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奇怪的是,寧夕已經發動攻擊,對麵之人竟毫無反應。
隨著一道破空聲響起,由镔鐵鑄成的弩矢瞬間穿透那名弓手的身軀!
直至此時,對方的修士們才意識到發生了何事。
另一名弓手率先清醒過來,目睹同伴受傷,驚駭交加之下迅速搭箭上弦,箭矢直指寧夕而去!
見狀,寧夕臉色瞬變,顧不得多想,本能地伏倒在地,隨手拿起一麵防禦靈符凝聚而成的護盾擋在胸前。
隻聽得砰的一聲響,那支箭矢釘在木質盾牌之上,箭尾嗡鳴不已,嚇得寧夕一身冷汗淋漓!
此刻那名弓手徹底傻眼,幾個鄉野小修士怎會有如此法寶般的護盾?簡直是荒謬無比!
就在此刻,弓的優勢展露無遺,無需如使用弩一般頻繁上弦。對方弓手趁寧夕還未反擊,再度拉弓搭箭,舉手欲射!
"啊啊啊,給本尊受死!"
就在弓手即將鬆手放箭的一刹那,石頭再也按捺不住,眼見寧夕連連遭襲,憤怒與焦慮讓他徹底失去了理智,哪裏還顧得上牛車上存放的破陣飛劍,當下便將手中的辟天斧扔擲而出!
在距敵不足十丈之地,那修煉弓道的修士顯得極其自信,斷言一箭即可取寧夕的靈軀!他先前之失手,實乃未料及寧夕手中竟持有防禦秘寶,並非其射技不佳。
正當他欲鬆開玄弓之弦時,陡然傳來石頭的咆哮之聲,他的餘光一瞥,赫然見到一道斧光直奔己身而來!若是此刻放箭,斧光必然劈中自身,更確切地說,將會斬向自己的元神竅穴。若是規避飛斧,則必難保那一箭之精準。
然而這並非一道難以抉擇的選擇題,盡管這名弓修對寧夕射傷同伴之事深感憤慨,卻尚未至與之玉石俱焚的地步。故此,他選擇了閃避。
與此同時,那瞄準寧夕的一箭偏離了原本的軌跡。生死之間顯現出極大的恐怖,寧夕自鬼門關前走了一遭,恐懼瞬間化作憤怒燃燒。
這其中的變化,固然與寧夕曾誅殺過匪徒的經曆有所關聯,但卻並非主要原因。真正關鍵的因素在於——寧夕乃是一位重生者。曆經兩世人生,對他產生了全方位的影響。即使是承載億萬斤重壓的塌方也無法奪去他的生命,如此翻天覆地的轉變,凡是沒有經曆過生死之人,皆難以揣摩。
憤怒化為力量,寧夕挺起身軀,棄盾於旁,拾起另一把煉製過的飛弩,果斷地扣動了機關,瞄準十丈之外的那位弓修!
那弓修匆忙閃避,奈何飛弩速度迅疾無比,雖避過了要害,但飛弩仍舊深深刺入了他的右肩,使其右臂立刻軟垂無力。
麵對並未退卻的敵人,那些手持各式各樣的法寶,凶狠嘶吼著衝上前來的匪徒,賈滿倉等人這才如同初醒般,他們顫抖的雙手似秋末殘葉,摸索良久,也無法將身邊的飛弩拿起。
"嘣!"
又是飛弩弦鳴,一名衝鋒在前的匪徒應聲倒地。"石頭,好樣的!"寧夕看得分明,正是石頭射出的飛弩箭,顯然上次遭遇匪徒的經曆使他在技法上有所提升。
寧夕共購置了五具飛弩,其中三具交由石頭駕馭的牛車保管,車上三人各自配備一具。寧夕乘坐的牛車上則載有兩具飛弩,如今已盡數由他射出。
石頭聽得寧夕稱讚,精神煥發,迅速再度拉弦射擊。遺憾的是,這次稍有偏差,僅射中一名匪徒的大腿,那人哀嚎不已,重重跌倒在地。
此時,羅誌遠終於穩住了心神,目睹寧夕與石頭皆用飛弩擊中敵人後,方想起自己身邊也備有一具預置弦的飛弩。於是,羅誌遠握緊飛弩,顫抖的手指終究扣下了發射機關。
即便手指仍在顫抖,由於距離過近,羅誌遠依然準確地命中了目標。意外的是,這一箭恰恰射得極準,直穿對方心口竅位。
那不幸的匪徒甚至連慘叫都無法發出,便一頭栽倒,伏在地上痙攣不止。
至此,寧夕所購五具飛弩已悉數使用完畢,每箭均有所斬獲,即使未能直接取人性命,亦令中箭者短時間內喪失了戰鬥能力。
在那浩渺的修真世界之中,對立的陣營共有十二位修士,其中有五人已然喪失了修為,剩下了七人,雖人數削弱,但戰鬥意誌仍舊熾烈如火。
尤其是,寧夕所在的這一方大多尚處修煉初期,甚至張四海與賈滿倉兩位弟子至今仍未能從先前的震驚中恢複過來。
目睹此景,寧夕心頭怒火幾乎無法壓製,敵人已有數名修士逼近己方,若這兩名弟子再繼續這般呆滯無措,隻怕己方必將付出慘痛代價!
