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逛廟會
改嫁皇叔後她颯翻全京城 作者:晚妝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青棠還在算,薑明枝已經起身,“好啦,今日先出門,回來再算吧!”
她也不是什麽錢多人傻的主兒,隻不過是覺得,自己如今能用的人也就這麽幾個,若是她們忠心,厚待也是理所應當,她在府中樹敵頗多,若是身邊人再因為錢財和她離心,那就得不償失了。
其實她現在也不是沒有銀子,而是她手裏的銀子都是有定數的,得花在刀刃上。
大慈寺坐落在城外十裏的八荒山上,平日裏,官家內眷都多喜在此禮佛,這裏對薑明枝來說也再熟悉不過了。
她還曾捐了三千兩的香油錢,在大慈寺給父兄母親還有策兒立了長生碑。
重遊故地,卻早已是物是人非,薑明枝心中感懷,看著鬱鬱蔥蔥的山林裏,掩映著大慈寺莊重古老的身影,她前所未有的虔誠,跪在釋迦牟尼佛前,虔誠地磕了三個頭。
她隻望父母都平安活著,能讓自己在這世間,少一點遺憾,也希望周家的冤情早日洗清。
佛音嫋嫋,香火不斷,好在錦衣侯府一眾人出門很早,來得時候人還不算太多,此時山門處已經開始擁堵起來,那些來趕廟會的小商小販們,也開始在山門處擺開了。
薑明枝從拜完佛出去時,看見馮氏正帶著薑玉書站在那裏和誰說話,隔得有些遠,瞧著那身影有些眼熟。
還未走近,兩人說話的聲音就若有若無的傳了過來。
“我還以為你今兒不來了。”
是馮氏有些不滿的聲音。
“你既然都讓段媽媽來請我了,我又怎麽會不來,不過是路上馬車太多了,這才耽擱了一會兒,就這樣還是緊趕慢趕的呢!”
薑明枝立刻就聽出了,是江氏的聲音。
馮氏請了江大娘子過來,自己卻並不知道,馮氏是想幹什麽,難不成還沒歇了讓她嫁去馮家的心思?
薑明枝按捺住心中的困惑,上前就被馮氏拉了過去,笑著對馮氏道:“這丫頭啊,上次也是無意衝撞你的,你做長輩的,難不成還真的能和一個小輩兒置氣啊!”
然後又自說自話道:“你這孩子,快向你江舅母賠個不是。”
這次倒是變聰明了些,沒有說什麽舅母舅母的,而是特地加了一個江字,這樣聽起來也和王家那邊有所區分了。
薑明枝目光清冷地看著江氏,並沒有要因為之前的事情道歉的意思。
馮氏嘴角的笑容就僵了幾分,她都已經放低姿態了,薑明枝還想幹什麽,難道要她一個嫡母跪下來求她不成?
江氏在錦衣侯府這位大小姐的手裏也吃了幾次虧了,這次也是決定和馮氏修補關係才會過來,也不想再因為薑明枝,把兩家的關係搞難看,見狀撇了撇嘴,直接生硬的轉移了話題:“我聽說昌遠伯府,順安侯府還有兵部尚書府都會來,咱們先過去占個位置吧,說不定還能碰到她們。”
馮氏借梯子下台,也順著點點頭,“行啊。”
她和這些夫人們其實並不常來往,見麵也隻是點頭之交,倒是江氏是個會左右逢源的,竟然和昌遠伯夫人秦氏有些交情,也因此和另外幾位誥命夫人都還挺熟。
這也是為什麽,江氏敢在外麵如此大膽胡來,在馮家,上到老太太,下到子侄輩,都被她哄得團團轉,\b馮氏雖然不算多喜歡自己這個弟媳,卻也不敢輕易得罪。
薑明枝見江氏沒有像之前那樣和她硬碰硬,也隻是付之一笑。
她也不是唯恐天下不亂的人,江氏如果識趣一點不要來招惹自己,她也不會和她過不去的。
“夫人,我去方便一下,你們先過去吧。”
薑明枝不想和馮氏江氏待在一起,她看大慈寺山門有不少稀奇古怪的東西,想去看看。
看見薑玉書一臉的期盼,薑明枝想了想,對薑玉書道:“玉書方才不是說也想去嗎,我們一起去吧,也好做個伴兒。”
薑玉書眼眸一亮,“好。”
馮氏本想說什麽,可想到薑玉書跟著薑明枝,料想她也不敢做什麽,就點了點頭。
正好她也有些話想要找機會單獨和江氏說。
看著姐妹倆聯袂而去,江氏有些酸溜溜地說了句:“這兩個人從前可是放屁都不沾大腿的,現在怎麽好得像一個人似的。”
馮氏就抿唇笑了笑,“我倒還真希望她們倆好得像一個人呢!”
