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殲北條中隊後,陳英與師傅師叔和王教官商量今後如何應對的問題。王教官道:“為今之計隻有加強防範,見招拆招,我們的有利條件是地形好,居高臨下,現在不怕敵人的大部隊,就怕敵人的狙擊手,在拐子坡碉樓的對麵有一個山包,距碉樓約一千米,那裏樹林密集,雜草叢生,是打狙擊的好地方,這是要千萬提防的。”陳英道:“教官,白天好辦,我們用望遠鏡可監視對麵,可是夜晚就不好辦,敵人狙擊手可偷摸上去埋伏起來,等天亮了再打我們。如何才能提防呢?”王慶安道:“隻有一個辦法,設陷阱,布詭雷。”陳英一聽設陷阱就高興了,因為陳家台的人世代打獵,設陷阱是他們的拿手好戲,隻是他們不懂如何布詭雷。王慶安道:“我同你一塊去吧,配合老鄉布詭雷更好。”說幹就幹,陳英叫喜子套車,同王教官一起去拐子坡,王教官特地拿了一卷灰色洋錢放在身上。看望了隊員們,表揚了他們勇敢作戰的精神。陳英對大家說明了情況,為防鬼子的報複,必須提高警惕,加強防範。叫陳家明回村去叫幾個會設陷阱的老人來,在對麵山上設陷阱。陳家明立即回村。王教官叫隊員們再抬一挺重機槍架到樓上去,隊員們立即照辦並馬上進行了偽裝。陳家明帶著村裏最會設陷阱的四個老人來了,帶來了斧子,鋸子,粗麻繩,細麻線等用品。陳英拜見了幾位伯伯叔叔,向他們說明了情況。幾位老人聽說是為打鬼子設陷阱,更是一百個願意幹這個活。王教官又向他們講了設詭雷的事,幾位老人一聽就懂。為了不在對麵留下過多的痕跡,老人們在這邊砍了一些竹子和樹枝做成半成品,然後拿著工具和半成品去對麵山上安裝,還特地要陳家明幾人一起去學習,王教官叫人拿了八顆手榴彈也一塊上去。上去前,袁成佑特地拿望遠鏡觀察了一下山頭附近是否有人話動,當然是一個人影也沒有,這裏平常除了路過的外,基本沒有人來,何況還是剛剛打過仗的地方。天快黑了一群人才從對麵山上下來,王慶安對幾位老人布置陷阱的水平佩服得五體投地,覺得他們太高明了,加上他附著的詭雷,鬼子派再多狙擊手來,也叫他們有來無回。
由於又增加了一挺重機槍,最少要抽四個隊員去管理重機槍,陳英叫陳家明的警衛班全部住到這裏來,電台也帶過來,還是由袁成佑統一指揮,這裏安排好後,陳英,王教官在這裏吃完晚飯回到大院。
拐子坡的防守力量是,六十一個指戰員,兩挺重機槍,七挺輕機槍,五十個神槍手,別說鬼子再來一個中隊,就是來一個大隊也有一戰之力。
到了九月初,人們發現到杜皮來要飯的越來越多,都是拖兒帶女一家一家的,屋簷下,山牆邊,大樹下,草堆邊到處是人。人們問清楚了,原來是河南的災民,受災人口三千多萬,已餓死了好幾十萬,有的地方真的是餓殍遍野,整村整鄉一個人也沒有,樹皮草根全吃光了,先是牛、羊、馬、驢、豬、雞、鴨、等家禽家畜被吃光,後來狗子,貓子,老鼠全被吃光了,連一個活物也沒有。有段民謠是這樣唱的:“河南有五害,水旱蝗湯蔣。(注)餓殍遍原野,鼠蛇都吃光,樹皮草根盡,不死去逃荒。”水是指水災,旱是指旱災,蝗是指蝗蟲,湯是指湯恩伯及他的四十萬軍隊禍害河南,蔣是指蔣介石及其政府。
