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尚未拂曉,四大金剛便早早趕到。


    寧夕見狀不禁苦笑不已,這些人的修煉熱情怎會如此高漲?照這樣下去,自己日後還如何安享清晨時光?


    罷了,罷了,就視他們為人形鳴鍾,借此契機戒除自身的慵懶習氣吧。


    被擾清夢,寧夕心懷一絲起床怒火,寒冬臘月便開始驅使弟子們動起來,甚至未曾供應早餐,便帶領幾個少年四處疾奔。


    村民們看來,仿佛是在胡亂奔跑,實則寧夕是引導弟子們進行晨跑修煉。


    一夜冰封,地麵堅硬平整,此刻正是晨練的最佳時機。


    待到日出之後,地麵上殘留的積雪開始融化,地麵便會變得泥濘難行,屆時便無法繼續跑步修煉。


    初始修煉階段,不宜過度勞累,因此寧夕僅帶領四大金剛圍繞村莊奔跑了三圈……


    為了抵禦妖邪與猛獸,大武王朝境內的每一個村落,幾乎皆築有防禦壁壘。


    富裕的村子,其壁壘堅固雄偉;而貧困的村子,則壁壘殘破不堪。


    臥龍村便是其中之一的貧瘠之地,其村壁景象淒慘至極,光憑"破敗"二字已不足以形容其狀,甚至多處已然傾頹,對於防範妖邪或是凶猛異獸來說,已是形同虛設。


    寧夕一邊修煉著輕身之術,一邊思量著如何改造這破敗的村壁。未來若是要壯大自身修為,免不了會招致一些宵小修士的覬覦與騷擾,如若忽視了安全防護,恐怕早晚會有禍端降臨。


    晨練結束後,寧夕又著手教導幾個村民列陣演練。


    雖僅有四人,寧夕卻不敢有任何懈怠,決心從當下開始樹立規矩,讓村民們養成遵循秩序的良好修行習慣。


    小團體便於調遣,一旦人數增多,倘若形成不良習氣,想要糾正便會倍感艱難。


    然而鄉下村民雖然質樸無華,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會自發嚴守規矩,尤其是未經雕琢的心靈,更需要嚴謹的教導引導,否則未來定會出現偏離正道的情況。


    起初,寧夕差點被氣得七竅生煙。本以為排列陣型易如反掌,未曾料到這幾個村民甚至連左右方位都無法分辨,更別提站立、轉向這類基本動作了,一切訓練都需寧夕親自從零開始教授。


    耗費一個小時後,寧夕終於讓他們明白了橫隊、縱隊以及向前看、向左轉等基礎指令的意義。


    “罷了,回去用餐吧。”


    寧夕無奈地揮了揮手,帶領滿臉沮喪的四位村民返回村落。


    早知如此,當初還不如提前研讀一下兵法陣勢秘籍呢。如今僅教導四人便已筋疲力盡,若是麵對幾十乃至數百人,怕是自己這條修行之路也要走到盡頭了。


    對此狀況,寧夕頗感煩悶。而王石頭等人比起寧夕來更是懊惱不已。


    做工也就罷了,何必要這般繁瑣講究呢?


    什麽左右左右,向前看齊,向左看齊,這些有何實際用途,莫非能用來抵擋妖邪或填飽肚子不成?


    習慣了苦力勞動的鄉下人,寧願實實在在地幹活,也不願受這般折磨,實在是令人難以忍受!


    然而,當村民們看到那一鍋冒著熱氣、香氣撲鼻的早餐時,瞬間便將之前的不悅拋諸腦後。


    在這個世界上,似乎沒有什麽比一頓美味的餐食更重要了。


    隻要有飽腹之餐,無論何種要求他們都願意去盡力完成!


    眼前金燦燦的小米粥,潔白如玉的麵點饅頭,每人還配上了一塊令人垂涎欲滴的鹹魚佳肴,此情此景哪裏像是普通的早餐,簡直就如同過大年一般!


    那些純白如雪的饅頭,摻入了寧夕親手煉製的食用堿,蒸煮得鬆軟蓬鬆,既沒有一絲酸味,反而帶有一股誘人的甘甜香氣。吃了一個還想再來第二個,吃了兩個又念想著第三個……


    如此上乘的食物,即便是清陽縣裏的富貴人家品嚐過後也是讚不絕口,更何況是這些終年難得幾次享用白麵饅頭的鄉村少年。


    昨日晚餐是鮮美的魚湯配烙餅,今日早餐則是饅頭鹹魚相伴,這樣的日子還能否持續下去?寧家真的能夠支撐得起這份奢侈嗎?


    然而,世人未知的是,他們所豔羨的那無上珍饈,在寧夕眼中已漸漸乏味。


    並非寧夕故作挑剔,隻因他深諳膳食平衡之道的重要性。他深知食物之中若缺失了靈植果蔬,則會導致修煉者體內靈力流轉不暢,甚至引發諸多病症。


    例如修行界常見的夜盲之症,俗名雀目,便是由於體內缺乏仙元維素a所致。臥龍穀地處偏遠,村民們修為淺薄,仙元維素攝入匱乏,大多在夜間視線模糊,宛如身處黑暗。


    之所以寧夕會選擇購入豬寶之物,一則滿足口腹之欲,二則意在補充所需之仙元。豬寶內蘊含此世最為稀缺的精華油脂,而豬肝更是富含大量仙元維素a,能有效地防範與救治夜盲症。


    修煉者所需之仙元維素,主要源自靈果仙蔬,然如今正值寒冬之際,此類物品皆難覓其蹤。寧夕雖未遍覽天下,但他深知臥龍穀冬季之內,百姓僅能食用醃製之鹹菜與曬幹之靈菜,更有甚者連這些都無法得以保證。


    上次前往清陽城時,寧夕也未曾尋見售賣新鮮仙蔬之處。於是,他決定自行設法采集,既能滿足自身修行所需,又可開辟一條財源之道。


    用過餐後稍事歇息,寧夕便開始布置任務。


    “石頭,你與滿倉一同前去收集靈木;四海,誌遠,你們二人隨我去村中巡查,看看哪家有閑置破損的靈缸。”


    聰明伶俐的張四海一聽即知其意,忙搶先回應:“夕師兄,我家恰有一口閑置的破缸,待會兒我便差遣家父為您搬來!”


    聽聞張四海如此言說,一貫嚴肅的羅誌遠亦不甘示弱:“夕師兄,舍下也有一口,我這就去取來。”


    即便是憨厚的賈滿倉,也同樣明白其中道理,聲稱自家也有一口可用,並願貢獻出來。


    在這個時代,哪個農戶家中沒有幾口破損的舊缸呢?這些器物質量本就參差不齊,使用年久自然易損。農家人生活貧苦,即便破舊不堪也不忍棄之,往往放在一隅積塵,不舍丟棄。


    “很好,石頭,你們暫且不去砍伐靈木,讓我們先去搬運這些靈缸吧。”


    幾口看似無用的破缸,在寧夕的眼中卻另有妙用,眾人自知其重要性,紛紛主動奉上。


    然而寧夕並非隨意挑選,對於那些破裂至無法修複的破缸,他是斷然不會接納的。唯獨那些底部帶有微隙的破缸引起了寧夕的興趣,這類破缸無法盛載靈液,也無法儲存靈米仙麥,似乎毫無價值可言。


    正當寧夕與眾弟子如四大金剛般忙碌之時,村長賴誌成攜同兩位兒子,駕著靈獸拉的車離開了村莊,直奔清陽城內的獅子樓而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寒門潛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廷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廷昊並收藏寒門潛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