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逃荒路上的自私婆婆16
快穿:叮!收下您的奇葩婆婆人設 作者:番茄魚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陳曼家要蓋的房子不少,她一間,李老大四兄弟一人一間,男孩女孩兒得分開住至少得起兩間,這樣算下來就已經七間了。
對了,還得蓋一間廚房和一間柴房以及一間衝涼房,哦,差點忘了還有一間茅廁,這一細算就得十一間。
李老大咋舌,悄悄拉了拉陳曼的衣擺,低聲道,“娘,蓋,蓋這麽多?”
以前他們家也沒這麽多房子啊,兩個大點的女孩兒跟老娘住一屋,小點的孩子跟著爹娘睡一屋。
陳曼橫了他一眼,“閉嘴,你憋說話。”
獨自睡一個屋和做個幹淨點的茅廁是她最後的底線。
四兄弟見老娘堅持也就沒反對,大不了以後辛苦點多打一些泥坯磚還給大家。
所幸過來幫忙的人不少,不然單靠他們四兄弟有的忙呢。
王綠萍四妯娌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準備一家人的飯食,然後煮一大鍋綠豆水,綠豆和糖是提前去鎮子上買的,糖太珍貴放的不多,隻是讓水略微帶一絲絲甜味兒。
然後王綠萍還要去鎮上買肉,趙柳葉三人帶著七月八月,大牛和二虎去山上挖野菜,撿柴火,看著時間回來煮飯。
陳曼又當起了甩手掌櫃,給了王綠萍兩百個銅板,讓她看著準備飯食。
她則開始漫山遍野地轉悠,看似是去看自己田地,實則開始悄悄搞些小動作。
給自家、大嫂家還有翠花嫂子家的地用了上好的春風化雨符,其餘五戶人家都用了次一等的。
然後又重操舊業——抓魚,山水村被一條河環繞著,陳曼的魚獲來源就是這條河。
河裏的東西誰有能耐歸誰,當然,陳曼也沒有把時間都浪費在河裏,偶爾也會從儲物櫃裏偷渡一些河裏有的品種出來。
偶爾魚吃膩了,也會去山上換換口味,反正她儲物櫃裏的野兔和野雞不少。
陳曼家的好夥食才一天就在村裏傳開了,說他們家不愧是有騾子的,家底豐厚著呢,為人也大方,時不時去鎮上割些肉回來。
李家嬸子更是了得,每次出去就沒有空手回來的,不是魚就是野雞,不是野雞就是野兔,他們農忙時掉的肉這會兒全都給補回來了。
陳曼知道大家生活都不容易,讓他們自己帶碗筷過來,飯菜做好之後把菜給他們平分到碗裏。
有些疼愛家人孩子的,時不時將自己那份帶回家裏。
第二天,過來幫忙蓋房子的人更多了,楊村長也來了,不過他不是來蓋房子的而是來幫陳曼把關的。
把人數控製在一定數量內,把那些想混進來的好吃懶做的人都給趕走。
翠花嫂子和李大嫂見狀把村長請到家裏,讓他幫忙物色一些壯漢過來幫忙蓋房子,也是一天包兩頓飯,不過明說了待遇沒有陳曼家這麽好,但是保證可以兩天吃一回肉。
村長笑著把這事兒接過去了,經過兩個多月的觀察,他和老婆子已經把這八戶人家的品性摸得差不多了,知道這些人都不是壞人。
在村裏人的幫助下,陳曼家的房子曆時半個月終於蓋好了,大家都笑著拍了拍李老大四兄弟的肩膀,讓他們以後有事兒盡管開口。
這些人不僅幫他們蓋好了房子,砌好灶台,甚至連雞籠和豬圈都給他們壘好了。
李老大四兄弟也笑著感謝他們,讓他們以後有事需要幫忙的也盡管過來找他們四兄弟。
看著剛蓋好的新房子,李老大聲音顫抖,“我們有家了。”
其他人也看著房子喃喃道,“我們有家了。”
“我們終於有家了。”
“我們又有家了。”
突然不知道誰發出了一聲嗚咽聲,院子裏響起大家的哭聲,有難過的,有劫後餘生的,有喜極而泣的。
時隔半年多,他們終於又有家了,逃荒的那段日子他們每天都在提心吊膽,想著不知道能不能活著看到第二天的太陽。
每天都感覺很迷茫,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安定下來,不知道南方的郡守會不會收留他們,如果沒有地方願意收留他們,他們要何去何從。
現在,他們終於又有家了。
陳曼難得地沒有給他們冷臉更沒有說難聽的話,而是讓他們盡情地哭。