陳英見了這些麵黃肌瘦,骨瘦如柴要飯人,心裏十分難受,可她也沒有辦法救這些人,人太多了呀。她在大院說起這事,要大家幫忙想想辦法,王慶安夫妻願意把這些年來的積蓄捐出來去買糧食賑濟災民。朱南初說道:“我有一個以工代賑的辦法,我們大院前麵這一千多畝爛泥田之所成為爛泥田,是因為排水不行,山上浸下來的水長年不斷但水又不能及時排出,種下去的稻穀每年都要淹一到兩次,所以產量總是不高,如果沿山邊挖一條排水溝,直接將水排到湖裏。在湖邊修一個節製閘,分三層節製,一層可以排幹溝裏的水,二層可以排幹田裏的水,三層可以排放小洪水,不讓他淹到稻穀。每到秋委,排幹稻田裏的水,不僅好收稻穀,還可以種一季喬麥或油菜,將一年半收可以變成一年二收,每畝最少可增一百斤糧食,一年投入,百年受益,這是一本萬利的事情。”陳英道:“這麽好的事情以前為什麽王慶善不幹呢?”朱南初道:“他隻管收刮,才舍不得拿錢出來投資呀。我們老百姓幾代人都想幹這件事,可是一沒錢,二沒權,因為田都是王慶善的。”陳英道:“估計要花多少錢?”朱南初道:“你給我三天時間,我提供一個詳細方案供你決策。”第二天早餐後,朱南初帶著徐仲義,薑望明,段火才,馮二柱及賬房先生等,拿著標好尺寸的麻繩,竹篙,木尺,鐵鍁,鉛筆,記事本等用品出發了,中午充匆忙忙的吃了飯馬上又出去了,第二天又是那樣忙碌,直到中午才回來,下午幾個人在一起,寫的寫,算的算,一直忙到半夜才收場,第二天上午幾人又核對了一上午,下午正式出方案交陳英審核。
排水溝總長度一千六百六十米,
平均寬度四米,
平均深度二米五,
總土方量一萬六千六百立方米,
臨時排水溝一百七十二米,
土方量一千五百五十立方米,
排水閘基礎開挖三百二十立方米,
總共土方量一萬八千四百七十立方米。每立方米半斤大米,共需大米九千二百三十五斤。
人牛共行石礄三坐,二百四十大洋。
人行馬車礄一坐,一百六十大洋。
節製閘一坐,一千一百六十大洋。
共大洋一千五百六拾大洋。
臨時工柵一百六十到二百個,需大洋四百八十到六百塊。
工具購買,三百二十到四百大洋。
總計需大洋二千五百六十元。
陳英看了報告後,認為每方半斤大米少了,幹脆每方一斤。其它的照概算執行。首先要解決的是災民的住地和工具,這點朱南初己納入了預算,但蓋工柵的茅草要災民自己去割,搭工柵的事農會可以動員會員幫忙,正好開挖的地方是個平緩的土山包,可以搭一百多個工棚。後來朱南初動員會員幫忙時,會員提出他們也出力賑災,窮人幫窮人,每家搭一個工棚,人家一來就有往的。群眾力量大,僅三天時間就搭好了一百多個工棚,並圍好多個男女廁所,荒坡一下子變成了一個村莊。會員們明白,六大隊下這麽大力氣以工代賑,最後的受益就是他們。朱南初也叫人日夜碾米,最少要儲存二萬斤大米。朱南初幹脆把錢發給會員,要他們去把箢子,扁擔,鐵鍁,鋤頭等工具買一百六十套回來。
