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逃荒路上的自私婆婆3
快穿:叮!收下您的奇葩婆婆人設 作者:番茄魚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陳曼的話成功讓李老大四兄弟閉上了嘴,嘴巴開合了幾次硬是一個字沒敢說,隻能眼睜睜地看著他們娘背上背簍拿上柴刀往東邊的山裏去了。
山裏尋找東西的人不少,陳曼憑著她那張刻薄的嘴臉在逃荒的隊伍裏赫赫有名。
大家都知道她是杏花村的人,杏花村在逃荒大軍中屬於非常團結的村子,別的村子輕易不敢惹。
陳曼還有四個大孝子,再加上逃荒隊伍中她是唯一一個能吃飽的、體力還不錯的人。
最最重要的是她還是個敢拿起刀就砍的狠人,所以盡管有人心動,但也不敢對她的動手。
她先找了個僻靜的地方,神識放開,確保附近沒人之後才將儲物櫃裏的食物拿出來大快朵頤。
吃完之後,拿著柴刀繼續往前走,她放開神識的時候就感應到了水源。
到了目的地之後才發現水源在一處山窪裏,這個山窪由三座山交匯而成。
窪地很大,周圍都幹涸了,不過中間水位不低,裏麵還有不少魚,偶爾能看到有魚兒冒泡。
她往裏走了一段路,等鞋底沾滿了濕泥才上岸。
想到儲物櫃裏儲藏的那論噸囤積的白鰱和草魚,陳曼撿著兩三斤重的往裏倒了兩千多條。
因為這兩千多條魚的加入,水裏冒出來的泡泡更密集了。
回去的路上她從儲物櫃裏拿出礦泉水將木桶裝了七分滿,又拿出一條大草魚。
回到杏花村的據地,陳曼直接找上老村長,讓老村長看了她的收獲。
陳曼開門見山,“我知道哪裏有水有魚,可以告訴大家,不過每家每戶得給我家分一條魚,魚的重量不能小於兩斤。”
他們村子約莫有三十多戶人家,不過路上有些人家投靠親戚去了,到現在隻剩二十六戶。
“行,有金娘,我承你的情,咱們村的人都承你的情。”
老村長二話不說就點頭同意了,此時,陳曼滿臉的小人得誌之色在村長眼裏變成了水和數不清的魚,看著就喜人,他讓孫子把每家每戶的主事人都叫過來,跟大家說明緣由。
現在家家戶戶都快斷頓了,聽說有食物哪有不答應的,即使有人覺得每家給一條魚太多了,不過懾於老村長的威嚴也不敢反駁。
於是,老村長又低聲跟眾人交待了一番,陳曼聽了有些詫異,難怪人家在村裏的地位遠比周邊幾個村的要高,原來人家是有真本事。
眾人按照老村長的吩咐,化整為零朝著陳曼說的地方行進,到達山窪處後又化零為整,看著密密麻麻地冒頭呼吸的魚,差點高興的喊出了聲。
一同前來的婦女小心翼翼地把家裏的水桶裝滿,然後漢子們才下水撈魚。
這裏前不著村後不著店,人跡罕至,魚的數量本就不少,再加上陳曼放進去得三千條,跟撿魚沒什麽區別。
看到家家戶戶帶來的背簍都裝滿,老村長立即叫停,“行了,大家夥兒都上來。”
有人舍不得,“可是,村長叔,裏麵還有好些魚。”那可都是救命的糧食。
老村長兩眼一瞪,“不想被人圍攻搶劫就給我滾上來,就你聰明,我不知道裏麵還有魚?那麽多人就你家吃肉,別人能樂意?”
漢子們聞言隻能依依不舍地上岸,不過看著自家的收獲都樂開了花。
回去的路上碰上不少人,果然,大家看到杏花村的人都背著一背簍的魚一個個蠢蠢欲動。
李老大頂著一張憨厚臉告訴他們魚是在哪裏抓的,現在裏麵還有好多。
看著密密麻麻朝著山窪去的人群,之前的漢子抹了一把汗,幸好他們聽了村長的話,否則今天他們村指不定要見血了。
之後,回去的路上,杏花村的村民逢人便說山窪那兒有魚,有多多的大魚。
回到據點,婦女孩童都圍了上去,看到自家背簍裏的魚都興奮地又叫又跳,有的孩子還嚷嚷著要吃肉。
看著一個個滿臉笑容給自家送魚的村民,且對親娘\婆婆\奶說著感謝的話,李家人集體震驚。
陳曼一臉嘚瑟,“一個個跟木頭樁子似的傻愣著幹什麽,趕緊把魚收下,這些都是送給我的。
我就說靠你們幾個憨貨三天餓九頓,果然還是得老娘親自出馬。”
接下來,陳曼出了張嘴把全家人指揮得團團轉,殺魚的,熬魚湯的,撿柴火的,烤魚幹的忙得不亦樂乎。
不止他們家,放眼望去整個杏花村都是如此,今天是這三年以來大家最高興的日子,比過年還要高興。
陳曼嘴上一個勁兒地嫌棄,“老大媳婦再燉一條魚,摳摳搜搜的塞牙縫都不夠。”
李老大媳婦對婆婆的刻薄嘴臉已經習以為常了,更別說這些魚都是婆婆自己掙來的,多頓一條也能讓當家的和孩子們多吃兩口,於是她挑了一條最大的哐哐砍成幾段放了進去。
陳曼斜眼看了她一眼,喲謔,這是膽肥了還是因為八月被原身拿去換之後性子立起來了?
