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婚事蹊蹺
首輔他又在逗弄小夫郎了 作者:仟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徐嬸嘴裏絮絮叨叨,忽地將視線投到宋群青身上:“宋小子,你救那雙兒,不會是想娶他當你媳婦吧?不過你正處於孝期,是不能結親的,你可得當心一些。”
宋群青有些好笑地搖頭。
那雙兒是貌美,但他並不是他們所想的見色起意之人,也不知為何人人都覺得他愛上這雙兒的容貌,想要娶他為夫郎。
更何況他如今處於孝期,當朝孝期為九個月。
孝期是從下葬時開始算起,在戴孝期間不得舉辦喜事、不得結親、不得進入新居、不得科考。
“說到結親,你堂姐……”
徐嬸看了眼宋群青的臉色,又改口道。
“宋玉靈,她的喜事就在初三,也就是五天後,周雪茹叫了大半個村的人過去喝喜酒呢。”
宋玉靈屬於大伯房裏的女兒,當時宋群青他爹娘逝世的時候,宋群青家和宋大伯家已經分家了,因而宋玉靈並不需要為她的叔叔披麻戴孝,守兩年的孝期。
徐嬸心中也有些疑惑,初三的日子並不是嫁娶的吉日,也不知道劉家和宋家為什麽選這個日子。
“嬸子你知道的,我和若晴若愉還沒出孝,這喜酒我們是沒法喝了。”
宋群青話鋒一轉,“如果沒記錯的話,初三倒是個動土的好日子。嬸子你到時候多注意注意宋玉靈的去向吧,小心她衝撞了些什麽。”
徐嬸被宋群青一提醒,似是想到了什麽雙眼猛地睜大,隨後又不敢相信地搖了搖頭。
也許是宋小子和她多心了,但是到時候還是聽宋小子的,好好看著宋玉靈吧。
徐嬸家中雖然並不富裕,但是院子裏有著一大片的菜園子,平時都靠徐嬸一個人打理。
每個季節都種著相對應的蔬菜瓜果,平常裏徐嬸家都靠著自己菜園子裏菜度日,根本不需要擔憂買菜。
剛剛宋群青從院內走入正堂時恰好經過,現在正逢冬季,菜園子內密密麻麻種著白菜和蘿卜。
想到之後掙錢的法子,宋群青心思一轉,向徐嬸問起來她家菜園裏的那些蘿卜白菜。
“瞧我,居然把這事忘了!”徐嬸聽他提自家菜園,猛地拍了一下自己的大腿,轉身從廚房裏提出一籃子的菜。
菜籃子裏大約有三四顆大白菜和幾顆大白蘿卜。
“本來想直接送去你家的,沒想到你過來了。”徐嬸將菜籃子遞給宋群青,“家中的蘿卜白菜這幾日也剛好可以摘了,這些你就拿去給孩子們吃。”
冬日裏綠葉菜珍貴,但蘿卜白菜基本家家戶戶都會種一些,價格並不昂貴。
宋家以往也會種,隻是自宋家爹娘去世之後,家裏亂成一鍋粥,原主不懂打理菜地。
而宋若晴和宋若愉姐弟倆忙於求生,也並沒有在合適的時機播種。
徐嬸就住在宋家隔壁,對這些事也算也有了解,她心疼沒了爹娘的這幾個孩子冬日裏還吃不上自家種的菜,於是便在早上拔了些白菜蘿卜出來。
宋群青知道這些蘿卜白菜對徐嬸一家隻是小物,邊伸手接過徐嬸手中的菜籃子邊開口道謝。
徐嬸搖了搖手:“跟嬸子客氣什麽,以後想要吃了就直接過來拔!”
“既然嬸子都這麽說了,那這籃子菜我就收下了。”宋群青將菜籃子放在桌上,站起身來往徐嬸家院內走去。
站定在菜園旁邊,宋群青回頭對跟上來的徐嬸道:“隻是我想做點吃食生意,不知道嬸子是否願意賣自家的菜。”
徐嬸聽聞眼前一亮。
冬日裏來清河鎮的貨船比其他季節都少,大壯和二力最近都沒什麽活,自家隻出不進她也憂心得很。
自家的菜雖種的多,但家家都種這根本賣不出去,因而她也沒想往外賣,而是打算留著自己吃。
現如今宋群青提出這個想法,她自然喜不勝收。
隻是宋小子從來沒有接觸過吃食生意,現在想從這個入手掙錢怕是有些難度,怕一個不注意他就得賠本啊!