等大家都發泄得差不多了,陳曼才開口。
“行了,房子晾兩天再搬進去,明天開始去地裏忙活。”
李老大幾個不好意思地摸了摸眼,“好的,娘。”
他們那一百多畝地還沒挖溝渠呢,得抓緊時間把溝渠挖好,這樣就算下雨雨水就不會積在地裏把莊稼淹死。
之前特地多圈了一些地就是預留了溝渠的麵積,現在大家沿著預留的地方挖即可。
李老大看著堆積成山的石子,“娘,咱們把這些石子將地圍起來吧。”
陳曼點頭,“可以,先把溝渠挖好再圍地。”
又是男女老少齊上陣的日子,陳曼不得已隻能在幾個兒子兒媳感動的目光中拿起鍋鏟。
一家人齊心協力忙活了半個月終於把手頭上的活兒忙完了。
這天晚上,陳曼把幾個兒子兒媳婦叫到跟前,從櫃子裏拿出兩個布包。
她把布包遞給李老大,“老大打開。”
李老大不明就裏,在眾人的注視下打開布包。
“人,唔。”
“靈,唔。”
剛喊出第一個字,大家就捂住嘴,然後齊齊看向陳曼。
觀世音菩薩啊,他們老娘\婆婆這是踩了多大一坨狗屎,竟然采到了人參和靈芝。
陳曼盤腿坐著,“別以為我不知道蓋房子那會兒你們在心裏埋怨我,埋怨我不幹活見天往山上跑。
如果我不往山上跑,光靠你們幾個全家都得受凍挨餓。”
李老大四兄弟把頭搖成撥浪鼓,怎麽會?他們從來沒有過這種想法。
家裏的夥食這麽好全靠老娘從河裏和山上弄來的東西麽,村裏不知道多少漢子羨慕他們有個這麽能幹的娘。
王綠萍妯娌四個也紛紛搖頭而後心虛低頭,雖然她們沒有表現出來,但是心裏確實有些埋怨的。
大伯母和翠花嬸子年紀比婆婆大,但是她們每天跟著忙進忙出,隻有婆婆……
陳曼冷笑一聲,“這個家我做主,我想怎麽樣就怎麽樣,你們若是有意見就滾出這個家。”
她雖然想補償這四個人不假,但也不是做慈善的,更不會讓她們騎在腦袋上拉屎拉尿。
這段時間她太過和善,讓這些人忘了以前過的是什麽日子,陳曼當即讓她們重新體會一番在杏花村時被原身壓榨的感覺。
四妯娌撲通一聲跪下,“娘,我們錯了,我們再也不敢了,求您饒了我這一會兒,我以後一定少說話多幹活,求您看在大牛\二虎\三豹\四狗的份上饒我們一次。”
四人驚駭地跪在地上,一邊抽自己大嘴巴子,心裏不住地後悔,罵自己不知足。
對了,還得蓋一間廚房和一間柴房以及一間衝涼房,哦,差點忘了還有一間茅廁,這一細算就得十一間。
李老大咋舌,悄悄拉了拉陳曼的衣擺,低聲道,“娘,蓋,蓋這麽多?”
以前他們家也沒這麽多房子啊,兩個大點的女孩兒跟老娘住一屋,小點的孩子跟著爹娘睡一屋。
陳曼橫了他一眼,“閉嘴,你憋說話。”
獨自睡一個屋和做個幹淨點的茅廁是她最後的底線。
四兄弟見老娘堅持也就沒反對,大不了以後辛苦點多打一些泥坯磚還給大家。
所幸過來幫忙的人不少,不然單靠他們四兄弟有的忙呢。
王綠萍四妯娌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準備一家人的飯食,然後煮一大鍋綠豆水,綠豆和糖是提前去鎮子上買的,糖太珍貴放的不多,隻是讓水略微帶一絲絲甜味兒。
然後王綠萍還要去鎮上買肉,趙柳葉三人帶著七月八月,大牛和二虎去山上挖野菜,撿柴火,看著時間回來煮飯。
陳曼又當起了甩手掌櫃,給了王綠萍兩百個銅板,讓她看著準備飯食。
她則開始漫山遍野地轉悠,看似是去看自己田地,實則開始悄悄搞些小動作。
給自家、大嫂家還有翠花嫂子家的地用了上好的春風化雨符,其餘五戶人家都用了次一等的。
然後又重操舊業——抓魚,山水村被一條河環繞著,陳曼的魚獲來源就是這條河。
河裏的東西誰有能耐歸誰,當然,陳曼也沒有把時間都浪費在河裏,偶爾也會從儲物櫃裏偷渡一些河裏有的品種出來。
偶爾魚吃膩了,也會去山上換換口味,反正她儲物櫃裏的野兔和野雞不少。
陳曼家的好夥食才一天就在村裏傳開了,說他們家不愧是有騾子的,家底豐厚著呢,為人也大方,時不時去鎮上割些肉回來。
李家嬸子更是了得,每次出去就沒有空手回來的,不是魚就是野雞,不是野雞就是野兔,他們農忙時掉的肉這會兒全都給補回來了。
