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過王石頭遞來的修煉布囊,從中撚取些許靈藥粉塵,輕輕撒在那位受傷村民的劍傷之上。瞬間,鮮血便止住不再流淌!
隨後,寧夕取出一條修行者專用的療傷絹帶,環繞在那村民頸項的傷口周圍,仔細纏繞數匝,並施加一道穩固法決,形成一個象征治療的蝶形印記。
所幸傷口並不算深,加之賴小三修為尚淺,所致之傷並無大礙。村民之所以驚恐不已地掙紮,寧夕推測恐怕更多的是被突遭襲擊的場景所駭。
“好了,將其帶回修養吧,應當不會有生命危險。”她平靜地道。此刻正值冬季,寒氣能夠抑製邪氣滋生,故而感染的可能性較小,否則寧夕也不敢這般篤定。
“哇,夕師兄瞬間施展療傷秘術,挽救了這位村民的性命?”
“哼,我就說過,夕師兄並非尋常修士,這等財寶級別的療傷手段,豈是我輩凡夫俗子所能理解的?”
“果然是擁有散寶仙訣的夕師兄,高人風範!”
“……”
救治完村民,寧夕回首間,卻被一名血跡斑斑的身影嚇得心跳加速。仔細一看,此人竟是賴誌成!
此時的賴誌成慘不忍睹:嘴角歪斜,雙目緊閉,滿臉血汙;衣衫破爛不堪,露出皮肉之處瘀青交錯,傷痕累累;尤其是一隻手臂與一條大腿,呈現詭異的角度外翻,顯然是斷骨無疑。此刻,無論旁人如何呼喚,他都毫無反應,生死不明。
賴誌成的妻子此刻陷入兩難,麵對丈夫與小兒子同時遭受如此重創,不禁悲從中來:“早上還好好地,怎麽突然變成這樣了呢?”
在此危急關頭,一貫沉默寡言的賴誌強開口了:“嫂嫂,快叫村裏人幫我哥抬回家,我立刻去三水鎮尋訪高明醫道修士!”話畢,他便疾步離去,心中暗喜,這次終於有了扳倒寧二、獨掌臥龍村的大好機會。
他打算向官府報案,聲稱寧二不願履行徭役義務,竟率眾村民殘害村正。
正當賴誌強躍下土台之際,一張掛著似笑非笑神情的臉赫然出現在他眼前:“賴誌強,你要去哪裏啊?”
“張四海,你想做什麽?我是要去尋找修士救治我哥,你給我讓開!”賴誌強怒視著眼前的同村修士。
張四海自認為是寧夕座下最為機敏之人,自然不會錯過當眾顯身手的機會。見賴誌強欲離去,便心知其意圖不軌,於是出言阻攔:“賴誌強,先別著急,反正我們村子的鄉勇隊伍即將一同前往三水鎮集結,你跟著一起去便是,屆時可以讓夕師兄為村正請來良醫,你覺得如何?”
“哼,那樣的話,怕是要耽誤時間,我哥的傷勢如此嚴重,哪裏耗得起?”對於張四海的提議,賴誌強內心有些忐忑不安。
張四海麵色一沉,凜聲道:“賴誌強,別忘了你自己也是鄉勇一員,如今我們全村的鄉勇都要遵巡檢大人之令,一同前去服役。你若是想違背命令私自逃跑,那就休怪我不客氣了!”
“你……”賴誌強萬未料到,張四海竟拿他身為鄉勇的身份做文章。
驟然間,賴誌強意識到一件極為恐怖之事!
失去了賴誌成這位修為高深的庇護者,他的處境可謂危機重重!
此刻的情形猶如大廈將傾,危在旦夕!
心生懼意的賴誌強已無暇考慮稟告官府之事,首要之務便是保全自身性命。
瞧見寧二手下數位修為不凡的弟子已然逼近,若稍有忤逆,隻怕頃刻間便會隕落!
別說賴誌強,就連賴誌成麾下的幾位修煉助手,亦不敢擅自離去,連出手相助將賴誌成帶回府邸都不敢。他們雖身為鄉勇,但一旦被寧二冠以逃避仙役之名,恐怕難逃其毒手!
最終,仍是寧夕下令讓其門下弟子將賴誌成送返家中,總不能讓他就這樣躺在原地無人問津。那些弟子們並無過多耐性,行事粗獷,有的拖拽手臂,有的扯住雙腿,便將賴誌成扛了起來,匆匆離去。
賴誌成的妻子先前已被失控的村民們嚇得魂飛魄散,哪裏還敢多言,隻能緊緊抱著昏迷不醒的小兒子,慌忙跟隨著返回家中。
寧夕此刻亟需穩住當前的局麵,決不能讓臥龍村陷入混亂之中。看來賴誌成已然喪失修煉根基,即便僥幸能夠恢複,短期內也無法重返修行之路。幾個月的時間足以讓寧夕徹底超越他,這樣一個過氣的對手,早已不在寧夕的眼中,想要如何處置,自是隨心所欲。
當著眾多村民麵前,寧夕並未痛下殺手,此舉實屬多餘,免得落下嗜血殘暴之名。村民們的熱血衝動平息之後,紛紛開始後怕:若是巡檢大人追責此事,又有誰能擔當得起這個責任?
