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物以稀為貴
逃荒後背靠深山發家致富 作者:緣溪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桃驚呆在原地,三兩銀子啊!她賣多少天豆腐才能賺到三兩銀。
更別說他們家的家底總共才五六兩銀子。
這個時代,農家娶個媳婦連彩禮帶酒席也才五兩銀子上下,更別說手頭緊些的農家,三兩銀子也是能娶個媳婦回家的。
實在太貴了!
李木不留痕跡地拽了拽他姐的袖子,他有點怕他姐一時上頭交了錢。
鐵鋪的老板暗歎一口氣,鐵貴,他的生意也不好,“你們過個一年半載來,鐵價說不定能降。”
鐵鍋費的鐵多,一口鐵鍋都能打兩件小些的農具了,就算降也降不了太多。
李桃有點鬱悶,賺的錢太少,想買的東西太貴,紅燒肉遙遙無期。
她謝過老板,拉著李木出了鋪子。
隔壁過去兩家就是賣布料的鋪子,李桃站在門口大吸一口氣,做足了心理準備,邁步進了布料鋪子。
布莊的掌櫃是個圓臉的婦人,人一走出來,李桃還隱約能聞見她身上的香膏味。
“要點什麽?”
“掌櫃的,有沒有棉?”她問。
這個時代還沒有棉花,這裏稱的棉,都是木棉,木棉是木棉樹的果實經過處理後得來的,禦寒效果比蘆花還是好不少。
這裏冬天用來禦寒的衣料填充物不多,富貴人家,通常買蠶絲、絲綿,這種她都不帶問了,不用問都知道自己買不起。
普通人家通常會買木棉絮衣絮被,而再窮苦一些的農家,會往被子襖子裏填充蘆花柳絮,或者是雞鴨鵝的羽毛、稻草,保暖性差,所以天冷的時候一家人基本上都不會出門,要是實在要出門,通常會用灶燒熱一些粗沙土,用布袋裝了掛在身上,能保暖。
“有,一兩六十文,你要多少?”女掌櫃的引著他們往裏走,木棉都用一個布袋裝了放筐子裏,袋子口係著的繩子解開,瞧著是一團一團潔白的模樣。
李桃有些心梗,這還是按兩賣的,一兩六十文,他們一家四口,一人一身衣褲算的話,李棗要的少點,算下來最少也要四斤左右,那就是......二兩四錢。
更別說還有棉被了,他們家四個人,冬天為了取暖她可以跟趙春娘李棗一起睡,那就是要兩床被子。
一床被子少說四斤,上麵可以再蓋上衣物,兩床就是四兩八錢。
衣襖和被子加起來要七兩多銀子。
她揉了揉腦袋,隻覺得腦仁疼,她是打算冬天依舊做生意的,衣物不保暖不行,眼見著豆腐攤子蒸蒸日上,讓她棄了生意也實在有點難。
“多謝掌櫃的,我們先來問一嘴價錢,回去跟家裏說了再來。”她跟女掌櫃說。
掌櫃笑了笑,木棉貴,尋常農家來問價不買是常有的事。
出了布莊的門,她抬頭望天,賺的錢實在太少了,她細數穿越之後賺大錢的東西。
抓拐子縣令大人給的那五兩銀子不算,她也沒法天天抓拐子,那剩下的,最值錢的是蜂蜜,當時那些桂花蜜,可是賣了二百六十文一斤,除此之外就是菌子,紅菇和雞樅最值錢,新鮮的能賣到五六十文的價錢。
這其中的關鍵,她想了又想,大概就是物以稀為貴。
這個時代應該沒有養蜂的,糖的品種也少,野蜂蜜難得,所以才這麽貴。
至於菌子就更是了,隻有下雨天才有,鮮貨,保存時間短,故而叫山珍,也貴。
她摩挲著下巴思索,豆腐價低,一板嫩豆腐才賺二十四文,老豆腐則是三十六文,還要付租車錢,至於耗費的人力時間就更不用說了,價錢高的東西,蜜蜂她不知道怎麽養,那菌子?她是知道菌子在現代是可以種植的。
想到這裏,她眼睛一亮,轉頭問李木:“大木,你有沒有吃過,苞米?”
李木搖搖頭,疑惑地說:“什麽是苞米?一種米嗎?”
