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進門衝喜
改嫁皇叔後她颯翻全京城 作者:晚妝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馮氏看了段媽媽一眼,眼神裏帶了幾分不滿,好像在埋怨段媽媽怎麽連這點事情也不明白。
“要是她不嫁過去,那我們這些日子做的事情豈不都是白做了?”
段媽媽哪裏會不明白這個呢,隻是她覺得,現在當務之急不應該是算計薑明枝,“夫人,可現在三小姐的事情還沒解決呢,我們若是還要摻和到這件事裏,就怕自身泥沒洗幹淨,又惹一身事啊。”
馮氏沉默了片刻,然後有些焦灼地在屋子裏走了幾步,“她害得我珍兒到了如此地步,我若是不親眼看到她下場悲慘,我死也不瞑目!”
說完像是打定主意了般,目光堅定地吩咐道:“段媽媽,不論珍兒的名聲能不能找回,她薑明枝都必須以妾室的身份嫁到馮家去。”
段媽媽歎息一聲,點了點頭,好在這一開始就是她們的主意。
馮家和宣平伯府的親事當日就定下了,並且為了粉飾太平,對外卻宣稱兩家的親事早就定下的,還說馮老夫人病重,就不大辦了,先把人娶進府,也算是打著衝喜的名頭把這件事圓了過去。
這理由雖然有些蹩腳,可比起讓人說兩人是無媒苟合,這已經是最大的補救了,想到
翌日一早,薑明枝帶著周管事苦著臉湊出來的禮物,坐上馬車出了門,馬車行至半路,就被外麵敲鑼打鼓的動靜吸引了。
青棠撩開簾子一角朝外看去,“大小姐,是馮家去宣平伯接親的隊伍。”
薑明枝抿著唇笑了笑,倒是沒有想到,為了保住馮玉山的官聲,馮家什麽也做的出來,隻是宣平伯府就不得不吃個啞巴虧了,若不然,可就什麽也得不到了。
青棠放下簾子,重新坐了回來,這才對薑明枝道:“小姐,有件事我一直有點困惑。”
薑明枝長睫忽閃忽閃,青棠繼續道:“您昨日穿了江大娘子送來的衣裳,卻並未在眾人麵前露麵,這是為何?”
她原以為小姐會故意到江氏麵前去走一遭,讓江氏知道她的手段有多拙劣,可小姐卻並沒有,並且還在出事後的第一時間,離開了馮家,這和她想象的情況有些差別。
薑明枝笑著搖搖頭,“青棠,要記住,有備無患,點到即止,昨日這件事情況複雜,我們的目的既然已經達到了,就應當及時抽身,否則一個不小心,就很容易被牽連其中,到時候反倒是不美了。”
青棠點點頭,她其實也是這麽想的,隻是沒想到自家小姐年紀輕輕,就能壓住年輕氣盛的好鬥心,做出最理智的決定。
說完話,薑明枝就重新閉上了眼睛,青棠卻忍不住多看了自家小姐兩眼。
她不是沒懷疑過小姐的反常,可她一直相信,小姐的變化是好的,她希望小姐日子過得越來越好,能讓人不敢欺負,現在小姐確實和她想象的一樣,她又隱隱生出幾分說不清道不明的擔心來。
可小姐明明什麽都心中有數,事事洞悉,不但能讓自己不被算計,還能讓算計她的人自食其果,她還有什麽好擔心的呢?
念頭一過,青棠忽然就意識到,或許正是因為小姐異乎尋常的聰慧,才讓她心中隱隱不安,因為這實在是太過詭異了。
“青棠,你有什麽想和我說的嗎?”
就在她困惑之際,薑明枝像是知道她在想什麽似的,忽然睜開了眼。
青棠不由的心中一跳,“小姐,沒有,老奴隻是在想,小姐小時候的事情。”
薑明枝“哦”了一聲,“我小時候有什麽有趣的事情,讓你現在還記得?”
她方才閉眼休息,就察覺青棠似乎在打量自己,隻是隨口一問,青棠卻緊張地連稱呼也改回了奴婢,薑明枝就覺得,青棠應當是有什麽想法。
“大小姐五歲就去了東郡,一直在太夫人膝下直到八歲,太夫人很喜歡大小姐,可也知道,錦衣侯府到底還是小姐的家,那時候侯爺來信讓小姐回京,太夫人很是哭了幾場,小姐自幼就聰慧伶俐,很是得老夫人們的喜歡。”
薑明枝緩緩抬頭,心中一陣的傷感,如果她一直在東郡,或許現在還活得好好的,又怎麽會被人算計,成了現在這個樣子。
她一直有個困惑,此時青棠提起,她便問道:“既然外祖母那樣喜歡我,為何我病了之後,外祖母不把我接到東郡去呢?”