臥龍村的村民們大抵尚存良知,想起可能會遭受巡檢老爺的嚴懲,不少人懊悔不已,反思為何要參與圍攻賴誌成。
立於土台之上,寧夕察看了村民們麵色,發現眾人情緒低落且恐慌不安。如此境況顯然無法持續下去,畢竟眾人還需共同麵對與黑鬆嶺妖匪的激戰,倘若士氣萎靡,則很容易導致戰鬥中發生嚴重傷亡。
深知僅憑手下的二十來名弟子難以對抗黑鬆嶺的強大敵人,寄望於別村或者巡檢何人的援助也並不可靠。唯有凝聚整個臥龍村的力量方能最大限度地減小犧牲!
此時,不少村民再次提議由寧夕擔任都頭乃至村正之職。如今賴家之人被打成這般模樣,再讓其繼續擔任村正或掌控村落事務,村民們怎會安寧?
對此,寧夕並未推辭:“列位鄉親,既然賴家之人不堪重任,那便暫由我來帶領諸位共度時艱,至於村正與否暫且不論,我們首要做的是渡過眼前鄉勇選拔之事。這樣吧,凡入選鄉勇者,皆可在下處借用兩石糧食,待歸來後再逐一歸還。”
“嗷……”
“嗷嗷……”
“夕哥兒深明大義!”
“……”
保障村民溫飽無憂,使其免受饑寒交迫之苦,正是寧夕手中的一柄利器。
隨著此神通展現,果真見效顯著,那群村民們先前萎靡的鬥誌瞬間提振,猶如春雷轟鳴般激蕩不已!想來之前對賴誌成的教訓之舉確屬明智,否則又怎能尋得那維持家中度過寒冬的兩鬥靈穀?
然而,村民們尚未察覺,更大的驚喜正接踵而至。此時,寧夕又宣布了一項令人更為振奮的消息!
在遠征之際,那臥龍溝北岸的仙陣建設將毫不停歇,村民們依舊能夠每日享用三餐靈食,並領取兩升靈米!即便是有幸被選中成為護村修士者,也可由家中親人代替其勞作,同樣享受一日三餐靈食之福,每日亦有兩升靈米供奉!
聞此消息,無論是那些即將出征的護村修士,還是廣大村民,皆歡聲雷動。原本以為一旦寧二仙師領軍遠行,那臥龍溝北岸的仙陣建設便會中斷,預示著他們的好日子也將隨之破滅。然而未曾料到,仙陣工程竟照舊進行,美好的生活還能延續下去!
瞬息之間,所有參與圍攻賴誌成的村民們心頭陰霾悉數消散無蹤。
“夕哥兒定是仙人轉世無疑啊!”
“沒錯,夕哥兒就是那位解厄救困的活菩薩呐!”
“胡扯,夕哥兒分明是散寶童子轉世,他自己親口說過的,否則怎會有這般布施之能?”
“正是呢,夕哥兒就是散寶童子,最喜歡的就是散播寶物!”
麵對眾人的稱讚,寧夕微微一笑,未置可否。
他並未立即帶領村民們踏上征程,而是令每位護村修士回家尋找兩根堅韌竹筒。戰場上揮舞農具顯然是不夠看的,相較之下,一根削尖的竹筒在實戰中更具殺傷力,這一點早已在寧夕親自檢驗中得到了驗證,更何況許多護村修士手中的鋤頭皆是由木料製成,實在難以勝任斬妖除魔之任。
有人誤以為竹筒唯南方方可見,實則不然。即便在北方嚴寒之地,也有諸多種類的竹子頑強生存,諸如早園竹、金鑲玉竹、紫竹、毛竹、青竹、淡竹、玉鑲金竹、剛竹等等。且清陽縣並非地處極北之地,準確來說,此地應歸於中原地帶,氣候溫和,恰好適宜此類耐寒抗旱之竹種生長。
聽聞寧夕所言,村民們雖然不明其意,但仍舊遵從命令回家尋取竹筒。北山上便生有許多竹子,不過此刻並無必要登山搜尋,因為許多村民的院牆上便是以竹筒築成,隨手抽取幾根便可。
“夕哥兒,竹筒已備妥,現在可以啟程了嗎?”