工棚搭好了,工具買齊了,現在就等開工。這是個難題,如果公開宣布,馬上會有成千上萬人湧進來,到時會出大難子。隻有采取秘密招進的辦法,王慶安夫婦接下了這個任務,他們要招進那些既是拖家帶口的又能幹活的,一次隻能帶十戶進來。夫妻倆來到鎮裏,隻見到處是人,他倆在一個屋沿下看到一家五口坐在那裏,夫妻倆四十來歲,三個孩子,老大十五歲,老二十一歲,是兩個女孩子,最小的是個男孩隻有六歲。一家人都餓得皮包骨。王慶安上前問他們是哪裏人,當得知他們是上菜人時,王慶安夫妻倆倍感親切,說明自己也是上菜人,女的立即跪下道:“二位,求你們看在同鄉的份上,把這個孩子收下,為我們嶽家留個後吧,我們己三天沒進食了。”夫妻倆將他扶起,王慶安道:“我就是來救你們的,跟我走吧,不要告訴任何人,就說是親戚。”說著帶著一家五口慢慢走到靜安的住處。金嬋道:“師姐趕快煮一鍋粥,我這老鄉快要餓死了。”靜寧道:“煮粥慢了,我煮一鍋麵條吧。”說著就去了廚房,不一會麵條上了桌,一家人每人吃了兩大碗麵條。這時王慶安才問男的姓什麽叫什麽?男的道:我姓嶽,叫勝保,我妻子姓莊,叫莊念弟。“王慶安道:“嶽老弟這裏有挖土方的活,每挖一方就得一斤大米,你願不願意幹?”男的高興的道:“真的嗎?有這好的事我當然要幹。”王慶安道:“像你這樣的家庭我們上菜來到這裏有多少?”男的道:“我目前知道的有十二戶。”王慶安道:“你現在就去把他們叫到這裏來,我帶你們一起走,一定要保密,不要驚動了眾人,否則大家都幹不成。”嶽勝保道:“我保證隻叫來這十二家,多一家也不會叫。”半個小時後果然帶來了十二家人,都是夫妻倆加孩子。嶽勝保介紹大家認識王慶安夫婦,大家齊聲道謝。王慶安帶著十三戶人家,直接把他們帶到了棚戶區,叫大家安頓好,馬上來發米給大家。他們沒有想到,這裏還為他們準備了遮風擋雨的地方。農會會員們給每家都送了一捆稻草來,大家深受感動。家家女的忙著鋪床,男的忙著挖泥圍灶,小孩子四處撿柴。王慶安將來了十三戶的事告訴了朱南初,朱南初叫徐仲義和自己挑著大米,帶了一些鹽,帶著賬房一起到現場登記發大米。這些快要餓死了的人看到真的有救命的大米,一個個喜極而泣。登記完畢,每戶十斤大米外加一把鹽。家家戶戶生火熬粥,一片生機。
第二天,徐仲義,薑望明帶著這十三人家的當家人,來到施工現場,這是一段臨時排水溝,每家分十三米,完成後每家可得米一百一十七斤。大家簡直高興壞了,這哪是以工代賑,這分明是給他們發救濟糧。吃飽後全家一齊上陣,僅四天時間就挖通了。溝是挖通了,但大院通向外麵的路挖斷了。朱南初早已準備了臨時橋所需的木材,僅半天時間就搭成了人可以通過的木橋,但馬車過去不了。幾十年未幹過的爛泥田終於見天了,裏麵的烏龜王八甚多,逃荒人大飽口福。第一期的糧食兌現到戶。
接著要請最好的工匠來修礄,修節製閘並且要保證在冬季完成。王慶安被陳英委任為臨時總監工,他覺得嶽勝保是一個很有組織能力的人,他找到嶽勝保,介紹了整個工程概況和完成時間,請他再招一百多戶災民來挖排水溝,並叫他找會修礄閘的石匠來。誰知嶽勝保就是一個會修石礄的石匠,他連工具都帶出來了。嶽勝保道:“大哥,礄有圖樣嗎?”王慶安道:“暫時沒圖樣,三座小礄能過去耕牛和人就行了,你們挖斷的那條路要修一座既能走行人又能走馬車的礄,與路一樣寬。”嶽勝保道:“四坐礄我幫你畫圖,工我包了,材料你們提供如何?”王慶安道:“可以,你先出圖吧,你現在要趕緊去招人,先要把排水溝挖通。”嶽勝保道:“包在我身上,我馬上就去。”僅半天時間,嶽勝保就招來了近百戶災民,其中有近十戶是石匠。在他的帶領下,大家有序住進草棚。為了方便管理,草棚早就編好了號。