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普通的物質重組科技?


    聽聽?


    這小子說的是人話嗎?


    還也不難?


    你管這叫不難?


    “不當人了是吧?”


    徐老此時的嘴角瘋狂的抽搐了兩下:“這可是物質重組啊!”


    “這比納米重組科技都還要強啊!”


    “有了這項科技的話,那幾乎對於咱們來說,以後就不會缺少資源了啊!”


    “這還不強?”


    江離聞言,則是咧嘴說道:“雖然說是物質重組。”


    “但是,物質不會憑空出現,也不會憑空消失。”


    “而且,能源也不會憑空出現。”


    “雖然說是物質重組了。”


    “但能量守恒原則在目前的這個階段還是無法打破。”


    江離說到這裏,忍不住歎息了一聲。


    “所以啊。”


    “即便是真的可以將物質進行重組。”


    “那耗費的能源,也會比重組完成之後所使用的多。”


    陸天聽到這裏,愣了一下,說道:


    “江哥,要不要聽聽你在說些什麽?”


    江離見狀,便解釋了起來。


    “就是說,目前我們有a物質和b物質。”


    “但現在,我們需要b物質的話。”


    “就必須要使用物質重組的科技。”


    “將a物質,重構成b物質。”


    “但是,物質重組成了b物質所消耗的能量。”


    “也遠遠的超過了我們需要b物質的需求。”


    “這麽說的話,就懂了吧?”


    江離解釋到這裏的時候,眾人也全部都恍然大悟的點了點頭。


    而且,聽完江離這麽一說。


    眾人反而是覺得這更加的合理了!


    畢竟,總不可能你一點點的能源都不付出,就直接想要讓a物質,轉化成b物質吧?


    那怎麽想也覺得不可能。


    “雖然轉化物質所需要能量。”


    “但是,能夠將能量轉化成物質的變化形式。”


    “這項科技,依然傲世全球!”


    李文淵此時無比認真的說道。


    眾人對此,也深深的點了點頭!


    張科此時接著說道:“第三項,就是納米鑽頭。”


    “這種鑽頭可是不是咱們所認知中的那種鑽頭。”


    “而是一種納米結構體,類似與晶體結構的一種納米級別的鑽頭。”


    “這種鑽頭,可以直接將所需要變成土壤的火星岩石給粉碎。”


    “然後更加的適合火星土壤的轉化。”


    “不僅如此,納米鑽頭還可以根據挖掘和探索的地下岩石軟硬程度,自動化控製與調整。”


    “可以實現輕鬆的深度穿透以及挖掘工作。”


    “效率將會遠遠的超過正常的挖掘工程。”


    “就比如咱們在火星上麵不是有很多的礦區麽。”


    “而這一套設備的挖掘速度。”


    “就比整個所有部署在火星上麵的這些礦區作業機器的效率,還要快上數十倍!”


    說到這裏,李文淵和賀岩等人,才對這個數值有了一個清晰的認知!


    “嘶!”


    徐老此時吸了一口冷氣:“這麽快?”


    “若是按照這種速度的話。”


    “那豈不是說…”


    “等到這台工程儀器啟動的時候。”


    “我們將會很快的就能夠得到一大片的土壤?”


    “不是一大片。”張科此時看向了徐老,然後又看了看江離。


    目光之中充滿了濃濃的敬仰與敬佩。


    他說道:“按照咱們江工的規劃。”


    “火星上麵將會直接采用五十分之一的麵積。”


    “變成農作物種植基地!”


    “而其他的區域,也會根據該地區的環境。”


    “種植上各種適合的植被與樹木。”


    張科說完了以後。


    徐老等人臉上的表情也再度震撼了兩下。


    “好家夥!”


    “五十分之一的麵積?”


    “全部都種植農作物?”


    “好好好!”


    李文淵等人被這個恐怖的數值給震撼的嘴巴張大,甚至下巴都隱隱約約的有著想要脫臼的跡象。


    五十分之一的麵積,雖然看著這個數值很小。


    但是!


    要知道!


    這可是整顆星球的五十分之一的麵積啊!


    這個麵積,相當的廣袤了!


    這就好比,把火星分成了五十個國家的話。


    那麽,將會直接從其中拿出一個國家的麵積。


    來種植農作物!


    這是什麽概念?!


    再加上這些培育出來的基因種子。


    這產量…不得直接成幾何倍的暴增?