江氏不解,她不是一向最討厭薑明枝的嗎,怎麽現在看到人家姐妹情深,倒好像很高興似的?
隻是她這個大姑姐似乎並不打算和她解釋,她也沒心思去打聽,反正這是錦衣侯府的事情,她才懶得管。
“對了,你想和我說什麽?”這麽巴巴兒的叫了她來大慈寺,江氏才不相信隻是單純的來燒香禮佛的。
隨著日頭高升,山門處也越來越熱鬧,聽說今日高僧會在午時過後才會來講佛法,這會兒大家燒了香拜了佛,就出來逛廟會了。
薑玉書看著熙熙攘攘的人群,小心翼翼地看了薑明枝一眼。
自從那日她去姐姐那裏坦白之後,就沒有再見過姐姐,那日聽說遊廊那邊的事情,她原本也是想去看看的,可思來想去,覺得自己若是過去,一個不小心就會兩邊不討好,這才沒有過去。
薑明枝對薑玉書的裝聾作啞並沒有太大的反應,她不求這個妹妹給自己幫多大的忙,隻要不拖她後腿就行。
看著前麵有賣簪子荷包的,她問薑玉書:“看看有沒有你喜歡的,我給你給錢。”
薑玉書有些不自在的咬了咬唇,卻是搖頭:“不用,長姐那裏也不寬裕。”
薑明枝就忍不住多看了她兩眼,薑玉書隻覺得頭皮發麻,隻好上前,選了一個最便宜的素色荷包。
薑明枝也沒有多說什麽,讓青棠付了錢,見旁邊有賣豆腐腦的,就給自己和薑玉書還有丫鬟們都來了一碗。
“長姐,這裏人這麽多……”
薑玉書長這麽大,幾乎沒有吃過路邊攤,看見那些小姐就坐在路邊的桌前吃東西,她覺得很不適應。
她也不是什麽錢多人傻的主兒,隻不過是覺得,自己如今能用的人也就這麽幾個,若是她們忠心,厚待也是理所應當,她在府中樹敵頗多,若是身邊人再因為錢財和她離心,那就得不償失了。
其實她現在也不是沒有銀子,而是她手裏的銀子都是有定數的,得花在刀刃上。
大慈寺坐落在城外十裏的八荒山上,平日裏,官家內眷都多喜在此禮佛,這裏對薑明枝來說也再熟悉不過了。
她還曾捐了三千兩的香油錢,在大慈寺給父兄母親還有策兒立了長生碑。
重遊故地,卻早已是物是人非,薑明枝心中感懷,看著鬱鬱蔥蔥的山林裏,掩映著大慈寺莊重古老的身影,她前所未有的虔誠,跪在釋迦牟尼佛前,虔誠地磕了三個頭。
她隻望父母都平安活著,能讓自己在這世間,少一點遺憾,也希望周家的冤情早日洗清。
佛音嫋嫋,香火不斷,好在錦衣侯府一眾人出門很早,來得時候人還不算太多,此時山門處已經開始擁堵起來,那些來趕廟會的小商小販們,也開始在山門處擺開了。
薑明枝從拜完佛出去時,看見馮氏正帶著薑玉書站在那裏和誰說話,隔得有些遠,瞧著那身影有些眼熟。
還未走近,兩人說話的聲音就若有若無的傳了過來。
“我還以為你今兒不來了。”
是馮氏有些不滿的聲音。
“你既然都讓段媽媽來請我了,我又怎麽會不來,不過是路上馬車太多了,這才耽擱了一會兒,就這樣還是緊趕慢趕的呢!”
薑明枝立刻就聽出了,是江氏的聲音。
馮氏請了江大娘子過來,自己卻並不知道,馮氏是想幹什麽,難不成還沒歇了讓她嫁去馮家的心思?
薑明枝按捺住心中的困惑,上前就被馮氏拉了過去,笑著對馮氏道:“這丫頭啊,上次也是無意衝撞你的,你做長輩的,難不成還真的能和一個小輩兒置氣啊!”
