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春》


    雪漫殘陽,冰著寒山,鐵骨傲風。


    笑倭奴癡妄,徒施伎倆;丈夫矢誌,為複國興。


    南滿煙雲,鬆江烽火,鐵騎狂飆正縱橫。


    須來日,看高梁大豆,遍野黃紅。


    白山昂首蒼穹,望林莽,蔥蔥是古鬆。


    問英靈安在,後生可記:當年壯烈,那日從容?


    再度回眸,詩篇血就,當教中華矚目中。


    還休忘,有餘魅拜鬼,海上雲濃。


    ---楊靖宇


    2019年清明節前一天,那注定是一個難以忘記的日子。


    我攙扶著九十二歲,行動不便,站立不穩,如同在秋風中瑟瑟發抖的老柳樹一樣年邁的母親,一同走進了台北園山忠烈祠。


    我對著前來詢問的工作人員遞上老母親的身份證,說明自己的母親望找到她犧牲在 “中條山戰役\"中的父親金振國的信息。


    工作人員打開電腦,輸入信息:陝西省南鄭縣和平鄉金振國......


    一份《烈士資料詳表》赫然顯示:\"金振國,陝軍17軍、84師、猛進團少校參謀,1941年殉國於中條山,時年35歲。\"


    “找到啦!找到啦!” 我激動地揮舞著雙手。


    我把這個激動人心的消息大聲告訴了耳聾倒聽的母親。


    片刻,五位頭戴鋥亮鋼盔,身穿白色製服 ,腳蹬黑色馬靴,扛著銀色步槍的儀仗兵走了出來。


    他們齊刷刷的給老太太敬禮後,把老太太安置到了一輛輪椅車上。


    接著是一陣繁瑣的“槍操”表演。


    在五名儀仗兵的引導下,沿著他們馬靴鐵釘多年踏出的五條黑色步道 。我推著母親重新正式步入忠烈祠正門。


    在園山忠烈祠,自辛亥革命至抗日戰爭以來,“配享太廟\"的有2547名文烈士和名武烈士,共計名烈士。


    我的外公金振國的牌位就在文烈士一邊。


    由於外公犧牲的時候品級較低,他和其他在中條山犧牲的戰友共享著一個牌位。


    祭奠儀式按照固定的程序進行後,我的母親哭著從輪椅上滑了下去,她大聲的哭喊著:“爸爸,爸爸,我來看你了,女兒87年沒見到你了......”


    母親的白發披散開來,在風中淩亂,她的額頭在地磚上磕得咚咚作響!


    母親在六歲的時候,見過她的父親最後一麵,如今已經過去了87年......


    等母親的哭聲漸漸小下來以後,我和工作人員及圍觀的遊客把母親從地上扶了起來。


    母親重新在輪椅上坐定以後,指著寫有她父親金振國的牌位說:“我,我要,摸摸我爸爸!”


    工作人員遲疑一下後,請下了牌位,雙手遞給老太太。


    老太太接過牌位後,撩起衣襟擦拭了多遍,就用雙手把牌位緊貼著自己的左臉,又開始默默地流起了眼淚。


    “我要把爸爸帶回去!帶回去!”


    老太太像是自言自語,又像是在說給其他人聽。


    嘴唇上麵長著一層絨毛的忠烈祠小夥子顯然沒有經曆過這樣的事情,他頓時顯得手足無措起來,急赤白臉的無以應對!


    “幺兒 ,我們走!”


    老太太從輪椅上站了起來,雙手把寫有自己父親名字的牌位攏在胸口,就要走出門去。


    那位小夥子急忙擋在老太太前麵,雙手亂舞著說:“不可以,不可以的!”


    “你究竟要怎麽樣才可以?”


    我因為慍怒,把聲音提高了八度!


    “牌位上還有其他人的名字,做一個牌子要59元新台幣......”小夥子急得語無倫次。


    “我帶回爸爸的靈位,不給錢!不許給錢!”


    母親把牌位順到自己身體的右邊,好像生怕被別人搶了回去!


    “你們就這管理水平?難道不怕寒了抗日烈士的心嗎?”我終於忍不住發作了起來。


    “我的外公為國家和民族的利益,拋頭顱撒熱血,戰死在抗日前線!你們怎麽可以這麽對待?”


    我的抗議的怒吼得到了很多圍觀者的一致附和 !


    “就是!什麽破規定啊!”


    “你們,太讓人寒心了 !”


    “怎麽?今天,英雄的女兒要迎回自己父親的靈位,還要給你們掏錢嗎?”


    儀仗兵像彩塑泥雕一樣站在大殿外麵,兩位年長的工作人員從後麵跑了出來。


    其中一位禿頂白發,帶著金絲眼鏡的老先生快步走到我們母子麵前,打躬作揖道:“對不起了二位,小同誌沒有經驗,冒犯了您們!我代表祠堂給二位賠禮了!”


    然後親切的拉著我母親的手邀請道;\"老姐姐,請您移步後堂說話、休息可否?”


    在後堂,老者吩咐手下拿來一隻精美的褐紅色盒子,盒子裏麵鋪著金黃色的綢緞。


    老者對著牌位鄭重的打躬作揖三次。


    他洗淨了雙手,把牌位放於盒中,表情肅穆的把盒子遞給了我的母親。


    我們母子謝絕了老者安排的其它活動,開始了自己的返程之旅。


    也許,下一步,我將走遍外公戰鬥過的每一個地方,走訪零星健在的當事人,遍閱 《南鄭縣誌》和漢中抗戰史料,還原一段家族的金戈鐵馬,以慰藉外公的在天之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風雨如磐中條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漢城老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漢城老道並收藏風雨如磐中條山最新章節