過了好一會兒去抓魚的人陸陸續續回來的,收獲多的背簍也能裝滿,收獲不多的也能有半背簍,大家都樂開了花,因為這個意外的收獲,晚上整個天空都飄蕩著魚香味和歡聲笑語。
晚飯是草魚、野菜大亂燉,依舊是陳曼先把自己那份盛出來,她特地盛了魚腹那一段隻撈了幾根看著相對嫩一些的野菜。
然後李老大家的開始不偏不倚將剩下的分給大家,得益於原身平等地嫌棄每一個兒媳婦,王綠萍妯娌四個抱團取暖,關係非常和睦。
因為沒有薑和酒,這頓飯充斥著腥味,不過大家依舊吃得津津有味。
大家決定在這裏多待一天,等山窪裏的水變清澈打了水再離開。
第二天,陳曼讓李老二一家和所有的孩子留守大本營,特別叮囑要看好自家的魚幹。
又叮囑三個兒媳婦去山窪挑水,然後帶著其餘三個兒子扛著鋤頭和鐵鍬繼續進山。
她的目標非常明確,中間都不帶停頓一下的,李老四看到幾顆野果子想停下來去摘,被李老三拉了個趔趄。
“你是不是傻,你看咱娘這樣肯定是發現了好東西,趕緊跟上否則仔細你的皮。”
李老四打了個激靈,兩隻手條件反射地護著屁股。
他娘才不管他是不是兩個孩子的爹了,想打他的時候隨手拿到什麽就往他屁股上招呼。
李老大沒有出聲,不過他的想法跟老三一樣,他娘這麽懶的人能一早就起來帶著他們進山,肯定是有大發現。
山裏尋找東西的人不少,陳曼憑著她那張刻薄的嘴臉在逃荒的隊伍裏赫赫有名。
大家都知道她是杏花村的人,杏花村在逃荒大軍中屬於非常團結的村子,別的村子輕易不敢惹。
陳曼還有四個大孝子,再加上逃荒隊伍中她是唯一一個能吃飽的、體力還不錯的人。
最最重要的是她還是個敢拿起刀就砍的狠人,所以盡管有人心動,但也不敢對她的動手。
她先找了個僻靜的地方,神識放開,確保附近沒人之後才將儲物櫃裏的食物拿出來大快朵頤。
吃完之後,拿著柴刀繼續往前走,她放開神識的時候就感應到了水源。
到了目的地之後才發現水源在一處山窪裏,這個山窪由三座山交匯而成。
窪地很大,周圍都幹涸了,不過中間水位不低,裏麵還有不少魚,偶爾能看到有魚兒冒泡。
她往裏走了一段路,等鞋底沾滿了濕泥才上岸。
想到儲物櫃裏儲藏的那論噸囤積的白鰱和草魚,陳曼撿著兩三斤重的往裏倒了兩千多條。
因為這兩千多條魚的加入,水裏冒出來的泡泡更密集了。
回去的路上她從儲物櫃裏拿出礦泉水將木桶裝了七分滿,又拿出一條大草魚。
回到杏花村的據地,陳曼直接找上老村長,讓老村長看了她的收獲。
陳曼開門見山,“我知道哪裏有水有魚,可以告訴大家,不過每家每戶得給我家分一條魚,魚的重量不能小於兩斤。”
他們村子約莫有三十多戶人家,不過路上有些人家投靠親戚去了,到現在隻剩二十六戶。
“行,有金娘,我承你的情,咱們村的人都承你的情。”
老村長二話不說就點頭同意了,此時,陳曼滿臉的小人得誌之色在村長眼裏變成了水和數不清的魚,看著就喜人,他讓孫子把每家每戶的主事人都叫過來,跟大家說明緣由。
現在家家戶戶都快斷頓了,聽說有食物哪有不答應的,即使有人覺得每家給一條魚太多了,不過懾於老村長的威嚴也不敢反駁。
於是,老村長又低聲跟眾人交待了一番,陳曼聽了有些詫異,難怪人家在村裏的地位遠比周邊幾個村的要高,原來人家是有真本事。
眾人按照老村長的吩咐,化整為零朝著陳曼說的地方行進,到達山窪處後又化零為整,看著密密麻麻地冒頭呼吸的魚,差點高興的喊出了聲。
一同前來的婦女小心翼翼地把家裏的水桶裝滿,然後漢子們才下水撈魚。
這裏前不著村後不著店,人跡罕至,魚的數量本就不少,再加上陳曼放進去得三千條,跟撿魚沒什麽區別。
看到家家戶戶帶來的背簍都裝滿,老村長立即叫停,“行了,大家夥兒都上來。”
有人舍不得,“可是,村長叔,裏麵還有好些魚。”那可都是救命的糧食。
老村長兩眼一瞪,“不想被人圍攻搶劫就給我滾上來,就你聰明,我不知道裏麵還有魚?那麽多人就你家吃肉,別人能樂意?”