想到這兒,徐嬸臉上的喜色褪去,轉而擔憂道:“這菜能賣出去自然是好的,隻是宋小子你從未接觸過這類生意,要不還是多考慮考慮?我聽聞縣上的書生都去抄書掙錢,抄一本就能掙好幾百文呢。”
宋群青知道徐嬸是為他著想,但依舊堅定道:“徐嬸不必擔心,做生意本就有賠有賺,我早已做好準備。”
徐嬸自知勸不住他,歎了口氣:“行吧,你想要什麽菜盡管來嬸子這兒拿就是了,至於買菜的錢等你賺回本再來給嬸子吧。”
徐嬸還是這麽心軟。
宋群青也不再多言,徐嬸雖然不信他能賺錢但還是願意給他提供菜源,他也沒辦法解釋太多,反正到時候掙了錢徐嬸自然會明白。
目送著宋群青提著菜籃子離去,徐嬸無奈地搖了搖頭。
她身旁一直默默無言的宋大壯見她臉上的憂色安慰道:“娘,我看宋童生這次是下定決心了。您也不必太擔心,好歹是童生呢,就算沒得賺,他也不會虧本的。”
徐嬸瞥了一眼宋大壯:“做生意哪是這麽簡單的!你看之前周家,看別人做豆腐生意掙錢也跟著去做,結果呢?都有先頭的例子,還不是賠了不少?也不知道宋小子要做什麽吃食。”
她收回視線:“宋小子家現在什麽情況你也是曉得的,就怕到時候若晴和若愉又要吃苦了!”
宋大壯笨嘴拙舌,見他娘擔憂這兒擔心那兒也不知怎麽安慰好,隻是一個勁兒地讓徐嬸相信宋群青。
他在縣裏碼頭扛了多年的大包,休息時從同伴那兒聽說了不少讀書人的小道故事。
什麽貧困書生一朝考中探花郎,一舉成為公主駙馬的故事比比皆是。
在類似故事的熏陶之下,宋大壯深深覺得不能小看窮書生,雖然此時落魄,但抓住機遇就能一舉衝天。
更何況宋群青可是被舉人老爺誇讚過的神童,腦子肯定靈活!
必不會像周家那群人一樣,一味地照搬別人的想法,最後虧的田地都賠了出去。
宋群青有些好笑地搖頭。
那雙兒是貌美,但他並不是他們所想的見色起意之人,也不知為何人人都覺得他愛上這雙兒的容貌,想要娶他為夫郎。
更何況他如今處於孝期,當朝孝期為九個月。
孝期是從下葬時開始算起,在戴孝期間不得舉辦喜事、不得結親、不得進入新居、不得科考。
“說到結親,你堂姐……”
徐嬸看了眼宋群青的臉色,又改口道。
“宋玉靈,她的喜事就在初三,也就是五天後,周雪茹叫了大半個村的人過去喝喜酒呢。”
宋玉靈屬於大伯房裏的女兒,當時宋群青他爹娘逝世的時候,宋群青家和宋大伯家已經分家了,因而宋玉靈並不需要為她的叔叔披麻戴孝,守兩年的孝期。
徐嬸心中也有些疑惑,初三的日子並不是嫁娶的吉日,也不知道劉家和宋家為什麽選這個日子。
“嬸子你知道的,我和若晴若愉還沒出孝,這喜酒我們是沒法喝了。”
宋群青話鋒一轉,“如果沒記錯的話,初三倒是個動土的好日子。嬸子你到時候多注意注意宋玉靈的去向吧,小心她衝撞了些什麽。”
徐嬸被宋群青一提醒,似是想到了什麽雙眼猛地睜大,隨後又不敢相信地搖了搖頭。
也許是宋小子和她多心了,但是到時候還是聽宋小子的,好好看著宋玉靈吧。
徐嬸家中雖然並不富裕,但是院子裏有著一大片的菜園子,平時都靠徐嬸一個人打理。
每個季節都種著相對應的蔬菜瓜果,平常裏徐嬸家都靠著自己菜園子裏菜度日,根本不需要擔憂買菜。
剛剛宋群青從院內走入正堂時恰好經過,現在正逢冬季,菜園子內密密麻麻種著白菜和蘿卜。
想到之後掙錢的法子,宋群青心思一轉,向徐嬸問起來她家菜園裏的那些蘿卜白菜。
“瞧我,居然把這事忘了!”徐嬸聽他提自家菜園,猛地拍了一下自己的大腿,轉身從廚房裏提出一籃子的菜。
菜籃子裏大約有三四顆大白菜和幾顆大白蘿卜。
“本來想直接送去你家的,沒想到你過來了。”徐嬸將菜籃子遞給宋群青,“家中的蘿卜白菜這幾日也剛好可以摘了,這些你就拿去給孩子們吃。”
冬日裏綠葉菜珍貴,但蘿卜白菜基本家家戶戶都會種一些,價格並不昂貴。
宋家以往也會種,隻是自宋家爹娘去世之後,家裏亂成一鍋粥,原主不懂打理菜地。
而宋若晴和宋若愉姐弟倆忙於求生,也並沒有在合適的時機播種。
徐嬸就住在宋家隔壁,對這些事也算也有了解,她心疼沒了爹娘的這幾個孩子冬日裏還吃不上自家種的菜,於是便在早上拔了些白菜蘿卜出來。
宋群青知道這些蘿卜白菜對徐嬸一家隻是小物,邊伸手接過徐嬸手中的菜籃子邊開口道謝。
徐嬸搖了搖手:“跟嬸子客氣什麽,以後想要吃了就直接過來拔!”
