡宜香······皇上還要賜給華妃嗎?”
皇帝想起華妃前陣子侍寢的嬌憨可愛,心裏有些微動搖,但是想到養心殿那堆山的捷報,立刻堅定了心思:“自然,華妃她用慣了,一時斷了,她會多想。”
太後見皇帝態度依舊也無法多言,隻能期盼其他宮嬪肚子爭氣。
話畢,雍正太後母子二人用晚膳,膳桌上擺著雍正最愛的酸筍老鴨湯,難得的,皇帝喝到第三碗,太後也沒有勸阻雍正。
一頓飯罷,母子盡歡,和善地散了。
雍正去了鹹福宮找沈眉莊為皇嗣的事繼續努力。
繼而,太後下旨曉諭六宮:
“夏氏語出無狀、穢亂宮闈,賜一丈紅,搬去冷宮居住。”
“曹貴人諫言有功,肅清宮風,晉升為嬪,賜號襄。”
“敬嬪久侍宮闈、性情溫良,照顧溫宜盡心竭力,著冊為敬妃。”
“年關將至,襄嬪與敬妃的敕封禮於除夕之後再辦。”
“皇後頭疾未愈,打理內務力不從心,因此年節下一切事宜交由華妃處理,敬妃、齊妃從旁協助。”
太後懿旨一出,六宮嘩然。
曹琴默覺得自己重新站隊果然沒有錯,不需要皇後出手,太後就已經封自己為嬪。溫宜重回自己身邊指日可待。自己不僅封嬪,還要封妃,妃位、貴妃位,自己會一步一步爬上去,為自己和溫宜搏一個光明的將來。
啟祥宮中,麗嬪聽到曹琴默封嬪的消息,氣得摔了兩個茶盞,太後下旨封曹琴默為襄嬪,卻命令不必遷宮別居。現下冬日動工困難,等開春再另收拾宮殿讓襄嬪遷居。
啟祥宮一宮兩主,瞧著襄嬪和麗嬪是分庭抗禮,但啟祥宮的奴才慣會見風使舵,暗地裏都更聽新出爐的襄嬪吩咐,麗嬪越發被冷落了去。
麗嬪打聽到襄嬪能夠在太後麵前立功還是華妃在背後推舉的緣故,更是把原因歸攏到襄嬪有子嗣身上,有子嗣的襄嬪,連華妃都更加看重,麗嬪沒有辦法,隻能一天連喝三碗坐胎藥撒氣。
皇後雖然太後拐著彎子褫奪了打理六宮之權,但心裏也是高興的,太後是自己的姑母,就算生氣也不舍重罰,如今借太後和襄嬪的手處置了夏氏,護住了自己心愛的男人的健康身體,又沒惹皇上厭煩,一箭三雕未成,一箭雙雕也是不錯的。
華妃知道太後的旨意後,倒是沒太大的情緒波動。協理六宮對這一世的她而言不是恩賞而是枷鎖。
並且,華妃發現上一世發生的事情有一定概率還是會在這一世發生,隻是這一世因為自己的重生,因果關係發生了重大變化。
曹琴默和敬嬪的位份上一世本是皇上晉封的,這一世卻成了太後。
襄嬪的封號“襄”字上一世本取曹琴默幫助皇帝扳倒年家之意,這一世卻取幫助皇後肅清宮風之意。
敬嬪上一世封妃是皇上為了製衡自己在後宮的勢力,而這一世,則是為了抬高溫宜母妃的身份地位。
雖然結果兩世都一樣,但過程卻大相徑庭。
那這一世年家要怎麽樣才能避開全族覆滅的下場呢?
華妃不相信,自己重生一世回來是重蹈覆轍的,她必救年家和自己於水火。可如何去救,她還沒想到辦法。
華妃心裏有一種無力和命運抗衡的悲傷,頌芝在一旁看著也無法勸慰,就想到以前在王府時,自己娘娘和如今的端妃最是要好,端妃總是三言兩語就能讓華妃開懷,便勸華妃不如夜裏去看看端妃,聽說入了冬,端妃的身子也不太好。
華妃想起之前準備了桂花蓮子羹,想去看端妃卻被皇上截胡了,如今皇上常翻富察貴人和沈妹妹的牌子,今夜應當不會來翊坤宮,就讓頌芝重新備了東西,準備夜訪延慶殿。
延慶殿內,端妃正喝著溫實初給自己開的藥,雖然外人看來端妃入冬之後咳疾不斷,可她自己知道,自己身子內裏在慢慢變好,入夜咳嗽減少,睡眠沉穩許多。
華妃自從和端妃和好之後,就派了溫實初悄悄醫治端妃。
華妃知道溫實初是甄嬛的人,但溫實初本性端方良善,遇到重病之人自有救人之心,況且溫實初在太醫院根基淺,不太引人注意,但在醫道之術上卻遠高於江城江善二人,用他,華妃放心。
並且華妃想用他向甄嬛透露更多信息,後宮之勢並非如表麵看到的一般,
上一世,曹琴默設下木薯粉局,若不是端妃出來為甄嬛作證,甄嬛必定遭受曹琴默和自己的陷害,可見端妃和甄嬛那夜在清涼台偶遇,就有了交往。
這一世,華妃和端妃和好,又派溫實初醫治端妃,若是端妃與甄嬛再一次偶然結交,甄嬛若知曉自己與端妃要好,那麽甄嬛心中必然對華妃增添好感,這種天然的巧合所形成的盟友要比利益捆綁牢固的多。
這一世,華妃想要真心的朋友,不想利益的依附。
想著這些事,周寧海和頌芝陪著華妃走到了延慶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