然後又自說自話道:“你這孩子,快向你江舅母賠個不是。”
這次倒是變聰明了些,沒有說什麽舅母舅母的,而是特地加了一個江字,這樣聽起來也和王家那邊有所區分了。
薑明枝目光清冷地看著江氏,並沒有要因為之前的事情道歉的意思。
馮氏嘴角的笑容就僵了幾分,她都已經放低姿態了,薑明枝還想幹什麽,難道要她一個嫡母跪下來求她不成?
江氏在錦衣侯府這位大小姐的手裏也吃了幾次虧了,這次也是決定和馮氏修補關係才會過來,也不想再因為薑明枝,把兩家的關係搞難看,見狀撇了撇嘴,直接生硬的轉移了話題:“我聽說昌遠伯府,順安侯府還有兵部尚書府都會來,咱們先過去占個位置吧,說不定還能碰到她們。”
馮氏借梯子下台,也順著點點頭,“行啊。”
她和這些夫人們其實並不常來往,見麵也隻是點頭之交,倒是江氏是個會左右逢源的,竟然和昌遠伯夫人秦氏有些交情,也因此和另外幾位誥命夫人都還挺熟。
這也是為什麽,江氏敢在外麵如此大膽胡來,在馮家,上到老太太,下到子侄輩,都被她哄得團團轉,\b馮氏雖然不算多喜歡自己這個弟媳,卻也不敢輕易得罪。
薑明枝見江氏沒有像之前那樣和她硬碰硬,也隻是付之一笑。
她也不是唯恐天下不亂的人,江氏如果識趣一點不要來招惹自己,她也不會和她過不去的。
“夫人,我去方便一下,你們先過去吧。”
薑明枝不想和馮氏江氏待在一起,她看大慈寺山門有不少稀奇古怪的東西,想去看看。
看見薑玉書一臉的期盼,薑明枝想了想,對薑玉書道:“玉書方才不是說也想去嗎,我們一起去吧,也好做個伴兒。”
薑玉書眼眸一亮,“好。”
馮氏本想說什麽,可想到薑玉書跟著薑明枝,料想她也不敢做什麽,就點了點頭。
正好她也有些話想要找機會單獨和江氏說。
看著姐妹倆聯袂而去,江氏有些酸溜溜地說了句:“這兩個人從前可是放屁都不沾大腿的,現在怎麽好得像一個人似的。”
馮氏就抿唇笑了笑,“我倒還真希望她們倆好得像一個人呢!”
江氏不解,她不是一向最討厭薑明枝的嗎,怎麽現在看到人家姐妹情深,倒好像很高興似的?
隻是她這個大姑姐似乎並不打算和她解釋,她也沒心思去打聽,反正這是錦衣侯府的事情,她才懶得管。
“對了,你想和我說什麽?”這麽巴巴兒的叫了她來大慈寺,江氏才不相信隻是單純的來燒香禮佛的。
隨著日頭高升,山門處也越來越熱鬧,聽說今日高僧會在午時過後才會來講佛法,這會兒大家燒了香拜了佛,就出來逛廟會了。
薑玉書看著熙熙攘攘的人群,小心翼翼地看了薑明枝一眼。
自從那日她去姐姐那裏坦白之後,就沒有再見過姐姐,那日聽說遊廊那邊的事情,她原本也是想去看看的,可思來想去,覺得自己若是過去,一個不小心就會兩邊不討好,這才沒有過去。
薑明枝對薑玉書的裝聾作啞並沒有太大的反應,她不求這個妹妹給自己幫多大的忙,隻要不拖她後腿就行。
看著前麵有賣簪子荷包的,她問薑玉書:“看看有沒有你喜歡的,我給你給錢。”
薑玉書有些不自在的咬了咬唇,卻是搖頭:“不用,長姐那裏也不寬裕。”
薑明枝就忍不住多看了她兩眼,薑玉書隻覺得頭皮發麻,隻好上前,選了一個最便宜的素色荷包。
薑明枝也沒有多說什麽,讓青棠付了錢,見旁邊有賣豆腐腦的,就給自己和薑玉書還有丫鬟們都來了一碗。
“長姐,這裏人這麽多……”
薑玉書長這麽大,幾乎沒有吃過路邊攤,看見那些小姐就坐在路邊的桌前吃東西,她覺得很不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