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東市擺攤
逃荒後背靠深山發家致富 作者:緣溪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回去的路上,李桃一路都琢磨著怎麽賣。
木板車每日都在他們手上,但是東市和集市上一樣,都是早市,過了那個時辰人就少多了,所以桃花村有集的日子,他們就得二選一,或者再借一輛木板車?但是他們家就四個人,還有一個六歲的小棗,也隻有一張桌子,不知道能不能忙得過來。
到了家,趙春娘看見他們買的石磨,她有些驚訝,問:“多少錢買的?”
“七百一十文,還送了兩個陶碗。”她說的有些心虛。
還不待趙春娘說話,她又把自己算的苦櫧子能賺多少錢說了,趙春娘聽了想了,猶豫道:“苦櫧子真能賣五文錢一斤?”
“我覺得可以,這是能當糧食吃的。”
石磨買回來了,聽女兒這麽算她心裏是有數了,趙春娘也不再說什麽了。
後院裏母雞也買回來了,花了七十五文,雞圈裏現在有十二隻雞,那隻紅毛野雞昂首挺胸地走到母雞麵前咯咯兩聲示威,母雞撲過去惡狠狠啄了兩口,它害怕了,尖叫著雞嗓子跑走,蹲在牆角息聲了。
李桃看它這副慫樣子哈哈大笑,李木很是心疼,就想開了雞圈門進去,趙春娘走了過來,說:“沒事幹就去菜地裏把石塊都刨一刨,這野雞凶得很,今早差點啄了雞苗,有母雞在也好。”
要不是看著它會打鳴,她都想直接燉了。
李桃哦了一聲,原來還是隻欺軟怕硬的雞。
她側頭跟趙春娘說自己的想法:“娘,我們想明日去縣城裏擺攤,縣裏也不要攤位費,我們先去試試,要是縣裏好賣,以後我們就不用專門趁桃花村的集市了,每日都能做生意。”
趙春娘愣了愣,她思索了片刻說:“倒也是可行,就是路上遠,到那裏會不會沒位置了,可別白跑一趟。”
桃花村集市的位置就不好搶。
李桃也在思索,他們前兩次來看,東市裏頭倒也不是滿滿當當全是攤子,因為做生意攤位費這種都還是其次,主要是能不能賺錢,也不是所有買賣都能賺錢的,就算是賣自己家種的菜,一天賣不得幾文錢還要費時間,也沒有多少人願意。
不過有可能是他們去的時間晚,挺多攤子都收攤了。
而且桃花村的集市小,東市長長的一條,位置要多一些。
李桃沉吟片刻說:“應該有位置,我們起早些做豆腐,明日我們做少一些試試,多條路我們就多能賺一條路的錢。”
李木也附和,說:“娘,縣城裏頭人多,我們的豆腐不愁賣的。”
趙春娘一聽,覺得試試也可以,最多賠兩三板豆腐。
“行,明日我們一起去,豆腐做多少?”
“做三板,嫩豆腐兩板,我買了鹽鹵回來,鹽鹵點豆漿,做出來是老豆腐,我們再帶一板老豆腐去,好賣的話我們過幾日再上苦櫧豆腐。”
趙春娘點頭,女兒安排的井井有條,她不再多說。
說幹就幹,錢早日賺到自己口袋那才是自己的,晚上李桃多泡了幾斤豆子,第二日雞叫第二聲的時候幾人都起床了,家裏有石磨就是方便,不用拎著豆子帶著桶去村裏的石磨磨豆漿,李桃試著用鹽鹵點了豆腐,不一會兒,老豆腐成型了,看起來比嫩豆腐緊實一些,表皮淺黃色,李桃估摸著一斤豆子大概隻能出兩斤的老豆腐。
“那老豆腐賣貴一些,三文一塊。”她沉吟著說。
多餘的豆漿還是用石膏點了,成豆腐腦了,放了點飴糖,這就是早食了。
那頭的趙春娘把餅子也攤好了。
天麻麻亮的時候,一家四口就出發了,時辰還早,秋露濃重,寒風瑟瑟,一出門幾人齊生生打了個寒戰。
趙春娘給小棗裹緊了衣裳,李木趁機說:“娘,我們過幾日再上山一趟,摘些蘆花回來。”
“多摘一些,今年天冷的早,冬被也要早早做。”
