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護短的舅母
改嫁皇叔後她颯翻全京城 作者:晚妝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舅母聞言,神色一肅,覺得事情可能有點麻煩。
薑明枝聽聞此事,一時有些出神。
她倒是沒有想到,白慧娘這麽快就有了身孕,看樣子,她對策哥兒的掌控不怎麽如意,想要再生一個,加強自己在瑾王府的身份地位。
打開錦盒,裏麵竟然是一顆碩大的珍珠,王嬙湊過來,問道:“瑾王側妃怎麽會單單送了一顆珍珠過來?”
“這不是珍珠。”
薑明枝麵上掠過一抹譏笑,“這是魚目。”
“魚目?!”
王嬙皺眉,走近了些看,沒想到竟然真的是魚目,“這側妃是什麽意思啊?”
什麽意思,自然是不好的意思了,薑明枝冷笑,魚目混珠,這是想要警告自己不要癡心妄想,把自己當做珍珠,攀龍附鳳?
若是旁人這樣警告她也就罷了,可白慧娘是個什麽東西,過去幾十年都在下九流混跡的女人,也敢以魚目來譏諷自己。
張氏看了那魚目半晌,卻是什麽也沒有說,讓人把東西收了起來。
她知道,舅母是擔心她把這件事放在心上,這才讓人把東西收了起來,“舅母。”
薑明枝抬頭看向舅母,眼神認:“舅母,既然這是瑾王側妃送我的生辰禮物,怎好隨便處置了,舅母把東西交給我吧。”
張氏歎息一聲,點點頭,“好了,今天是你的生辰,別在這些不開心的事情上耽擱了,走,舅母帶你去見見幾位夫人,還有你舅舅為你準備的生辰禮。”
其實以薑明枝現在的年紀還待字閨中,在京都並不是什麽光彩的事情,看韓卿月就知道,張氏又何嚐不知道,隻是覺得,自己這個外甥女這些年受了太多的苦,如今就想讓大家看看,王家有多重視她,也讓外人知道,她背後可是王家,而不止是敗落的錦衣侯府。
張氏牽著外甥女的手到了滿是女眷的花廳,此時眾人都在以宋國公府的國公夫人張氏為主,紛紛圍著她說著話。
“宋國公夫人和王家大夫人乃是一脈同出,一個嫁了世家之首的王家,一個嫁了國公府做了勳貴夫人,你們家莫不是有什麽秘訣,說出來也讓大家沾沾福氣!”
這話顯然是在恭維宋國公夫人的,張氏進門就聽見這句,她笑著上前,打著趣兒道:“這算什麽啊,快些別提了,我們今日的正主兒來了,我領著她來給諸位夫人們見個禮,從前也就罷了,以後同在京都,怕是免不得要叨擾幾位夫人了。”
這話說倒不像是薑明枝,更像是說她親閨女王嬙。
薑明枝任由舅母牽著,落落大方的和各位夫人見禮。
宋國公夫人的目光就不由在薑明枝身上多停留了兩秒,薑明枝笑盈盈地對她行了福禮。
“從前也見過,到時沒想到,時隔幾年,出落得這般漂亮!”
宋國公府從前和錦衣侯府是有婚約的,若不是薑明枝生了一場病,和宋國公府世子有婚約的就是她了,而不是薑玉珍,可自從薑玉珍的名聲受損後,宋國公府就盤算著如何退了這門親事。
現在看見薑明枝,她心情不由得有些複雜。
“是吧,我也覺得,咱們家妧妧生得漂亮,就應該多出來走動走動,這孤芳自賞就了,外麵怕是都忘了有這麽一號人了,把那些魚目當做珍珠!”張氏與有榮焉,笑得和善,順著宋國公夫人說道。
宋國公夫人麵上就閃過一抹不自在,薑玉珍和薑明枝,確實是魚目與珍珠,她知道,自己這個堂姐對宋國公府當初改弦易張的行為很是不滿,隻是這也不是她能決定的啊。
“這魚目始終是魚目,珍珠呢也始終是珍珠,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王家姐姐不必擔心。”
這話說的有些刺人,薑明枝抬眸看去,就看見自從大慈寺一別,再沒有見過的昌遠伯夫人秦氏正目光灼灼看著自己,想到自己和韓卿月之間的過結,她並不意外秦氏這麽說。
張氏卻並不知道這件事,隻覺得昌遠伯府對薑明枝的敵意有些莫名其妙,可她素來護短,也容不得旁人詆毀自己在意的人,聽見秦氏這麽說話,就笑著上前道:“秦夫人這話說得在理,對了,聽說你們家閨女年紀也不小了,是個國色天香的,今日怎麽沒有帶來?”
