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寧夕化身剁手狂魔之際。


    清陽縣,十字街頭。


    武大的饅頭已然賣得火爆異常。


    起初,一個饅頭定價四文錢,幾乎所有人都對武大冷嘲熱諷,說他定是想錢想瘋了。


    無可奈何之下,武大隻能遵照寧夕的囑咐,宣稱這是添加了特製香料的饅頭,乃是東京汴梁當下最流行的美食。


    這年頭,人們還沒見識過啥叫營銷套路,加上都知道武大為人憨厚,十個人裏倒有八個信了他的說法。


    有人出於好奇,買了一個嚐鮮,打算體驗一把東京汴梁最時尚的饅頭是何滋味。


    這一嚐,可了不得。


    不僅饅頭三兩口就被消滅幹淨,那人立馬又掏出錢來,一口氣又買了好些,說是回去讓家裏人也嚐嚐這等美味。


    清陽縣這地方不大,鄰裏鄉親就算沒見過麵,多半也臉熟。瞧見這位顧客並非武大找來的托兒,那些愛湊熱鬧的人也跟著買起了饅頭。


    這饅頭,又白又大,不僅鬆軟可口,還帶著絲絲甜香,完全沒有普通發麵食品常有的那股酸味,怎會不受大家喜愛?


    沒過多久,武大做的饅頭就在縣裏傳開了好口碑。兩文錢一個,既能當飯吃;四文錢一個,不僅能填飽肚子,還能當零嘴享用。雖然仍有很多人覺得這價錢稍貴,但一聽說這是京城汴梁當下流行的美食,那些抱怨的話也就咽回去了,免得遭人笑話。追求時尚,可不是現代人的專屬特權,自打人類社會有了文明起,這就是一條永恒不變的真理,否則人類也不會日益進步到現在這般先進。


    武大的饅頭很快成了搶手貨,尤其縣裏幾戶大戶人家,一聽到風聲,立刻派管家前來,眨眼間就把饅頭搶購一空!


    寧夕來找武大的時候,後者正打算去找他。一見到寧夕,武大嚇得連連朝他擠眉弄眼,生怕寧夕把饅頭的真相說出來。


    寧夕讓武大上了馬車,來到先前那片偏僻之地。


    “噓……”


    待確認周圍無人,武大才如釋重負地長舒一口氣:“小郎君,真是謝天謝地,還好你沒說這饅頭是你做的!”


    寧夕被他這一驚一乍弄得一頭霧水:“怎麽了?饅頭出問題了?”


    “沒……沒事兒,饅頭賣得特別好,全被人搶購一空……哎呀……”


    武大意識到自己似乎說漏了嘴,要是寧夕聽說饅頭熱銷,決定親自去賣怎麽辦?


    寧夕可沒閑工夫揣摩一個大老粗的心思:“武老板,一共賣了多少錢啊?”


    “哦哦……”


    武大這才恍然想起,自己興奮過頭,竟忘記給寧夕結算款項了。寧夕帶來的是一百五十個饅頭,批發給武大的單價是三文錢一個,因此武大便給了他四百五十文。


    四百五十文,折合成銀子便是四錢五分。扣除成本,饅頭加上純堿的費用,寧夕大約賺了二錢銀子。說起來,製作純堿的原材料太貴,堿石那玩意兒在藥鋪裏都是當藥材賣的。原本寧夕覺得堿石價格尚可接受,等到實際提煉時才發現,他購買的堿石雜質太多,嚴重拉低了利潤,除非他自己能找到堿礦。


    不過,兩錢銀子的利潤也算不錯了。別看二錢銀子不多,一天賺二錢,一個月下來就是六兩。六兩銀子是個什麽概念呢?對於一個五口之家來說,省著點兒花,足夠支撐大半年的生活開銷。臥龍村的村民們辛辛苦苦勞作一年,也未必能攢下這麽多。當然,像賴誌成那種敗類除外。