李桃心想她傻了,原主的記憶裏沒有吃過玉米,那李木更不可能吃過了。
她上輩子的表姨媽就是在村裏做菌子種植的,具體她不知道,但是她知道要用到苞穀芯子,還要淋水發酵,她時間多,她可以試。
她沒辦法,隻能扯出之前做工的主家:“我在周老爺家聽說過的,說是跟玉一樣的米,也叫玉米,特別香,又不貴,家裏不是糧沒多少了嗎,我突然想到了,我們去糧鋪問問?順道再買些糧食回家。”
李木傻愣愣的,他不知道什麽是玉米苞穀,但是買糧他喜歡啊。
“姐,能不能多買幾斤穀子?”他有些饞大米飯了。
李桃點頭,她也一樣。
南水街上的糧鋪隻有一家,她問過之後沒有苞穀玉米,甚至都沒聽過,描述了樣子人家也還是搖頭,她有些失望,和李木推著木板車去了隔壁街道,叫百花街,街道比南水街還要寬敞一些,這條街上做飯館酒樓的多,秦樓楚館也有兩家,還有縣裏最大的兩家糧鋪,可能是為了招攬生意,家家門前都擺著些綠植,李桃掃眼過去,百花街,不知道春天會不會擺些花出來。
進了糧鋪一問,兩家都說沒聽過,她描述了一番苞穀的形狀,糧鋪的人也還是說沒見過,這讓她犯了難。
沒有玉米芯,那別的能替代嗎?稻杆?木屑?買了些糧食,出了糧鋪的門,李木察覺到她的不對勁,問:“姐,怎麽了?”他覺得他姐好像不太高興。
李桃搖了搖頭,說:“沒事。”抬頭看見眼前的飯館,她腦子一動。
菌子得慢慢培養,她可以把豆腐多賣賣啊,她暗暗罵自己一句,上輩子互聯網大廠那幾年白幹了,賣給個人哪有賣給商鋪好啊,前者一塊塊賣,後者說不定就是一板板賣。
想到這裏,她瞬間開心了,對著李木展顏一笑,“走,大木,我們先回家。”
李木楞了一下,應了一聲,正準備推起木板車,突然看見個熟人從飯館裏走了出來。
“姐,你看那個是不是柏石哥?”
更別說他們家的家底總共才五六兩銀子。
這個時代,農家娶個媳婦連彩禮帶酒席也才五兩銀子上下,更別說手頭緊些的農家,三兩銀子也是能娶個媳婦回家的。
實在太貴了!
李木不留痕跡地拽了拽他姐的袖子,他有點怕他姐一時上頭交了錢。
鐵鋪的老板暗歎一口氣,鐵貴,他的生意也不好,“你們過個一年半載來,鐵價說不定能降。”
鐵鍋費的鐵多,一口鐵鍋都能打兩件小些的農具了,就算降也降不了太多。
李桃有點鬱悶,賺的錢太少,想買的東西太貴,紅燒肉遙遙無期。
她謝過老板,拉著李木出了鋪子。
隔壁過去兩家就是賣布料的鋪子,李桃站在門口大吸一口氣,做足了心理準備,邁步進了布料鋪子。
布莊的掌櫃是個圓臉的婦人,人一走出來,李桃還隱約能聞見她身上的香膏味。
“要點什麽?”
