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夕提出疑問,周圍少年們瞬間緊張起來。
又來了!
最近有個傳言,隻要夕哥發問,務必小心應對,稍有不慎便會陷入困境!
看著一群少年如臨大敵的模樣,寧夕差點笑岔了氣,他真有這麽可怕嗎,看他們一個個緊張兮兮的樣子?
“滿倉,你來解答?”
“這……”
賈滿倉快哭出來了,早知如此,當初就不該提父親的名字啊!
然而事已至此,後悔無用,寧夕的脾氣他了解,不回答的下場不會太好受。
“或許是賴家宅心仁厚,不願見到大家受苦……不,不可能,賴家絕非這般慈悲!”
賈滿倉還沒等寧夕開口,就自行否定了自己的答案。
開什麽玩笑,若答案如此簡單,寧夕何必多此一舉,他可不是李星,剛才的回答肯定不對!
寧夕被賈滿倉逗笑了:“李星,你說呢?”
“噓……”
賈滿倉長長鬆了口氣,好險,終於過了這一關!
李星滿臉糾結,思索許久才擠出一句話:“賴家或許擔心村民無法償還,所以聯合起來反抗他們?”
“馬鳴,你的看法呢?”
馬鳴的膝蓋顫抖不已,仿佛寧夕的問題比任何魔法獸還要令他恐懼:“夕……夕兄,我全聽你的,你說啥就是啥!”
一群少年紛紛瞪大眼睛,真是無恥,竟然效仿石兄的做法!
寧夕並未回應馬鳴,而是逐一詢問每個人。
沒有哪個少年像馬鳴那樣,他們的臉皮沒那麽厚,都坦誠地說出自己的見解,有的提到賴家人仁慈,有的提及他們不敢逼債,也有人說賴家在等待更大的回報……
答案各不相同,沒有一個讓寧夕完全滿意,頂多隻能算接近事實。
然而,寧夕並未失望。一群幾乎不識字的少年能有這樣的見解已經不錯,他不能奢求更多。
“賴家沒強迫你們償還債務,主要原因隻有一個……”
寧夕停頓片刻,給少年們留出思考的空間。
“賴家人明白你們無力償清這些債務,即使強迫,也無法如願。”
說著,寧夕隨手拿起幾張借據:“瞧,這張是王寡婦的公公在世時寫的,借了兩袋穀物,看似不多,但根據借據上的利息計算,至今至少要還幾十石,你們說,王寡婦能負擔得起嗎?”
少年們麵麵相覷,萬萬沒想到兩袋穀物竟能滾成幾十石,這太匪夷所思了!
“你們再看這張,是劉老頭過世多年的父親寫的借據,同樣是兩袋,如今要還,估計超過一百石。以老劉頭家的狀況,你們認為能償還嗎?”
連續念了幾張,內容大同小異,原本借的穀物不多,但加上高利貸,數目劇增。
“賴家利用這些你們根本無法償還的債務,就像給每個人的脖子套上了繩索。誰若不順從賴家人,他們就會勒緊繩索。隻要亮出借據,便能指揮你們做任何事,明白了嗎?”
少年們互相看了看,原來還有這樣的狡詐手段,若非寧夕解釋,他們可能永遠都無法理解。
“夕兄,為什麽賴家不直接將我們變為他們的奴隸,那樣豈不是更容易剝削我們?”
寧夕搖頭:“你們想想,如果賴家把你們都變成奴隸,這麽多人,他們得多提供多少口糧?哪有現在這樣輕鬆,隻在工作時召集你們,連飯都不用管。如果是你們,會選擇哪種方式呢?”
“這……”
少年們覺得自己大開眼界,賴家人的狡猾超乎想象。
還好有夕兄帶領大家除掉了這個老狐狸,否則,他們自己乃至子孫都將為賴家賣命!
看到少年們有所領悟,寧夕不再多言,一次性灌輸太多信息容易讓他們消化不良。
“好了,清理現場,再仔細檢查一遍,看看是否有遺漏之處,準備撤離!”
“夕兄,牛車怎麽辦,要不要銷毀?”
"何必摧毀它,賴家之人並非善良之輩,此事與牛車無礙,如此精良的牛車,豈可隨意糟蹋?"