“既然嬸子都這麽說了,那這籃子菜我就收下了。”宋群青將菜籃子放在桌上,站起身來往徐嬸家院內走去。
站定在菜園旁邊,宋群青回頭對跟上來的徐嬸道:“隻是我想做點吃食生意,不知道嬸子是否願意賣自家的菜。”
徐嬸聽聞眼前一亮。
冬日裏來清河鎮的貨船比其他季節都少,大壯和二力最近都沒什麽活,自家隻出不進她也憂心得很。
自家的菜雖種的多,但家家都種這根本賣不出去,因而她也沒想往外賣,而是打算留著自己吃。
現如今宋群青提出這個想法,她自然喜不勝收。
隻是宋小子從來沒有接觸過吃食生意,現在想從這個入手掙錢怕是有些難度,怕一個不注意他就得賠本啊!
想到這兒,徐嬸臉上的喜色褪去,轉而擔憂道:“這菜能賣出去自然是好的,隻是宋小子你從未接觸過這類生意,要不還是多考慮考慮?我聽聞縣上的書生都去抄書掙錢,抄一本就能掙好幾百文呢。”
宋群青知道徐嬸是為他著想,但依舊堅定道:“徐嬸不必擔心,做生意本就有賠有賺,我早已做好準備。”
徐嬸自知勸不住他,歎了口氣:“行吧,你想要什麽菜盡管來嬸子這兒拿就是了,至於買菜的錢等你賺回本再來給嬸子吧。”
徐嬸還是這麽心軟。
宋群青也不再多言,徐嬸雖然不信他能賺錢但還是願意給他提供菜源,他也沒辦法解釋太多,反正到時候掙了錢徐嬸自然會明白。
目送著宋群青提著菜籃子離去,徐嬸無奈地搖了搖頭。
她身旁一直默默無言的宋大壯見她臉上的憂色安慰道:“娘,我看宋童生這次是下定決心了。您也不必太擔心,好歹是童生呢,就算沒得賺,他也不會虧本的。”
徐嬸瞥了一眼宋大壯:“做生意哪是這麽簡單的!你看之前周家,看別人做豆腐生意掙錢也跟著去做,結果呢?都有先頭的例子,還不是賠了不少?也不知道宋小子要做什麽吃食。”
她收回視線:“宋小子家現在什麽情況你也是曉得的,就怕到時候若晴和若愉又要吃苦了!”
宋大壯笨嘴拙舌,見他娘擔憂這兒擔心那兒也不知怎麽安慰好,隻是一個勁兒地讓徐嬸相信宋群青。
他在縣裏碼頭扛了多年的大包,休息時從同伴那兒聽說了不少讀書人的小道故事。
什麽貧困書生一朝考中探花郎,一舉成為公主駙馬的故事比比皆是。
在類似故事的熏陶之下,宋大壯深深覺得不能小看窮書生,雖然此時落魄,但抓住機遇就能一舉衝天。
更何況宋群青可是被舉人老爺誇讚過的神童,腦子肯定靈活!
必不會像周家那群人一樣,一味地照搬別人的想法,最後虧的田地都賠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