秦氏聽不得別人說自己的女兒年紀不小,聞言麵色一變,幹巴巴地說了一句:“昨兒吹了風,病了。”
說完注意到周圍的夫人們紛紛朝著自己看過來,知道自己這樣說話有些生硬了,就深吸了一口氣,勉強緩和了臉色道:“下次有機會,一定領著她來見見王大夫人。”
她今日根本就不想來的,可丈夫卻千叮嚀萬囑咐,讓她一定要來,這可是難得的機會,可以和王家搭上話,若是處的不錯,以後兩家還能借此常往來,對昌遠伯府隻會百利而無一害,她這才答應了來的。
可她一看見這王大夫人如此抬舉那薑明枝,心頭一直窩著的火,就有些難以抑製的躥了起來。
“這初次見麵,也沒有準備什麽,一點見麵禮,收著吧!”
昌遠伯夫人正在做心理建設呢,宋國公夫人就已經拉過薑明枝的手,將一隻水頭極好,一看就價值不菲的白玉鐲套在了薑明枝手腕上。
有了宋國公夫人這一領頭,其他的夫人們紛紛拿出“臨時準備”的見麵禮,不過一盞茶的功夫,薑明枝就像個聖誕樹似的,兩隻手上沉甸甸的全是鐲子,脖子上還掛上了幾條瓔珞。
雖然她是周歲歡的時候就知道,這人情冷暖,踩高捧低都是常態,可見到這樣的場麵,還是再次刷新了她的認知。
這些夫人大多都是之前見過的,可她們在馮氏麵前,和在舅母麵前,完全就是兩幅麵孔,馮氏麵對這些人的時候,多是巴結討好地姿態,可舅母即便是說話帶刺,這些人也不敢流露出不敬來,可見啊,這身世地位有時候還就是好用。
等到她轉身回屋的時候,王嬙就笑著打趣道:“從前在東郡,隻聽祖母和我娘常說,這人都是趨利避害的,現在總算是窺斑見豹了。”
薑明枝就笑著把手上一個赤金鑲多寶響鈴鐲取了下來,戴在了王嬙的手腕上:“這個鐲子很襯你。”
薑明枝聽聞此事,一時有些出神。
她倒是沒有想到,白慧娘這麽快就有了身孕,看樣子,她對策哥兒的掌控不怎麽如意,想要再生一個,加強自己在瑾王府的身份地位。
打開錦盒,裏麵竟然是一顆碩大的珍珠,王嬙湊過來,問道:“瑾王側妃怎麽會單單送了一顆珍珠過來?”
“這不是珍珠。”
薑明枝麵上掠過一抹譏笑,“這是魚目。”
“魚目?!”
王嬙皺眉,走近了些看,沒想到竟然真的是魚目,“這側妃是什麽意思啊?”
什麽意思,自然是不好的意思了,薑明枝冷笑,魚目混珠,這是想要警告自己不要癡心妄想,把自己當做珍珠,攀龍附鳳?
若是旁人這樣警告她也就罷了,可白慧娘是個什麽東西,過去幾十年都在下九流混跡的女人,也敢以魚目來譏諷自己。
張氏看了那魚目半晌,卻是什麽也沒有說,讓人把東西收了起來。
她知道,舅母是擔心她把這件事放在心上,這才讓人把東西收了起來,“舅母。”
薑明枝抬頭看向舅母,眼神認:“舅母,既然這是瑾王側妃送我的生辰禮物,怎好隨便處置了,舅母把東西交給我吧。”
張氏歎息一聲,點點頭,“好了,今天是你的生辰,別在這些不開心的事情上耽擱了,走,舅母帶你去見見幾位夫人,還有你舅舅為你準備的生辰禮。”
其實以薑明枝現在的年紀還待字閨中,在京都並不是什麽光彩的事情,看韓卿月就知道,張氏又何嚐不知道,隻是覺得,自己這個外甥女這些年受了太多的苦,如今就想讓大家看看,王家有多重視她,也讓外人知道,她背後可是王家,而不止是敗落的錦衣侯府。
張氏牽著外甥女的手到了滿是女眷的花廳,此時眾人都在以宋國公府的國公夫人張氏為主,紛紛圍著她說著話。
“宋國公夫人和王家大夫人乃是一脈同出,一個嫁了世家之首的王家,一個嫁了國公府做了勳貴夫人,你們家莫不是有什麽秘訣,說出來也讓大家沾沾福氣!”