“爾等還愣在此地作甚?速速祭出法寶,與我一同對抗邪魔!”
這些時日,寧夕采用了高強度的心境激蕩修煉之法,每逢發動攻擊之時,她總會高呼一聲“破”,以此強化眾人的瞬間反應能力。因此此刻聽聞寧夕再度喝出“破”字,眾人立刻明白該如何應對。
鏘鏘鏘……
所有人紛紛自車廂內取出法寶長矛,寧夕見狀心中稍定,隨之亦取出了手中的一杆青雲矛,一聲斷喝:“破!”
隨著寧夕的指令落下,出人意料的是,五人揮動法寶長矛,竟有三人精準命中目標!
寧夕擊中了一名修士,石頭也成功得手,甚至連平素憨厚老實的賈滿倉竟然也一擊即中!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即便羅誌遠和張四海麵前並無對手,二人依舊下意識地揮舞起手中的長矛,做出攻擊姿態,仿佛是在虛空中刺擊一般。
原本衝來的七名修士因各自速度差異,使得寧夕等人在局部形成以多對少的優勢格局。此刻,敵方僅餘四人,若趁此時機發動逆襲,或許仍有翻盤可能。
然而,同僚接連隕落的打擊摧毀了他們的鬥誌,這些人不過是修道世界的劫匪,而非堅定信念的狂信徒。短時間內損失如此眾多同伴,他們哪裏還有勇氣繼續衝鋒?
刹那間,隻剩下一雙腳掌相加的兩名劫匪,慌忙逃竄而去。無論狩獵抑或戰鬥,有一條鐵律至關重要——絕不能輕易露出後背給敵人,那無疑等於將生死交由對方掌控。
寧夕自然不會放過這個絕佳良機,她一手持著青雲矛,率先躍下牛車,疾聲道:“諸位師弟,隨我一起追擊!”
石頭緊隨其後,同樣舉矛躍下車,朝著離他最近的一名修士追殺而去。隨後,羅誌遠與賈滿倉相繼躍下牛車,各執法寶長矛追趕敵人。
唯獨張四海,費力地從牛車上滑下,手中緊握長矛,緊張到雙腿顫抖,竟是寸步難行。
寧夕追逐幾步後察覺不對,世俗軍隊所用的製式長矛,足有三丈之長,粗逾鴨蛋,重逾二十餘斤,想要持此奔跑,無疑是極大地拖累了速度。
隨著一道破空聲響起,由镔鐵鑄成的弩矢瞬間穿透那名弓手的身軀!
直至此時,對方的修士們才意識到發生了何事。
另一名弓手率先清醒過來,目睹同伴受傷,驚駭交加之下迅速搭箭上弦,箭矢直指寧夕而去!
見狀,寧夕臉色瞬變,顧不得多想,本能地伏倒在地,隨手拿起一麵防禦靈符凝聚而成的護盾擋在胸前。
隻聽得砰的一聲響,那支箭矢釘在木質盾牌之上,箭尾嗡鳴不已,嚇得寧夕一身冷汗淋漓!
此刻那名弓手徹底傻眼,幾個鄉野小修士怎會有如此法寶般的護盾?簡直是荒謬無比!
就在此刻,弓的優勢展露無遺,無需如使用弩一般頻繁上弦。對方弓手趁寧夕還未反擊,再度拉弓搭箭,舉手欲射!
"啊啊啊,給本尊受死!"
就在弓手即將鬆手放箭的一刹那,石頭再也按捺不住,眼見寧夕連連遭襲,憤怒與焦慮讓他徹底失去了理智,哪裏還顧得上牛車上存放的破陣飛劍,當下便將手中的辟天斧扔擲而出!
在距敵不足十丈之地,那修煉弓道的修士顯得極其自信,斷言一箭即可取寧夕的靈軀!他先前之失手,實乃未料及寧夕手中竟持有防禦秘寶,並非其射技不佳。
正當他欲鬆開玄弓之弦時,陡然傳來石頭的咆哮之聲,他的餘光一瞥,赫然見到一道斧光直奔己身而來!若是此刻放箭,斧光必然劈中自身,更確切地說,將會斬向自己的元神竅穴。若是規避飛斧,則必難保那一箭之精準。
然而這並非一道難以抉擇的選擇題,盡管這名弓修對寧夕射傷同伴之事深感憤慨,卻尚未至與之玉石俱焚的地步。故此,他選擇了閃避。
與此同時,那瞄準寧夕的一箭偏離了原本的軌跡。生死之間顯現出極大的恐怖,寧夕自鬼門關前走了一遭,恐懼瞬間化作憤怒燃燒。
這其中的變化,固然與寧夕曾誅殺過匪徒的經曆有所關聯,但卻並非主要原因。真正關鍵的因素在於——寧夕乃是一位重生者。曆經兩世人生,對他產生了全方位的影響。即使是承載億萬斤重壓的塌方也無法奪去他的生命,如此翻天覆地的轉變,凡是沒有經曆過生死之人,皆難以揣摩。
憤怒化為力量,寧夕挺起身軀,棄盾於旁,拾起另一把煉製過的飛弩,果斷地扣動了機關,瞄準十丈之外的那位弓修!