附近的鄰居正要起床,耳邊恍惚聽見車輪聲,心道隔壁也不知道在做什麽吃食,說是孩子做著玩的都玩這麽好些天了,過幾日還是去集市上瞧瞧。
推著木板車一路往縣城走,走到的時候,天大亮了,東市裏人潮擁擠,來來往往的人絡繹不絕地穿行在集市的街道上,李桃隻覺得人多都暖和了不少。
“哎,別擠別擠,這有孩子呢。”有婦人後背被擠了一下,她一手護住孩子,大聲喊一句。
“對不住對不住。”撞到人的男人出聲道歉。
趙春娘掃了一眼,她牽緊李棗,囑咐李桃和李木說:“小心些,車別撞到人了。”
李桃和李木雙雙應聲。
賣包子的幾籠包子蒸好,蒸籠揭開,熱氣混著包子的香味升騰,香氣隨著寒風彌漫,“包子好咯,蘿卜包,菜包,肉包,熱氣騰騰的包子咯。”攤主吆喝。
有幾人瞧見聽見,停下腳步拿著錢上前買包子。
李桃搓了搓手,天漸漸冷了,熱食好賣,她琢磨著,要是行,她也能賣點豆腐的衍生品,豆腐腦就不錯,一碗下去身子都暖和了,要是生意不錯,她還能賣賣豆腐做的吃食,豆腐湯之類,那她的豆腐就更好賣了。
他們來的不算太晚,在東市裏頭轉了一圈,李木眼疾手快在賣胡餅的攤子隔壁搶到個位置,賣胡餅的攤主嫌擠,往過挪了挪,趙春娘朝他投向感激的目光。
桌子擺下來了,木框子也搬了下來,圍著的那一圈木框是能拆的,拆下來之後白嫩嫩的豆腐就露了出來,瞧著俏生生的,附近的人都投來好奇的目光。
“你這是賣的什麽?吃食?”有人問。
“是。”李桃笑著說,豆腐在集市上賣過好幾次了,她知道怎麽說才能激起別人買的興趣。
“我們老家南邊的吃食,這裏沒有的,叫豆腐,這邊這個是嫩豆腐,兩文錢一大塊,買回去和雞蛋菜蔬煮湯還是醬燜就是好的,您一看就知道,吃起來口感那叫一個滑嫩,裏頭有小孔,吸飽了湯汁是極鮮美的,這個是老豆腐,三文錢一塊,比嫩豆腐緊實,更適合做醬燜,不容易煮破,有嚼頭。”
路過的人也被吸引過來了,好奇地問:“豆腐?豆子做的?怎麽不像啊。”
“正是豆子做的,自家的配方,你們這邊沒有的。”李桃笑著答。
“那給我一樣拿一塊,五文錢是吧。”有人爽快地給錢,縣城裏的人比村子裏的人有錢一些,五文錢對他們來說隻是小錢,還能買兩個新鮮吃食回去,圍著攤子的人都紛紛掏錢。
“給我各拿兩塊,我給我娘家送兩塊去。”有婦人說。
趙春娘手腳麻利地給他們包了,她笑著遞過去,說:“好吃您再來。”
婦人掂了掂,一塊不輕,這幾文錢花得值,她滿意地走了。
“放家裏能存多久?”有人問。
李桃答道:“鎮在水裏能放兩三日,不過還是越新鮮吃越好吃,您要是放的久,那煮的時候得聞聞,有味兒了就不能吃了。”
“那給我也拿兩塊,噢不,三塊,那個嫩豆腐給我多拿一塊。”老翁搓了搓手,他牙掉的差不多了,隻能吃軟和的,這個嫩豆腐他瞧著就好,多買些明日就省的出來買菜了。
人來人往,他們豆腐攤子生意出奇的好,趙春娘收錢都收的笑合不攏嘴,人少的時候,李木站在攤子前吆喝兩句,馬上就有人了。
而且和集市上擺攤不同,縣城裏的人一聽價錢不貴,又是新鮮玩意,多是兩塊三塊的買,三板的豆腐五十四塊,沒過多久就賣完了。
幾人高興的不行,李桃琢磨著明日再來賣一趟,李木攏了攏衣裳,說:“姐,要不我們明日就去摘蘆花吧,這地界好像比我們老家冷好不少,阿嚏。"說著打了個大噴嚏。
李桃扇了扇空氣,趙春娘說到:“磨刀不誤砍柴工,我覺得就盡早吧,你們凍壞了生意做不了了就算了,還得吃苦藥。”
一聽吃藥,李棗忙搖頭,“不吃藥不吃藥。”
“行。”李桃也覺得冷,她有些懷念上輩子的羽絨服了。
推著車子出了東市,門口還是站著兩個胥吏,李桃腳下一頓,問道:“官爺,我想打聽打聽,縣裏除了東市還有別的相似的市場嗎?”