青棠聞言,眼神忽然一黯,“小姐有所不知,您離開東郡後,太夫人也病了,王家本就家大業大,事多繁雜,幾房人各有心思,本就有人不滿大小姐久居府中,太夫人擔心把您接過去又無法親自照顧你,讓人鑽了空子欺負小姐,這才讓老奴等人來京都照看大小姐的。”
“大小姐,您不要怨太夫人,太夫人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其實她老人家也對您和玉書小姐早有安排的。”
聽到這裏,薑明枝不由看向青棠,“外祖母有什麽安排?”
她不由想到了雍王楚慕池,他這樣的人,何必要管自己,就算是外祖母對他有恩情,他大可向王家還恩情,畢竟王家的姑娘小姐也不少,有的是機會報恩吧。
再聯想青棠的話,她不禁想,莫非是外祖母囑咐他盯著自己的?
“太夫人為您和玉書小姐各自備了一份厚厚的嫁妝,是比王家小姐們更厚重的。”
聽見這話,薑明枝這才苦笑一聲把自己有些天真的念頭拋開了,“外祖母待我的恩情,我會銘記的。”
既然是嫁妝,自然是隻有等她出嫁才能拿到了,她本想問問詳細一點的,可想到青棠到底是下人,哪裏能知道更多的,索性也不問了。
“大小姐,現在王家既然已經回京了,您看看什麽時候,也該去給大爺和大奶奶請個安啊。”
說到這事兒,薑明枝就有些犯愁了。
“我不是沒想過要去給舅舅舅母請安,隻是擔心,舅舅和舅母不喜歡我。”
這並非托詞,薑明枝昨兒夜裏就盤算過這件事了。
按理說,自己也是王家嫡親外孫女,舅舅和舅母進京,也應當書信一封,好讓她早做準備,為他們接風洗塵,可從始至終,也隻有外祖母來過一封信,她擔心自己這個舅舅和舅母對她,恐怕是有些不喜的。
青棠雖然是從王家出來的,可到底也快十年沒回去過了,對王家其他人的想法並不了解,因此,聽見薑明枝的擔憂,一時間也默然了。
“要是她不嫁過去,那我們這些日子做的事情豈不都是白做了?”
段媽媽哪裏會不明白這個呢,隻是她覺得,現在當務之急不應該是算計薑明枝,“夫人,可現在三小姐的事情還沒解決呢,我們若是還要摻和到這件事裏,就怕自身泥沒洗幹淨,又惹一身事啊。”
馮氏沉默了片刻,然後有些焦灼地在屋子裏走了幾步,“她害得我珍兒到了如此地步,我若是不親眼看到她下場悲慘,我死也不瞑目!”
說完像是打定主意了般,目光堅定地吩咐道:“段媽媽,不論珍兒的名聲能不能找回,她薑明枝都必須以妾室的身份嫁到馮家去。”
段媽媽歎息一聲,點了點頭,好在這一開始就是她們的主意。
馮家和宣平伯府的親事當日就定下了,並且為了粉飾太平,對外卻宣稱兩家的親事早就定下的,還說馮老夫人病重,就不大辦了,先把人娶進府,也算是打著衝喜的名頭把這件事圓了過去。
這理由雖然有些蹩腳,可比起讓人說兩人是無媒苟合,這已經是最大的補救了,想到
翌日一早,薑明枝帶著周管事苦著臉湊出來的禮物,坐上馬車出了門,馬車行至半路,就被外麵敲鑼打鼓的動靜吸引了。
青棠撩開簾子一角朝外看去,“大小姐,是馮家去宣平伯接親的隊伍。”
薑明枝抿著唇笑了笑,倒是沒有想到,為了保住馮玉山的官聲,馮家什麽也做的出來,隻是宣平伯府就不得不吃個啞巴虧了,若不然,可就什麽也得不到了。
青棠放下簾子,重新坐了回來,這才對薑明枝道:“小姐,有件事我一直有點困惑。”
薑明枝長睫忽閃忽閃,青棠繼續道:“您昨日穿了江大娘子送來的衣裳,卻並未在眾人麵前露麵,這是為何?”