那弓修匆忙閃避,奈何飛弩速度迅疾無比,雖避過了要害,但飛弩仍舊深深刺入了他的右肩,使其右臂立刻軟垂無力。
麵對並未退卻的敵人,那些手持各式各樣的法寶,凶狠嘶吼著衝上前來的匪徒,賈滿倉等人這才如同初醒般,他們顫抖的雙手似秋末殘葉,摸索良久,也無法將身邊的飛弩拿起。
"嘣!"
又是飛弩弦鳴,一名衝鋒在前的匪徒應聲倒地。"石頭,好樣的!"寧夕看得分明,正是石頭射出的飛弩箭,顯然上次遭遇匪徒的經曆使他在技法上有所提升。
寧夕共購置了五具飛弩,其中三具交由石頭駕馭的牛車保管,車上三人各自配備一具。寧夕乘坐的牛車上則載有兩具飛弩,如今已盡數由他射出。
石頭聽得寧夕稱讚,精神煥發,迅速再度拉弦射擊。遺憾的是,這次稍有偏差,僅射中一名匪徒的大腿,那人哀嚎不已,重重跌倒在地。
此時,羅誌遠終於穩住了心神,目睹寧夕與石頭皆用飛弩擊中敵人後,方想起自己身邊也備有一具預置弦的飛弩。於是,羅誌遠握緊飛弩,顫抖的手指終究扣下了發射機關。
即便手指仍在顫抖,由於距離過近,羅誌遠依然準確地命中了目標。意外的是,這一箭恰恰射得極準,直穿對方心口竅位。
那不幸的匪徒甚至連慘叫都無法發出,便一頭栽倒,伏在地上痙攣不止。
至此,寧夕所購五具飛弩已悉數使用完畢,每箭均有所斬獲,即使未能直接取人性命,亦令中箭者短時間內喪失了戰鬥能力。
在那浩渺的修真世界之中,對立的陣營共有十二位修士,其中有五人已然喪失了修為,剩下了七人,雖人數削弱,但戰鬥意誌仍舊熾烈如火。
尤其是,寧夕所在的這一方大多尚處修煉初期,甚至張四海與賈滿倉兩位弟子至今仍未能從先前的震驚中恢複過來。
目睹此景,寧夕心頭怒火幾乎無法壓製,敵人已有數名修士逼近己方,若這兩名弟子再繼續這般呆滯無措,隻怕己方必將付出慘痛代價!
“爾等還愣在此地作甚?速速祭出法寶,與我一同對抗邪魔!”
這些時日,寧夕采用了高強度的心境激蕩修煉之法,每逢發動攻擊之時,她總會高呼一聲“破”,以此強化眾人的瞬間反應能力。因此此刻聽聞寧夕再度喝出“破”字,眾人立刻明白該如何應對。
鏘鏘鏘……
所有人紛紛自車廂內取出法寶長矛,寧夕見狀心中稍定,隨之亦取出了手中的一杆青雲矛,一聲斷喝:“破!”
隨著寧夕的指令落下,出人意料的是,五人揮動法寶長矛,竟有三人精準命中目標!
寧夕擊中了一名修士,石頭也成功得手,甚至連平素憨厚老實的賈滿倉竟然也一擊即中!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即便羅誌遠和張四海麵前並無對手,二人依舊下意識地揮舞起手中的長矛,做出攻擊姿態,仿佛是在虛空中刺擊一般。
原本衝來的七名修士因各自速度差異,使得寧夕等人在局部形成以多對少的優勢格局。此刻,敵方僅餘四人,若趁此時機發動逆襲,或許仍有翻盤可能。
然而,同僚接連隕落的打擊摧毀了他們的鬥誌,這些人不過是修道世界的劫匪,而非堅定信念的狂信徒。短時間內損失如此眾多同伴,他們哪裏還有勇氣繼續衝鋒?
刹那間,隻剩下一雙腳掌相加的兩名劫匪,慌忙逃竄而去。無論狩獵抑或戰鬥,有一條鐵律至關重要——絕不能輕易露出後背給敵人,那無疑等於將生死交由對方掌控。
寧夕自然不會放過這個絕佳良機,她一手持著青雲矛,率先躍下牛車,疾聲道:“諸位師弟,隨我一起追擊!”
石頭緊隨其後,同樣舉矛躍下車,朝著離他最近的一名修士追殺而去。隨後,羅誌遠與賈滿倉相繼躍下牛車,各執法寶長矛追趕敵人。
唯獨張四海,費力地從牛車上滑下,手中緊握長矛,緊張到雙腿顫抖,竟是寸步難行。
寧夕追逐幾步後察覺不對,世俗軍隊所用的製式長矛,足有三丈之長,粗逾鴨蛋,重逾二十餘斤,想要持此奔跑,無疑是極大地拖累了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