漢子們聞言隻能依依不舍地上岸,不過看著自家的收獲都樂開了花。
回去的路上碰上不少人,果然,大家看到杏花村的人都背著一背簍的魚一個個蠢蠢欲動。
李老大頂著一張憨厚臉告訴他們魚是在哪裏抓的,現在裏麵還有好多。
看著密密麻麻朝著山窪去的人群,之前的漢子抹了一把汗,幸好他們聽了村長的話,否則今天他們村指不定要見血了。
之後,回去的路上,杏花村的村民逢人便說山窪那兒有魚,有多多的大魚。
回到據點,婦女孩童都圍了上去,看到自家背簍裏的魚都興奮地又叫又跳,有的孩子還嚷嚷著要吃肉。
看著一個個滿臉笑容給自家送魚的村民,且對親娘\婆婆\奶說著感謝的話,李家人集體震驚。
陳曼一臉嘚瑟,“一個個跟木頭樁子似的傻愣著幹什麽,趕緊把魚收下,這些都是送給我的。
我就說靠你們幾個憨貨三天餓九頓,果然還是得老娘親自出馬。”
接下來,陳曼出了張嘴把全家人指揮得團團轉,殺魚的,熬魚湯的,撿柴火的,烤魚幹的忙得不亦樂乎。
不止他們家,放眼望去整個杏花村都是如此,今天是這三年以來大家最高興的日子,比過年還要高興。
陳曼嘴上一個勁兒地嫌棄,“老大媳婦再燉一條魚,摳摳搜搜的塞牙縫都不夠。”
李老大媳婦對婆婆的刻薄嘴臉已經習以為常了,更別說這些魚都是婆婆自己掙來的,多頓一條也能讓當家的和孩子們多吃兩口,於是她挑了一條最大的哐哐砍成幾段放了進去。
陳曼斜眼看了她一眼,喲謔,這是膽肥了還是因為八月被原身拿去換之後性子立起來了?
過了好一會兒去抓魚的人陸陸續續回來的,收獲多的背簍也能裝滿,收獲不多的也能有半背簍,大家都樂開了花,因為這個意外的收獲,晚上整個天空都飄蕩著魚香味和歡聲笑語。
晚飯是草魚、野菜大亂燉,依舊是陳曼先把自己那份盛出來,她特地盛了魚腹那一段隻撈了幾根看著相對嫩一些的野菜。
然後李老大家的開始不偏不倚將剩下的分給大家,得益於原身平等地嫌棄每一個兒媳婦,王綠萍妯娌四個抱團取暖,關係非常和睦。
因為沒有薑和酒,這頓飯充斥著腥味,不過大家依舊吃得津津有味。
大家決定在這裏多待一天,等山窪裏的水變清澈打了水再離開。
第二天,陳曼讓李老二一家和所有的孩子留守大本營,特別叮囑要看好自家的魚幹。
又叮囑三個兒媳婦去山窪挑水,然後帶著其餘三個兒子扛著鋤頭和鐵鍬繼續進山。
她的目標非常明確,中間都不帶停頓一下的,李老四看到幾顆野果子想停下來去摘,被李老三拉了個趔趄。
“你是不是傻,你看咱娘這樣肯定是發現了好東西,趕緊跟上否則仔細你的皮。”
李老四打了個激靈,兩隻手條件反射地護著屁股。
他娘才不管他是不是兩個孩子的爹了,想打他的時候隨手拿到什麽就往他屁股上招呼。
李老大沒有出聲,不過他的想法跟老三一樣,他娘這麽懶的人能一早就起來帶著他們進山,肯定是有大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