不一會朱南初帶著賬房來進行登記,包括先進來的十三戶,共有一百一十二戶人家,五百三十八人。不一會,農會的徐仲義帶人挑來了大米,每戶十斤,災民們謝了又謝。嶽勝保又挑了兩個人幫助管理,各方麵有條不紊的進行著。這裏最大的好處就是不缺燒的,滿山遍野都是灌木和茅草。嶽勝保特別叮囑大家注意防火。第二天全線開挖,挖起的土挑到山坡邊造地。嶽勝保己畫好四座礄的圖紙,交王慶安審查通過,朱南初定的石料也源源不斷的運到現場。陳英除了關注整個局勢外,特地抽空來看了工程,看到一家一家的災民老小齊上陣,特別是半大小孩,滾得一身泥,不知疲倦的用手往箢子裏捧泥巴,大人往山坡上挑,這樣拚命幹不就是為了多掙點米嗎。陳英心裏難受極了,也憤怒極了,這個萬惡的國民黨政府隻知道橫征暴斂,從不管人民死活。她回到大院,叫朱南初給災民每家送一斤幹海帶,二斤油,一斤鹽。朱南初理解陳英的心情,立即叫幾個人共同辦理此事,當天下午將東西送到了各家各戶,並特地說明了這是誰送給他們的。災民們感激萬分,牢記在心。
由於又增加了一挺重機槍,最少要抽四個隊員去管理重機槍,陳英叫陳家明的警衛班全部住到這裏來,電台也帶過來,還是由袁成佑統一指揮,這裏安排好後,陳英,王教官在這裏吃完晚飯回到大院。
拐子坡的防守力量是,六十一個指戰員,兩挺重機槍,七挺輕機槍,五十個神槍手,別說鬼子再來一個中隊,就是來一個大隊也有一戰之力。
到了九月初,人們發現到杜皮來要飯的越來越多,都是拖兒帶女一家一家的,屋簷下,山牆邊,大樹下,草堆邊到處是人。人們問清楚了,原來是河南的災民,受災人口三千多萬,已餓死了好幾十萬,有的地方真的是餓殍遍野,整村整鄉一個人也沒有,樹皮草根全吃光了,先是牛、羊、馬、驢、豬、雞、鴨、等家禽家畜被吃光,後來狗子,貓子,老鼠全被吃光了,連一個活物也沒有。有段民謠是這樣唱的:“河南有五害,水旱蝗湯蔣。(注)餓殍遍原野,鼠蛇都吃光,樹皮草根盡,不死去逃荒。”水是指水災,旱是指旱災,蝗是指蝗蟲,湯是指湯恩伯及他的四十萬軍隊禍害河南,蔣是指蔣介石及其政府。
陳英見了這些麵黃肌瘦,骨瘦如柴要飯人,心裏十分難受,可她也沒有辦法救這些人,人太多了呀。她在大院說起這事,要大家幫忙想想辦法,王慶安夫妻願意把這些年來的積蓄捐出來去買糧食賑濟災民。朱南初說道:“我有一個以工代賑的辦法,我們大院前麵這一千多畝爛泥田之所成為爛泥田,是因為排水不行,山上浸下來的水長年不斷但水又不能及時排出,種下去的稻穀每年都要淹一到兩次,所以產量總是不高,如果沿山邊挖一條排水溝,直接將水排到湖裏。在湖邊修一個節製閘,分三層節製,一層可以排幹溝裏的水,二層可以排幹田裏的水,三層可以排放小洪水,不讓他淹到稻穀。每到秋委,排幹稻田裏的水,不僅好收稻穀,還可以種一季喬麥或油菜,將一年半收可以變成一年二收,每畝最少可增一百斤糧食,一年投入,百年受益,這是一本萬利的事情。”陳英道:“這麽好的事情以前為什麽王慶善不幹呢?”朱南初道:“他隻管收刮,才舍不得拿錢出來投資呀。我們老百姓幾代人都想幹這件事,可是一沒錢,二沒權,因為田都是王慶善的。”陳英道:“估計要花多少錢?”朱南初道:“你給我三天時間,我提供一個詳細方案供你決策。”第二天早餐後,朱南初帶著徐仲義,薑望明,段火才,馮二柱及賬房先生等,拿著標好尺寸的麻繩,竹篙,木尺,鐵鍁,鉛筆,記事本等用品出發了,中午充匆忙忙的吃了飯馬上又出去了,第二天又是那樣忙碌,直到中午才回來,下午幾個人在一起,寫的寫,算的算,一直忙到半夜才收場,第二天上午幾人又核對了一上午,下午正式出方案交陳英審核。