    “小……小郎君,你以後的饅頭還能不能繼續賣給我?”寧夕賺了二錢銀子,武大則賺了一錢半,且賺得比寧夕輕鬆得多。他既無需蒸饅頭,也不用操心運輸,隻需在十字街擺攤售賣,短短一個時辰就有如此收入,傻子才不願意幹呢。


    對此,寧夕既沒有承諾繼續將饅頭批發給武大,也沒說要親自零售,而是給他指了另外一條出路。


    寧夕和武大站在包子鋪前,寧夕提議道:“武老板,我家離這縣城實在有點兒遠,天天來回跑也忒麻煩。我想這樣,我提供那種特別的香料給你,你自己在這兒蒸饅頭賣怎麽樣?”


    寧夕心裏盤算著,那些費力又利潤薄的活兒,最好還是讓別人來做,自己嘛,牢牢抓住技術核心和高端生產這一塊就行。


    武大聽後,臉上顯出幾分遲疑,琢磨著那特殊香料該不會價格高得離譜吧:“這個……真能行嗎?”


    寧夕胸有成竹地拍了拍胸脯:“沒問題!你想想,要是你蒸出來的饅頭加了這香料,一下子變得熱銷起來,你不就賺得更多了?”


    說罷,寧夕從懷裏掏出一個裝著食用堿的小罐子,晃了晃:“武老板,你家在哪兒?我這就親自上門給你示範一次,保管讓你見識到這玩意兒有多神奇。”


    武大見狀,心下略安,指著不遠處道:“那啥,我就住在城南邊,離這兒不算遠。”


    於是,武大領路,石頭駕著牛車,他們從城東出發,穿過城西,直奔城南。雖然聽起來好像要跨越大半個城,但其實古代的城池規模可不像現在這般大。畢竟,城牆再長也不能無止境,總得考慮防禦問題,幾十裏的城牆哪能輕易布滿守軍?當然,像東京汴梁那樣的超級大城市另當別論,據說它周長有五六十裏,堪稱當時全球最大的城市,沒有其他能與之相比。


    清陽縣雖說是座中等縣城,但周長也不足二十裏,從東門走到西門,橫穿全城也就區區四五裏。城裏主街就兩條,一條東西向,一條南北向,恰好交叉成個“十”字,人們便稱之為“十字街”。


    很快,他們仨就來到了城南。武大依舊指路,石頭穩穩駕馭牛車,沿著一條鋪滿紫石的橫向街道行至一座兩層小樓前停下。可能是因為這地方平日少見牛車經過,周圍的人立刻被吸引過來,圍了個圈兒看熱鬧。


    “哎喲喂,武大,你今兒個竟然坐上牛車啦!”


    “武大兄弟,這位是你家親戚?”


    “我說武大,太陽還沒落山呢,咋這麽早就回家了?怕你家媳婦兒在家受欺負啊?”


    周圍的調侃聲此起彼伏,乍一看武大人緣似乎不錯,實則不然。這些言語中盡是對武大的嘲諷與輕視。有幾個賊眉鼠眼的家夥,還探頭探腦地朝武大屋內張望,不知道在窺探些什麽。


    這情景讓寧夕不禁聯想到原主寧二在臥龍村的經曆,村民們也是這般對待寧二。不過,此刻武大的處境似乎比原主還要糟些。


    麵對眾人的冷嘲熱諷,武大仿佛早已習以為常,無論旁人如何說,他始終掛著憨厚的笑容回應。


    有幾個原本還想繼續取笑幾句的,可一瞧見寧夕和石頭的眼神,頓時膽怯了。特別是石頭,他手握皮鞭,一雙銅鈴般的眼睛瞪得溜圓,那架勢仿佛隨時要動手教訓人。


    圍觀的人群逐漸散去,武大這才如釋重負,衝著屋裏大聲喊道:“媳婦兒,我回來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寒門潛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廷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廷昊並收藏寒門潛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