"這...萬一賴家人認出牛車,豈不是就知道是我們所為了?"
寧夕淡然一笑:"無妨,大家謹慎些總是好的,不過此事無需擔心,我們如今已不再懼怕賴家人,就算他們認出又如何呢?"
寧夕心中未言,他就是要讓臥龍穀的所有人明白,賴誌成已經徹底敗亡。
徹底地,從此再也不必對他有所顧忌。
若說賴家人的命運何解?
寧夕巴不得有人替天行道,若賴家人皆安分守己,他還真不好出手整治他們。
當然,有些事情隻能暗中流傳,表麵絕不可承認,無論誰詢問,寧夕都會說不知賴誌成父子的去向。
至於牛車?
難道我不能在路上撿到嗎?
或者我在市集購得不行嗎?
或許駕車的小母牛因我英俊,主動前來不行嗎?
......
"對了,大家將這些白銀均分,作為辛苦的酬勞。"
寧夕不矯揉造作,收起四枚黃金,留下白銀歸眾人所有。
寧夕可不會做那種自己一無所取,好處全留給下屬的事,那太過,一旦形成慣例,未來隻會招致無數困擾。
自己不拿好處,如何招攬手下,如何訓練他們,又如何供給手下生活,給他們裝備呢?
無人對寧夕的決定有所不滿,這些少年心中,所有戰利品皆屬於寧夕,他能分些許已是天大的恩惠,沒人會貪心。
六十至七十兩白銀,每人分得約六兩。
跟著寧夕走一遭,親手解決賴誌成父子,還有六兩白銀入袋,這錢賺得太容易,為何從前未曾察覺?
"夕哥,這些欠條該如何處理?要收起來嗎?"
"收起來做什麽?我會像賴家那樣,用它們威脅別人嗎?來,點一把火,燒了吧。"
"噓..."
眾少年不約而同鬆了口氣,他們唯恐寧夕學賴家人,變成他們的模樣。
然而,還未等他們笑容綻放,寧夕便改了主意:"算了,暫時不燒,收起來吧,帶回去,我有用。"
眾少年:"......"
又來了!
最近有個傳言,隻要夕哥發問,務必小心應對,稍有不慎便會陷入困境!
看著一群少年如臨大敵的模樣,寧夕差點笑岔了氣,他真有這麽可怕嗎,看他們一個個緊張兮兮的樣子?
“滿倉,你來解答?”
“這……”
賈滿倉快哭出來了,早知如此,當初就不該提父親的名字啊!
然而事已至此,後悔無用,寧夕的脾氣他了解,不回答的下場不會太好受。
“或許是賴家宅心仁厚,不願見到大家受苦……不,不可能,賴家絕非這般慈悲!”
賈滿倉還沒等寧夕開口,就自行否定了自己的答案。
開什麽玩笑,若答案如此簡單,寧夕何必多此一舉,他可不是李星,剛才的回答肯定不對!
寧夕被賈滿倉逗笑了:“李星,你說呢?”
“噓……”
賈滿倉長長鬆了口氣,好險,終於過了這一關!
李星滿臉糾結,思索許久才擠出一句話:“賴家或許擔心村民無法償還,所以聯合起來反抗他們?”
“馬鳴,你的看法呢?”
馬鳴的膝蓋顫抖不已,仿佛寧夕的問題比任何魔法獸還要令他恐懼:“夕……夕兄,我全聽你的,你說啥就是啥!”
一群少年紛紛瞪大眼睛,真是無恥,竟然效仿石兄的做法!
寧夕並未回應馬鳴,而是逐一詢問每個人。
沒有哪個少年像馬鳴那樣,他們的臉皮沒那麽厚,都坦誠地說出自己的見解,有的提到賴家人仁慈,有的提及他們不敢逼債,也有人說賴家在等待更大的回報……
答案各不相同,沒有一個讓寧夕完全滿意,頂多隻能算接近事實。
然而,寧夕並未失望。一群幾乎不識字的少年能有這樣的見解已經不錯,他不能奢求更多。
“賴家沒強迫你們償還債務,主要原因隻有一個……”
寧夕停頓片刻,給少年們留出思考的空間。
“賴家人明白你們無力償清這些債務,即使強迫,也無法如願。”
說著,寧夕隨手拿起幾張借據:“瞧,這張是王寡婦的公公在世時寫的,借了兩袋穀物,看似不多,但根據借據上的利息計算,至今至少要還幾十石,你們說,王寡婦能負擔得起嗎?”