胥吏打量她一眼,應該是附近的村民進城來賣東西的,“西市,在西邊,跟東市差不多大。”
“多謝官爺。”她心裏有數了,車推出去老遠,她轉頭跟趙春娘說:“娘,我們再買張或者借張桌子,以後我們東市西市一起擺攤,我們分開擺。”
木板車每日都在他們手上,但是東市和集市上一樣,都是早市,過了那個時辰人就少多了,所以桃花村有集的日子,他們就得二選一,或者再借一輛木板車?但是他們家就四個人,還有一個六歲的小棗,也隻有一張桌子,不知道能不能忙得過來。
到了家,趙春娘看見他們買的石磨,她有些驚訝,問:“多少錢買的?”
“七百一十文,還送了兩個陶碗。”她說的有些心虛。
還不待趙春娘說話,她又把自己算的苦櫧子能賺多少錢說了,趙春娘聽了想了,猶豫道:“苦櫧子真能賣五文錢一斤?”
“我覺得可以,這是能當糧食吃的。”
石磨買回來了,聽女兒這麽算她心裏是有數了,趙春娘也不再說什麽了。
後院裏母雞也買回來了,花了七十五文,雞圈裏現在有十二隻雞,那隻紅毛野雞昂首挺胸地走到母雞麵前咯咯兩聲示威,母雞撲過去惡狠狠啄了兩口,它害怕了,尖叫著雞嗓子跑走,蹲在牆角息聲了。
李桃看它這副慫樣子哈哈大笑,李木很是心疼,就想開了雞圈門進去,趙春娘走了過來,說:“沒事幹就去菜地裏把石塊都刨一刨,這野雞凶得很,今早差點啄了雞苗,有母雞在也好。”
要不是看著它會打鳴,她都想直接燉了。
李桃哦了一聲,原來還是隻欺軟怕硬的雞。
她側頭跟趙春娘說自己的想法:“娘,我們想明日去縣城裏擺攤,縣裏也不要攤位費,我們先去試試,要是縣裏好賣,以後我們就不用專門趁桃花村的集市了,每日都能做生意。”
趙春娘愣了愣,她思索了片刻說:“倒也是可行,就是路上遠,到那裏會不會沒位置了,可別白跑一趟。”
桃花村集市的位置就不好搶。
李桃也在思索,他們前兩次來看,東市裏頭倒也不是滿滿當當全是攤子,因為做生意攤位費這種都還是其次,主要是能不能賺錢,也不是所有買賣都能賺錢的,就算是賣自己家種的菜,一天賣不得幾文錢還要費時間,也沒有多少人願意。
不過有可能是他們去的時間晚,挺多攤子都收攤了。
而且桃花村的集市小,東市長長的一條,位置要多一些。
李桃沉吟片刻說:“應該有位置,我們起早些做豆腐,明日我們做少一些試試,多條路我們就多能賺一條路的錢。”
李木也附和,說:“娘,縣城裏頭人多,我們的豆腐不愁賣的。”
趙春娘一聽,覺得試試也可以,最多賠兩三板豆腐。
“行,明日我們一起去,豆腐做多少?”
“做三板,嫩豆腐兩板,我買了鹽鹵回來,鹽鹵點豆漿,做出來是老豆腐,我們再帶一板老豆腐去,好賣的話我們過幾日再上苦櫧豆腐。”
趙春娘點頭,女兒安排的井井有條,她不再多說。
說幹就幹,錢早日賺到自己口袋那才是自己的,晚上李桃多泡了幾斤豆子,第二日雞叫第二聲的時候幾人都起床了,家裏有石磨就是方便,不用拎著豆子帶著桶去村裏的石磨磨豆漿,李桃試著用鹽鹵點了豆腐,不一會兒,老豆腐成型了,看起來比嫩豆腐緊實一些,表皮淺黃色,李桃估摸著一斤豆子大概隻能出兩斤的老豆腐。
“那老豆腐賣貴一些,三文一塊。”她沉吟著說。
多餘的豆漿還是用石膏點了,成豆腐腦了,放了點飴糖,這就是早食了。
那頭的趙春娘把餅子也攤好了。
天麻麻亮的時候,一家四口就出發了,時辰還早,秋露濃重,寒風瑟瑟,一出門幾人齊生生打了個寒戰。
趙春娘給小棗裹緊了衣裳,李木趁機說:“娘,我們過幾日再上山一趟,摘些蘆花回來。”
“多摘一些,今年天冷的早,冬被也要早早做。”
附近的鄰居正要起床,耳邊恍惚聽見車輪聲,心道隔壁也不知道在做什麽吃食,說是孩子做著玩的都玩這麽好些天了,過幾日還是去集市上瞧瞧。
推著木板車一路往縣城走,走到的時候,天大亮了,東市裏人潮擁擠,來來往往的人絡繹不絕地穿行在集市的街道上,李桃隻覺得人多都暖和了不少。