寧夕搖搖頭,示意稍安勿躁:“不急,諸位隨我學習,咱們先將這些竹筒處理一番。”
隨後,寧夕取出一條修行者專用的療傷絹帶,環繞在那村民頸項的傷口周圍,仔細纏繞數匝,並施加一道穩固法決,形成一個象征治療的蝶形印記。
所幸傷口並不算深,加之賴小三修為尚淺,所致之傷並無大礙。村民之所以驚恐不已地掙紮,寧夕推測恐怕更多的是被突遭襲擊的場景所駭。
“好了,將其帶回修養吧,應當不會有生命危險。”她平靜地道。此刻正值冬季,寒氣能夠抑製邪氣滋生,故而感染的可能性較小,否則寧夕也不敢這般篤定。
“哇,夕師兄瞬間施展療傷秘術,挽救了這位村民的性命?”
“哼,我就說過,夕師兄並非尋常修士,這等財寶級別的療傷手段,豈是我輩凡夫俗子所能理解的?”
“果然是擁有散寶仙訣的夕師兄,高人風範!”
“……”
救治完村民,寧夕回首間,卻被一名血跡斑斑的身影嚇得心跳加速。仔細一看,此人竟是賴誌成!
此時的賴誌成慘不忍睹:嘴角歪斜,雙目緊閉,滿臉血汙;衣衫破爛不堪,露出皮肉之處瘀青交錯,傷痕累累;尤其是一隻手臂與一條大腿,呈現詭異的角度外翻,顯然是斷骨無疑。此刻,無論旁人如何呼喚,他都毫無反應,生死不明。
賴誌成的妻子此刻陷入兩難,麵對丈夫與小兒子同時遭受如此重創,不禁悲從中來:“早上還好好地,怎麽突然變成這樣了呢?”
在此危急關頭,一貫沉默寡言的賴誌強開口了:“嫂嫂,快叫村裏人幫我哥抬回家,我立刻去三水鎮尋訪高明醫道修士!”話畢,他便疾步離去,心中暗喜,這次終於有了扳倒寧二、獨掌臥龍村的大好機會。
他打算向官府報案,聲稱寧二不願履行徭役義務,竟率眾村民殘害村正。
正當賴誌強躍下土台之際,一張掛著似笑非笑神情的臉赫然出現在他眼前:“賴誌強,你要去哪裏啊?”
“張四海,你想做什麽?我是要去尋找修士救治我哥,你給我讓開!”賴誌強怒視著眼前的同村修士。
張四海自認為是寧夕座下最為機敏之人,自然不會錯過當眾顯身手的機會。見賴誌強欲離去,便心知其意圖不軌,於是出言阻攔:“賴誌強,先別著急,反正我們村子的鄉勇隊伍即將一同前往三水鎮集結,你跟著一起去便是,屆時可以讓夕師兄為村正請來良醫,你覺得如何?”
“哼,那樣的話,怕是要耽誤時間,我哥的傷勢如此嚴重,哪裏耗得起?”對於張四海的提議,賴誌強內心有些忐忑不安。
張四海麵色一沉,凜聲道:“賴誌強,別忘了你自己也是鄉勇一員,如今我們全村的鄉勇都要遵巡檢大人之令,一同前去服役。你若是想違背命令私自逃跑,那就休怪我不客氣了!”
“你……”賴誌強萬未料到,張四海竟拿他身為鄉勇的身份做文章。
驟然間,賴誌強意識到一件極為恐怖之事!
失去了賴誌成這位修為高深的庇護者,他的處境可謂危機重重!
此刻的情形猶如大廈將傾,危在旦夕!
心生懼意的賴誌強已無暇考慮稟告官府之事,首要之務便是保全自身性命。
瞧見寧二手下數位修為不凡的弟子已然逼近,若稍有忤逆,隻怕頃刻間便會隕落!
別說賴誌強,就連賴誌成麾下的幾位修煉助手,亦不敢擅自離去,連出手相助將賴誌成帶回府邸都不敢。他們雖身為鄉勇,但一旦被寧二冠以逃避仙役之名,恐怕難逃其毒手!
最終,仍是寧夕下令讓其門下弟子將賴誌成送返家中,總不能讓他就這樣躺在原地無人問津。那些弟子們並無過多耐性,行事粗獷,有的拖拽手臂,有的扯住雙腿,便將賴誌成扛了起來,匆匆離去。
賴誌成的妻子先前已被失控的村民們嚇得魂飛魄散,哪裏還敢多言,隻能緊緊抱著昏迷不醒的小兒子,慌忙跟隨著返回家中。
寧夕此刻亟需穩住當前的局麵,決不能讓臥龍村陷入混亂之中。看來賴誌成已然喪失修煉根基,即便僥幸能夠恢複,短期內也無法重返修行之路。幾個月的時間足以讓寧夕徹底超越他,這樣一個過氣的對手,早已不在寧夕的眼中,想要如何處置,自是隨心所欲。
當著眾多村民麵前,寧夕並未痛下殺手,此舉實屬多餘,免得落下嗜血殘暴之名。村民們的熱血衝動平息之後,紛紛開始後怕:若是巡檢大人追責此事,又有誰能擔當得起這個責任?
