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核心計劃真相
秦時:開局鬼穀飯桌多了一雙筷子 作者:龍門飛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公子,昌平君已經啟程離開鹹陽,前往新鄭了。”
仆人的回答將韓非的思緒拉回了現實。
“新鄭啊....”,
“終於等到這一天了嗎?”
韓非聞言呢喃道。
“公子,我們該怎麽做,要不然通知那些人準備動手,好不容易等到昌平君前往新鄭,如果這次錯過了,恐怕再也沒機會了。”仆人希冀的說道。
這名老者仆從,是韓非從新鄭而來唯一跟隨來的人。
韓國舊人,韓非在鹹陽城內唯一可以完全相信的人。
仆人所說的機會,便是韓國複國的希望。
雖然韓王安被秦王軟禁在鹹陽城內,可是無數韓人仍然翹首以待,希望複國。
而昌平君,便是韓人的希望。
不,可以說是韓、趙、燕、魏四國的希望。
更是楚人的希望,是如今天下大勢愈發明朗之時,六國義士的希望。
隻因為,昌平君,乃是楚國大王之子,羋姓,熊啟。
正宗的楚國貴族,隻不過因為秦國太後的原因,楚人在大秦朝堂備受重用。
昌平君在嫪毐之亂中立下大功,封為大秦丞相。
他在大秦的朝堂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如果能拉攏他叛秦歸楚,那麽將對如今的大秦有著致命的打擊。
到那時韓、趙、燕、魏四國便可趁勢複國。
天下依然會是諸侯七國並立。
而有了喘息機會的韓國,韓非相信在他的輔助下必然會重新站起來。
所以,韓非和六國義士製定的計劃中,一直在等待。
等待昌平君被秦王從鹹陽城外派出去。
因為在鹹陽城內,戒備森嚴,六國人無法下手行事。
隻不過,韓非沒想到的是,終於等到昌平君被外派之後。
竟然是前往新鄭。
仆人對於計劃隻知其一不知其二。因為這是複國的希望。
可是韓非卻知道,這不光是複國的希望,還有可能是徹底亡國的征兆。
韓非本以為,昌平君被秦王外派出去巡視的目的地會是趙國邯鄲。
因為誰都知道,如今天下最痛恨秦人和秦國的便是趙國。
光是長平之戰,兩國之間便血債累累。
趙國亡國之後,還有代王逃到北地。
其舊地之中時有叛亂出現,這也是為什麽邯鄲一直有大秦上將軍楊端和、王翦先後坐鎮的緣故。
兩國人之間的仇恨,會讓韓非他們的計劃更加順利。
可是,沒想到秦王竟然讓昌平君去的竟然是最先亡掉的韓國。
身為韓人的韓非陷入糾結了。
因為他很清楚,在新鄭實施計劃的後果會是什麽。
“你先下去吧,讓我再想想,好好想想....”韓非低聲說道。
他實在是難以下定決心。
“公子...韓人已經等的太久了啊...!”
仆人見狀還想再勸說一下,不過看到韓非的表情後也不再言語,因為他看著韓非從小長大,知道旁人無法動搖他的想法。
隻有韓非自己想通了,才會去做,
於是仆人隻好離開房間,將屋門帶上守在外麵。
仆人離開以後,韓非推開衣櫃,從裏麵進入到密室之中。
一個人坐在那裏怔怔出神。
真正的計劃。
隻有韓非與為數不多的幾個人知道。
一年前,
還是這間密室內。
圍坐著一個巴掌可以數過來的人。
他們除了韓非,還有農家的俠魁,田光。
韓國的大將軍衛莊,以及其他兩個神秘人。
這次的的密會是發生在邯鄲淪陷,趙國被滅的不久後。
連諸侯各國公認抵抗秦國戰力、國力最強的趙國都滅亡了,剩下的各國怎麽可能不慌張。
為了自救才有了“使昌平君叛秦歸楚”這個計劃。
然而想要做到這件事,何其艱難。
誰都知道,昌平君在大秦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可以說是萬人之上。怎麽可能背叛大秦,返回楚國當一個不起眼的公子。
在韓非、田光、衛莊幾人的密謀之下。
他們為昌平君製定了一個不可告人的計劃。
說起來很簡單,那便是先讓如日中天的昌平君在秦王麵前失寵失勢,然後再曉之以情動之以權讓他叛秦。
可是做起來便極為艱難了。
六國人士無法在鹹陽城內做到這一點。