陳曼知道大家生活都不容易,讓他們自己帶碗筷過來,飯菜做好之後把菜給他們平分到碗裏。
有些疼愛家人孩子的,時不時將自己那份帶回家裏。
第二天,過來幫忙蓋房子的人更多了,楊村長也來了,不過他不是來蓋房子的而是來幫陳曼把關的。
把人數控製在一定數量內,把那些想混進來的好吃懶做的人都給趕走。
翠花嫂子和李大嫂見狀把村長請到家裏,讓他幫忙物色一些壯漢過來幫忙蓋房子,也是一天包兩頓飯,不過明說了待遇沒有陳曼家這麽好,但是保證可以兩天吃一回肉。
村長笑著把這事兒接過去了,經過兩個多月的觀察,他和老婆子已經把這八戶人家的品性摸得差不多了,知道這些人都不是壞人。
在村裏人的幫助下,陳曼家的房子曆時半個月終於蓋好了,大家都笑著拍了拍李老大四兄弟的肩膀,讓他們以後有事兒盡管開口。
這些人不僅幫他們蓋好了房子,砌好灶台,甚至連雞籠和豬圈都給他們壘好了。
李老大四兄弟也笑著感謝他們,讓他們以後有事需要幫忙的也盡管過來找他們四兄弟。
看著剛蓋好的新房子,李老大聲音顫抖,“我們有家了。”
其他人也看著房子喃喃道,“我們有家了。”
“我們終於有家了。”
“我們又有家了。”
突然不知道誰發出了一聲嗚咽聲,院子裏響起大家的哭聲,有難過的,有劫後餘生的,有喜極而泣的。
時隔半年多,他們終於又有家了,逃荒的那段日子他們每天都在提心吊膽,想著不知道能不能活著看到第二天的太陽。
每天都感覺很迷茫,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安定下來,不知道南方的郡守會不會收留他們,如果沒有地方願意收留他們,他們要何去何從。
現在,他們終於又有家了。
陳曼難得地沒有給他們冷臉更沒有說難聽的話,而是讓他們盡情地哭。
等大家都發泄得差不多了,陳曼才開口。
“行了,房子晾兩天再搬進去,明天開始去地裏忙活。”
李老大幾個不好意思地摸了摸眼,“好的,娘。”
他們那一百多畝地還沒挖溝渠呢,得抓緊時間把溝渠挖好,這樣就算下雨雨水就不會積在地裏把莊稼淹死。
之前特地多圈了一些地就是預留了溝渠的麵積,現在大家沿著預留的地方挖即可。
李老大看著堆積成山的石子,“娘,咱們把這些石子將地圍起來吧。”
陳曼點頭,“可以,先把溝渠挖好再圍地。”
又是男女老少齊上陣的日子,陳曼不得已隻能在幾個兒子兒媳感動的目光中拿起鍋鏟。
一家人齊心協力忙活了半個月終於把手頭上的活兒忙完了。
這天晚上,陳曼把幾個兒子兒媳婦叫到跟前,從櫃子裏拿出兩個布包。
她把布包遞給李老大,“老大打開。”
李老大不明就裏,在眾人的注視下打開布包。
“人,唔。”
“靈,唔。”
剛喊出第一個字,大家就捂住嘴,然後齊齊看向陳曼。
觀世音菩薩啊,他們老娘\婆婆這是踩了多大一坨狗屎,竟然采到了人參和靈芝。
陳曼盤腿坐著,“別以為我不知道蓋房子那會兒你們在心裏埋怨我,埋怨我不幹活見天往山上跑。
如果我不往山上跑,光靠你們幾個全家都得受凍挨餓。”
李老大四兄弟把頭搖成撥浪鼓,怎麽會?他們從來沒有過這種想法。
家裏的夥食這麽好全靠老娘從河裏和山上弄來的東西麽,村裏不知道多少漢子羨慕他們有個這麽能幹的娘。
王綠萍妯娌四個也紛紛搖頭而後心虛低頭,雖然她們沒有表現出來,但是心裏確實有些埋怨的。
大伯母和翠花嬸子年紀比婆婆大,但是她們每天跟著忙進忙出,隻有婆婆……
陳曼冷笑一聲,“這個家我做主,我想怎麽樣就怎麽樣,你們若是有意見就滾出這個家。”
她雖然想補償這四個人不假,但也不是做慈善的,更不會讓她們騎在腦袋上拉屎拉尿。
這段時間她太過和善,讓這些人忘了以前過的是什麽日子,陳曼當即讓她們重新體會一番在杏花村時被原身壓榨的感覺。
四妯娌撲通一聲跪下,“娘,我們錯了,我們再也不敢了,求您饒了我這一會兒,我以後一定少說話多幹活,求您看在大牛\二虎\三豹\四狗的份上饒我們一次。”
四人驚駭地跪在地上,一邊抽自己大嘴巴子,心裏不住地後悔,罵自己不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