這話顯然是在恭維宋國公夫人的,張氏進門就聽見這句,她笑著上前,打著趣兒道:“這算什麽啊,快些別提了,我們今日的正主兒來了,我領著她來給諸位夫人們見個禮,從前也就罷了,以後同在京都,怕是免不得要叨擾幾位夫人了。”
這話說倒不像是薑明枝,更像是說她親閨女王嬙。
薑明枝任由舅母牽著,落落大方的和各位夫人見禮。
宋國公夫人的目光就不由在薑明枝身上多停留了兩秒,薑明枝笑盈盈地對她行了福禮。
“從前也見過,到時沒想到,時隔幾年,出落得這般漂亮!”
宋國公府從前和錦衣侯府是有婚約的,若不是薑明枝生了一場病,和宋國公府世子有婚約的就是她了,而不是薑玉珍,可自從薑玉珍的名聲受損後,宋國公府就盤算著如何退了這門親事。
現在看見薑明枝,她心情不由得有些複雜。
“是吧,我也覺得,咱們家妧妧生得漂亮,就應該多出來走動走動,這孤芳自賞就了,外麵怕是都忘了有這麽一號人了,把那些魚目當做珍珠!”張氏與有榮焉,笑得和善,順著宋國公夫人說道。
宋國公夫人麵上就閃過一抹不自在,薑玉珍和薑明枝,確實是魚目與珍珠,她知道,自己這個堂姐對宋國公府當初改弦易張的行為很是不滿,隻是這也不是她能決定的啊。
“這魚目始終是魚目,珍珠呢也始終是珍珠,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王家姐姐不必擔心。”
這話說的有些刺人,薑明枝抬眸看去,就看見自從大慈寺一別,再沒有見過的昌遠伯夫人秦氏正目光灼灼看著自己,想到自己和韓卿月之間的過結,她並不意外秦氏這麽說。
張氏卻並不知道這件事,隻覺得昌遠伯府對薑明枝的敵意有些莫名其妙,可她素來護短,也容不得旁人詆毀自己在意的人,聽見秦氏這麽說話,就笑著上前道:“秦夫人這話說得在理,對了,聽說你們家閨女年紀也不小了,是個國色天香的,今日怎麽沒有帶來?”
秦氏聽不得別人說自己的女兒年紀不小,聞言麵色一變,幹巴巴地說了一句:“昨兒吹了風,病了。”
說完注意到周圍的夫人們紛紛朝著自己看過來,知道自己這樣說話有些生硬了,就深吸了一口氣,勉強緩和了臉色道:“下次有機會,一定領著她來見見王大夫人。”
她今日根本就不想來的,可丈夫卻千叮嚀萬囑咐,讓她一定要來,這可是難得的機會,可以和王家搭上話,若是處的不錯,以後兩家還能借此常往來,對昌遠伯府隻會百利而無一害,她這才答應了來的。
可她一看見這王大夫人如此抬舉那薑明枝,心頭一直窩著的火,就有些難以抑製的躥了起來。
“這初次見麵,也沒有準備什麽,一點見麵禮,收著吧!”
昌遠伯夫人正在做心理建設呢,宋國公夫人就已經拉過薑明枝的手,將一隻水頭極好,一看就價值不菲的白玉鐲套在了薑明枝手腕上。
有了宋國公夫人這一領頭,其他的夫人們紛紛拿出“臨時準備”的見麵禮,不過一盞茶的功夫,薑明枝就像個聖誕樹似的,兩隻手上沉甸甸的全是鐲子,脖子上還掛上了幾條瓔珞。
雖然她是周歲歡的時候就知道,這人情冷暖,踩高捧低都是常態,可見到這樣的場麵,還是再次刷新了她的認知。
這些夫人大多都是之前見過的,可她們在馮氏麵前,和在舅母麵前,完全就是兩幅麵孔,馮氏麵對這些人的時候,多是巴結討好地姿態,可舅母即便是說話帶刺,這些人也不敢流露出不敬來,可見啊,這身世地位有時候還就是好用。
等到她轉身回屋的時候,王嬙就笑著打趣道:“從前在東郡,隻聽祖母和我娘常說,這人都是趨利避害的,現在總算是窺斑見豹了。”
薑明枝就笑著把手上一個赤金鑲多寶響鈴鐲取了下來,戴在了王嬙的手腕上:“這個鐲子很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