於是隻能將目光放在了六國之中。
那時的韓、趙兩國,和到現在的燕、魏兩國其中一地將是昌平君失勢的開始。
在秦國朝堂之上的六國舊人會通過各種暗示、旁敲側擊,讓秦王將昌平君外派出去巡視。
作為替秦王巡視各地的昌平君自然的風光無限。
在這個時候,昌平君所巡視的地方將會爆發一場規模空前絕後的叛亂。
叛亂將在六國人士的暗中幫助下星火燎原,最終一發不可收拾。
而昌平君無法平叛,秦王必然震怒,屆時必然派出一名上將領兵而出。
至此就算叛亂被平定,可是昌平君的無能表現必然會被秦王厭惡,雖然不可降罪,可是隨之而來的冷落,也會讓這位年輕的昌平君難以接受。
到那時,楚人不惜一切代價也要將昌平君拉攏過來,完成對大秦的致命一擊。
這便是韓非與田光、衛莊幾人商議的核心計劃。
隻是現在昌平君雖然按照計劃出了鹹陽,可竟然出乎韓非、衛莊和田光他們幾人意料之外的是,目的地竟然是新鄭,而非邯鄲。
韓非清楚,以韓國的國力,想要製造一場規模空前絕後的叛亂是多麽的困難。
就算六國人士這一次鼎力相助,恐怕.....
也要流盡韓人的最後一滴血。
計劃固然最後成功了,可是韓國真的會複國成功嗎。
就算複國了,元氣大傷的韓人,自然會是諸侯七國裏最弱小的那個,任人欺淩。
人都是自私的。
如果昌平君所去之地是邯鄲,那麽韓非會毫不猶豫的開始實行計劃。
趙人為了血海深仇也必然會流盡最後一滴血。
“衛莊兄,我到底該怎麽做才好啊。”
韓非這一刻竟然有些迷茫了。
箭在弦上。
六國僅剩楚、齊。
如果楚國都滅了,那麽這個計劃更沒有成功的可能性了。
韓非不敢賭這一次暫不執行計劃,昌平君離開新鄭是直接返回鹹陽,還是會繼續前往邯鄲、大梁...
六國人,等不起...賭不起了。
仆人的回答將韓非的思緒拉回了現實。
“新鄭啊....”,
“終於等到這一天了嗎?”
韓非聞言呢喃道。
“公子,我們該怎麽做,要不然通知那些人準備動手,好不容易等到昌平君前往新鄭,如果這次錯過了,恐怕再也沒機會了。”仆人希冀的說道。
這名老者仆從,是韓非從新鄭而來唯一跟隨來的人。
韓國舊人,韓非在鹹陽城內唯一可以完全相信的人。
仆人所說的機會,便是韓國複國的希望。
雖然韓王安被秦王軟禁在鹹陽城內,可是無數韓人仍然翹首以待,希望複國。
而昌平君,便是韓人的希望。
不,可以說是韓、趙、燕、魏四國的希望。
更是楚人的希望,是如今天下大勢愈發明朗之時,六國義士的希望。
隻因為,昌平君,乃是楚國大王之子,羋姓,熊啟。
正宗的楚國貴族,隻不過因為秦國太後的原因,楚人在大秦朝堂備受重用。
昌平君在嫪毐之亂中立下大功,封為大秦丞相。
他在大秦的朝堂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如果能拉攏他叛秦歸楚,那麽將對如今的大秦有著致命的打擊。
到那時韓、趙、燕、魏四國便可趁勢複國。
天下依然會是諸侯七國並立。
而有了喘息機會的韓國,韓非相信在他的輔助下必然會重新站起來。
所以,韓非和六國義士製定的計劃中,一直在等待。
等待昌平君被秦王從鹹陽城外派出去。
因為在鹹陽城內,戒備森嚴,六國人無法下手行事。
隻不過,韓非沒想到的是,終於等到昌平君被外派之後。
竟然是前往新鄭。
仆人對於計劃隻知其一不知其二。因為這是複國的希望。
可是韓非卻知道,這不光是複國的希望,還有可能是徹底亡國的征兆。
韓非本以為,昌平君被秦王外派出去巡視的目的地會是趙國邯鄲。
因為誰都知道,如今天下最痛恨秦人和秦國的便是趙國。
光是長平之戰,兩國之間便血債累累。
趙國亡國之後,還有代王逃到北地。
其舊地之中時有叛亂出現,這也是為什麽邯鄲一直有大秦上將軍楊端和、王翦先後坐鎮的緣故。
兩國人之間的仇恨,會讓韓非他們的計劃更加順利。
可是,沒想到秦王竟然讓昌平君去的竟然是最先亡掉的韓國。
身為韓人的韓非陷入糾結了。
因為他很清楚,在新鄭實施計劃的後果會是什麽。
“你先下去吧,讓我再想想,好好想想....”韓非低聲說道。
他實在是難以下定決心。
“公子...韓人已經等的太久了啊...!”