她原以為小姐會故意到江氏麵前去走一遭,讓江氏知道她的手段有多拙劣,可小姐卻並沒有,並且還在出事後的第一時間,離開了馮家,這和她想象的情況有些差別。
薑明枝笑著搖搖頭,“青棠,要記住,有備無患,點到即止,昨日這件事情況複雜,我們的目的既然已經達到了,就應當及時抽身,否則一個不小心,就很容易被牽連其中,到時候反倒是不美了。”
青棠點點頭,她其實也是這麽想的,隻是沒想到自家小姐年紀輕輕,就能壓住年輕氣盛的好鬥心,做出最理智的決定。
說完話,薑明枝就重新閉上了眼睛,青棠卻忍不住多看了自家小姐兩眼。
她不是沒懷疑過小姐的反常,可她一直相信,小姐的變化是好的,她希望小姐日子過得越來越好,能讓人不敢欺負,現在小姐確實和她想象的一樣,她又隱隱生出幾分說不清道不明的擔心來。
可小姐明明什麽都心中有數,事事洞悉,不但能讓自己不被算計,還能讓算計她的人自食其果,她還有什麽好擔心的呢?
念頭一過,青棠忽然就意識到,或許正是因為小姐異乎尋常的聰慧,才讓她心中隱隱不安,因為這實在是太過詭異了。
“青棠,你有什麽想和我說的嗎?”
就在她困惑之際,薑明枝像是知道她在想什麽似的,忽然睜開了眼。
青棠不由的心中一跳,“小姐,沒有,老奴隻是在想,小姐小時候的事情。”
薑明枝“哦”了一聲,“我小時候有什麽有趣的事情,讓你現在還記得?”
她方才閉眼休息,就察覺青棠似乎在打量自己,隻是隨口一問,青棠卻緊張地連稱呼也改回了奴婢,薑明枝就覺得,青棠應當是有什麽想法。
“大小姐五歲就去了東郡,一直在太夫人膝下直到八歲,太夫人很喜歡大小姐,可也知道,錦衣侯府到底還是小姐的家,那時候侯爺來信讓小姐回京,太夫人很是哭了幾場,小姐自幼就聰慧伶俐,很是得老夫人們的喜歡。”
薑明枝緩緩抬頭,心中一陣的傷感,如果她一直在東郡,或許現在還活得好好的,又怎麽會被人算計,成了現在這個樣子。
她一直有個困惑,此時青棠提起,她便問道:“既然外祖母那樣喜歡我,為何我病了之後,外祖母不把我接到東郡去呢?”
青棠聞言,眼神忽然一黯,“小姐有所不知,您離開東郡後,太夫人也病了,王家本就家大業大,事多繁雜,幾房人各有心思,本就有人不滿大小姐久居府中,太夫人擔心把您接過去又無法親自照顧你,讓人鑽了空子欺負小姐,這才讓老奴等人來京都照看大小姐的。”
“大小姐,您不要怨太夫人,太夫人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其實她老人家也對您和玉書小姐早有安排的。”
聽到這裏,薑明枝不由看向青棠,“外祖母有什麽安排?”
她不由想到了雍王楚慕池,他這樣的人,何必要管自己,就算是外祖母對他有恩情,他大可向王家還恩情,畢竟王家的姑娘小姐也不少,有的是機會報恩吧。
再聯想青棠的話,她不禁想,莫非是外祖母囑咐他盯著自己的?
“太夫人為您和玉書小姐各自備了一份厚厚的嫁妝,是比王家小姐們更厚重的。”
聽見這話,薑明枝這才苦笑一聲把自己有些天真的念頭拋開了,“外祖母待我的恩情,我會銘記的。”
既然是嫁妝,自然是隻有等她出嫁才能拿到了,她本想問問詳細一點的,可想到青棠到底是下人,哪裏能知道更多的,索性也不問了。
“大小姐,現在王家既然已經回京了,您看看什麽時候,也該去給大爺和大奶奶請個安啊。”
說到這事兒,薑明枝就有些犯愁了。
“我不是沒想過要去給舅舅舅母請安,隻是擔心,舅舅和舅母不喜歡我。”
這並非托詞,薑明枝昨兒夜裏就盤算過這件事了。
按理說,自己也是王家嫡親外孫女,舅舅和舅母進京,也應當書信一封,好讓她早做準備,為他們接風洗塵,可從始至終,也隻有外祖母來過一封信,她擔心自己這個舅舅和舅母對她,恐怕是有些不喜的。
青棠雖然是從王家出來的,可到底也快十年沒回去過了,對王家其他人的想法並不了解,因此,聽見薑明枝的擔憂,一時間也默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