臥龍村的村民們大抵尚存良知,想起可能會遭受巡檢老爺的嚴懲,不少人懊悔不已,反思為何要參與圍攻賴誌成。
立於土台之上,寧夕察看了村民們麵色,發現眾人情緒低落且恐慌不安。如此境況顯然無法持續下去,畢竟眾人還需共同麵對與黑鬆嶺妖匪的激戰,倘若士氣萎靡,則很容易導致戰鬥中發生嚴重傷亡。
深知僅憑手下的二十來名弟子難以對抗黑鬆嶺的強大敵人,寄望於別村或者巡檢何人的援助也並不可靠。唯有凝聚整個臥龍村的力量方能最大限度地減小犧牲!
此時,不少村民再次提議由寧夕擔任都頭乃至村正之職。如今賴家之人被打成這般模樣,再讓其繼續擔任村正或掌控村落事務,村民們怎會安寧?
對此,寧夕並未推辭:“列位鄉親,既然賴家之人不堪重任,那便暫由我來帶領諸位共度時艱,至於村正與否暫且不論,我們首要做的是渡過眼前鄉勇選拔之事。這樣吧,凡入選鄉勇者,皆可在下處借用兩石糧食,待歸來後再逐一歸還。”
“嗷……”
“嗷嗷……”
“夕哥兒深明大義!”
“……”
保障村民溫飽無憂,使其免受饑寒交迫之苦,正是寧夕手中的一柄利器。
隨著此神通展現,果真見效顯著,那群村民們先前萎靡的鬥誌瞬間提振,猶如春雷轟鳴般激蕩不已!想來之前對賴誌成的教訓之舉確屬明智,否則又怎能尋得那維持家中度過寒冬的兩鬥靈穀?
然而,村民們尚未察覺,更大的驚喜正接踵而至。此時,寧夕又宣布了一項令人更為振奮的消息!
在遠征之際,那臥龍溝北岸的仙陣建設將毫不停歇,村民們依舊能夠每日享用三餐靈食,並領取兩升靈米!即便是有幸被選中成為護村修士者,也可由家中親人代替其勞作,同樣享受一日三餐靈食之福,每日亦有兩升靈米供奉!
聞此消息,無論是那些即將出征的護村修士,還是廣大村民,皆歡聲雷動。原本以為一旦寧二仙師領軍遠行,那臥龍溝北岸的仙陣建設便會中斷,預示著他們的好日子也將隨之破滅。然而未曾料到,仙陣工程竟照舊進行,美好的生活還能延續下去!
瞬息之間,所有參與圍攻賴誌成的村民們心頭陰霾悉數消散無蹤。
“夕哥兒定是仙人轉世無疑啊!”
“沒錯,夕哥兒就是那位解厄救困的活菩薩呐!”
“胡扯,夕哥兒分明是散寶童子轉世,他自己親口說過的,否則怎會有這般布施之能?”
“正是呢,夕哥兒就是散寶童子,最喜歡的就是散播寶物!”
麵對眾人的稱讚,寧夕微微一笑,未置可否。
他並未立即帶領村民們踏上征程,而是令每位護村修士回家尋找兩根堅韌竹筒。戰場上揮舞農具顯然是不夠看的,相較之下,一根削尖的竹筒在實戰中更具殺傷力,這一點早已在寧夕親自檢驗中得到了驗證,更何況許多護村修士手中的鋤頭皆是由木料製成,實在難以勝任斬妖除魔之任。
有人誤以為竹筒唯南方方可見,實則不然。即便在北方嚴寒之地,也有諸多種類的竹子頑強生存,諸如早園竹、金鑲玉竹、紫竹、毛竹、青竹、淡竹、玉鑲金竹、剛竹等等。且清陽縣並非地處極北之地,準確來說,此地應歸於中原地帶,氣候溫和,恰好適宜此類耐寒抗旱之竹種生長。
聽聞寧夕所言,村民們雖然不明其意,但仍舊遵從命令回家尋取竹筒。北山上便生有許多竹子,不過此刻並無必要登山搜尋,因為許多村民的院牆上便是以竹筒築成,隨手抽取幾根便可。
“夕哥兒,竹筒已備妥,現在可以啟程了嗎?”
寧夕搖搖頭,示意稍安勿躁:“不急,諸位隨我學習,咱們先將這些竹筒處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