“掌櫃的,有沒有棉?”她問。
這個時代還沒有棉花,這裏稱的棉,都是木棉,木棉是木棉樹的果實經過處理後得來的,禦寒效果比蘆花還是好不少。
這裏冬天用來禦寒的衣料填充物不多,富貴人家,通常買蠶絲、絲綿,這種她都不帶問了,不用問都知道自己買不起。
普通人家通常會買木棉絮衣絮被,而再窮苦一些的農家,會往被子襖子裏填充蘆花柳絮,或者是雞鴨鵝的羽毛、稻草,保暖性差,所以天冷的時候一家人基本上都不會出門,要是實在要出門,通常會用灶燒熱一些粗沙土,用布袋裝了掛在身上,能保暖。
“有,一兩六十文,你要多少?”女掌櫃的引著他們往裏走,木棉都用一個布袋裝了放筐子裏,袋子口係著的繩子解開,瞧著是一團一團潔白的模樣。
李桃有些心梗,這還是按兩賣的,一兩六十文,他們一家四口,一人一身衣褲算的話,李棗要的少點,算下來最少也要四斤左右,那就是......二兩四錢。
更別說還有棉被了,他們家四個人,冬天為了取暖她可以跟趙春娘李棗一起睡,那就是要兩床被子。
一床被子少說四斤,上麵可以再蓋上衣物,兩床就是四兩八錢。
衣襖和被子加起來要七兩多銀子。
她揉了揉腦袋,隻覺得腦仁疼,她是打算冬天依舊做生意的,衣物不保暖不行,眼見著豆腐攤子蒸蒸日上,讓她棄了生意也實在有點難。
“多謝掌櫃的,我們先來問一嘴價錢,回去跟家裏說了再來。”她跟女掌櫃說。
掌櫃笑了笑,木棉貴,尋常農家來問價不買是常有的事。
出了布莊的門,她抬頭望天,賺的錢實在太少了,她細數穿越之後賺大錢的東西。
抓拐子縣令大人給的那五兩銀子不算,她也沒法天天抓拐子,那剩下的,最值錢的是蜂蜜,當時那些桂花蜜,可是賣了二百六十文一斤,除此之外就是菌子,紅菇和雞樅最值錢,新鮮的能賣到五六十文的價錢。
這其中的關鍵,她想了又想,大概就是物以稀為貴。
這個時代應該沒有養蜂的,糖的品種也少,野蜂蜜難得,所以才這麽貴。
至於菌子就更是了,隻有下雨天才有,鮮貨,保存時間短,故而叫山珍,也貴。
她摩挲著下巴思索,豆腐價低,一板嫩豆腐才賺二十四文,老豆腐則是三十六文,還要付租車錢,至於耗費的人力時間就更不用說了,價錢高的東西,蜜蜂她不知道怎麽養,那菌子?她是知道菌子在現代是可以種植的。
想到這裏,她眼睛一亮,轉頭問李木:“大木,你有沒有吃過,苞米?”
李木搖搖頭,疑惑地說:“什麽是苞米?一種米嗎?”
李桃心想她傻了,原主的記憶裏沒有吃過玉米,那李木更不可能吃過了。
她上輩子的表姨媽就是在村裏做菌子種植的,具體她不知道,但是她知道要用到苞穀芯子,還要淋水發酵,她時間多,她可以試。
她沒辦法,隻能扯出之前做工的主家:“我在周老爺家聽說過的,說是跟玉一樣的米,也叫玉米,特別香,又不貴,家裏不是糧沒多少了嗎,我突然想到了,我們去糧鋪問問?順道再買些糧食回家。”
李木傻愣愣的,他不知道什麽是玉米苞穀,但是買糧他喜歡啊。
“姐,能不能多買幾斤穀子?”他有些饞大米飯了。
李桃點頭,她也一樣。
南水街上的糧鋪隻有一家,她問過之後沒有苞穀玉米,甚至都沒聽過,描述了樣子人家也還是搖頭,她有些失望,和李木推著木板車去了隔壁街道,叫百花街,街道比南水街還要寬敞一些,這條街上做飯館酒樓的多,秦樓楚館也有兩家,還有縣裏最大的兩家糧鋪,可能是為了招攬生意,家家門前都擺著些綠植,李桃掃眼過去,百花街,不知道春天會不會擺些花出來。
進了糧鋪一問,兩家都說沒聽過,她描述了一番苞穀的形狀,糧鋪的人也還是說沒見過,這讓她犯了難。
沒有玉米芯,那別的能替代嗎?稻杆?木屑?買了些糧食,出了糧鋪的門,李木察覺到她的不對勁,問:“姐,怎麽了?”他覺得他姐好像不太高興。
李桃搖了搖頭,說:“沒事。”抬頭看見眼前的飯館,她腦子一動。
菌子得慢慢培養,她可以把豆腐多賣賣啊,她暗暗罵自己一句,上輩子互聯網大廠那幾年白幹了,賣給個人哪有賣給商鋪好啊,前者一塊塊賣,後者說不定就是一板板賣。
想到這裏,她瞬間開心了,對著李木展顏一笑,“走,大木,我們先回家。”
李木楞了一下,應了一聲,正準備推起木板車,突然看見個熟人從飯館裏走了出來。
“姐,你看那個是不是柏石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