    想到了這裏,李文淵與賀岩,還有徐老以及龐老,還有葉老等人。


    全部都將震撼無比的目光,看向了江離。


    江離感受到了眾人的目光以後,便說道:


    “咋了?”


    “我愛種地怎麽了?”


    眾人:“……”


    這話倒是不假。


    畢竟,咱們夏國,熱愛和平,喜歡種地!


    走到哪裏,都是要第一時間“種地”的!


    若是有誰不聽話,那就隻能把對方給種到地裏了!


    而且,種地也是分階段的。


    第一階段:我熱愛和平,喜歡種地!


    第二階段:我家的地不夠種了怎麽辦?


    第三階段:你好像踩到了我家的地了!


    第四階段:你不聽話,我隻能把你種地裏了!


    畢竟,咱們可是種花家!


    “還有量子計算機智能分析係統。”


    “這個係統,是直接連線到了咱們的量子中央處理器。”


    “然後,實時的針對地下的結構,進行預測規劃。”


    “然後,優化出最完美的岩石土壤轉化路線。”


    “並且,還可以控製挖掘的進度與自適應的調整。”


    “確保咱們的作業工程速度,保持最高機動。”


    張科緩緩的說道。


    眾人聞言,再度咋舌點頭。


    “再者,就是能量係統了。”


    “這個倒其實沒有什麽太過於炫耀的東西。”


    “就是采用了微型可控核聚變作為能源供應。”


    “而且,也可以分析出岩石當中的那些微量核元素。”


    “並且可以吸收將其直接轉化成核能源供給自己使用。”


    張科笑著說道。


    關於能源方麵。


    可控核聚變這項科技,早就已經被大家給研究到了極致。


    大型核聚變、中型核聚變、小型核聚變以及微型核聚變。


    還有重氦聚變等等……


    這項科技對於他們來說,也早就已經趨於成熟穩定。


    “後麵,就是一套極其完善的微生物培養裝置了。”


    “土壤之所以肥沃。”


    “原因就是內部的微生物群組的出現。”


    “所以。”


    “在咱們江工的製造之下。”


    “生態循環加速係統。”


    “就誕生了。”


    “這套生態循環加速係統可以將那些轉化完成的土壤,以最快的速度,培養出內部的有益物質。”


    “這樣的話,這些土壤的內部將會誕生出有機分子。”


    “而形成養分循環的土壤團粒結構。”


    “並且,內部的微生物循環係統也會構建完成。”


    “如此一來,便可以直接讓土壤當中的生態係統自給自足。”


    “滋而形成更加肥沃的土壤。”


    “同時間,質量也是屬於上乘中的優質產物。”


    “這些微生物群體結合完成以後。”


    “將會讓這些死寂的土壤,充滿生機。”


    “還有一項最為關鍵的。”


    “那就是,這些土壤將會不需要肥料。”


    張科吐了一口氣,接著說道:“這些優質土壤在改良了以後。”


    “內部的微生物群體,就會自發的組成肥料。”


    “它們的蛻變物,也會變成肥料。”


    “再加上,咱們經過了基因培育的強化種子。”


    “那產量…”


    “我簡直不敢想象!”


    張科是跟著江離一起研發這套“岩壤轉化器x-1000”裝置的。


    自然比任何人都清楚。


    這套裝置內部所鑲嵌的科技,有多麽的離譜!


    眾人聽到了這裏,再度倒吸了一口冷氣!


    “而它還有智能環境適應裝置。”


    “配備了超強度的納米級別的環境感知裝置。”


    “可以時時刻刻的監測到周圍的環境溫度、濕度、光照強度等等等等……”


    “然後,通過這些參數的對接。”


    “可以確保在不同的地質,不同的區域,不同的環境,不同的氣候條件下。”


    “都能夠讓咱們的轉化器以最大的馬力工作。”


    張科說完之後,便繼續說道:“還有最後一個,智能模塊納米互換。”


    “任何奇形怪狀的地形。”


    “都可以隨意的進行組合。”


    “而且,內部的所有係統核心全部都各自分工。”


    “比如,增強礦物分解單元模塊、土壤轉換單元模塊、內部微生物生態模擬單元模塊等等……”


    “極其了這些所有的科技核心以後。”


    “這套岩壤轉化器x-1000儀器,便誕生了!”


