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寧聞言,臉上露出了一絲微笑,他伸出手,將趙龍從地上拉起:“趙龍將軍,歡迎加入我們,一起為大漢的明天而戰。”


    趙龍站起身,他的眼中已經沒有了之前的憤怒與不甘。


    “瞿寧將軍,從今往後,我趙龍的劍,將為你而揮。”


    瞿寧點了點頭,他轉身對周圍的士兵下令:“立刻停止戰鬥,傳我命令,趙龍將軍已經歸順,所有人放下武器,不得再有戰鬥。”


    隨著瞿寧的命令,玉門關內的戰鬥逐漸平息。


    士兵們雖然疲憊,但臉上都露出了勝利的喜悅。


    他們看著趙龍,這位曾經的敵人,現在卻成為了他們的戰友。


    而另一邊,深宮之中的李婉兒在得知趙龍被擒的消息後,瞬間勃然大怒。


    她的臉色由原本的陰沉轉為鐵青,眼中仿佛有火焰在燃燒。


    “廢物!一群廢物!”李婉兒怒吼著,聲音在空曠的大殿中回蕩。


    震得宮女和太監們紛紛跪倒在地,不敢抬頭。


    她的手狠狠地拍在龍椅的扶手上,那扶手由堅硬的檀木雕琢而成,此刻卻在這憤怒的一擊下,裂開了一道縫隙。李婉兒的胸膛劇烈起伏,她的呼吸急促,如同暴風雨來臨前的海浪。


    “趙龍,我對你寄予厚望,賦予你重兵,沒想到你竟然如此無能,連一個小小的玉門關都拿不下,還被敵人生擒!”李婉兒的怒火如同火山爆發,無法遏製。


    她從龍椅上站起身,來回踱步,每一步都顯得異常沉重,仿佛整個大殿都在她的腳下顫抖。宮中的侍衛和宮女們感受到李婉兒的憤怒,一個個噤若寒蟬,連大氣都不敢喘。


    “傳我命令,立刻召集所有將領,我要親自審問趙龍的敗績!”李婉兒的聲音如同寒冰,冷冽刺骨。


    侍衛們不敢有絲毫遲疑,連忙領命而去,整個宮中因為這突如其來的命令而變得忙碌起來。消息如同長了翅膀一般,迅速傳遍了整個京城,朝中大臣和將領們紛紛動身前往皇宮,他們知道,李婉兒的憤怒意味著又一場風波即將到來。


    在金鑾殿上,李婉兒高坐於龍椅之上,她的麵容冷若冰霜,眼神中透露出一股肅殺之氣。大臣和將領們陸續到來,他們站在大殿兩側,無人敢於發出聲響,整個大殿沉浸在一片死寂之中。


    李婉兒掃視著在場的每一個人,她的聲音突然響起,如同利劍一般劃破了沉默:“趙龍的失敗,是對我朝軍威的侮辱,是對朝廷的背叛。我需要一個合理的解釋,誰能告訴我,這一切究竟是為什麽?”


    大殿中的氣氛更加緊張,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了李婉兒的身上,等待著她的下文。然而,李婉兒並未繼續說話,而是用她那銳利如刀的目光,一一掃過在場的每一個人,仿佛要將他們的心思看穿。


    終於,一位老將軍站了出來,他是朝中的資深將領,也是趙龍的導師。他的聲音帶著一絲沙啞,但語氣堅定:“娘娘,趙龍雖然勇猛,但此次失敗,或許是因為輕敵。瞿寧非等閑之輩,他智勇雙全,且深得士兵愛戴,趙龍可能未能充分評估敵情。”


    李婉兒冷哼一聲,她並不接受這樣的解釋:“輕敵?那是借口。我需要的不是借口,而是解決問題的辦法。誰能告訴我,接下來我們該如何行動?”


    老將軍聞言,麵色凝重,他深吸一口氣,緩緩說道:“娘娘,玉門關地勢險要,易守難攻。若要強行攻取,恐怕會付出慘重的代價。臣以為,我們應當從長計議,尋找更為穩妥的策略。”


    李婉兒眉頭緊鎖,她自然知道玉門關的重要性,也明白老將軍所言非虛。


    然而,趙龍的失敗讓她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挫敗感,她需要一場勝利來重振朝綱。


    “穩妥的策略?”李婉兒冷笑一聲,語氣中帶著一絲譏諷,“我們派出了十萬精兵,還有趙龍這樣的將領,結果卻是一敗塗地。現在你告訴我要從長計議?誰能告訴我,這長計究竟是什麽?”


    大殿中的氣氛愈發沉重,大臣們紛紛低下頭,無人敢於回應李婉兒的質問。


    李婉兒的權威在朝中無人能夠挑戰,她的怒火讓所有人都感到了壓力。


    就在這時,一位年輕的文官站了出來,他的麵容清秀,眼神中透露出一股智慧的光芒。他的聲音平和而堅定:“娘娘,微臣以為,我們或許可以采取更為靈活的戰術。”


    李婉兒的目光落在這位年輕文官的身上,她的眼中閃過一絲好奇:“你有何高見?”


    年輕文官不慌不忙,他上前一步,指著大殿中的地圖說道:“娘娘請看,玉門關雖然地勢險要,但其補給線卻相對較長。我們是否可以從截斷其補給線入手,逐步削弱守軍的力量?”


    李婉兒聞言,眼中閃過一絲亮色,她微微頷首,表示對這個提議的認可:“繼續說下去。”


    年輕文官繼續說道:“我們可以派遣小股部隊,對玉門關的補給線進行騷擾和破壞。同時,我們還可以利用間諜和內應,潛入城中,製造混亂,削弱守軍的士氣。”


    “此外,”年輕文官頓了頓,繼續說道,“朝廷已經與匈奴達成了和解,匈奴將不再支持瞿寧。這樣一來,玉門關的守軍可能會因為失去外援而陷入恐慌,我們再趁機發起攻擊,勝算將會大大增加。”


    李婉兒聽著年輕文官的分析,她的眼中逐漸露出了滿意的光芒。


    她沒想到,這位年輕的文官竟然能提出如此周密的計劃。


    “好,很好。”李婉兒讚許地點頭,“你叫什麽名字?是哪位大臣的門下?”


    年輕文官恭敬地行了一禮,回答道:“微臣名為陳遜,乃是兵部侍郎門下。”


    “陳遜,朕記住你了。”李婉兒的語氣中帶著一絲欣賞,“你這個提議非常好,朕決定采納你的建議。陳遜,朕任命你為此次行動的軍師,協助將領們製定詳細的作戰計劃。”


    陳遜聞言,臉上露出了激動之色,他再次行禮:“微臣領命,定不負娘娘的期望。”


    陳遜領命後,不敢有絲毫怠慢,立即返回宮中,開始著手製定詳細的作戰計劃。


    他深知自己肩上的重任,這不僅是一次展示自己才能的機會,也是對大漢朝廷忠誠的考驗。


    在宮中的密室裏,陳遜攤開了詳盡的地圖,仔細研究玉門關的地形以及周邊的補給線。他的目光銳利,手指在地圖上輕輕滑動,思考著每一個可能的戰術布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炎小神醫,女帝竟是我娘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福祿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福祿海並收藏大炎小神醫,女帝竟是我娘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