排水溝總長度一千六百六十米,
平均寬度四米,
平均深度二米五,
總土方量一萬六千六百立方米,
臨時排水溝一百七十二米,
土方量一千五百五十立方米,
排水閘基礎開挖三百二十立方米,
總共土方量一萬八千四百七十立方米。每立方米半斤大米,共需大米九千二百三十五斤。
人牛共行石礄三坐,二百四十大洋。
人行馬車礄一坐,一百六十大洋。
節製閘一坐,一千一百六十大洋。
共大洋一千五百六拾大洋。
臨時工柵一百六十到二百個,需大洋四百八十到六百塊。
工具購買,三百二十到四百大洋。
總計需大洋二千五百六十元。
陳英看了報告後,認為每方半斤大米少了,幹脆每方一斤。其它的照概算執行。首先要解決的是災民的住地和工具,這點朱南初己納入了預算,但蓋工柵的茅草要災民自己去割,搭工柵的事農會可以動員會員幫忙,正好開挖的地方是個平緩的土山包,可以搭一百多個工棚。後來朱南初動員會員幫忙時,會員提出他們也出力賑災,窮人幫窮人,每家搭一個工棚,人家一來就有往的。群眾力量大,僅三天時間就搭好了一百多個工棚,並圍好多個男女廁所,荒坡一下子變成了一個村莊。會員們明白,六大隊下這麽大力氣以工代賑,最後的受益就是他們。朱南初也叫人日夜碾米,最少要儲存二萬斤大米。朱南初幹脆把錢發給會員,要他們去把箢子,扁擔,鐵鍁,鋤頭等工具買一百六十套回來。
工棚搭好了,工具買齊了,現在就等開工。這是個難題,如果公開宣布,馬上會有成千上萬人湧進來,到時會出大難子。隻有采取秘密招進的辦法,王慶安夫婦接下了這個任務,他們要招進那些既是拖家帶口的又能幹活的,一次隻能帶十戶進來。夫妻倆來到鎮裏,隻見到處是人,他倆在一個屋沿下看到一家五口坐在那裏,夫妻倆四十來歲,三個孩子,老大十五歲,老二十一歲,是兩個女孩子,最小的是個男孩隻有六歲。一家人都餓得皮包骨。王慶安上前問他們是哪裏人,當得知他們是上菜人時,王慶安夫妻倆倍感親切,說明自己也是上菜人,女的立即跪下道:“二位,求你們看在同鄉的份上,把這個孩子收下,為我們嶽家留個後吧,我們己三天沒進食了。”夫妻倆將他扶起,王慶安道:“我就是來救你們的,跟我走吧,不要告訴任何人,就說是親戚。”說著帶著一家五口慢慢走到靜安的住處。金嬋道:“師姐趕快煮一鍋粥,我這老鄉快要餓死了。”靜寧道:“煮粥慢了,我煮一鍋麵條吧。”說著就去了廚房,不一會麵條上了桌,一家人每人吃了兩大碗麵條。這時王慶安才問男的姓什麽叫什麽?男的道:我姓嶽,叫勝保,我妻子姓莊,叫莊念弟。“王慶安道:“嶽老弟這裏有挖土方的活,每挖一方就得一斤大米,你願不願意幹?”男的高興的道:“真的嗎?有這好的事我當然要幹。”王慶安道:“像你這樣的家庭我們上菜來到這裏有多少?”男的道:“我目前知道的有十二戶。”王慶安道:“你現在就去把他們叫到這裏來,我帶你們一起走,一定要保密,不要驚動了眾人,否則大家都幹不成。”嶽勝保道:“我保證隻叫來這十二家,多一家也不會叫。”