    “至於它的岩壤轉化速度到底有多快。”


    “還真的無法預估。”


    “至少,目前我們還沒有真正的實地測試過。”


    張科說到這裏,江離也笑著說道:


    “是的。”


    “雖然聽老張介紹。”


    “感覺這儀器很強。”


    “但其實,若是想要真正的知道它的極限。”


    “就需要等待到外麵的這大雨結束以後。”


    “咱們給它拉出去測試一下就知道了。”


    江離說完以後。


    一旁的徐老也開始了總結性的發言。


    “岩壤轉化器-x1000裝置。”


    “內置量子共振引擎,納米分子重構科技,納米鑽頭科技,地形自適應分析。”


    “核聚變功能,生態模擬循環加速,智能環境監測,以及全方位模塊化設計。”


    “這麽多黑科技全部齊聚一身。”


    “江離!”


    “你真不是人啊!”


    身旁的李文淵與賀岩,還有龐老等人聞言,也全部都迅速的點頭。


    江離:“……”


    當眾人離開了這裏的時候。


    所有人的精神都有些恍惚。


    畢竟,這科技裝置光是聽著張科的介紹,都已經能夠感覺到它的強大了。


    真的不敢想象。


    當這裝置真的在雨停了以後,開始執行土壤轉化工程的時候。


    會多麽的震撼了。


    時間一晃。


    再度來到了兩天之後。


    這兩天的時間裏麵,農作物、植被、樹木等等,所有的農物。


    全部都得到了驗證。


    而他們要等待的,就是這暴雨的結束。


    “嘩啦啦啦——”


    早晨,火星日,早上10點。


    江離等人站在基地的大門口。


    透過透明的基地牆壁。


    可以看到,外麵那灰蒙蒙的天空,以及那滂沱的大雨。


    “這雨勢。”


    “比較之前兩天的話。”


    “已經微弱了許多許多了。”


    張科此時看著外麵的天空,說道。


    “嗯。”


    徐老也點著頭說道:“差不多在火星日的明天下午兩點左右。”


    “雨水就會徹底的停止。”


    “到時候,天空也會放晴。”


    “是真的沒有想到啊…”


    “火星的天空,真的會如同和咱們地球一樣,會有湛藍的那一天!”


    徐老感歎無比。


    而一旁的陸天也同樣說道:“是啊!”


    “看這大雨。”


    “已經已經有慢慢減弱的趨勢了。”


    “差不多,也就是明天就要結束了。”


    “而且,根據之前的探測器結果。”


    “南半球那邊的雨勢,已經減弱成了中雨了。”


    “咱們這邊雖然還是大雨。”


    “但是到了下午,差不多也會被減弱成中雨。”


    “到了晚上,應該就是小雨了。”


    陸天望著外麵的雨水,說道。


    “嗯。”江離笑著點頭。


    緊接著,背著手,看著外麵那無邊無際的降雨。


    這一場降雨,滿打滿算的話,差不多快兩周的時間了。


    和他之前預料的時間差不多。


    也就是兩周的時間。


    而明天,也就是第十五天。


    正好也算是大雨結束的時刻。


    “嘩啦啦啦——”


    暴雨仍然在不斷的滂沱著。


    而時間,也開始緩緩的流逝著。


    來到了下午時分的時候。


    外麵的暴雨,也從之前的“嘩啦啦”變成了“淅瀝瀝”的聲音。


    已經可以用肉眼可見的方式。


    看到這暴雨的變弱了。


    “淅瀝瀝——”


    “……”


    “滴滴滴滴滴——”


    “……”


    “噠噠噠……”


    “……”


    雨水已經從之前的密集,變得稀疏,最終變得越來越弱。


    然後,在翌日的中午12點左右。


    雨水已經徹底的變成了毛毛細雨的那種!


    甚至,若是不仔細觀察的話。


    連毛毛雨都看不見了。


    良久之後。


    站在艙門出口麵前的李文淵,這才緩緩的舒了一口氣,說道:


    “江離。”


    “這雨水。”


    “已經徹底停了。”


    說話的時候,李文淵的聲音都帶著一絲顫音。


    因為,他已經通過艙門,看到了外麵那湛藍放晴的天空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學霸開始邁向星辰大海江離陸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種地怎麽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種地怎麽了並收藏從學霸開始邁向星辰大海江離陸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