少年們麵麵相覷,萬萬沒想到兩袋穀物竟能滾成幾十石,這太匪夷所思了!
“你們再看這張,是劉老頭過世多年的父親寫的借據,同樣是兩袋,如今要還,估計超過一百石。以老劉頭家的狀況,你們認為能償還嗎?”
連續念了幾張,內容大同小異,原本借的穀物不多,但加上高利貸,數目劇增。
“賴家利用這些你們根本無法償還的債務,就像給每個人的脖子套上了繩索。誰若不順從賴家人,他們就會勒緊繩索。隻要亮出借據,便能指揮你們做任何事,明白了嗎?”
少年們互相看了看,原來還有這樣的狡詐手段,若非寧夕解釋,他們可能永遠都無法理解。
“夕兄,為什麽賴家不直接將我們變為他們的奴隸,那樣豈不是更容易剝削我們?”
寧夕搖頭:“你們想想,如果賴家把你們都變成奴隸,這麽多人,他們得多提供多少口糧?哪有現在這樣輕鬆,隻在工作時召集你們,連飯都不用管。如果是你們,會選擇哪種方式呢?”
“這……”
少年們覺得自己大開眼界,賴家人的狡猾超乎想象。
還好有夕兄帶領大家除掉了這個老狐狸,否則,他們自己乃至子孫都將為賴家賣命!
看到少年們有所領悟,寧夕不再多言,一次性灌輸太多信息容易讓他們消化不良。
“好了,清理現場,再仔細檢查一遍,看看是否有遺漏之處,準備撤離!”
“夕兄,牛車怎麽辦,要不要銷毀?”
"何必摧毀它,賴家之人並非善良之輩,此事與牛車無礙,如此精良的牛車,豈可隨意糟蹋?"
"這...萬一賴家人認出牛車,豈不是就知道是我們所為了?"
寧夕淡然一笑:"無妨,大家謹慎些總是好的,不過此事無需擔心,我們如今已不再懼怕賴家人,就算他們認出又如何呢?"
寧夕心中未言,他就是要讓臥龍穀的所有人明白,賴誌成已經徹底敗亡。
徹底地,從此再也不必對他有所顧忌。
若說賴家人的命運何解?
寧夕巴不得有人替天行道,若賴家人皆安分守己,他還真不好出手整治他們。
當然,有些事情隻能暗中流傳,表麵絕不可承認,無論誰詢問,寧夕都會說不知賴誌成父子的去向。
至於牛車?
難道我不能在路上撿到嗎?
或者我在市集購得不行嗎?
或許駕車的小母牛因我英俊,主動前來不行嗎?
......
"對了,大家將這些白銀均分,作為辛苦的酬勞。"
寧夕不矯揉造作,收起四枚黃金,留下白銀歸眾人所有。
寧夕可不會做那種自己一無所取,好處全留給下屬的事,那太過,一旦形成慣例,未來隻會招致無數困擾。
自己不拿好處,如何招攬手下,如何訓練他們,又如何供給手下生活,給他們裝備呢?
無人對寧夕的決定有所不滿,這些少年心中,所有戰利品皆屬於寧夕,他能分些許已是天大的恩惠,沒人會貪心。
六十至七十兩白銀,每人分得約六兩。
跟著寧夕走一遭,親手解決賴誌成父子,還有六兩白銀入袋,這錢賺得太容易,為何從前未曾察覺?
"夕哥,這些欠條該如何處理?要收起來嗎?"
"收起來做什麽?我會像賴家那樣,用它們威脅別人嗎?來,點一把火,燒了吧。"
"噓..."
眾少年不約而同鬆了口氣,他們唯恐寧夕學賴家人,變成他們的模樣。
然而,還未等他們笑容綻放,寧夕便改了主意:"算了,暫時不燒,收起來吧,帶回去,我有用。"
眾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