仆人見狀還想再勸說一下,不過看到韓非的表情後也不再言語,因為他看著韓非從小長大,知道旁人無法動搖他的想法。
隻有韓非自己想通了,才會去做,
於是仆人隻好離開房間,將屋門帶上守在外麵。
仆人離開以後,韓非推開衣櫃,從裏麵進入到密室之中。
一個人坐在那裏怔怔出神。
真正的計劃。
隻有韓非與為數不多的幾個人知道。
一年前,
還是這間密室內。
圍坐著一個巴掌可以數過來的人。
他們除了韓非,還有農家的俠魁,田光。
韓國的大將軍衛莊,以及其他兩個神秘人。
這次的的密會是發生在邯鄲淪陷,趙國被滅的不久後。
連諸侯各國公認抵抗秦國戰力、國力最強的趙國都滅亡了,剩下的各國怎麽可能不慌張。
為了自救才有了“使昌平君叛秦歸楚”這個計劃。
然而想要做到這件事,何其艱難。
誰都知道,昌平君在大秦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可以說是萬人之上。怎麽可能背叛大秦,返回楚國當一個不起眼的公子。
在韓非、田光、衛莊幾人的密謀之下。
他們為昌平君製定了一個不可告人的計劃。
說起來很簡單,那便是先讓如日中天的昌平君在秦王麵前失寵失勢,然後再曉之以情動之以權讓他叛秦。
可是做起來便極為艱難了。
六國人士無法在鹹陽城內做到這一點。
於是隻能將目光放在了六國之中。
那時的韓、趙兩國,和到現在的燕、魏兩國其中一地將是昌平君失勢的開始。
在秦國朝堂之上的六國舊人會通過各種暗示、旁敲側擊,讓秦王將昌平君外派出去巡視。
作為替秦王巡視各地的昌平君自然的風光無限。
在這個時候,昌平君所巡視的地方將會爆發一場規模空前絕後的叛亂。
叛亂將在六國人士的暗中幫助下星火燎原,最終一發不可收拾。
而昌平君無法平叛,秦王必然震怒,屆時必然派出一名上將領兵而出。
至此就算叛亂被平定,可是昌平君的無能表現必然會被秦王厭惡,雖然不可降罪,可是隨之而來的冷落,也會讓這位年輕的昌平君難以接受。
到那時,楚人不惜一切代價也要將昌平君拉攏過來,完成對大秦的致命一擊。
這便是韓非與田光、衛莊幾人商議的核心計劃。
隻是現在昌平君雖然按照計劃出了鹹陽,可竟然出乎韓非、衛莊和田光他們幾人意料之外的是,目的地竟然是新鄭,而非邯鄲。
韓非清楚,以韓國的國力,想要製造一場規模空前絕後的叛亂是多麽的困難。
就算六國人士這一次鼎力相助,恐怕.....
也要流盡韓人的最後一滴血。
計劃固然最後成功了,可是韓國真的會複國成功嗎。
就算複國了,元氣大傷的韓人,自然會是諸侯七國裏最弱小的那個,任人欺淩。
人都是自私的。
如果昌平君所去之地是邯鄲,那麽韓非會毫不猶豫的開始實行計劃。
趙人為了血海深仇也必然會流盡最後一滴血。
“衛莊兄,我到底該怎麽做才好啊。”
韓非這一刻竟然有些迷茫了。
箭在弦上。
六國僅剩楚、齊。
如果楚國都滅了,那麽這個計劃更沒有成功的可能性了。
韓非不敢賭這一次暫不執行計劃,昌平君離開新鄭是直接返回鹹陽,還是會繼續前往邯鄲、大梁...
六國人,等不起...賭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