“哎,別擠別擠,這有孩子呢。”有婦人後背被擠了一下,她一手護住孩子,大聲喊一句。
“對不住對不住。”撞到人的男人出聲道歉。
趙春娘掃了一眼,她牽緊李棗,囑咐李桃和李木說:“小心些,車別撞到人了。”
李桃和李木雙雙應聲。
賣包子的幾籠包子蒸好,蒸籠揭開,熱氣混著包子的香味升騰,香氣隨著寒風彌漫,“包子好咯,蘿卜包,菜包,肉包,熱氣騰騰的包子咯。”攤主吆喝。
有幾人瞧見聽見,停下腳步拿著錢上前買包子。
李桃搓了搓手,天漸漸冷了,熱食好賣,她琢磨著,要是行,她也能賣點豆腐的衍生品,豆腐腦就不錯,一碗下去身子都暖和了,要是生意不錯,她還能賣賣豆腐做的吃食,豆腐湯之類,那她的豆腐就更好賣了。
他們來的不算太晚,在東市裏頭轉了一圈,李木眼疾手快在賣胡餅的攤子隔壁搶到個位置,賣胡餅的攤主嫌擠,往過挪了挪,趙春娘朝他投向感激的目光。
桌子擺下來了,木框子也搬了下來,圍著的那一圈木框是能拆的,拆下來之後白嫩嫩的豆腐就露了出來,瞧著俏生生的,附近的人都投來好奇的目光。
“你這是賣的什麽?吃食?”有人問。
“是。”李桃笑著說,豆腐在集市上賣過好幾次了,她知道怎麽說才能激起別人買的興趣。
“我們老家南邊的吃食,這裏沒有的,叫豆腐,這邊這個是嫩豆腐,兩文錢一大塊,買回去和雞蛋菜蔬煮湯還是醬燜就是好的,您一看就知道,吃起來口感那叫一個滑嫩,裏頭有小孔,吸飽了湯汁是極鮮美的,這個是老豆腐,三文錢一塊,比嫩豆腐緊實,更適合做醬燜,不容易煮破,有嚼頭。”
路過的人也被吸引過來了,好奇地問:“豆腐?豆子做的?怎麽不像啊。”
“正是豆子做的,自家的配方,你們這邊沒有的。”李桃笑著答。
“那給我一樣拿一塊,五文錢是吧。”有人爽快地給錢,縣城裏的人比村子裏的人有錢一些,五文錢對他們來說隻是小錢,還能買兩個新鮮吃食回去,圍著攤子的人都紛紛掏錢。
“給我各拿兩塊,我給我娘家送兩塊去。”有婦人說。
趙春娘手腳麻利地給他們包了,她笑著遞過去,說:“好吃您再來。”
婦人掂了掂,一塊不輕,這幾文錢花得值,她滿意地走了。
“放家裏能存多久?”有人問。
李桃答道:“鎮在水裏能放兩三日,不過還是越新鮮吃越好吃,您要是放的久,那煮的時候得聞聞,有味兒了就不能吃了。”
“那給我也拿兩塊,噢不,三塊,那個嫩豆腐給我多拿一塊。”老翁搓了搓手,他牙掉的差不多了,隻能吃軟和的,這個嫩豆腐他瞧著就好,多買些明日就省的出來買菜了。
人來人往,他們豆腐攤子生意出奇的好,趙春娘收錢都收的笑合不攏嘴,人少的時候,李木站在攤子前吆喝兩句,馬上就有人了。
而且和集市上擺攤不同,縣城裏的人一聽價錢不貴,又是新鮮玩意,多是兩塊三塊的買,三板的豆腐五十四塊,沒過多久就賣完了。
幾人高興的不行,李桃琢磨著明日再來賣一趟,李木攏了攏衣裳,說:“姐,要不我們明日就去摘蘆花吧,這地界好像比我們老家冷好不少,阿嚏。"說著打了個大噴嚏。
李桃扇了扇空氣,趙春娘說到:“磨刀不誤砍柴工,我覺得就盡早吧,你們凍壞了生意做不了了就算了,還得吃苦藥。”
一聽吃藥,李棗忙搖頭,“不吃藥不吃藥。”
“行。”李桃也覺得冷,她有些懷念上輩子的羽絨服了。
推著車子出了東市,門口還是站著兩個胥吏,李桃腳下一頓,問道:“官爺,我想打聽打聽,縣裏除了東市還有別的相似的市場嗎?”
胥吏打量她一眼,應該是附近的村民進城來賣東西的,“西市,在西邊,跟東市差不多大。”
“多謝官爺。”她心裏有數了,車推出去老遠,她轉頭跟趙春娘說:“娘,我們再買張或者借張桌子,以後我們東市西市一起擺攤,我們分開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