半個小時後果然帶來了十二家人,都是夫妻倆加孩子。嶽勝保介紹大家認識王慶安夫婦,大家齊聲道謝。王慶安帶著十三戶人家,直接把他們帶到了棚戶區,叫大家安頓好,馬上來發米給大家。他們沒有想到,這裏還為他們準備了遮風擋雨的地方。農會會員們給每家都送了一捆稻草來,大家深受感動。家家女的忙著鋪床,男的忙著挖泥圍灶,小孩子四處撿柴。王慶安將來了十三戶的事告訴了朱南初,朱南初叫徐仲義和自己挑著大米,帶了一些鹽,帶著賬房一起到現場登記發大米。這些快要餓死了的人看到真的有救命的大米,一個個喜極而泣。登記完畢,每戶十斤大米外加一把鹽。家家戶戶生火熬粥,一片生機。
第二天,徐仲義,薑望明帶著這十三人家的當家人,來到施工現場,這是一段臨時排水溝,每家分十三米,完成後每家可得米一百一十七斤。大家簡直高興壞了,這哪是以工代賑,這分明是給他們發救濟糧。吃飽後全家一齊上陣,僅四天時間就挖通了。溝是挖通了,但大院通向外麵的路挖斷了。朱南初早已準備了臨時橋所需的木材,僅半天時間就搭成了人可以通過的木橋,但馬車過去不了。幾十年未幹過的爛泥田終於見天了,裏麵的烏龜王八甚多,逃荒人大飽口福。第一期的糧食兌現到戶。
接著要請最好的工匠來修礄,修節製閘並且要保證在冬季完成。王慶安被陳英委任為臨時總監工,他覺得嶽勝保是一個很有組織能力的人,他找到嶽勝保,介紹了整個工程概況和完成時間,請他再招一百多戶災民來挖排水溝,並叫他找會修礄閘的石匠來。誰知嶽勝保就是一個會修石礄的石匠,他連工具都帶出來了。嶽勝保道:“大哥,礄有圖樣嗎?”王慶安道:“暫時沒圖樣,三座小礄能過去耕牛和人就行了,你們挖斷的那條路要修一座既能走行人又能走馬車的礄,與路一樣寬。”嶽勝保道:“四坐礄我幫你畫圖,工我包了,材料你們提供如何?”王慶安道:“可以,你先出圖吧,你現在要趕緊去招人,先要把排水溝挖通。”嶽勝保道:“包在我身上,我馬上就去。”僅半天時間,嶽勝保就招來了近百戶災民,其中有近十戶是石匠。在他的帶領下,大家有序住進草棚。為了方便管理,草棚早就編好了號。不一會朱南初帶著賬房來進行登記,包括先進來的十三戶,共有一百一十二戶人家,五百三十八人。不一會,農會的徐仲義帶人挑來了大米,每戶十斤,災民們謝了又謝。嶽勝保又挑了兩個人幫助管理,各方麵有條不紊的進行著。這裏最大的好處就是不缺燒的,滿山遍野都是灌木和茅草。嶽勝保特別叮囑大家注意防火。第二天全線開挖,挖起的土挑到山坡邊造地。嶽勝保己畫好四座礄的圖紙,交王慶安審查通過,朱南初定的石料也源源不斷的運到現場。陳英除了關注整個局勢外,特地抽空來看了工程,看到一家一家的災民老小齊上陣,特別是半大小孩,滾得一身泥,不知疲倦的用手往箢子裏捧泥巴,大人往山坡上挑,這樣拚命幹不就是為了多掙點米嗎。陳英心裏難受極了,也憤怒極了,這個萬惡的國民黨政府隻知道橫征暴斂,從不管人民死活。她回到大院,叫朱南初給災民每家送一斤幹海帶,二斤油,一斤鹽。朱南初理解陳英的心情,立即叫幾個人共同辦理此事,當天下午將東西送到了各家各戶,並特地說明了這是誰送給他們的。災民們感激萬分,牢記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